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341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docx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

七年级上册

一、《观沧海》/曹操

1.直接默写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理解性默写

(1)曹操的《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2)曹操的《观沧海》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写虽已到秋季,但岛上草木繁茂,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直接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理解性默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1.直接默写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理解性默写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次北固山下》中描写由旅途景色产生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直接默写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理解性默写

(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夜雨寄北》/李商隐

1.直接默写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理解性默写

(1)《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年级下册

六、《木兰诗》/北朝民歌

1.直接默写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七、《望岳》/杜甫

1.直接默写

(1)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理解性默写

(1)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八、《登飞来峰》/王安石

1.直接默写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理解性默写

(1)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两句用夸张手法写古塔之高,并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2)《登飞来峰》中有两句诗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九、《游山西村》/陆游

1.直接默写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理解性默写

(1)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出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生活的哲理。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两句从白天写到夜晚,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十、《己亥杂诗》/龚自珍

1.直接默写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理解性默写

(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常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十一、《泊秦淮》/杜牧

1.直接默写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理解性默写

(1)杜牧在《泊秦淮》中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两句竭力渲染秦淮河边夜色的清淡素雅,并点明了夜泊的地点。

(2)杜牧在《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化用典故,对只知选舞征歌而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十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1.直接默写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理解性默写

(1)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感伤的句子是: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点出登台的感谢,也隐晦地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忧伤。

八年级上册

十三、《黄鹤楼》/崔颢

1.直接默写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理解性默写

(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十四、《使至塞上》/王维

1.直接默写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理解性默写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用飞蓬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绘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景象。

十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1.直接默写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2)李清照的《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十六、《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直接默写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理解性默写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十七、《饮酒》/陶渊明

1.直接默写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理解性默写

(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环境的喧闹与做学问没有必然联系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以随意的举动表现自己的清高志趣,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十八、《春望》/杜甫

1.直接默写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理解性默写

(1)刻画出一个忧国思家的爱国者形象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诗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来借花鸟之伤表达诗人对国破的沉痛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十九、《雁门太守行》/李贺

1.直接默写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理解性默写

(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十、《赤壁》/杜牧

1.直接默写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理解性默写

(1)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2)《赤壁》中杜牧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用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与赤壁之战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二十一、《浣溪沙》/晏殊

1.直接默写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理解性默写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八年级下册

二十二、《关雎》/《诗经》

1.直接默写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理解性默写

(1)《诗经·关雎》中写雌雄二鸟在水中的陆地相互应和鸣叫的句子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诗经·关雎》中写男子奏起琴瑟来亲近美丽贤淑的女子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二十三、《蒹葭》/《诗经》

1.直接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2.理解性默写

(1)《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交代节序已是深秋,天刚破晓,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2)《蒹葭》中先写深秋早晨茫茫芦苇的景象,接着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写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