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理论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
《公共管理理论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理论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劳动力和人才的可获得性,这是除资本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组织投入,劳动力和人才的可获得性、质量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
5.能源供应状况,在现代社会,能源供应状况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各类组织决策的一种重要变量,因而,也就成为公共管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考虑的重要经济因素。
第二讲政府职能
1、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的关系?
P34-38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社会的行政体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
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是两个关系至为密切的概念。
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它涉及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而政府能力则指政府实际能够履行这种职责和功能的程度,它要解决的是政府如何去做、何时做、通过什么方式去做的问题。
可见,政府职能框定了政府能力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
政府能力的大小强弱则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
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在政府职能相对拓展的当今,政府能力及其提升,对于提高政府的公共行政管理水平,有效地履行其职能,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职能对政府能力的影响长期以来,政府职能错位(政府管了不是自己管的事)、越位(政府管了不该管的事)和缺位(该管的事没人管)现象严重,导致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给政府能力提升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一是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降低政府管理效力政府职能范围与政府效力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必然导致严重的管理失误、管理不力。
二是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削弱社会管理能力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导致社会对政府的高度依赖。
(二)政府能力对政府职能的影响行政权力与政府能力之间的影响和作用是相互的。
政府能力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保障,如果政府能力欠缺,势必影响到政府职能的实现。
随着政府能力的增强,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规范和合理。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重构必须充分重视政府能力制约性,以此作为适度界定政府职能的重要依据之一。
这是因为:
一是政府能力提升促使政府职能“外移”由于政府能力赖以形成和发挥的资源的限制,政府能力必定是有限的。
二是政府能力提升促使政府职能“平移”从同一级别政府的职能来看,能节约有限的行政资源,提升政府的能力。
三是政府能力提升促使政府职能“下移”政府职能转变的本质是权力下放、重心下移。
第三讲公共财政管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点有哪些P98-99
答:
作为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联系的财政模式,公共财政本质上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公共财政是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体制。
作为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模式,它是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政府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时,首先必须满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基本条件,否则就会出现“越位”和“缺位”。
公共财政是一种服务财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社会集中代表的国家,其活动和存在的根据就在于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支出。
公共财政不应介入私人产品,它是一种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家财政。
公共财政是一种民主财政。
从经济的角度看问题,民主制的核心就是财政民主制。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也是财政民主制。
公共财政是一种法制财政。
公共财政的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公共财政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其收支必然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一切公共财政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
第四讲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2、简述中国政府绩效管理能力建设的障碍和体系建设的构成?
P151-155
一、中国政府绩效管理能力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障碍:
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的障碍。
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再据此绩效评估。
但是,公共部门的服务包括公共产品都是"
非商品性"
的,不能按照市场原则出售,难以用金钱衡量。
因此,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面临着评估对象如何量化、难以量化的问题。
另外,即使公共部门的绩效可以量化,仍存在其量化形式是否适宜作为评估指标的问题。
公共部门的目标缺乏准确的障碍。
公共部门管理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或是需要获取更多的支持,或者把目标设置得非常抽象和笼统,或者把目标设置得过高过大,这都给评估测度标准的选择带来了混乱,造成衡量和评估公共部门目标实现程度的困难。
另外,随着领导人的更迭,绩效评估的重点随之转移,原定的目标可能就要重新排序,使得体制中目标稳定性较差甚至出现多重、相互冲突的目标,影响绩效评估的效果。
公共部门的绩效标准难以确定的障碍。
绩效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因此,制定绩效标准及其绩效指标体系是迸行绩效评估的前提,但如何将这些标准进一步细化为绩效指标体系则是绩效管理中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如何制定科学准确的绩效指标体系就成为绩效管理的主要限制。
组织的障碍。
绩效管理要取得显著的成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延、是否合理、是否客观、是否能够涵盖该组织的主要绩效。
而这又取决于组织是否拥有从事绩效管理能力的专家。
这是绩效衡量的先决条件。
许多组织推行绩效管理之所以失败,便是由于缺乏熟悉这方面的专家所致,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抵制。
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完善的障碍。
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仍然存在巨大阻碍。
首先是信息收集困难,其次是信息沟通存在障碍,这样,政府就不能充分了解公众的意愿,也就不能及时提供公众需要的服务。
这就给公众客观公正的评估政府造成困难。
在上下级组织的沟通方面,管理层级的存在会造成信息传递失真的可能,或是错误的,就无法真正反映组织的绩效。
二、中国政府绩效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的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最好选择就是赋予公众,赋予公共服务的对象,以“人们满意不满意,人们答应不答应,人们赞成不赞成”为最高准则。
公众的参与必定有效地改进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水平。
2.高层的支持和承诺。
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变化和绩效评估的最初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层领导人的支持。
高层的认同和支持可以使绩效评估更加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
3.加强绩效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改进绩效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持续的过程,要保持绩效管理能够不断深入推进,不至于中途夭折或停顿,就必须把绩效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以确保改革连续性和延续性。
首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绩效管理的地位。
其次,从法律上确立绩效评估的权威性,确立绩效评估机构的独立地位。
最后,确立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对绩效管理全过程做出详细规定,使绩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建立灵活多样的绩效指标体系。
制定统一的绩效指标体系十分困难,但绩效指标体系本身又是十分必要的,绩效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并不断接受重新检查和修改。
5.发展和优化组织。
对组织进行变革,促使组织形成基于绩效的相应能力。
为公众深入参与提供便利,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
6.健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绩效管理的基石,建立健全高效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非常有必要。
首先,应组织专门力量,收集国家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必要的统计、归纳、整理和加工,并视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充实,为管理工作提供资料的收集和方便。
其次,建立信息的传递网络,把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结果尽快反馈给有关各方,使信息得到广泛使用和监督。
第五讲
公共政策研究
2、公共政策的要素包括那些方面?
P160-161
公共政策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政策主体。
主要包括官方政策主体(含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和非官方政策主体
(含利益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公民、企业、大众传媒等)。
公共政策客体。
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规范的对象,它不仅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还包括政府机关本身。
公共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国际环境等方面。
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调整和政策终结等阶段。
公共政策目标。
公共政策目标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目标。
公共政策方法。
公共政策方法是指在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以推动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第六讲公共管理监督
1、如何认识公共权力及其公共管理监督的意义?
p198、P206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主体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相应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公共权力具有权力的四个一般特征:
一是权力的强制性;
二是不对等性;
三是权力的收益性;
四是权力的社会性。
此外,公共权力还具有公共性、不对等性、私人性、社会性、强制性和政治性的特征。
在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中,权力的产生、权力的分配以及权力的作用有违公众意愿的,权力的使用背离公共权力所有者的目标——服务全体成员和维护、增进全体公众成员的利益,损害了公众利益,这就是公共权力的异化。
狭义的公共管理监督是指公共管理组织机关内部的监督,广义的公共管理监督是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对公共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公共管理监督的意义在于:
1、公共管理监督是惩罚公共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违法犯罪行为和保持正常的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公共组织正常运转,管理人员廉洁为民,遵纪守法,公共组织在法定的权力范围内恰当地行使职责,对各层级,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工作规范、工作纪律等,必须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制定针对公共管理人员的贪污、受贿、索贿、行贿、渎职等行为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法律和规章制度约束,公共权力就泛滥和失去权威性.公共权力和责任就会错位,整个公共组织的管理就会因混乱而失效。
2、公共管理监督是保护社会整体利益和实现组织目标的客观要求。
公共权力来自于全体社会成员,权力的行使必须反映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
因此,需要制定若干法律规范,采取多种监督制度和监督形式,确保社会整体利益的完整性。
公共组织及管理人员在执行各种社会事务时,由于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行为难免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完全有可能偏离既定的组织目标。
尤其是当组织中上级确定的目标与下级部门利益或个别管理人员利益相悖时,不仅整体利益得不到维护,甚至会遭致来自下级部门和个别管理人员的抵制。
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共组织的目标就不能顺利得以贯彻。
3、公共管理监督是提高公共组织工作效率和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公共管理监督不仅仅是对违反要求的行为予以惩治,更重要的是防止偏离要求行为的产生,保证整个管理过程的高效率。
马克思曾经说过: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主人。
”必须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
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正是为了履行这一职责,使公共管理人员行为理性地遵守各项政策和法律,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
第七讲西方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
2、简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政府能力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P263-266
从实践上看,我国目前面临着与西方国家相同的国际背景,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趋势以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之中。
在现阶段,紧密跟踪国外尤其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管理以及政府改革实践的新趋势,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其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新公共管理对我国的影响
1.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转换我国公共行政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新公共管理提倡的精干政府理念,是我国政府深化行政改革的需要。
(二)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借鉴和启示
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些可供借鉴之处。
1.新公共管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借鉴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对提高我国政府工作效率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是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的有效途径。
3.放松政府的行政管制,增强市场的自由度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我国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4.新公共管理模式有助于我国建立依法行政的体制。
5.新公共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意识和理念。
6.新公共管理思想能够有利于我国公共管理的组织创新,按照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公共管理创新的载体。
7.新公共管理思想有助于降低我国政府的行政成本,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益。
第八讲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
2、中国政府公共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P261-262
尽管中国改革开放一类的公共行政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让人满意的问题。
(一)在政府角色和行政组织内部的相互关系上,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的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
政府行政组织内部在机构设置、层级划分、分工协作、沟通方式、职能范围等方面也还存在着诸多部门之间协调性不足,机构重叠等的问题。
(二)在行政立法上,存在片面追求法律工具性价值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把行政法规看作是政府管理的工具,而忽视了法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这种工具性的立法指导思想甚至导致了一些地方或部门以行政立法的形式将自身利益合法化。
(三)在行政执行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执法不公的现象普遍存在。
特别是一些政府行政部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垄断性行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利用职权或行业垄断地位助长权力进入市场和权力商品化,进而产生了以寻租为典型特征的“权钱交易”。
(四)在人事行政上,以客观、公平、公正和能力竞争为特征的人才选拔录用机制、绩效管理与评估机制、晋升机制、奖惩机制和公共责任机制尚未形成;
公务员公共服务意识不强,长官意志严重.唯上不唯下,缺乏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五)在行政监督上,机制乏力,渠道不畅,导致了监督职能弱化,导致了对主要领导失去监督,也导致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六)在财政预算上,由于政府队伍庞大,直接管理的事务太多,加上财政预算制度不合理,政府预算的蛋糕越做越大;
只讲投入不讲效果的官僚行为(如盲目的经济投资、各种达标活动、形象工程等)直接导致了政府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了许多地方政府,特别是乡级政府债台高筑。
在这些地方,维持自身的存在和运行成了政府的直接目标(吃饭财政)。
目前,我国的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如何调整思路,解决公共行政中的诸多痼疾,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入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