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澜的《家庭教育》文档格式.docx
《朱庆澜的《家庭教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庆澜的《家庭教育》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论什么教育,教育人(即教育者)都要将自己身子做个样子与学生看。
不能只凭一个口,随便说个道理,学生就会信的。
”他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对比,指出家长的以身作则尤为重要。
“不过学堂的先生,不是终日同学生在一处的。
比如教学生不要吃烟,督着学生的时候,先生自然不吃。
背开学生的时候,论理自然也不该吃,只是学生不在面前,先生偶尔吃两口烟,学生还不晓得,还不要紧”。
在家庭里,情况就不同了:
“一天到晚,(父母)同儿女在一处,—举一动,儿女都把你监管着的。
比如,教儿女不要吃烟,父母断断不可吃烟。
如果父母吃了烟,不但叫儿女疑心。
烟是吃得的,父母叫我不要吃,是骗我的,从此就不信父母的话,并且觉得烟(既)是吃不得的,父母何以要吃?
一面又生出一个看不起父母的心。
有了这个心,一天一天就会做出不服父母,不孝父母的事。
”
在这里,朱庆澜注意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父母和子女天天朝夕相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子女的“监督”,其言行举止难以完全回避子女。
因此,朱庆澜告诫说:
“做父母的,要禁止儿女不要做那样事,总要自己不去做;
要教儿女做那样事,总要自己先去做。
”那就是说,父母要处处、时时、事事以身作则,“样样都要自己先做样子”。
他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法”,非常重要,决定家庭教育工作的成败。
他特别强调指出:
“根本法子一错,什么(别的)教法都是无效的。
”朱庆澜的这种说法是很深刻的。
2.教育定要跟着小孩的程度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心理特点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
要教育好儿童:
必须使教育工作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朱庆澜提出的“教育定要跟着小孩的程度”,就是这个意思。
他形象地比喻说:
“教人的(即教育者),不跟着教的人(即受教育者)的程度走,好似主人请个吃素的客,却是预备了一桌燕菜烧烤,主人只管费了事,客却没有地方下箸”这个比喻十分贴切。
教育孩子,脱离实际,徒劳无益。
朱庆澜针对当时中国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指出存在的两种偏向。
“一种(是)不望小孩好,长到七八岁,也不教他认字,也不送进学堂。
这种父母害小孩子不用说了。
”教育工作落后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该教的却迟迟不教,自然会阻碍儿童心理发展,是不利于儿童成长的。
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偏向是:
“太望小孩好,三四岁刚能说话,就教他认字。
今天认得五个,明天又想加到十个,小孩子一认不得,就一顿打骂。
在这种父母心里恨不得小孩一阵就变成个孔圣人!
这后一种偏向是教育工作超越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更是事与愿违,有害无益。
朱庆澜着重分析了这后一种偏向的危害。
“哪知道小孩的脑筋,是跟着年纪来的。
年纪太小,脑筋没长到,笨孩子你就是打死他,也是无益。
聪明的孩子,也有三四岁就能认字的,却禁不住(承受不了)今天加几个(字),明天加几个(字),加得他担不住,再一顿打骂,就是孩子有点聪明,也被父母打塞(蒙)了。
”他指出:
“许多小孩,小时候极聪明,大了却一天笨过一天,都是父母同老师把他的聪明提前用得太早、用得太尽的缘故。
”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为进一步说明教育工作超越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的危害,朱庆澜又举例说:
“千里马能走千里,是说腿力长足了的时候。
如果马驹子的时候,你就强(迫)着他,今天走二百(里),明天走三百(里),是个好马驹,小时候也可以勉强对付。
却是腿力没有长足,提前用得太早,用得太尽,等到长大该走一千里的时候,却连一百里也走不得了。
这不是马的错,却是骑马的造孽!
”这个比喻贴切,分析也深刻。
朱庆澜还分析了这种不正确做法的思想根源。
他指出:
如果教儿子太着急,这个意思,一半是望儿子好,一半也有个要儿子替我挣个名誉的心。
想到将来(扬名显亲),已算是私心。
如果因为想挣自己的名誉,就不顾儿子的死活,不管他年纪到了未有,聪明长够了未有,一味硬逼着往前进,或是把儿子聪明弄塞,或是把身体弄坏,那就是做父母的害了好孩子。
”这番话很中肯,于今天也有现实意义,值得家长深思。
“教育定要跟着小孩的程度”,从教育学理论看,实际上就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对此,朱庆澜具体地阐述了这个原则的要求。
“孩子话尚说得不清楚,不可太忙教他认字。
他有认十个字的力量(能力),只教他认五个,不仅不要用尽他的力量,并且替他留点余地,叫他心里舒服。
教一回不懂得,耐着心再教。
不但打骂不得,并且要用好话安慰他,叫他勿着急,或是歇一回,他脑力回过来,再教再认。
朱庆澜提出的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教育原则,反映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墨子说:
“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孟子说:
“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认为,“揠苗助长”,操之过急,违背规律,“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明朝王阳明说:
“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如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
自拱把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分限所及。
若这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这里所说的“分限”,即是儿童的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王阳明指出: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上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朱庆澜的教育观点和古人的观点完全一致,也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理论。
3.注意“家庭气象的教育”
所谓“家庭气象的教育”,就是指家庭环境、风气的影响。
他说:
“气象就是样子,家里是个什么样子,小孩一定变成什么样子。
家庭气象,好比立个木头,小孩好比木头的影子。
木是直的,影一定直;
木是弯的,影一定弯曲,一点不会差的。
他认为家庭成员自身的行为,家庭风气,比说教影响作用还要大,还要深刻。
“父母哪怕天天教小孩和气,如果家里(风气)是个乖张(不讲情理)的样子,小孩一定变成乖张的脾气;
哪怕天天教小孩勤谨,如果家里(风气)是个懒惰的样子,小孩一定变成懒惰的脾气。
”他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针对当时中国多数家庭是大家庭,成员序列多,构成复杂这一实际,朱庆澜指出:
要形成良好的“家庭气象”,“不但做父母的平日要小心检查,不可做成坏样子给小孩学。
凡是做伯伯、叔叔、伯娘、婶娘的,也要帮着做成一个好样子才得。
如果父母极和气极勤谨,伯伯、叔叔、伯娘、婶娘却是极乖张,极懒惰,小孩的脾气学坏事极容易,学好事极难,不知不觉也会离开父母的好样子,去学那伯伯、叔
叔的坏样子了。
”这种说法是很实际的。
因此,朱庆澜认为要搞好儿童的家庭教育,必须首先把整个家庭治理好。
“家庭教育的担子,不但在做父母的身上。
做父母的想教成个小孩子,先要把一家子的弟兄妯娌人人都劝好教好,完完全全做成个好家庭的样子,小孩才会好的。
说到此处,就要知道治家是第一层功夫,教儿子还是第二层功夫呢。
”这种“教子必先治家”的思想是我国的传统,值得继承发。
4.父母要共同教育子女
朱庆澜提出:
“父母要分担教育,不要叫小孩分个亲疏轻重。
”这是要求父母共同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
他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教育原则,是有针对性的。
“人家里的小孩,多半亲热母亲,疏远父亲,看重父亲,看轻母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他认为:
“都是做父亲的,单管教儿子,所以叫儿子看重父亲,一面却生个怕父亲的意思,不知不觉同父亲疏远起来。
做母亲的,单管养儿子,所以叫儿子亲热母亲,一面却生个撒娇的意思,不知不觉看轻了母亲。
朱庆澜特别指出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两种错误做法及其后果:
一是母亲只养不教,父亲只教不养。
“做母亲的,不知道我也该教管儿子,遇见小孩胡闹,不去禁止他,却是吓他说父亲来了,硬把管儿子的事,归给父亲。
小孩子不懂得,以为母亲不能管我,一面看父亲同老鼠见猫子一样,一面看母亲不过同个奶娘一样。
做父亲的,又不知我也该养儿子,一天同儿子离远,除了碰见儿子不好,骂一顿打一顿之外,全不用心去爱他,因此,小孩觉得爱我的只有母亲,自然同父亲疏远起来。
二是母亲和父亲互相拆台。
“还有一种不懂事的母亲。
不知道儿子已经同父亲疏远了,偏要说父亲怎么厉害,怎么要打你骂你,又帮助儿子隐瞒父亲,想叫儿子亲热自己,哪知道儿子越疏远父亲,越看轻母亲了。
那不懂事的父亲,不知道儿子已经看轻母亲,偏要当着儿子,骂他母亲,想叫儿子看重自己,哪知道儿子越看不起母亲,越同父亲疏远了。
父母这样教法,活活把个好孩子教成一个极胆大、既不孝父又不孝母的人。
为了避免出现子女对父母态度轻重亲疏的问题,做到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好子女,朱庆澜要求:
“做父亲的,一面教儿子,一面也要养儿子;
做母亲的,一面养儿子,一面也要教儿子。
父亲要叫儿子尊重母亲,母亲要教儿子亲热父亲。
父母同时去教,小孩知道做了坏事,无地可以躲藏,无人可以保护,自然不敢做坏事,父母同时去养,小孩知道父母都是我的大恩人,自然不会亲热这面,疏远那面,自然变成个孝顺儿子。
朱庆澜提出父母共同教育子女的原则,对于中国的家庭教育来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中国过去的家庭普遍盛行封建家长制,实行男尊女卑。
对于子女来说,父亲权力极大,只讲严厉;
母亲地位低下,只讲宽容。
即所谓“父严母慈”是也。
这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至使子女对父母有亲疏轻重之分,教育效果不佳,也是必然的。
至今还有父母认为“父严母慈”或“母严父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是教育子女成功的“秘诀”。
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往往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正确的态度是:
父母双方对子女都要有严有慈,严慈集于一身,每个家长都要做严明而慈祥的人。
这正是朱庆澜所主张的。
5.划清界限掌握分寸
做父母的,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既活泼又有规矩的人。
但真正能做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庆澜认为,许多父母都分不清活泼同放肆、规矩与呆板的界限:
“活泼好像就是放肆,规矩好像就是呆板”。
一教孩子活泼,“就无论何事都听他自由”;
一教他守规矩,“就无论何事都不准他自由”。
这是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两种偏向。
”其实,活泼同放肆,规矩同呆板,二者大有区别。
朱庆澜说:
“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
没有规矩的自由叫放肆;
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他的这种分法是科学的,因为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
他运用比喻进一步解释说:
“比如牧牛场,周围把铁栅拦起来,牛在栅里吃草喝水,东奔西跑,这叫做活泼,放牛的不好干涉他;
如果跳出栅外,就是放肆,不干涉就不能了。
不准牛出栅,这就是规矩,如果在栅里,也不准他吃草饮水,也不准他东奔西跑,定要把个动物里的牛,变成植物里的木头,如此就是呆板了。
”他说:
“教小孩的意思也同牧牛差不多。
”这个比喻是比较贴切的,所说明的道理很深刻,耐人寻味。
具体到家庭教育实践,他又举例进一步阐述划分界限的问题。
就拿“说话”这件事来说,“小孩爱如何说,听他如何说,这叫做活泼;
因为听他随便说,就连粗话、横话、下流混帐话都不干涉他,如此就是放肆了;
不准他说粗话、横话、下流混帐话,叫做规矩;
因为不准他说粗话、横话、下流混帐话,就无论何种话都不准他说,好似要贴张封条在他嘴上,如此就是呆板了。
”这种划分界限的标准是科学的,对家庭教育很有指导意义。
在家庭教育中,强调要注意划清某些界限,实际上就是要求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要掌握分寸、尺度,不论进行哪个方面的教育,都要适度,适可而止,不得过头,过分。
过头了,过分了,走上极端,就要产生相反的效果。
这是家庭教育中必须做到,然而又是相当困难的事,是一种教育艺术。
朱庆澜把划清界限、掌握分寸称作是“用个适中的法子”,这同陈鹤琴提出的“折其衷”、苏联马卡连柯提出的“中庸之道”的主张是一致的,这个见解在家庭教育理论中是很有价值的。
6.言行谨慎防微杜渐
朱庆澜注意到家庭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言传身教进行的,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常常是在无意中发挥作用的。
因此,他提出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言行谨慎。
他举例说:
“小孩在面前,父母对人说某家小孩太蠢。
小孩听见这句话,就生出骄傲的心。
对着人说某家父亲富贵,他儿子穿的衣服顶讲究,这句话小孩听见,又会生出羡慕虚荣体面的心。
对着富贵人,父母格外恭敬,小孩看见,就会生出一种势力心。
对着贫贱人,父母有意糟蹋,小孩看见,又会生出一种刻薄心。
朱庆澜这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在大量情况下并不是有意识的。
然而,恰恰就是这些无意中的言行却给孩子以极为深刻的影响。
他要求父母言行一定要慎而又慎:
“做父母的,不但在家里一言一动要谨慎,就是同朋友说话做事,有小孩在面前,也要格外小心。
万一今天说句话,怕小孩错会了意?
回家一定要说明一番。
为了做到防微杜渐,朱庆澜要求父母不但要自己言行谨慎,而且也要严察孩子的言行。
“有时带小孩出门,更要细细察看他同别家小孩的说话举动。
回到家来,先把自己的小孩说话举动,哪样好,哪样不好,好好分别指出来,好的夸奖他,不好的劝戒他。
再把别家小孩言动的好丑,一一与他分别指出来,好的教他要学,丑的教他要戒。
”这是要求家长要增强教育意识,成为教育孩子的有心人。
为什么要严察孩子的言动呢?
“养儿好比防水,四方八面,但有针大一个孔,水便进来,就要即刻把他塞住,万万不能疏忽的。
”这种教育思想和我国古人所说:
“蝼蚁之穴,毁千里之堤;
一趾之疾,丧数尺之躯。
意思完全是一致的。
家庭是以长者为本位,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和附属品,子女要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许有自己的个性,不得违抗父母之命。
子女对父母无非是“听话”、“驯良”,“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正如古人说的那样:
“不用父言,便是忤逆不孝”。
“子孙受长上诃责,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