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5079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必修2近年考题对比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时间

国家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7

216

合计

10

62

552

表1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人口的海外迁移

【解析】材料反映出17~19世纪的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与材料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

材料只反映出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局面,故C项错误;

17~19世纪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故D项错误。

【答案】A

2017年题组

1.(2017·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唐代中期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解析】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推知,北朝时,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方的影响,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

由“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上升,故C项正确;

材料只是提及北方城市中有很多南方的饮食习俗,无法体现经济水平的高低,更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7·

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

26)

表1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3.(2017.4·

浙江高考·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解析】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表明盐商经济实力增强后,对教育投资,谋求社会地位的提高,故A项正确;

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

士贵商贱观念在清朝前期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

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2016年题组

1.(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汉代庄园经济)

【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

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

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

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2.(2016·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代土地政策调整(“不抑兼并”导致租佃制普遍发展)

【解析】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故A项错误;

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B项正确;

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6·

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影响)

【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4.(2016·

北京高考·

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  )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明代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材料“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表明农产品在当时大量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故①正确;

“积累了巨额财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购田置地”说明了当时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故②正确;

“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反映了食盐贸易依然控制在政府手中,故③错误;

材料反映了一个徽商最初经营农产品、后来经营食盐、发家致富的过程,没有涉及社会地位提高的信息,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5.(2016·

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015年题组

1.(2015·

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

“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

”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雍正帝的重视农业的目的,强调重农意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

关心百姓疾苦同样属于表现,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雍正帝“申饬官员无能”这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

根本目的是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故D项正确。

2.(2015·

上海高考·

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明代“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

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

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考点】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解析】朝贡贸易主要是处于政治目的,展示了天朝威仪,故A项正确;

朝贡国需要得到明朝的特许,才能来华贸易,故B项错误;

各朝贡国贡期并不一致,故C项错误;

政府在朝贡贸易中坚持“厚往薄来”,因此政府不以获利为目的,外国获利甚多,故D项错误。

3.(2015·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解析】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

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

高,故B项错误;

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

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2014年题组

1.(2014·

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

【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

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

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2.(2014·

广东高考·

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

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唐代已经不存在井田制,谈不上瓦解,故A项错误;

唐代出现“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唐代国家授予的田地指的是均田制,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均田制受到破坏,故B项正确;

唐代没有实行分封制,故C项错误;

宋代打破坊市的界限,唐代对“市”仍有严格的限制,故D项错误。

3.(2014·

全国大纲卷·

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解析】从材料关键词“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舆服’”可见此后商人社会地位有所上升、但仍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

“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从材料关键词“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舆服’”可见此后商人社会地位有所上升,但并没有与官员地位一致,故C项错误;

从材料关键词“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并结合所学可知:

汉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

“后来一些商人……奢侈日甚。

”可见原先对商业的限制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

4.(2014·

福建高考·

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D.抑商政策改变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商品经济发展;

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材料意思是关东大约今天东北每年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每年载三次豆、麦、杂粟等货物,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当时商品经济繁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关东到上海,路途遥远,体现长途贩运发达,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关东每年有三次货物运输到上海,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从材料“乾隆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闭关锁国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013年题组

1.(2013·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

“(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

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考点】重农抑商

【解析】“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说的是富商大贾实力与封君一样。

“比”是差不多的意思。

因而选C项。

A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

材料没有说与封君勾结。

D项过于绝对。

2.(2013·

山东高考·

10)《汉书·

食货志》记载: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阅读材料分析,商人有市籍,商人及家属不得占有田地,目的是“以便农”所以答案为D。

不准商人占有田地,不属于商业经营范围的内容,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赋税问题,排除B。

材料强调商人不能做什么,不是户籍问题,排除C。

3.(2013·

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考点】唐朝抑商政策

【解析】从当时商人的乘马“雕鞍银镫,装饰焕烂”,可见其经济地位优越,A项表述正确;

但是商人的这种行为在宰相王涯看来是一种“僭越”且为“前代所禁”,可见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B、D两项表述正确;

C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唐代商运发达,商人群体在社会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虽然社会主流观点对商人是鄙视的,但遭受“全社会”的鄙视显然与史实不符。

2012年题组

1.(2012·

福建高考卷·

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

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在这里,司马光(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与其说考历史,不如说考语文文言的阅读理解,“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

材料没有体现谁重谁轻的问题。

2.(2012·

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迁移能力。

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可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3.(2012·

全国课标卷·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

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关键信息:

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

“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

“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

B项无从反映;

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4.(2012·

13)唐太宗说:

“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

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5.(2012·

14)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

“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

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

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

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天津高考·

1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右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

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

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

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

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4分)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

(2分)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5分)

【考点】

(1)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粮食亩产提高、明清时期引进高产作物

(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

(1)第一小问概况,据材料一中“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

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再抓住问题的限定词“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得出答案:

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第二小问因素,据材料一中“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再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得出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蔗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3)第一小问两面性,据材料三中“‘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

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推知答案:

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三中“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得出答案:

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

据材料三中“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得出答案:

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再结合所学,古代农业之所以难以扩展到其他的经济领域,以其根源决定的,得出答案: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答案】

(1)概况:

因素:

(3)两面性:

原因: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