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种植与良种繁育及奶牛肉羊养殖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苜蓿种植与良种繁育及奶牛肉羊养殖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苜蓿种植与良种繁育及奶牛肉羊养殖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
天山牧歌苜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3.建设地点:
温宿县产业园库阿高速公路以南
二、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规模为2660.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2442.0万元,技术培训及技术推广费150.0万元,基本预备费用68.0万元。
三、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拟通过三个渠道来筹措,分别是:
3.企业自筹资金1542.00万元。
四、投资使用计划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442.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717.9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投资506.1万元,牧草种子引进及繁育试验费用15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68.0万元;
项目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费用150.0万元,基本预备费用68.0万元。
五、建设期限
本项目工程建设周期计划2年,从2014年5月份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止2016年5月份建成投产。
六、项目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可全面推动温宿县乃至全省草产业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草、经三元结构,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农闲为农忙,有利于阿克苏地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可带动城乡相关行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增加项目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种草可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起到良好的作用。
促进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光能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生产苜蓿商品草种200吨。
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水平年总销售收入22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57.2万元,正常年经营成本1331.7万元,利润总额610.6万元,投资利润率18.57%,投资利税率23.03%。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0.37%,财务净现值2268.3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6.47年。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国农办[2002]175号)。
2.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大力支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意见的通知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
5.有关经济法规、行业规范与参数,相关基础资料。
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建成后,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达产年总销售收入22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57.2万元,正常年经营成本1331.7万元,利润总额610.6万元,投资利润率18.57%,投资利税率23.0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
表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经济指标
备注
1
建设期
年
2
总投资
万元
2660.0
2.1
固定资产投资
2442.0
2.2
固定资产方向税
0.00
2.3
建设期利息
2.4
无形资产投资
2.5
技术培训及技术推广费
150.0
2.6
预备费用
68.0
3
销售收入
2220.0
正常年
4
销售税金
140.6
5
利润总额
610.6
平均值
6
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20.37%
所得税前
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19.38%
所得税后
7
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
2268.3
所得税前,注:
ic=10%
1980.4
所得税后,注:
财务净现值(自有资金)
1980.4
8
投资利税率
23.03%
9
投资利润率
18.57%
10
投资回收期(静态)
64.7
所得税前,含建设期
66.0
所得税后,含建设期
投资回收期(动态)
85.0
88.6
11
经营成本
1331.7
12
总成本
1457.2
13
盈亏平衡点
%
66.57%
第二节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政策背景。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中西部地区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先进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西部大开发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建设方针,为南疆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2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将发展草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同年7月14日国家计委、科技部发布的《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目录)》中,将牧草种子产业化列为农业类高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
改善和建设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维护和保障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举措。
草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科技优势,积极加快草产业及其制种业的发展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是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实现牧草产业化,必须推行规模化经营,必须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而大规模牧草基地的建设,必须依靠适度规模的优质牧草种子基地来持续地生产和提供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各种优质牧草种子。
目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草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大突破的三大工程之一。
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自治区实际情况,提出要把自治区建成草业大省、牧业强省,下决心要把草产业及其制种业发展成为振兴自治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可以断言,开发草地资源,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及其制种业,必将成为21世纪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生力军。
作为草产业发展重要基础的牧草种子基地更是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2.资源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备亚热带、暖温带、温带、高寒等多种气候特点,多数地方日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是各类牧草种子和草坪草种子规模化繁育制种的理想区域。
作为全国六大牧区之一;
全省拥有天然草地近57258.77千公顷,牧草种质资源丰富。
3.市场背景。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西部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治理荒漠、恢复植被、发展畜牧业都需要大量的牧草种子。
急需通过大力发展和建设各类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从根本上来保障和满足区域内及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及草产业、畜牧业发展对各类优质牧草种子的需求。
据测算,我省每年需要紫花苜蓿种子约80吨,省内其他地区约需200吨左右。
经过实施本项目,建设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年产牧草良种200吨左右,不仅可以满足南疆及其周边地区苜蓿草产业发展的用种需求,而且可以向其他省提供一定数量的紫花苜蓿种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及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中央针对西部发展水平低和全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先后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重点包括:
土地沙化、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及草原改良等内容。
优良牧草种子的供给是保证该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
我省现有的苜蓿品种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求。
因而,以科技为先导,通过大规模种植优良牧草品种,建立西部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尤为重要。
本项目建设优良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将为加快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为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成为草产业大省创造有利条件。
2.是促进牧草产品大规模的生产与加工,加快草种子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快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有效的途经。
多年来,经过自治区草地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培育出多种适合我省生态环境条件的地方优良牧草品种,但因种种原因,目前尚未形成产业规模。
经过多年种植,品种退化严重,目前需对这些品种进行保纯、复壮,提高其种性及品质。
以适应大规模的市场化需要。
同时,通过引进、驯化国内外优良草种,以弥补和丰富自治区草种的多样性特性。
生产大量高品质的优良牧草种子,对自治区生态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是培育和促进草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牧草种子生产对气候条件和区域环境有其特殊要求。
因而建成优良牧草适宜生长栽培的区域性集中生产区及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也有利于种子提纯复壮,科学管理,提高种性,提高质量。
更有利于加快牧草种子产业化进程。
第三节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国外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现状
紫花苜蓿是美国最重要的栽培牧草,所有的州都有紫花苜蓿种植,总面积超过1200万公顷,其中种子田面积在17万公顷以上,是世界上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全美国有20个以上的州进行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为267kg/公顷,年产量平均为45417吨。
美国西部五个州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于牧草种子生产,并且有灌溉条件,产量高,是美国紫花苜蓿种子的主要产区。
美国每年有一大部分紫花苜蓿种子销往亚洲、南美洲及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加拿大紫花苜蓿的种子田的面积为60284公顷,产量约9000吨,主要集中在气候干燥的西部省份。
世界紫花苜蓿种子市场当中,欧洲的法国、西班牙和南美洲的阿根廷也占有一定比例和份额。
西班牙紫花苜蓿种子田的面积约1万公顷,最高产量可达100kg/公顷,主要供给国内需要和出口墨西哥。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苜蓿草产品需求急剧递增。
日、韩及东南亚国家主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苜蓿草粉和颗粒饲料,每年均需求300万吨的紫花苜蓿干草产品。
二、国内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现状
我国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陇东、陇中及河西、陕西关中以及宁夏南部等地,种子产量与地域关系明显,西北灌区种子产量高,适合于紫花苜蓿的种子生产。
国内苜蓿种子生产通常只作为种草的副产品,缺少专业化的种子生产田,管理和加工技术落后,品种选育、种子繁殖和推广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所生产的大部分豆科牧草产品质量较低,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主要原因是草产品生产田布局不合理,生产者缺乏草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
据农业部兰州牧草及草坪草质量监督监测中心抽查结果,西北市场上流通的紫花苜蓿种子质量堪忧,合格率仅为40%,主要问题是发芽率低和其它植物种子含量超标。
据统计,国内对牧草种子用种领域及数量不断扩大,仅在未来10年内,我国将建立人工草地2000万公顷,改良草地3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公顷,牧草种子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品质优良的牧草种子需求更加旺盛,中牧一号苜蓿作为我国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耐寒、耐旱、抗病虫、产量稳定、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特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等地深受种植户的欢迎,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第四节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原则与依据
充分考虑项目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发挥其自然资源优势,高起点建立和完善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生产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牧草种子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满足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草产业的发展对大批高质量牧草种子的需求。
具体遵循的原则是:
充分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灌溉设施等,提高土地、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
坚持集中连片的原则,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统一管理;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进行项目建设;
实行与当地及周边草种市场要求紧密结合的原则,立足当地苜蓿草种市场,满足周边类似气候条件和生态特征地区的市场需求。
二、建设规模
本项目计划建设中牧一号紫花苜蓿种子及牧草生产基地10000亩。
其中牧草试验地9500亩,优良苜蓿草种繁育基地500亩;
配套相应田间工程;
建设年加工牧草种子200吨加工厂一处,并配套相应辅助设施,建筑总面积2200m2,晒场3000m2。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合格中牧一号苜蓿种子200吨。
三、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三级以上优良中牧一号苜蓿草商品种子200吨,年生产苜蓿草产品(风干)14000吨。
第五节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原则
1.光热充足,土地连片,能集中经营,可灌溉,排水条件好,与周围环境相对隔离;
2.土地可开发利用,产权明细,土质好并可进行相应的厂方建设,与居民区相对较远。
3.交通条件良好,通讯网覆盖。
二、项目建设地点及用地情况
项目建设地温宿县产业园库阿高速公路以南,北纬41°
15′290″东经80°
40′402″,周边公路畅通,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条件好。
三、建设地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
温宿县平原区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
年均降水65.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3.4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5.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年蒸发量为2002、2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747小时,年均无霜期185天,年均气温10.10℃,极端最高气温37.6℃。
极端最低气温—27.4℃。
全年盛行西风,其次西北风,最大风力11级,平均年大风日为17.5天,每年春季大风多伴有浮尘及寒潮天气出现。
第六节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一、工艺技术方案
1.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
选择符合种草养畜和生态建设需要、市场前景良好的牧草品种;
选用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1991年审定通过的优良苜蓿品种特性和基本性状的制种优势区进行建设;
依托单位实力雄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方法先进。
2.工艺技术方案及来源
按照原种引进——纯种扩繁——规范栽培——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种子清选——质量检验——成品包装——入库储存——市场营销的路线进行。
所需工艺及技术均来自于项目协作单位之一的新疆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费用等情况见协议书。
品种扩繁工艺过程:
严格按照《全国优良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要求》进行。
播种地块:
用作种子田的地块,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适中,坡度小于15°
,光照充足,杂草很少。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苗期生长缓慢,须锄草2~3次以免受杂草的危害。
越冬前应结合锄草进行培土以利越冬。
早春返青及每次刈割以后,亦应进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促进再生。
控制和消灭杂草是田间管理的关键工作。
(2)施肥:
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
但由于产量高,自土中吸收的养分远较一般作物和牧草为高。
土壤瘠薄,影响甚大。
播前应施足基肥。
有机肥用量为每亩1000—2000公斤;
过磷酸钙30~50公斤,翻地前施人。
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
返青前或刈割以后必须追肥。
施肥不仅影响产草量,且可改善牧草的品质。
(3)灌溉排水:
有条件地区灌溉可显著增加紫花苜蓿的收割次数,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和饲草品质,提高越夏率。
干旱或寒冷地区,冬灌能提高地温有利于紫花苜蓿的越冬。
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排水可使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温度提高,减少冻害。
(4)病虫害的防治:
紫花苜蓿常见的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椿象、潜叶蝇等。
蚜虫集中于苜蓿幼嫩部分吸取其营养,使受害植株嫩茎幼叶卷缩。
受浮尘子、盲椿象危害植株叶片卷缩,花叶蕾凋萎干枯结实率降低。
潜叶蝇在叶表皮下潜行蛀食,使叶枯黄,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上列虫害均可用乐果、敌百虫等防治。
4.收获
牧草刈割时期应是单位面积内营养物质产量最高且对植株寿命无影响的时候。
紫花苜蓿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在第一朵花出现至十分之一开花、根茎上又长出大量新芽阶段。
此时刈割营养物质产量高,根部养分已积蓄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再生良好。
在蕾时刈割蛋白质含量高,饲用价值大,但产量较低,且减少根部养分的积贮,摧残生机,甚至引起死亡。
刈割过迟,草质粗老,饲用价值低,且基部长出大量新枝,_次刈收前后两批茎秆,老嫩不齐,调制困难。
刈割时期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青饲的宜早,制干草的可在盛花期刈割。
作猪、禽饲料用的较用作牛、羊饲料用的为早,作人工干草用的又较刈制普通干草的为早。
如发生倒伏或根部已长出大量新芽时应及早刈割。
最后一次刈割应在当地平均霜降期来临前4周进行,使在上冻前能恢复至一定的高度,我国各地末茬草的刈割时期:
关中地区宜在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
北京地区以9月中下旬为宜;
南京地区可延至11月上旬。
刈割次数:
当年春播的,北方在灌溉条件下,可刈割2~3次。
南方可刈割2~4次;
夏播的北方不能刈割,南方可割l~2次。
第二年生长紫花苜蓿收割因地而异,北方地区可年收3~5茬,长江流域可年收5~7茬。
两次刈割间隔时间通常为35~42天。
根据各地材料每亩约可收鲜草2000—4000公斤,水肥条件较好的亩产在5000公斤以上。
如收干草,一般亩产为500。
1500公斤。
各次产量以第一茬为最高,约占总产量40%~50%。
灌区风干草为鲜重的20%~25%,干旱地区风干草为鲜重的30%~35%。
紫花苜蓿留茬高度一般4~5厘米为度。
低则伤及根颈,减损分枝,高则影响牧草产量,且所留残茬有碍新枝的生长和下次的收割。
陕西关中及山西认为应齐地收割,能促进分蘖。
5.生产机械
割草机:
割草机适宜收割天然牧草及人工种植牧草、芦苇等,具有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金属消耗低等优点。
可与搂草机连接,实现割搂联合作业。
还可将三台串连成机组,由一台拖拉机牵引作业。
总结割草机的优点变现在:
a.生产率高,故障率低。
b.机构设计合理简单,质量优良,维修保养简单、方便。
c.物料切割均匀,粉碎效果好,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割草压扁机:
牵引式割草压扁机是灵活机动,适用所有地形,动耙转子,可调定耙压扁装置,和条纹橡胶压扁装置为收获禾本及长青草料而设计。
经过压扁处理的草料可以大幅度降低草料干躁时间,把草料收割和收获时间间隔缩短最大50%。
搂草机:
搂草机是将散铺于地面上的牧草搂集成草条的牧草收获机械。
搂草的目的是使牧草充分干燥,并便于干草的收集。
侧向搂草机集成的草条与机器前进方向平行。
草条外形整齐、松散、均匀,牧草移动距离小,夹杂少,适于高产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场。
打捆机
最早的打捆机是用来捆草的。
打捆机分为液压打捆机和拖拉机拖挂式打捆机,从原料角度来讲又分为玉米秸秆打捆机、麦草打捆机、稻草打捆机等。
打捆机有如下特点:
(1)应用范围广,可对苜蓿、稻草、麦草、棉杆、玉米杆、油菜杆、花生藤。
豆杆等秸秆、牧草捡拾打捆。
(2)配套功能多,可直接捡拾打捆,也可先割后捡拾打捆,还可以先粉碎再打捆。
(3)工作效率高,每天可捡拾打捆120~200亩,产量20~50吨。
6、加工机械
牧草粉碎机
牧草粉碎机工作时把不大于14%的牧草通过由输送机输送,以合适流量把牧草喂入粉碎室,牧草在粉碎室内由变速电机通过链传动带动的旋转上筒把牧草送入粉碎区,经刀片的高速撞击,剪切,撞碎后的短牧草高速飞向筛板发生撞击,然后与筛板再一次发生撞击,从而使短牧草得到进一步粉碎,在此同时,牧草与锤片、牧草与筛板、牧草与牧草之间也发生相互磨擦、碰撞,从而得到更短的牧草,通过输送机输送到一道设备中去。
压块机
压块机是牧草压块生产的关键设备,适用范围广,适于压制容重较轻的牧草、植物枝叶、秸杆等物料;
采用变频调速喂料,喂料绞龙采用特制的防堵塞结构,可靠性高;
配备了多个液体添加喷头,可以加入糖蜜、纤维素酶等多种营养物质。
压块机主要用于苜蓿草、秸杆等牛吃草块饲料的加工。
进入压块机前的苜蓿草杆,经简单粉碎成5cm(适用于较硬草块)或7.5~12cm(适用于较松散和长纤维草块),含水量8~12%,然后进入压块机压制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