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7508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docx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

中班科学《种子宝宝》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幼儿能够对通过黄豆、向日葵以及苹果的种子的观察,对种子能长出不同的植物产生好奇与兴趣,并期待种子发芽。

2.认知目标:

幼儿通过触摸、观察初步认识黄豆、向日葵以及苹果的种子,能够仔细观察并发现其形状以及颜色的不同。

3.行为目标:

幼儿能够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黄豆、向日葵以及苹果的种子的观察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黄豆、向日葵以及苹果的种子实物,让幼儿接触真实的种子。

2.教师准备好种子与果实的对比图片(比如:

苹果籽与苹果的图片对比)以及种子发芽结果的动画视频(视频网址附在最后)。

3.幼儿经验准备:

教师在前期课堂上进行过果实与种子的认知活动,幼儿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是种子,明白种子最终能形成果实。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教师先以谜语引出相关种子的果实(“头戴黄色帽,身穿绿色袄,生的孩子多,向着太阳笑”——向日葵;“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苹果;“小小根儿水中泡,两瓣花儿头顶开,活体蔬菜人人爱”——豆芽),引导幼儿思考谜底(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幼儿提示,让幼儿能猜出谜底),当幼儿回答出谜底时,教师可进一步提问是否知道这些果实的种子,然后进入活动主题——探索种子宝宝。

主体活动

(1)教师可提问幼儿日常生活中知道的种子,观察幼儿反应,邀请几位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接着,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黄豆、向日葵以及苹果的种子,引导幼儿思考,猜一猜这三粒种子分别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PS:

可以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给幼儿深化一点相关种子内容——向日葵的花蕊就是瓜子,分清生瓜子和熟瓜子,炒过的瓜子为熟瓜子,熟的瓜子可以吃,只有生瓜子才能变成向日葵;黄豆既是果实也是种子,作为果实做成豆浆,作为种子可以发芽成豆芽;而苹果的种子是在苹果核里,因为有毒不可以食用。

活动结束

教师进行小结,针对整个活动做点评,要注意记得表扬幼儿,对那些害羞的幼儿进行鼓励夸赞,也可以让幼儿讲讲自己的感受。

活动延伸

小小种植家:

教师设置一个植物区角,然后给每一个幼儿准备好小花盆以及观察记录表,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种子种在小花盆里,放置在植物区角,教师记得提醒幼儿每天浇水呵护观察自己的种子,并记录在自己的记录表上,等待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心及责任心,在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每个阶段教师都可以组织展示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一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脚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每天的行走、运动都需要脚。

对脚的用途,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较零碎,没有一个整合的概念。

幼儿最喜欢赤脚,但经常受到大人、环境的限制。

通过提问、体验、延伸等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体验脚踩在不同材料上的感觉。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下并组织幼儿到户外(有地砖、草地、沙坑的地方)。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各二盆;铅画纸二张。

录音机、音乐磁带。

3、戏水盆四只,里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自由跑跑跳跳,引出幼儿活动兴趣。

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的用途;

二、第一次感知表达活动。

1、让幼儿赤脚在地砖、沙地、草地上走走,体验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真实感受;

2、启发

幼儿用语言表达小脚踩在这些材料上的体验、感受。

三、第二次感知表达活动。

1、再次让幼儿体验小脚走在这些材料上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感受。

2、小结:

小脚踩在各种材料上的感觉。

四、小脚作画,印地毯。

师生一起为大地毯印上美丽的花纹。

五、延伸活动:

小脚玩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认识小脚,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外界事物兴趣;

2、初步知道排序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尝试利用小脚印进行排序。

准备材料

1、课件小脚印排队;

2、大、中、小脚印若干(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脚

1、我们小朋友本领很大的,会穿鞋、会穿袜,那你们会脱鞋子和袜子吗?

现在请小朋友脱下你的鞋子和袜子。

(幼儿独立脱鞋袜,师随机指导、帮忙)

2、脱掉了鞋子、袜子,你们看到了什么?

3、小脚是什么样的啊?

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回顾,根据幼儿回答逐个认识脚背、脚底、脚趾、脚跟,

教师及时回应,并给予适当的经验提升,如丰富认识脚弓、保护小脚、数数脚指头等)

4、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脚,小脚有脚背、脚趾、脚底、脚底中间还有脚弓、后面是脚跟,我们的小脚真好玩。

5、请你们想一想好玩的小脚有什么本领呢?

(小脚可以跳、可以跑……)

6、小结:

原来我们的小脚本领这么大,可以做许多事情。

7、那我们的小脚在什么地方留下过小脚印呢?

(在沙滩上、在湿地上……)

8、小结:

原来我们赤脚走在沙滩上、湿湿的泥土上就会留下我们的小脚印

(二)、猜脚印

●出示课件,大、中、小三种脚印图

1、看一看,这是什么?

一共有几个脚印?

哪个大?

哪个小?

2、猜一猜:

大脚印是谁踩下的?

中脚印又会是谁的?

那可爱的小脚印是哪个的啊?

3、验证幼儿的猜测

●点击课件中的脚印,课件中就会出现相应的人: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

(利用幼儿感兴趣动画人物形象,引导幼儿数数,认识并比较出大、中、小)

4、小结:

原来不同的人会留下不同的脚印,我们看到大脚印就能猜到那是爸爸的,看到中脚印就知道那是妈妈的脚印,看到小脚印,你们知道是谁留下的啊?

(宝宝)

(三)脚印排队

●出示课件中的小脚印排序

1、(第一组脚印,全部排好的)这是谁小脚印?

它们在干什么呀?

是怎么排队的?

2、(第二组脚印,开始有大、小、大、小4个已经排好的脚印)现在的这些又是谁的脚印,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剩下的谁来帮脚印排队?

(可以是幼儿口头说、老师操作拖拉脚印排队,也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上前操作)

3、(出示第三组脚印排队,是大、中、小三种脚印的排序)这次有几种脚印啊?

它们是怎么排的?

我们快来帮忙全部排好队吧。

(利用直观形象的电脑课件进行脚印排序,延续了刚才“谁的脚印”的兴趣,同时让幼儿亲自操作电脑进行排序,再次体验、感受排序要按一定规律进行,大大提高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四)幼儿操作:

1、别急,看大家都想来帮助小脚印排队,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许多脚印,你想为小脚印排

出示脚印图片:

这里还剩下许多小脚印,谁来帮忙排排队?

2、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排序,老师巡回观察、随机指导。

(幼儿人手一份大、中、小脚印图与排序卡,卡有提供规律的,也有空白的。

鼓励幼儿自己选择脚印,用自己的方法排序,看谁想出的方法最多。

3、展示、讲评,重点讲ABC、ABC或者是ABA、ABA之类较难类型的。

(五)延伸:

把小脚印及脚印排序卡投放在活动区,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练习。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三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及其保护的方法。

2、乐意大胆猜想并记录游戏结果。

二、活动准备:

小车、皮球、绳子、电话、写字板、红绿圆点、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脚丫操,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3、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用途(走路、踢球、跳舞、蹬车等)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启发幼儿观察。

5、引导幼儿进行记录小结,用绿点表示小脚会做的事情,红点表示小脚不会做的事情)

6、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小脚?

四年级科学《生命-植物的根和茎》教案设计

四年级科学《生命-植物的根和茎》教案设计

【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分析发现本册教材中《植物的根和茎》这一课主要侧重于对植物根和茎的作用的研究,而非对根和茎其它方面如:

分类、形态、功能性的研究。

教材以“植物制造养料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

”设问为导入,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提出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样第二部分对于茎的作用,其目的也是引导学生想出一个方法来显示茎可以把水和养分输送到叶子和植物的其他它部分。

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围绕这两个实验来开展。

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证明植物依靠根吸收水分和养料

的实验,实际有两种不同的证明策略。

一种是证明用肯定句陈述的假设,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我们称为“证明法”,一种是证明用否定句陈述的假设,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并不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我们称为“证伪法”。

事实上,即便把植物的根切除,植物一样能靠茎吸收水分。

那么植物为什么要依靠根吸收水分呢?

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真的'去追问自己,我们将会自行得到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出现的证明方法不是“证伪法”。

2.教学中我们将避免“证伪法”,因为学生的基础可能不够,但是如果学生真的出现这样的假设,老师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这个“皮球”没收或放在一边,可以将“皮球”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释或解决。

3.教学活动中的时间安排可适当调节,有些活动可安排在课外进行。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

2、知道植物的茎能输送水分和养料;

3、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讨论出植物吸收水分的改进方案;

5、能按照教材提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活动;

6、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根和茎的作用实验证明

2、教学难点:

证明实验的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供小组研究的材料:

多种多样的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

根部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两个装有不同颜色的水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问: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怎样生存,你们知道了植物是怎样生存了吗?

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达到植物身

体的各个部分呢?

引导学生作出解释——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茎把水分和养料

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2、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出示事先准备的多种多样带根和茎的植物,让学生观察

归纳:

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二)、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师提出研究问题:

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吗?

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2、组织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的方案;

3、交流和指导:

(1)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为什么?

(2)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能容易的看到实验的现象?

(3)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有没有减少?

(4)怎样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蒸发)到空气中去?

有什么办法?

(5)你预测试管中的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学生制作实验装置,并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5、教师出示已经提前做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到植物用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结论。

6、交流:

根在植物的生长中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三)、设计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

2、说说植物的茎有哪些作用?

3、交流:

有什么证据或方法可以证明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阅读教材中验证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的实验。

5、小组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

6、教师出示实验装置,并让某学生进行操作。

7、预测:

植物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四)、课外拓展

1、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进一步实验和观察。

2、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

奇妙的盐水科学教案

奇妙的盐水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

”(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

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

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

(幼儿一一说说:

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

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

(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

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

并把它记录在纸上。

记住:

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

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

(1号组:

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

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

(盐变多)

5、教师小结:

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

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

(2号组:

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

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

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

(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

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

到底是什么关系?

(幼儿讨论)

9、小结:

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

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

(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

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

谁来说说看:

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

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五、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

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