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工程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
《抗浮锚杆工程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浮锚杆工程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拟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施工。
二、监理依据
《抗浮锚杆专项施工方案》(审核通过、签字盖章完善)
《成都汇日国际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成都汇日国际广场工程抗浮锚杆工程设计图纸》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
90)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同意标准》(GB50300-2013)
3、监理工作范围及目标
工作范围:
本工程抗浮锚杆专项施工所有内容,以及安全文明施工。
投资目标:
以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为基本控制目标,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严格控制现场签证和预算外费用支出,按照议定的经济技术签证程序及政府有关造价文件的规定办理各种签证。
尽量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来节省成本,把成本控制在合同价格范围之内。
质量目标:
该工程验收评定等级达到优良。
四、监理工作内容
1、准备阶段
现场施工环境条件检查:
检查施工前应逐项检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用水是否到位,现场临时施工道路是否畅通,场地临时排水系统是否完善,施工单位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是否完备。
主要检查方法是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安排以及现场的实际解决情况。
此项检查将为工程质量提供条件和环境的保证。
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
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劳动力工种、数量是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劳动力计划的要求进场,。
主要方法是督促施工单位提交有关的单位资质、有关的管理人员、操作工人的资质以及上岗证等资料并审查。
此项检查将为工程质量提供人员上的保证。
技术条件检查:
检查施工图纸设计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图纸是否经过交底和会审。
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满足指导施工的要求并经监理单位和业主审核同意实施。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向作业班组进行了详细的书面质量技术交底。
主要方法是组织设计图纸交底和会审,督促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质量技术交底资料并审查。
机械设备条件检查:
检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计划的机械设备是否按型号、数量进场,进场机械设备性能是否完好并满足施工要求。
主要方法是对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机械设备一览表和实际进场的机械设备型号数量检查。
工程材料准备检查:
检查工程所需原材料是否按材料计划要求的进场时间检查,已经进场的原材料是否出厂合格证明资料和材质报告、是否按规定送检、送检结果是否合格并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主要方法是对进场材料的进行外观检查、审查准用证、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等证明资料,同时旁站监督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送检,对送检结果进行跟踪检查。
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
开工条件检查:
业主的有关工程报建手续是否完备,有无工程开工许可证。
有无委托工程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基坑支护工程有无通过验收并同意使用,施工场地是否经过移交,现场有无作业面,能否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等。
主要方法是督促业主提供工程报建的有关资料和现场条件检查,并向业主提交开工条件准备情况检查报告。
工程定位放线检查:
检查施工现场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是否经过移交,控制点的数量和精度能否满足定位放线精度要求。
主要方法是检查场地移交记录或亲自组织有关单位办理场地移交,并督促施工单位对原来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核、检查复核结果。
复查施工单位的定位放线结果是否正确。
2、施工阶段
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
明确各质量控制点的位置及对质量控制点检查的方法;
对质量通病提出预控措施,提醒施工单位如何进行预控。
3、监理工作流程图
开始
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检查开工条件
场地移交
施工准备
施工过程的监理控制
施工过程
验收并进行场地移交
验收
4、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浇筑混凝土垫层→锚杆孔位测量定位→成孔→清孔提钻→置入及注浆管→拔管→压力注浆→基础施工。
在监理过程中,对每道工序质量提出监理要求,过程中进行预控,加强监理管控。
严格每道工序的报验程序,把控好每道工序施工质量,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锚杆孔位测量定位
事先按设计施工图纸平整场地,用全站仪,测放出预应力抗浮锚杆的孔位,并用打钢筋标记并编号。
(2)成孔
锚杆孔位定出来,即可移钻机就位,然后用木枋将钻机垫平稳,保证施钻过程中钻机不会有较大的晃动而影响成孔施工,最后按照设计的锚杆倾角,用罗盘仪或吊线法调整好钻杆的角度,再适当调整钻机的位置,使钻头对准所要施工的锚杆孔位,锚杆倾角允许偏差为±
1°
,孔口放置0.5米深套管。
成孔
锚杆成孔采用MGXY-1型干成孔锚杆工程钻机,钻孔直径为180mm,钻孔位置纵横向偏差均不得大于±
50mm;
钻孔深度超过设计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不得大于500mm;
钻孔轴线的偏斜率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2%。
钻进过程中出现塌孔,可采用泥浆循环护壁成孔.每根锚杆的钻孔必须详细做好钻孔施工记录。
(3)清孔
当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注浆前用高压水清孔,排出孔内沉渣,直至孔口返出较为干净的无大量沉渣的水为止。
但需注意清孔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塌孔影响拔管及注浆质量。
本工程锚杆钻孔深度较深,钻孔直径180mm,所以施工过程中应严格保证孔底沉渣符合规范要求,本场地地下水比较丰富,孔底沉渣及泥浆应严格清孔清除干净。
(4)杆体制作与储存
钢筋的连接方式采用Ⅰ级机械连接搭接,机械连接接头的类型、质量、连接要求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锚杆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锚杆体受力较小的中下部,具体位置详岩土锚杆大样图。
锚杆体制作时,杆体的下料长度应考虑锚杆的设计长度、锚固的尺寸。
锚杆的钢筋长度是根据孔深度加上砼底板锚筋的长度,切好钢筋后,现场进行加工,将锚杆连接后,按设计图纸加工钢筋的尺寸及形状,然后固定在定位器上,为保证锚杆垂直度,支架间距1500一个,采用Ф6.5钢筋制作,支架大样详附图,最下部一个定位器要求设置于钢筋底往上1500mm处,定位器每隔1500mm布设,定位钢筋分别距离孔口和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
要求锚杆制作平顺,定位支架及保护层点焊应饱满。
锚杆体隔离段需进行防腐蚀处理,采用环氧树脂防锈漆,涂刷不少于两遍,涂层均匀,厚度不小于1mm。
制作完成的杆体存放环境相对湿度超过85%时,杆体外露部分应进行防潮处理。
(5)锚杆安放
锚杆制作好后,将注浆管(事先检查有无破裂或堵塞)插入在锚杆体中,绑扎松紧合适,以注浆后较易拔出为宜,注浆管下端要比锚杆下端短20~30cm,注浆管应与锚杆一同下入孔中,锚杆应距孔底0.2米。
下锚时应避免锚杆扭曲、弯折及各部件的松脱。
下锚过程中若遇杆体无法下至孔底或注浆管明显回升过长时,应将杆体拔出并用钻机重新扫孔或安装好注浆管后再下锚。
(6)压力注浆
下入锚杆清孔后即可用注浆泵进行注浆,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二次注浆工艺施工。
第一次注浆压力不小于1兆帕,从孔底开始,注至孔口反浆,一次注浆管必须拔除;
二次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压力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MPa后,用高压注浆泵进行,压力不小于2兆帕。
由于浆体凝结收缩,应在孔口处随时补浆。
注浆浆体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0.5,充盈系数不小于1.15,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早强剂,加快施工速度。
现场应严格按设计的配合比配制浆液,浆液应搅拌均匀,经过筛选后方可泵送,灌注要连续,不得中断,并应在初凝前用完。
注浆过程中,当见到浆液从孔口外溢时,即可将注浆管逐步向外拔出,直至拔出孔口,要求保证孔内水泥浆饱满。
注浆完后应将锚杆头临时支撑,以保证锚杆在孔口中央位置。
注浆管宜放置于杆体中心,随杆体一同放于孔中,注浆管端部距杆体端部宜为50~100mm,二次注浆管的出浆孔及端头应密封,保证一次注浆时浆液不进入二次注浆管。
注浆过程中,若发现注浆量大减少或注浆管爆裂时,应将杆体及注浆管拔出,待更换注浆管后,再下放锚杆体;
若中途耽搁时间过长超过浆液初凝时间,应重新清孔、下锚、注浆。
注浆过程应做好详细、完整的施工记录。
因浆液凝固时收缩使浆体回落后,必须及时进行补浆。
注浆后,在浆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锚杆体不得承受外力或由外力引起的锚体移动。
(7)地下抗浮锚杆处的防水处理
抗浮锚杆主筋采用直径1/36+2/32或3/36螺纹钢,底板锚固段长为36*D*1.1mm。
施工前对各根锚杆进行清理检查,沿锚杆周围剔凿。
由于锚杆顶部还需超出垫层50mm,故在灌浆时,拟采用PVC管固定在锚杆井口,从而使得注浆完毕自行形成50mm的墩子。
锚杆顶部及周边涂刷一道水泥基渗透结晶,锚杆顶和垫层高差部位施工一圈膨胀止水条进行封闭,保证抗浮锚杆与基础底板连接部位的防水效果。
(8)抗浮锚杆与塔吊基础的处理
根据塔吊基础平面布置,塔吊基础位置与设计抗浮锚杆位置重合,塔吊基础顶高于底板顶200mm(塔吊基础处抗浮锚杆的处理详见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基础位置抗浮锚杆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塔吊基础施工,锚杆上部钢筋锚入塔吊基础内,锚入深度同锚入底板深度(为36*d*1.1),基础锚入大样如下图所示。
(9)减少震动措施
由于本工程先进行底板垫层施工,垫层厚度为100mm,素混凝土C15,对于土层保护及抗震动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控制好每次钻孔数量,每个区划分若干小块,当一小块区域钻孔完成后进行注浆施工,钻孔到另外一侧施工,保证总体钻孔原则为由两侧向中部收拢施工。
严格控制钻孔机器功率,不得因机器功率过大而造成震动过大。
(10)抗浮锚杆试验检验
抗浮锚杆试验最终检验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甲方、监理、设计、地勘、检测单位、总包相关单位多方共同确定。
五、安全文明施工监理
1、配合环保工作,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工地现场必须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2、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人流密集,周边紧邻居民区,机械施工时严格注意施工对居民的影响,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施工噪音与施工光污染,防止出现恶性扰民事故;
3、加强施工单位的文明施工意识、要求施工单位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文明施工条例及有关常识,要求其进行上岗教育,讲职业道德、扬行业新风。
6、锚杆实验监理控制要点
实验开始前,监理人员应对现场条件进行检查,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满足实验条件;
实验开始后,监理人员对实验过程进行见证,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对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核查,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实验完成后,整理相关的数据、图像等资料,作为监理资料留存。
1、试验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
该工程抗浮锚杆设计方案。
2、试验目的
2.1采用锚杆抗拔基本试验检测地下室抗浮锚杆极限抗拔力;
2.2采用锚杆抗拔验收试验检测地下室抗浮锚杆抗拔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3采用蠕变试验检测地下室抗浮锚杆蠕变率。
3、试验时间安排
考虑工期进度影响,在进行基本及蠕变试验时,试验锚杆可加入2%早强剂,以缩短混凝土龄期。
4、检测抽检比例、抽检数量及选点依据
4.1锚杆基本试验:
根据设计要求,基本试验每种类型锚杆根数各3根。
选点依据:
选取场地最不利地层进行锚杆抗拔力基本试验,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在较差地段布置检测点;
在对施工质量有怀疑的部位布置检测点;
建筑物抗浮力大如上部无裙房的部位布置检测点;
4.2锚杆蠕变试验:
根据设计要求,蠕变试验锚杆根数为3根。
试验位置根据现场情况会同各单位共同确定。
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在较差地段布置检测点;
4.3锚杆验收试验:
锚杆验收试验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地层分布不均匀地段应抽取一定数量的锚杆进行检测。
验收试验一般情况下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均匀布置检测点;
4.4根据设计要求、抗浮锚杆工程设计方案和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定抗浮锚杆试验点布置详见附图(锚杆试验点选取),验收试验按施工区域锚杆总数5%且均不小于5根进行抽取。
5、试验要求
7.1、锚杆抗拔基本试验
5.1.1试验设备及加载装置
采用液压千斤顶、手动油泵进行加载,试验数据从压力表及百分表中读取。
液压千斤顶及百分表均经计量检定,且均在有效期内。
5.1.2试验方法及加载分级原则
采用循环加、卸载法,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每级加荷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小于3次;
②、每级加荷观测时间内,当锚头位移增量不大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不满足时应在锚头位移增量2h内小于2mm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③、加、卸载等级、测读时间按表1进行;
试验完成后,应根据试验数据绘制荷载-位移(Q-s)曲线、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和荷载-塑性位移(Q-se)曲线。
锚杆基本试验循环加卸载等级与位移观测间隔时间
表3
加荷标准
循环数
预估破坏荷载的百分数(%)
每级加载量
累计加载量
每级卸载量
第一循环
10
30
第二循环
40
第三循环
50
第四循环
70
60
第五循环
80
第六循环
90
观测时间
(min)
5
5.1.3破坏标准
锚杆试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破坏,应终止加载:
、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量的2倍且锚头位移未稳定时;
、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
、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倍。
5.1.4极限承载力及承载力特征值判定标准
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规定判定:
、单根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取破坏荷载的前一级荷载值;
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未达到破坏标准时,单根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参与统计的试验锚杆,当满足其极差值不大于平均值的30%时,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
若极差值超过30%,应增加试验数量,并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且按95%保证概率计算锚杆的极限承载力;
5.2、锚杆抗拔验收试验
5.2.1试验设备及加载装置
5.2.2加载分级原则
验收试验采用分级加载,荷载分级为10级。
试验的最大加载不小于设计荷载的2倍。
5.2.3试验检测过程
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立即测读位移量。
以后每间隔5min测读一次。
连续4次测读出的锚杆拔升值均小于0.01mm,认为该级荷载下的位移已达稳定状态,可继续施加下一级上拔荷载试验。
5.2.4锚杆试验终止条件
①、锚杆拔升值持续增长,且在1H内未出现稳定的迹象;
②、新增加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者施加后无法使上拔力保持稳定;
③、锚杆的钢筋已被拔断,或者锚杆锚筋被拔出。
5.2.5锚杆承载力确定
①、参与统计的试验锚杆,当满足其极差值不大于平均值的30%时,取平均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
若极差值超过30%,应增加试验数量,并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
②、将锚杆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为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5.3、蠕变试验
适用于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层锚杆、极度风化的泥岩岩层中或节理裂隙发育张开且充填有粘性土的岩层中的锚杆。
蠕变试验的加荷等级和观测时间应满足下表
5加荷等级
观测时间(min)
临时性锚杆
永久型锚杆
0.25Nt
—
0.50Nt
0.75Nt
1.00Nt
120
1.20Nt
240
1.50Nt
360
在每级荷载下按时间间隔1、2、3、4、5、10、15、20、30、45、60、75、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360min记录蠕变量。
锚杆基本试验和蠕变试验完成后,根据试验结果,提供锚杆刚度系数,供设计复核。
8、安全生产
8.1现场用电必须用电缆或可靠无漏电的电线接电源,严禁采用明线接电源,或在试验场地任意接扎零线。
8.2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生突发故障或受外界干扰(如停电)时,首先应保证人员的安全,立即停止加压,必要时应御掉部分或全部荷载。
关闭系统,排除故障。
故障排除后根据实际决定继续或终止试验,将故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9、质量保证体系
按照《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执行。
严格管理、科技为本、质优守信、求真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