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289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docx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6

2017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Ⅲ类型

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Ⅰ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解析:

Ⅲ的两个R基因分别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其基因型可以表示为R1r1R2r2,该个体自交,后代中只要含有一个R基因(R1或R2)就表现为高抗旱性,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占15/16;Ⅰ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R1r1R2r2,可以产生四种配子,与Ⅱ杂交,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1/4×1/2=7/8。

答案:

A

2.(2015·高考山东卷)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

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解析:

若亲代群体只含有纯合体HH和hh,由于基因型频率不确定,则基因频率也不确定(0

答案:

D

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本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

若如题中选项A用纯合子验证的话,可用杂交再测交得出子二代1∶1的性状分离比,这样也能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都不影响验证结果,故A选项符合题意,影响较小;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的实验要求所选相对性状有明显的显性隐性区分,否则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验证实验中所选的相对性状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样才符合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否则会导致实验误差。

答案:

A

4.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F1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杂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解析:

本题考查各种交配方式及应用。

鉴定某生物是否是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采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其中自交是最简便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说则只能用测交的方法。

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进行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不断地自交可以明显提高生物品种的纯度。

测交的重要意义是可以鉴定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答案:

B

5.(2016·邯郸模拟)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

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丁

解析:

根据交配组合③:

甲(黄色)×丁(黑色)→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相对于黄色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且甲的基因型为aa,丁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乙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

由此可见,甲和丁为纯合子。

答案:

D

6.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A.TTB.Tt

C.ttD.TT或Tt

解析:

由题干可知,Tt(短尾鼠)×Tt(短尾鼠)→T_(短尾鼠)∶tt(正常尾鼠)=2∶1,又因短尾鼠×tt(正常鼠)→正常尾鼠∶短尾鼠=1∶1,得出存活的短尾鼠一定是杂合子(Tt),所以排除其他致死因素,则致死的小鼠一定是纯合短尾鼠。

答案:

A

7.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3∶2∶1        B.1∶2∶1

C.3∶5∶1D.4∶4∶1

解析:

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自然状态下均为自交,AA的个体占1/3,自交后代全部为AA,占1/3;Aa的个体占2/3,后代有三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AA=2/3×1/4=1/6、Aa=2/3×2/4=1/3、aa=2/3×1/4=1/6,统计结果AA=3/6、Aa=2/6、aa=1/6,故种子数之比为3∶2∶1。

答案:

A

8.(2016·湖北联考)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

解析:

由于与F1测交的隐性亲本基因型为aabbcc,其产生的配子是abc,所以将测交后代的所有基因型中均除去abc,即为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abc、ABC、aBc、AbC4种,由此可确定基因A与C连锁遗传,基因a与c连锁遗传,故选B项。

答案:

B

9.(2015·高考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解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

孟德尔定律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4种,C错误;AaBbCc能产生8种配子,而aabbcc只产生1种配子,故AaBbCc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D正确。

答案:

D

10.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Tt,F1自交得到F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

B.F2中重组类型占3/8或5/8

C.F1自交,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

D.另有两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亲本基因型一定是DdTt和ddtt

解析:

F1自交后代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1/2=1/4,A正确;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DDTT×ddtt或DDtt×ddTT,所以F2中重组类型占3/8或5/8,B正确;若杂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杂交亲本可能是DdTt和ddtt,也可能是Ddtt和ddTt,D错误。

答案:

D

11.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解析:

根据F2代性状分离比可判断该种小鼠的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F1(AaBb)与白鼠(aabb)杂交,后代中AaBb(黑)∶Aabb(灰)∶aaBb(灰)∶aabb(白)=1∶1∶1∶1,B错误;F2灰鼠(A_bb、aaB_)中纯合子占1/3,C错误;F2黑鼠(A_B_)有4种基因型,D错误。

答案:

A

12.(2016·包头模拟)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10白粗∶11白光

解析:

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有测交和自交两种,测交子代表现型应出现1∶1∶1∶1,自交子代表现型应出现9∶3∶3∶1,D正确。

答案:

D

13.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隐性性状

均为显性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故选②×④或③×④。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4.(2016·合肥模拟)葫芦科植物喷瓜的自然种群中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雄株,a基因决定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雌株。

A对a、a-为显性。

现有喷瓜植株甲(雄株)、乙(雌株)、丙1(两性植株)、丙2(两性植株),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

甲×乙→F1雄株∶雌株=1∶1

实验2:

丙1自交→F1全为两性植株

实验3:

丙2自交→F1两性植株∶雌株=3∶1

实验4:

甲×丙2→F1雄株∶雌株∶两性植株=2∶1∶1

实验5:

丙2×乙→F1两性植株∶雌株=1∶1

请回答:

(1)根据实验结果对a-、a的显隐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________________。

(2)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喷瓜自然种群中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雌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将植株丙1与雌株乙间行种植,F1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将雌株上收获的种子种植,让其自花传粉,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实验3结果可知a对a-为显性。

(2)分析可知,雌性植株基因型为a-a-一种,两性植株基因型为aa、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