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7251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练习章末测试10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2+、Ba2+、Fe3+

D.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4.下列装置所示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H2O)

浓硫酸

洗气

B

H2O(Br2)

CCl4

分液

C

KCl固体(I2)

KOH溶液

加热

D

MgCl2溶液(FeCl3)

NaOH溶液

过滤

6.(能力挑战题)“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沸点很低,易升华

B.四个“封管实验”中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加热时,②、③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D.④中,左右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充入相同的二氧化氮,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小

7.下列仪器和装置,用橡胶管经过简单连接,可制备收集多种不同的纯净、干燥的气体(考虑有毒尾气吸收)。

关于这些装置的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收集Cl2:

连接a→f→e→d

B.制备收集H2:

连接b→c→g

C.制备收集CO2:

连接b→d→e

D.制备收集NH3:

连接b→d→e→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8.(14分)(2013·

襄阳模拟)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滴~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_________    (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

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

(2)为了验证甲、乙同学的推断,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请选择合适的试剂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验证甲同学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乙同学方案: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你认为    的推断是正确的;

则溴化亚铁与氯气以4∶5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5分)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B装置可选药品:

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①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_装置A中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B中的产气量。

②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填序号)    。

10.(14分)(能力挑战题)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1)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2)为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需从下图中选择必要的装置,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用接口字母表示)a—_________,描述能证明气体产物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停止,待试管A冷却后,取少量其中的固体物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试剂X的化学式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2013·

南充模拟)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SO3晶体并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2SO2+O2

2SO3 ΔH=-196.6kJ·

mol-1。

已知:

熔点(℃)

沸点(℃)

SO2

-72.4

-10

SO3

16.8

44.3

(1)要顺利进行实验,上图Ⅰ、Ⅱ、Ⅲ处各应连接合适的装置(可重复使用),请从下列A~E中选择适宜的装置,将其序号填入空格内。

Ⅰ    、Ⅱ    、Ⅲ    。

(2)将装置连接好,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不必写具体过程)___________。

(3)实验时,浓硫酸能顺利滴入烧瓶中,甲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开始实验时,先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滴入浓硫酸与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当Cr2O3表面红热时,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再加热”,以防温度过高,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时若用25.2g的Na2SO3,加入的浓硫酸是足量的,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称得Ⅱ处装置的质量增加11.3g,则本实验的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故A项正确;

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只变红,不褪色,故B项不正确;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C项不正确;

试管、蒸发皿、坩埚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但烧杯则需隔石棉网加热,故D项不正确。

2.【解析】选C。

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瓶盛放,贮存在阴凉处,A项正确;

液溴易挥发,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且密度比水大,故可在液溴中加少量水进行封存,防止溴挥发,B项正确;

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黏性的硅酸钠溶液,使瓶口和瓶塞黏结在一起,故C项不正确;

FeSO4溶液中加有少量铁粉可防止FeSO4因氧化而变质,故D项正确。

3.【解析】选C。

溶液中加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则气体A只能为CO2气体,根据题意,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Cu2+、Ba2+、Fe3+,C正确。

CO2的电子式为

B错误。

溶液A与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说明溶液A中含有Al3+,原溶液含有

生成沉淀B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

H2O====Al(OH)3↓+3

D错误。

滤液B与Ba(OH)2生成的白色沉淀C应为BaSO4,可说明原溶液含有

;

白色沉淀D为AgCl,但第一步操作中加入盐酸则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Cl-,A错误。

4.【解析】选D。

A项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经碱石灰吸收后剩余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项正确;

B项中液面上加苯,以及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下,都是为了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使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不迅速被氧化,故该项正确;

C项中白磷离热源更远,比红磷又先燃烧,说明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故该项正确;

D项中温度计水银球未插入液面下,不能控制反应液温度,对制取乙烯不利,故该项不正确。

5.【解析】选B。

浓硫酸能吸收氨气,A错误;

C选项中反应后的溶液互溶,加热无法分离,应该把固体混合物直接加热,使碘升华;

D选项,MgCl2溶液中加NaOH,一方面会引入Na+,另一方面,Mg2+也能形成沉淀。

【误区警示】进行物质的提纯操作时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一是不能将要得到的目标产物除掉,二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6.【解析】选B。

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是因为分解产生了NH3和HCl,而二者冷却后又化合为NH4Cl,是化学反应,而不是升华,故A项不正确;

②、③、④中分别发生着NH3·

H2O、H2SO3的分解,以及N2O4

2NO2的相互转化,故B项正确;

加热时,②因氨气挥发,碱性减弱,溶液变无色,冷却后又都变为红色,③则相反,故C项不正确;

加热可使平衡N2O4

2NO2(正反应吸热)正向移动,NO2的浓度增大,故D项不正确。

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2点:

(1)制备气体所需原料不能拘于传统选择,可考虑其他可替代的试剂;

(2)除杂与干燥可能合二为一,并注意先后顺序。

【解析】选A。

B用排水法收集不到干燥的气体,故该项不正确;

CO2不能用碱石灰来干燥,故C项不正确;

由于氨气极易与浓硫酸反应,吸收尾气时导管插入液面下易发生倒吸,故D项不正确。

8.【解析】

(1)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滴~2滴液溴,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反应,因Br2而显黄色;

②发生了反应生成了Fe3+而显黄色。

(2)如果因Br2而显黄色,加入CCl4,下层溶液变橙红色;

如果因Fe3+而显黄色,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显红色。

(3)因为能氧化,故乙同学正确,相应离子方程式为4Fe2++5Cl2+6Br-====4Fe3++10Cl-+3Br2。

答案:

(1)Br2 Fe3+

(2)CCl4,下层溶液变橙红色

KSCN,溶液变红色

(3)乙

4Fe2++5Cl2+6Br-====4Fe3++10Cl-+3Br2

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注意以下2点:

(1)根据氧气和氨气所需干燥剂的特点判断A、B两装置所制取的气体。

(2)氨气与氧气相对多少的不同将影响着最终产物的成分,如果氨气过量生成硝酸铵,如果氧气过量则生成NO2。

【解析】

(1)氨气催化氧化可生成NO和H2O,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2)从气体的干燥装置和干燥试剂可推断,A用于制氧气,B用于制氨气。

在氨水中存在平衡:

NH3+H2O

NH3·

H2O

+OH-,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动,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均有利于NH3逸出。

(3)无论在F中生成NO2还是NH4NO3,随气流进入G后,都会在G中产生

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铜得蓝色铜盐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

====3Cu2++2NO↑+4H2O。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说明甲中氧气过量,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成分是硝酸铵,说明氨气过量。

(4)为使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需要氧气过量,或在E、F之间除水或除氨处理。

(1)4NH3+5O2

4NO+6H2O

(2)在氨水中存在平衡:

N

+OH-,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动,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均有利于NH3逸出

(3)①2NO+O2====2NO2 ②NH4NO3

③3Cu+8H++2

====3Cu2++2NO↑+4H2O

(4)①增加 减少 ②a、b、c

10.【解析】

(1)铁与水蒸气反应可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Fe+4H2O(g)

Fe3O4+4H2

(2)由于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水蒸气,需要经浓硫酸干燥除水,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用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故导管的接口顺序是a—f—g—b—c—h或a—f—g—c—b—h。

(3)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两种盐。

当加入KSCN溶液时,由于Fe3+和SCN-的作用,溶液呈红色,当通入氯气时,Fe2+被氧化为Fe3+,Fe3+浓度更大,故红色更深。

(1)3Fe+4H2O(g)

(2)f—g—b—c—h(或f—g—c—b—h)

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白色的无水CuSO4变成蓝色

(3)①KSCN(或NH4SCN)

②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

11.【解析】综合题给信息,实验装置自左至右分别为SO2的发生装置生成SO3,经浓硫酸干燥(Ⅰ)后催化氧化,生成的SO3经冰水冷凝(Ⅱ)在U形管中,为了避免SO3吸水及SO2污染空气,在(Ⅲ)中添加浓硫酸的吸水装置及NaOH的尾气吸收装置。

(4)为防止SO2的损失应该先预热催化剂,然后缓慢滴加浓硫酸。

(5)2SO2+O2

2SO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不利于SO3的生成,且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6)Na2SO3→SO2→SO3

25.2g16g

故SO2的转化率为

×

100%≈70.6%

(1)Ⅰ:

B Ⅱ:

A Ⅲ:

B、E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保持分液漏斗内压强与烧瓶内压强相等

(4)先加热催化剂,然后缓慢滴加浓硫酸

(5)温度过高不利于SO3的生成,且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6)7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