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182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

名词解释

1.小学:

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学。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情态):

人际互动功能是社会功能的一个方面,是依靠语言来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的功能。

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一是对受话者施加影响,得到反馈。

3.符号:

符号就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又叫做记号、信号,是用来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4.征候: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5.组合关系:

语言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即语言符号的链条上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句子内部词与词之间、词内部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

(p31)

6.聚合关系:

根据在组合关系中具有相同的作用而成为一个聚合,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一种聚合关系,是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7.音位(p43):

根据一个语言交际所需的必须区别而确定的语音小单位,叫做“音位”,即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系学中的语音单位。

音位多用//来表示。

8.音位变体:

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语素,是这个音位在具体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叫作音位变体。

9.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的单位。

既有语音形式,又有意义内容。

(p85)

10.词:

词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是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11.单纯词:

单纯词:

指由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语素构成的词,又称单语素词。

如:

人、天、地、菠萝、琵琶、阿司匹林。

12.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例如“高兴”“铁路“chairman”“notebook”等。

13.本义:

本义: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p127)

14.基本义: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占据中心地位的意义。

又叫中心意义。

15.共时语言学:

又叫“描写语言学”,如“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

16.历时语言学:

又叫“历史语言学”,如“汉语史”

17.文字:

“文字”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个一个的字,另一个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体系。

它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8.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指的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提示音的字符叫做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叫做意符。

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19.自源文字:

从创立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它的形体、体系都源于自身,是独创性的。

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

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20.他源文字:

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字形,再根据本民族的语言特点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文字。

21.历史比较法:

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

通过方言的比较,我们就能为古代的音类提供拟测的音值。

例如汉语的“纳”、“擦”、“百”三字是入声字。

22.类推:

语言是既有规则、有条理,又到处存在着强式和例外的系统。

因此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

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作用”。

23.结构的重新分析:

语法演变中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结构的重新分析。

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关系却变化了。

24.语法化: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跟语法化相类似的概念,在中国叫做“实词虚化”。

导言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古印度的语言研究、古希腊-罗马的语言学研究和古代中国的语言学研究。

2.到19世纪,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第1章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思维功能)

1.思维能力具有普遍性和思维方式具有特殊性

第2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和言语(判断):

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和系统,或者叫做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言系统;而说话或话语(言语)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即说话的行为和结果,所说的话和所写的话。

2.符号和语言符号的特点(性质)

符号:

(1)一般性。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符号中与意义相连的是形式,不是具体的物质材料。

如不同的汽车喇叭,它们都是具体的,但是作为一种符号,汽车喇叭是一般的,我们不会在意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形式具有一般性,那么符号的意义也具有一般性的。

(2)约定俗成性:

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约定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这是符号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性质。

(3)社会性:

符号的产生,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联源于符号使用者的约定,这使得符号具有社会属性。

语言符号:

(1)、任意性:

任意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线条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在时间上呈线性排列。

(2)、线条性:

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3.人类语言和其他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1.单位的明晰性(离散性)人类说出来的话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规则组装出来的句子。

动物“语言”的表现则是以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单位,也谈不上单位的组装。

( 2).任意性动物“语言”中一定程度的任意性都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不能与人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同日而语。

(3).结构的二层性前面说过,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

音位层和符号层。

符号层又分若干个级,它以语素为最小单位,经过排列组合构成符号的序列:

词、句子。

这个分层装置依次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几十个音位排列组合成几千个语素的语音外壳,使意义具有人们可以感知的形式;几千个语素排列组合成几万以至几十万个词,乃至无数的句子。

动物的“语言”不能分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更不用说有结构的二层性

(4)开放性(能产性或创造性)结构二层性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开放性或创造性,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动物的“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

它们的交际方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列举。

(5) 传授性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

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

只有人类能用语言说古道今,表达深邃的哲理,翱翔于丰富的想像,思想驰骋到哪里,语言就如影随形地跟随到那里。

人类语言的这种特点说明信息的传递不受当时当地环境的限制。

 

★4.为什么说语言符号是所有的符号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1)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其形式是声音。

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主要因为语音本身具有一些优点。

(2)层级性:

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为不同的层级。

(3)表意的丰富性:

一般符号构成简单,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例如红绿灯。

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

(4)生成性:

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5)基础性:

语言符号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建立其他符号的基础。

第3章语音和音系

1.语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又分为生物属性和物理属性,物理属性又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个方面。

2.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1888年在英国伦敦成立的“语音教师协会(1897年更名为“国际语音协会”)制定发表的后来经过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1993年,1996年又作了更新。

制定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分为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

宽式音标是记录相对抽象的音位的音标,它的优点是节省音标,简化语音系统的表达。

严式音标是记录相对具体的音素或音位变体的音标,它的优点是能够精确地表达自然语音的细微差别。

为了同拼音文字或其他标音系统相区别,在采用国际音标记录语音的时候,通常要将国际音标放在方括号([])里。

标写音位的国际音标(宽式音标)要放在双斜线(//)中。

3.音质(音色):

音质又叫音色,音品,是声音的品质特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声音的个性。

它取决于声波的结构形式,音质的不同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有关。

(p46)

4.元音和辅音及其区别

语言当中的音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一般说来,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功能上来讲,元音往往能自成音节,辅音一般不能独立地构成音节。

(2).在物理属性方面,元音基本上由乐音构成,辅音则有一定的噪音。

(3).在听觉上,发元音时,声带振动,比较响亮;发辅音时,有的声带不振动,自然不够响亮,有的声带即使振动,但由于在声腔中受到某种阻碍,还是不如元音响亮。

(4).在生理属性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

第一,发辅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气流在只有克服阻碍才能发出来;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生门使声带发生振动,气流在其通道上不受到阻碍,只受到各种共鸣。

第二,发辅音时,因为要克服某种阻碍,气流就比较强;发元音时,因无需克服阻碍,气流就比较弱。

第三,发辅音时,因为要有一定的阻碍,阻碍部位的发音器官就明显地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紧张度并不集中于某个部位,发音器官的各部位均匀紧张。

★5.归纳音位的原则

(1)对立原则(分的原则):

对立指的是,不同的音素能够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而且替换以后会引起词的意义的改变。

例如,在汉语中普通话,[pao214](饱),如果把[p]替换成和[p‘],就会变成“跑”,替换成[t],就会变成“倒”,替换成[t‘],就会变成“讨”,所以,[p][p‘][t][t‘]几个音素是对立的。

两个音素a、b,如果能够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那么a和b是对立的,对立的音素属于不同音位。

(2)互补原则(合的原则):

互补指的是,不同的音素不会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

例如,在英语中,[t]和[t‘]两个音素,[t]只出现在[s]后面,而[t‘]则不能出现在[s]后面。

两个音素a、b,如果不能够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它们出现的环境又是互补的(即a出现的地方b都不出现),那么可以判定a和b是互补分布的。

(3)语音相似原则(合的原则):

语音相似指的是,两个或几个音发音特点上有相似之处。

互补的音素是否合并为一个音位,还要进一步考虑相似的原则,即它们在当地人的语感中语音是否相近。

(4)其他参考原则

系统原则:

指的是被归纳的音素必须同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系统,不能跨越语言系统归纳音位。

例如,不能笼统地问[t]和[t‘]是不是一个音位。

如果在英语中,是一个音位,而在汉语中则是两个音位。

历史原则:

归纳共时的语音系统,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好能同语音历史吻合。

例如,汉语普通话的[m]

经济原则:

归纳出来的音位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