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379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甲醇行业供需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正文目录

1.概述5

2.国内甲醇产能过剩问题正在有效化解6

2.1新增产能扩张缓速进行7

2.2现有装置开工负荷提升空间有限9

2.2.1煤制甲醇利润已攀升至相对高位11

2.2.2焦炉气制甲醇装置运行受到多重约束12

2.2.3大部分天然气制甲醇停车装置复产无望13

2.2.4合成氨联产的甲醇可能进一步萎缩15

2.32017年国产商业化甲醇产量至多增加300万吨16

3.国内甲醇供需格局长期有望进一步改善18

3.12017年烯烃行业对甲醇需求增量将达400万吨18

3.2甲醇的传统需求总量低速增长19

3.3下游需求短期面临盈利考验23

4.项目延迟将令国际甲醇短期增量货源稀少24

4.1美国甲醇产业的复苏放缓26

4.2伊朗甲醇产能扩张可能慢于预期27

4.3我国甲醇进口仍可能出现短期货源紧缺的情况29

5相关建议30

6风险分析30

 

图目录

图1:

12-16年国内外甲醇价格走势(华东:

元/吨,左;美国:

美元/吨,右)5

图2:

近3年我国甲醇产能平均扩张速度不足10%6

图3:

近3年我国甲醇需求复合增速达15%7

图4:

2012-2015年间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8

图5:

煤炭行业财务费用在2014年达到峰值9

图6:

国内甲醇装置开工率10

图7:

国内甲醇生产工艺分类11

图8:

09年至今甲醇-煤炭价差变化(元/吨,价差=甲醇-1.35*煤炭)12

图9:

15年至今国内独立焦化厂开工率(%)13

图10:

尿素产量出现明显下滑16

图11:

尿素价格反弹对开工率的提振作用有限16

图12:

甲醛消费量多年来首次出现正增长20

图13:

2016年房地产市场表现抢眼20

图14:

2016年MTBE产量激增21

图15:

2016年冰醋酸产量同比基本持平21

图16:

2016年二甲醚产量同比收缩23%22

图17:

二甲醚与液化气价差处于较低水平22

图18:

华东地区MTO装置价差变化(价差=(PE+PP)/2-甲醇*2.6)24

图19:

华东地区MTP装置价差变化(价差=PP/2-甲醇*2.6)24

图20:

2016年我国甲醇进口量激增25

图21:

2016年2-3季度甲醇进口量达到高峰25

图22:

进口来源国变化(万吨)26

图23:

2009年以来我国大量进口伊朗甲醇货源(万吨)28

图24:

伊朗货源在我国进口货源中占比较高28

图25:

中美甲醇价格(美元/吨)30

 

表目录

表1:

2016-2017年新增商品化甲醇产能投放情况9

表2:

国内天然气制甲醇产能运行动态14

表3:

煤(甲醇)制烯烃装置的已投产情况18

表4:

2016年底至2017年烯烃行业有望新增的甲醇需求19

表5:

国内甲醇需求增减量综合测算23

表6:

13年以后美国甲醇产能扩张27

表7:

伊朗甲醇装置计划投产情况29

表8:

上市公司情况30

1.概述

甲醇虽然单价不高,但其下游的甲醇制烯烃已经成为烯烃产业最重要的边际产能,因此价格涨跌对整个石化体系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

2016年,国内外甲醇价格整体呈现了底部反弹行情,尤其在下半年更是开启了“暴涨”模式。

其中,美国甲醇价格由年初的不足150美元/吨上涨至年末的350美元/吨左右,累计涨幅达130%;同期内中国华东地区的甲醇价格也由1800元/吨左右上涨至3200元/吨附近,累计涨幅达77%。

此番甲醇价格的强势反弹,一部分原因在于煤炭与天然气价格上涨全面推升成本,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甲醇市场的供需基本面正在持续改善。

展望2017年,我们认为煤炭与天然气价格将对甲醇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成本支撑,由此甲醇的成本重心相较2016年大概率会抬升。

而对于更为关键的中长期供需变化,我们主要从增量的角度估测了国内产量、国内需求以及国际产能投放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甲醇供需面的改善在2017年仍将持续,由此甲醇价格波动的重心也有望进一步抬升,这对国内诸多甲醇生产企业无疑构成利好。

图1:

12-16年国内外甲醇价格走势(华东:

元/吨,左;美国:

美元/吨,右)

2.国内甲醇产能过剩问题正在有效化解

产能过剩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甲醇行业,然而近3年间我国甲醇产能扩张速度不足10%,而需求复合增速达15%,在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合力作用下,过剩产能正逐渐得以消化。

究其原因,一是去产能、去库存进程稳步推进,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无效产能已经陆续退出市场;二是在商业化新增产能非常有限的背景下,甲醇制烯烃装置的陆续投产累计增加了1000多万吨的需求缺口。

正是由于甲醇产量低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甲醇制烯烃需求的兴起,国内甲醇市场已经度过了供需失衡最严重的时期。

图2:

近3年我国甲醇产能平均扩张速度不足10%

图3:

近3年我国甲醇需求复合增速达15%

2.1新增产能扩张缓速进行

基于我国的资源禀赋与政策导向,国内甲醇产能的扩张主要依托于煤炭产业。

然而,在2012-2015年间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同时还伴随着财务费用的不断攀升,于是煤企在资金存在掣肘的情况下推进甲醇项目也比较谨慎。

更为重要的是,甲醇价格在2013年冲高之后持续下行,有实力向煤化工领域转型的企业更倾向于布局煤制烯烃产业,意在通过延长产业链的方式抵御风险、增厚利润,由此也就出现了部分甲醇扩能计划延迟或搁浅的情况,尤其是近两年间实际投产的甲醇装置明显少于此前规划。

抛开配套下游烯烃的甲醇产能(CTO装置)之外,2016年实际新增商业化甲醇产能只有山西孝义鹏飞、新疆新业以及鄂尔多斯西北能源3套装置,合计产能仅为140万吨,产能扩张速度约为2%。

接下来,虽然按照建设周期顺延到2017年的甲醇项目较多,但大部分装置在建设进程以及环评等环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有望于2017年投产的230万吨/年产能中相对确定能够达产的只有90万吨/年,由此预计现有名义产能扩张速度不会超过3%,大概率在1%-2%的水平。

总体来看,虽然甲醇价格已呈现了底部反弹之势,但价格上涨带动利润增厚继而刺激扩能的传导机制需要较长的周期,生产企业需要观察价格反弹的持续性,而且当前产销分离的市场格局、并不宽松的资金环境以及国际货源冲击等因素依然笼罩国内甲醇市场,由此甲醇企业的扩能都会相对谨慎,至少在2017年新增产能扩张仍将缓速运行,而设备调试等因素将令商业化货源的供应量会更少。

图4:

2012-2015年间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图5:

煤炭行业财务费用在2014年达到峰值

表1:

2016-2017年新增商品化甲醇产能投放情况

2.2现有装置开工负荷提升空间有限

考虑到新增产能扩张压力不大,供给端的潜在风险主要是现有甲醇装置是否会加大生产力度,毕竟目前甲醇行业名义开工率只在60%附近,市场需要衡量行业利润好转之后企业提升装置负荷的可能性。

国内甲醇产能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虽然“共兴衰”,但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原料来源的产能表现会有所差异。

目前国内四种甲醇生产工艺:

煤制甲醇、焦炉气制甲醇、天然气制甲醇以及氨醇联产制甲醇,实质上可归结为煤化工与气化工两条路径,其中煤炭相关产能占比高达80%,我们需要结合原料价格波动对甲醇价格的影响,从而推断甲醇产能格局可能出现的演变。

图6:

国内甲醇装置开工率

图7:

国内甲醇生产工艺分类

2.2.1煤制甲醇利润已攀升至相对高位

此轮甲醇价格的上涨势头整体强于原料煤炭的价格,尤其在4季度可以观察到煤制甲醇利润的大幅攀升,当前甲醇厂家的利润已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除部分装置(合计产能约400万吨)停车检修外,绝大多数装置运行稳定,开工率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

图8:

09年至今甲醇-煤炭价差变化(元/吨,价差=甲醇-1.35*煤炭)

2.2.2焦炉气制甲醇装置运行受到多重约束

焦炉气的原料成本很低,焦炉气制甲醇的利润也已攀升至高位,经济效益对于装置开工负荷的提升已经产生了正向刺激作用,并且焦炉气原料的供应也并不是很稳定。

2016年焦炭产量呈现前低后高态势,1-11月间焦炭累计产量同比缩减0.2%,9-10月间的产量是全年的峰值。

进入2017年后,煤炭与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仍将推进,加之环保政策趋严,独立焦化厂开工负荷恐将难以维持高位。

此外,小型焦炉气制甲醇产能占比较高,装置运行不稳的状况时有发生,由此预计焦炉气制甲醇装置负荷在2016年10月已是峰值水平。

图9:

15年至今国内独立焦化厂开工率(%)

2.2.3大部分天然气制甲醇停车装置复产无望

长期以来,气源和气价一直制约着我国气头化工的发展,而天然气制甲醇已然成为国内最不具成本优势的甲醇生产工艺。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天然气利用政策》,禁止利用天然气生产甲醇,由此目前国内存量的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已是运行多年,装置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2014年9月1日起,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当时多数天然气制甲醇企业受到成本冲击,近两年多套装置都是处于长期停车状态。

据我们不完全估算,存量的1000多万吨天然气制甲醇产能中,约100万吨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400万吨左右长期停车,另有215万吨处于停车状态但有重启可能,只有324万吨稳定运行。

换言之,考虑到长期停车装置很难重回市场,国内500万吨的天然气制甲醇产能已经是彻底退出了市场。

有复产可能的只是短期停车的5套装置(合计215万吨产能),其中,青海桂鲁、青海中浩以及大庆油田3套装置(合计160万吨产能)又长期存在运行不稳的问题,那么只余2套装置(合计55万吨产能)是有复产可能的。

表2:

国内天然气制甲醇产能运行动态

就经济性而言,国内天然气制甲醇处于成本劣势。

天然气工业用气价格普遍在2元以上,每吨甲醇需要1000方天然气,再加上加工成本,大部分地区企业已经面临亏损窘境。

尤其是在居民供暖用气增加的冬季,非居民用气涨价或是限气会进一步增加企业负担。

目前维持生产的企业多隶属于中石油、中海油以及中石化,其装置投建的初衷就是为了消耗季节性过剩的天然气。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对于甲醇价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具有弹性,即自身有稳定气源的装置会维持稳定运行,而长期停车的老装置即便行业利润短期好转也难以复产。

2.2.4合成氨联产的甲醇可能进一步萎缩

作为氨醇联产的核心产品,尿素行业近年来持续低迷,2016年的表现明显弱于多数化工品,企业开工率更是降至历史低位。

1-10月合成氨累计产量同比缩减5.3%,尿素累计产量同比缩减3%,具体到国内约800万吨的合成氨联产甲醇产能中,湖南宜化与贵州金赤化工等装置已停车约半年,另有多套装置减量生产,显然配套的甲醇产出也受到压缩。

进入2017年,国内尿素行业的去产能有望提速。

一方面,政策层面取消了尿素的优惠气价,气价上调0.4元/方意味着气头产能基本会退出市场,而与之相关的30万吨无效甲醇产能也将彻底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尿素仍被列为需重点化解的过剩产能行业,“十三五”期间预计将关停尿素产能1300万吨,接下来高成本、高污染的小厂仍将面临被关停的局面,而国内联产甲醇装置中小于10吨的产能合计达100吨。

长期来看,取消出口关税、环保趋严以及高成本产能退出等因素有望促进尿素行业逐步复苏,只是在当前的去产能阶段,氨醇联产装置的整体开工负荷仍会受到压制,粗略估算,小型装置以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计130万吨甲醇产能面临较大的被压缩风险。

图10:

尿素产量出现明显下滑

图11:

尿素价格反弹对开工率的提振作用有限

2.32017年国产商业化甲醇产量至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