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8381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

《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复习资料武汉理工大学Word文件下载.docx

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9,毛回答了个什么问题:

中国革命史什么性质的革命,怎样革命

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10,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

1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三个代表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

1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理论联系实际

三实事求是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6.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最基本的动力革命的主力军两面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半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新在哪里?

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极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

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包括: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开始。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强调·

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0c50s末60s初毛泽东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为邓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基础。

党的十三大详细阐述社初理论

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到21c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100年,

25,(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五大3个,十七大丰富了p150

27“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c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0c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21c前20年的奋斗目标

20c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特征: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9,小康对我国发展提出5个新的要求

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30,改革开放的全面认识

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中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2,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立足点

我国的对外开放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宏观调控上,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提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的范围: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7,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

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社会的生产要素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一类的=是人的劳动。

38,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9,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它痛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40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大提出

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显示了对农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41,统筹区域发展,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

4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6,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社会主义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

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经济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

(1)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公有制经济:

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

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成分等。

(2)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性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一,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必须遵循的有一条原则。

第二,从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第三,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

(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和直接原因:

(不确定)

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省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文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须产生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引起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不同。

6、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和基础: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7、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两个坚持: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P209)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

4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答: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性质不同。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只是表明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我们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7.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1)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公有制实现形式反映的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同一种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同样的实现形式。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48.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使公有资产应占社会总资产的51%以上。

这种说法不正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公有资产一定要占社会总资产的51%以上。

因为公有资产占优势,不能简单地从数量上和比重上衡量,而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质的优势上。

其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再次,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49.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迈进了信息化社会,我国也可以越过工业化发展阶段加速推进信息化,与世界经济水平保持一致。

我国不可以越过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进入信息化社会,因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依次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内在联系,在工业化充分发展之前不可能加速推进信息化,不能违背这一经济规律。

首先,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需求之源,是新经济发展的条件,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失去物质支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必须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另一方面,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大规模出现,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由这场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将使世界面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产业重组,在这场新的产业革命中,谁敢无视这场革命,谁就会成为这场革命的牺牲者。

所以我们也不能漠视信息化,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5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而下降。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这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

农业比重的下降丝毫不意味着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下降。

因为,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资料都有赖于农业,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

农业比重下降,但其质量要求提高,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因其比重下降而随之下降,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它在我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51.民主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因此,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是手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意义上都不能成为目的。

民主是无产阶级在一定阶段上所要争取的目标,无产阶级革命就是争取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的国家制度;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民主,与富强、文明一起,应当而且必须是我们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从上述意义上讲,民主又是目的。

5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5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发展民主,淡化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2)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

国 

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这是因为:

第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

第二,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

第三,在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不可能短期内消除,有时还会很尖锐;

第四,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也不可能杜绝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