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264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的问题材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一、问题解答

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答:

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

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为什么会这样?

答:

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

为什么这样?

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

答:

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

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

有风吹过脸庞,(不必统一答案,具体依据学生的回答)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

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

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答:

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

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明

(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

(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

(3)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

相同点:

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

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9、探究喷气式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他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答:

课本上的空填“远”。

结论充气量多,气球跑得远。

二、教法分析

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对于空气的认识,知道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空气会流动等。

本课教学正是以学生的这些认知背景为基础,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手段,去正视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

因此,本课教学当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解释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概括。

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

导入

1、猜个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由一个简单的谜语激发学生兴趣。

2、关于空气你知道什么?

关于空气你还想知道什么?

自主学习

(一)认识空气的性质

1、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1)实验一作演示实验

①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说说看为什么?

②师演示。

③说说看为什么会这样?

(2)实验二演示分组相结合

①我请一名同学帮老师来吹一个气球。

②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你们小组有办法解决吗?

④小组内实验验证本组的假想。

(3)做第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空气有质量

(1)作演示实验边做边介绍实验的条件。

(2)你看到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3、空气具有流动性

分组实验(材料用气球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能说明问题即可,注意安全。

①学生实验,

②学生谈感受这说明了什么?

③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4、感受空气能被压缩

①师讲解实验要求及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实验中的感受。

5、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空气的性质

(二)、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

1、问,以前我们认识过水,水有什么性质?

2、水和空气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关于三个实验的处理,第一个联系实际想一想就可以因为它比较简单。

第二个分组实验效果好。

第三个最好是教师演示,因为注射器口的封闭性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教师演示效果明显,不容易产生歧义。

3、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三)、了解人们对压缩空气的利用,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1、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2、要想让压缩空气更好的为我们服务,你想研究关于他的哪些问题呢?

3、学生动手实验(这个实验比较复杂,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组装材料。

可以把绳子改为细铁丝,铁丝容易拉直,便于操作,又减小了阻力。

使实验效果明显。

4、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三、课外拓展:

观察生活中利用空气性质的地方

3、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问题解答

1、空气受热或受冷后会往哪儿流动?

答: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受冷后会下沉。

2、试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答: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

3、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为什么?

答:

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的气温。

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4、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二、教法分析

在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性质的基础上,本课从空气的流动性引入空气受热和受冷时会怎样流动的话题,指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到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进而认识因地球各个地方冷热不同,造成空气冷热不均,导致了冷暖空气的循环流动而形成了风。

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

复习导入

1、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是会流动,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2、小组讨论,学生把自己假设的答案写在书上

自主学习

1、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实验一(分组)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

能说明什么呢?

实验二(演示)我这里有个会转动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转动的,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蛇转动的呢?

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呢?

学生猜测交流我们通过实验来解释观察实验三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底下点火柴的纸杯会上翘呢?

出示孔明灯、热气球图片,讲解热空气上升的应用,让学生初步知道科学发展史,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2、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冷空气怎么的流动的呢?

(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实验材料要准备充分,冷瓶内可以装冰块,热瓶内倒开水,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协助。

(3)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3、制作热气球

(注意:

塑料袋的质量一定要轻,一定要密封不能漏气,体积不要太小,否则将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应用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为什么?

先由学生自由回答,再学生质疑,再学生通过本课所学知识讨论解决。

4、大自然中的风的形成

1、我们通过实验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大自然中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

2、学生看图,思考、讨论、汇报

3、教师小结

三、课外拓展:

制作孔明灯

3、空气中有什么

一、问题解答

1、一猜,下面那支蜡烛最先熄灭,那支燃烧的最久?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答:

第二支先灭,第一支最持久。

因为第二支是用小杯子罩住的里面空气最少,第一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燃烧需要空气。

2、实验二有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瓶里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

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

答:

试验中可以看到蜡烛燃烧一会后熄灭,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说明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瓶内还有气体。

瓶里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空气中至少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3、11页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说明什么?

答: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说明什么?

答:

会看到杯底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5、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

秋季早晨草叶上的水珠,放在室外的金属上的水珠,水缸外的水珠,冬季从室外里走到屋子里眼镜片上会有水雾等。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并为学生下一节课理解空气是生命的要素和认识空气的污染,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

导入新课:

1、提问:

请同学们猜一猜,下面的三支蜡烛哪支最先熄灭,哪支燃烧得最持久?

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实验:

同时点燃三支蜡烛,并给其中两支蜡烛罩上大小不等的玻璃,观察有什么现象?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

为什么罩上玻璃杯后,蜡烛会慢慢熄灭?

为什么罩大玻璃杯的蜡烛比罩小玻璃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

你怎么样解释这种现象?

6、学生讨论、交流。

7、讲述:

蜡烛燃烧会用掉杯子里所有的空气吗?

玻璃杯里还有没有空气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通过实验分析和认识空气的成分

1、实验1:

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讲述:

为了弄清蜡烛罩上玻璃杯后为什么会熄灭?

我们来做个实验。

把粘有蜡烛玻璃片放在盛有红水的水槽中。

(水要适量。

)。

不点燃蜡烛,用去底塑料瓶把蜡烛扣上,立即拧紧瓶盖观察水是否能进入杯子。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

为什么水不能进入瓶子?

(5)讲述:

接着实验,把瓶盖拧松,(空气从瓶口进入,提起瓶子时不会带起水,不会弄湿烛蕊,也不会把蜡烛弄倒)把瓶子拿起来,点燃蜡烛,等蜡烛旺后再用瓶子把蜡烛扣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

观察有什么现象。

(6)分组实验,做好记录。

(7)汇报实验结果。

(8)讨论:

水涌进瓶子的现象说明什么?

为什么杯内空气会减少了?

2、实验2:

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1)提问:

杯子里剩下的空气能支持燃烧吗?

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

(2)照教材第10页的方法讲解实验操作,.讨论:

以上现象说明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

由此可以知道,被烧去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能支持燃烧)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

其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

它们各有什么性质?

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

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1、制取二氧化碳

(1)讲解并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办法。

(2)学生分组实验,收集二氧化碳。

2、实验一: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3)问:

看到什么?

说明什么?

(4)小结。

3、实验二: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

(1)学生猜测,阶梯状放置的蜡烛会不会熄灭,是否一起熄灭。

(2)师演示实验,生观察并思考。

看到什么?

说明什么?

(3)小结。

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1)空气中有没有二氧化碳呢?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证明一下。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生设计实验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2、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看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看谁能看明白其中的道理。

(2)猜想,杯壁外的许多小水珠是哪里来的?

这说明了什么?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小结

总结通过学习,关于空气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