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6111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项错在“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D项错在“可以还原真相”。

【答案】C

26.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

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B.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C.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D.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解析】“钞引”制度是指民间商人在政府的规范下经营暴利性行业,这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官府通过“钞引”制度来规范,故B与题意相符,选B而排除C;

这里的材料没有反映出民间商人对重要产业的控制,这并没有改变官府控制的局面,故排除A;

“钞引”制度里的“钞引”不是指纸币,故排除D。

【答案】B

27.明朝科举制度采取“分地录取”办法,分南、北、中卷录取,南卷占55%,北卷占35%,中卷(西南地区)占10%,但名次高低不受地域限制。

这种制度

A.增强了地方的政治势力

B.推动了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

C.实现了教育的地域平衡

D.导致了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解析】材料中“分南、北、中分卷录取,中卷(西南地区)占10%”,能促进与边远文化交流,进而推动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B符合题意;

A与材料无关;

由材料中的录取比例,可以得出地域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C不正确;

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D不正确。

28.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但闻心语响》。

该漫画反映了

A.革命派对清廷预备立宪失望

B.民众期待建设新社会的心理

C.袁世凯称帝引发社会的不满

D.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发生改良

【解析】从漫画《但闻心语响》中可以看出,《但闻心语响》以遥远的北京城传出微弱的“逊位”声为整幅漫画的中心,讽刺清政府贪恋皇权,反映了民众对于清帝逊位的渴望以及建设新社会的期待,故B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后的形势,故A错误;

袁世凯是1915年称帝的,故C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革,故D错误。

29.下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年代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A.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

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

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

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业税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这说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D正确;

AB两项是1895年后的情形,排除;

清政府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故排除C。

30.平津失守后,蒋介石曾对下令“应战”的决策颇有悔意。

他在日记中写道:

“楼寇随手而得平津,殊出意料之外”。

对日外交似过于强硬,“如当时密允宋哲元准楼筑津石路,则至少可有一年时间展缓准备,亦较完密。

此则余对于外交政策,一惟舆论是从,而疏于远虑,自乱大谋之过也”。

这表明

A.国民政府坚持对日妥协

B.平津失守完全可以避免

C.民众舆论干扰抗战大局

D.国民政府反思备战政策

【解析】“颇有悔意”等字眼意在强调国民政府是在对战争进行反思,即是在反思备战的政策,故D正确;

国民政府未坚持对日妥协,排除A;

平津失守不可以避免,排除B;

民众舆论是促进而非干扰抗战大局,排除C。

31.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取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

(一)土地改革的完成;

(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对此理解正确是

A.计划经济模式尚未确立

B.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

C.土地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D.工业化已具备初步基础

【解析】《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是1950年2月,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故A正确;

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是1953年,排除B;

报告指出土地改革完成是三个条件之一,实际上土改是1952年,C错误;

D是一五计划之后。

【答案】A

32.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重要的司法机关,负责有关国事罪、渎职罪的审判。

对于“言论”犯罪等类型的重大公共案件,公民大会本身即组成一个法庭进行审判。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大会

A.破坏了三权分立原则

B.实质是一个司法机构

C.严格限制公民的权利

D.关注公民的集体利益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关注“重大公共案件”,其实是对城邦(实质为公民集体)利益的关注,D正确;

三权分立原则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A不正确;

陪审法庭是司法机关,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不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严格限制公民的权利,而是强调公民大会关注公民集体的利益,C不正确。

3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

“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据此可知,卢梭认为

A.法律是捍卫自由的唯一前提

B.社会契约式自由无须法律保护

C.自由与社会契约是相一致的

D.遵从法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解析】根据“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说明人成了自己行为的主人,要为行为后果、价值和影响负不可推卸的责任,遵从法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D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法律是捍卫自由的唯一前提”,排除A;

B不符合卢梭的思想,也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反映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C不符合题意,排除。

34.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且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

这主要表明英国

A.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

C.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

D.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

【解析】1689年的《权力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时间不符,且题干材料未涉及议会主权的内容,排除A。

题干材料主要关于责任内阁制的发展完善,无法体现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的内容,排除B。

根据史实,19世纪初期,英国国王还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首相及内阁大臣,但到19世纪中期以后,议会选举获胜的政党上台组阁。

结合题干,到1841年,英国国王接受不能干预内阁组建,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结果的事实。

这些都体现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

故C正确。

根据史实,内阁名义上仍需对国王负责,并没有脱离与国王的政治联系,排除D。

35.下列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两大主题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C.冷战环境下世界的动荡与和平

D.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解析】漫画反映了冷战时期核武器的对峙导致双方都不敢发动核战争,体现了冷战环境下世界的动荡与和平,故C正确;

漫画并不能体现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两大主题,排除A;

漫画没有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排除B;

漫画主旨不是说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排除D。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

芦苇为多年生高大直立草本植物,冬季枯黄,来年发出新芽,有较强的耐盐能力。

芦苇用途很广,是造纸的优质原料,也可用来织席、帘等。

辽河三角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割苇人往往等到冬季大地封冻之后前来收割。

芦苇每年收割一次,过去,收割后的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近年来已被明文禁止。

材料二

下面为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图和芦苇景观图。

(1)概述图示地区芦苇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6分)

(2)分析辽河三角洲割苇人选择在封冻之后收割芦苇的原因。

(3)说明芦苇每年都要收割一次的原因。

(4)简述芦苇收割后“炼塘”的利和弊。

【解析】

(1)芦苇喜欢水湿环境,图中的三角洲、河谷、河岸地区,地势低平,为浅水覆盖的地区,适合芦苇的生长,图中显示这些地区芦苇分布较广。

(2)辽河三角洲割苇人选择在封冻之后收割芦苇是因为芦苇到冬季进入成熟期,最适宜收割;

同时,冬季湿地封冻后,便于割苇工人进入湿地作业。

其他季节湿地泥泞且不安全。

(3)芦苇价值比较高,每年割苇可以增加收成;

割苇后降低植株密度,光照增加,有利于发新芽及其成长;

而且成熟芦苇干枯后不及时收割容易造成火灾。

(4)在芦苇地“炼塘”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减少地表覆盖物,增加地表光照和下年新芦苇生长空间;

减少虫害;

燃烧的灰烬可提供养分,提高来年的芦苇产量。

“炼塘”的弊端主要是不利于秸秆还田,燃烧还会造成大气污染等。

【答案】

(1)集中连片分布于三角洲;

沿河谷和海岸分布;

原因:

地势低平,为浅水覆盖的地区。

(2)芦苇到冬季进入成熟期,最适宜收割;

冬季湿地封冻后,便于割苇工人进入湿地作业。

(3)芦苇全身都是宝,每年割苇可以增加收成;

割苇后光照增加,有利于发新芽及其成长;

成熟芦苇干枯后不及时收割容易造成火灾。

(4)有利:

减少病虫害;

提高地表温度和增加养分,提高来年芦苇产量;

弊:

大量燃烧芦苇易造成空气污染。

(答三点得满分,其他类似表述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但利和弊每类至少一点)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气候干旱。

位于拉贾斯坦邦的月亮水井是一口人造阶梯井,拥有1200年的历史。

降水量大的季节,月亮水井很快便蓄满水,附近居民都从这口水井取水。

月亮水井井底的温度比井口附近低5~6℃,相对湿度可以达到70%。

印度联邦政府计划在拉贾斯坦邦桑珀尔盐湖附近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此举或将印度太阳能发电占比从目前的不到1%提高到约5%。

材料三

下面为印度局部地区简图和月亮水井景观图。

(1)指出印度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的季节并解释降水的成因。

(8分)

(2)推测图中阶梯井的功能并阐述原因。

(3)你同意印度在桑珀尔盐湖附近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吗?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6~9月为雨季,降水集中,其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之南亚的季风环流这一角度分析。

(2)印度西北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传统农业离不开灌溉水源,故当地居民挖阶梯深井主要是为了灌溉,同时阶梯井也能改善局部环境。

材料中有井底比井口附近气温低,因此还可局部降温纳凉等,注意结合材料全面分析。

(3)本题为开放性设问。

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影响区域生态环境。

根据观点选择相应的原因即可。

(1)降水集中在每年的6~9月(雨季)。

成因:

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9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使得该时期印度降水丰富。

(2)功能:

蓄水、供水(灌溉)。

拉贾斯坦邦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表水缺乏;

阶梯井容水量大,降水量大的季节可用来储水,干旱的季节可为生产生活提供用水。

功能:

纳凉、改善局部环境。

当地夏半年气候炎热,井底的温度比井口附近低,阶梯周围建有房屋,可供人纳凉;

阶梯井能够增加附近地区空气湿度,改善局部环境。

(3)同意。

理由:

该地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

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可改善印度的能源消费结构,增大清洁能源占比。

(或不同意。

位于桑珀尔盐湖附近,大型工程建设会破坏湿地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太阳能的需求较少,发电站距离主要消费市场较远,运输成本高。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将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2016年云南省共有21个县市入围。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

入选重点生态功能区有助于让家乡更加水碧、天蓝、地绿,干净、整洁、有序,让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安逸、舒心。

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会大大加重。

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对相关县市的经济意义。

(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职能”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1)①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生态安全。

②有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相关县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③有助于保持并提高相关县市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有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每点3分,共12分)

(2)①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③政府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④政府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提升农业生态服务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亮相。

憨态可掬的熊猫起舞,潇洒帅气的冰上演员,绚丽夺目的时光交换,充满科技含量的机器人和冰屏旋转,演员和机器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用绚烂的色彩和线条,先后勾勒出中国结、龙、凤凰、长城等充满浓郁中国元素的图案,还有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和发展成就的造型。

整个表演,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充满科技元素,堪称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设计巧妙的故事情节,神奇独特的人工智能和演员互动,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宣告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再次向世界发出邀请,四年后来北京共赴一场美丽的冰雪之约。

(1)“北京8分钟”为全世界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视听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世界的原因。

(2)有人说“人工智能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够模拟人的思维,但不会取代人的意识”。

请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加以说明。

(3)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邀请世界各国人民四年后来北京共赴冰雪之约。

请你写两条标语作出邀请。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设计巧妙的故事情节等方面分析“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世界的原因;

(2)问考查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回答时要围绕“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分析人工智能和人的思维的关系;

第(3)问具有开放性,要紧扣邀请,观点要简练。

(1)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

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注重传统韵味和现代特色的结合,反映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成就。

③设计巧妙的故事情节,神奇独特的人工智能和演员互动,用世界的语境讲述中国故事,增强吸引力、感召力。

(2)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人工智能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

所以人工智能没有能动性和创造力。

②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属性,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观点的正确性。

③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模拟人的思维。

尽管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但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的意识。

(3)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

墨舞冬奥,相约北京。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

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

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又亲自编定《明大诰》。

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

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

建国初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到1952年1月,全国共查出贪污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10万余人,判处死刑的有42人。

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贪污罪的惩治作出明确规定。

……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如先后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清运动等。

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

2017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巡视利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简评其反腐成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谈谈你对中共反腐惩贪的认识。

(13分)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等字眼体现的措施是皇帝亲自下谕旨告诫。

在简评朱元璋反腐成效时要抓住两点,一是反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定程度的遏制腐败,但毕竟朱元璋反腐是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的反腐,所以效果不会理想等。

(2)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等字眼体现的举措是反腐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等。

对中共反腐惩贪的认识要从反腐和民心的关系、反腐和统治的关系、反腐的具体措施、反腐的重大意义等多角度评价。

(1)举措:

皇帝亲自下谕旨告诫;

设特务机构加大对官员的监管力度;

借鉴前代经验,制定严刑峻法;

一视同仁,赏罚分明。

简评:

使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本质上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效果有限。

(2)特点:

把防腐与反腐败相结合;

加强制度与法规建设;

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加大监察力度;

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和警示作用。

认识:

反腐治贪,是赢得民心的重大举措;

反腐败问题,一靠监督,二靠制度,三靠自律;

反腐治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充分发动群众是推进反腐惩贪的得力措施。

(7分,答对三点即可)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中西方历史大事记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南京条约》签订

1848《海国图志》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天津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问世

1769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

1785水力织布机

1690活塞

1769瓦特单动蒸汽机

1782瓦特联动蒸汽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