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062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docx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

《三国演义》第41-42回检测

学号姓名

一、填空

1.曹仁兵败新野,曹操怒发三军至新野下寨欲取樊城,刘晔建议派去招降刘备。

2.刘备携民来到襄阳城下,刘琮拒绝刘备入城,开城门放吊桥欲让刘皇叔领兵入城。

刘备不愿入襄阳,只好前往江陵。

 

3.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到,赵云得援助,顺利将阿斗送到刘备手中。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孔明、刘琦来接应刘备,刘备大喜,合为一处,商议破曹之策。

留下关羽引五千军守夏口。

刘备、孔明、刘琦共投江夏。

()

订正:

2.判断:

孙权想借曹刘大战之机夺取荆州城.因荆州不仅地势险固,而且土地富饶物产丰富。

孙权派鲁肃到江夏,借吊唁刘表为名见到了刘备和孔明。

孔明请求鲁肃带他前往江东商议孙刘联盟之事。

()

订正: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刘备携民渡江的情节。

(第41回)(这是最能体现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答:

火烧新野后,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之民“虽死,亦愿随使君!

”(1分)于是,刘备不顾众将反对,坚持认为“。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1分)他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

(1分)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结果很快被曹操的大军追上(1分)。

但也因此,刘备赢得了民心。

(1分)

2.赵子龙单骑救主(第41回)

答:

刘备撤向江陵时,将一家老小托付赵云。

(1分)混战之中,赵云不见了刘备的夫人公子,单枪匹马去寻找,在逃难百姓中寻得甘夫人,送至长坂坡(1分);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存子嗣,而死,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

(1分)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进

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五十多员大将。

(1分)在景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当得知是赵云时,感叹说:

“真虎将也!

吾当生致之。

”赵云因此得以杀出重围。

(1分)

3.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第41、42回

答:

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和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

(1分)曹军四下涌来,赵云把刘备小儿子阿斗裹在怀中,出生入死,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

(1分)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接过,却把阿斗摔到地上,说“

”(2分)赵云见此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

(1分)

4.刘备前往江陵途中,曹军杀来,冲散了刘备队伍,张飞在长坂桥断后。

张飞的兵马并不多,他怎样完成这个任务?

请简述。

(第42回)(这是最能体现张飞“勇猛”的片断)

答:

张飞大闹长坂桥。

先设置疑兵,叫随从,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

(1分)张飞在长坂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声如巨雷,曹军股栗。

(一喝,1分)曹操想起关羽曾说张飞勇武无敌,便下令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

曹操颇有退心。

(二喝,1分)张飞见曹后军阵脚移动,挺矛再喝,惊得肝胆碎裂,坠马而死。

曹操回马而走,几十万大军被吓退。

(三喝,1分)直到得知张飞时,曹操方知中了张飞疑兵之计。

 (1分)

《三国演义》第43-44回检测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1.孔明自思    乃孙权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

从而拉开了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的序幕。

接下来分别与虞翻、步骘、薛综、陆绩等人的舌战。

诸葛亮说得满面羞惭,语塞。

(补充“陆绩怀橘”:

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

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谓曰:

“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

“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大奇之。

2.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言曰:

“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

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

”此人力排众议,他是东吴粮官  

3.曹操遣使送檄文给孙权,商议对策之时,以为首的众谋士都认为投降才是万安之计,只有趁孙权起身更衣(注:

“更衣”是古时大小便的婉辞)时追到宇下劝孙权不可投降。

二、简答题

1.请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第43回)(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

答: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为说服孙权,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江东。

(1)在东吴的朝堂上,面对等人主张降曹自保,挑言问难,(1分)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1分)后黄盖与鲁肃引诸葛亮入见孙权,诸葛亮使用(方法)使孙权、周瑜茅塞顿开,(1分)最终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

(1分)

2.诸葛亮是如何智激孙权的?

答:

①故意夸大曹操兵力数量。

②劝孙权充分估量自己力量,如不能与操抗衡,不如早降。

③强调刘备是英才盖世,守义不辱,不能屈处人下。

3.诸葛亮是如何向孙权分析形势的?

答:

①关羽率精兵不下万人,刘琦的江夏之兵也不少于万人,具备一定的抗击曹操的实力。

②曹操远来疲惫,已成强弩之末,攻击力并不强;北方人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荆州之民归顺曹操,是被兵势所逼,不是真心降曹,统治基础尚不稳固。

4.请简述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故事情节(第44回)

①(诸葛亮为促成孙刘联盟共破曹军来到柴桑,在东吴的朝堂上,东吴官员有主战,有主降,争论不休,唯周瑜不做表态,)为激周瑜表态,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②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都故意以刺激对方。

③鲁肃大惑不解,夹在两人中间,互相说解。

④孔明故意念了作的,曲解其意,说曹操乃是为了而来。

⑤激得周瑜大怒,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5.周瑜对敌我双方的态势作了怎样的分析?

答:

①孙权有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据有江东,兵精粮足。

②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③曹操数犯兵家之忌:

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曹操久于南征,此一忌;北军,曹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此二忌;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此三忌;驱中国(解释词义:

)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此四忌。

(2分)

6.“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一诗赞赏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位人物?

请简述诗中相关情节。

(5分)(回顾42回)

 

《三国演义》第45-46回检测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1.周瑜斩杀曹操使者,领兵大战(地名),初战小胜。

曹操任用、训练水军,深得水军之妙。

周瑜偷看曹军水寨,心中忧虑。

2.周瑜欲除掉诸葛亮,故让亮往聚铁山(做什么)。

诸葛亮知周瑜设计害他,故意对鲁肃说自己水、步、马、车各战皆能,周瑜只堪战。

这一激让周瑜自己要去断粮。

3.周瑜诱刘备到江东,准备杀之。

席间有碍于与刘备行坐相随,故没下手。

4.“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这两句诗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蒋干中计后,周瑜让鲁肃前去打探诸葛亮是否识破自己的计策。

诸葛亮早就识破了他的反间计,就直接向鲁肃挑明此事,并请鲁肃在周瑜面前替自己遮掩。

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但回见周瑜时依然实话实说了。

()

订正:

2.曹操水寨严整有法,唯有火攻方能破敌。

周瑜和黄盖英雄所见略同,两人不约而同在手内暗写了一个“火”字。

周瑜遗憾无人替他行诈降之计,黄盖主动请缨,并甘愿受皮肉之苦。

()

订正:

三、简答题

1.请简述蒋干中计的情节(第45回,或“蒋干盗书”、“周瑜行反间计”)

答:

赤壁之战前,蒋干为向曹操邀功,自称与周瑜同窗交契,自告奋勇往江东劝降周瑜。

(1分)周瑜正担心新降曹的、助曹训练水军,便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1分)。

周瑜首先点明其说客身份,接着宴饮上只叙友情不许提军事(1分);后佯装醉酒邀蒋干同榻而眠,以让蒋干有机会偷听机密,(发生了什么事,1分)。

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张被杀,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

(1分)

2.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46回)

答:

①周瑜决意杀诸葛亮,委任他日打造十万支箭。

②诸葛亮领命说只需日,并立下军令状。

③他算定第三天江上会有大雾,便向鲁肃借了,于是夜趁雾色靠近曹营。

④曹军不知虚实,只命射箭不止。

⑤孔明不费一兵一卒借回十万多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3.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典出于《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请简述这个故事。

(第46回)

答:

①为了实施火攻曹军的战略,周瑜决定使用(计策名)。

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尤其是在奸细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

③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④随后,(人名)为黄盖献诈降书,而诈降周瑜的

、(人名)将这一假情报传回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

⑤而后黄盖顺东南风率船纵火冲入曹操水寨,火烧赤壁,立下大功。

《三国演义》第47-48回检测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1.蒋干向曹操引见庞统,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后正欲脱身,被(人名)一把扯住,说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

……唬得庞统魂飞魄散。

(47回)

2.曹操南下出征之前,以为胜券在握,在长江战舰上大宴文武众官,在月光下横槊于船头,奠酒于江中,赋诗一首名为《》,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及大丈夫纵横天下的决心,其中有四句为:

“,。

但为君故意,沉吟至今。

”(48回)

3.赤壁之战在即,“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

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

瑜猛想起一事在必,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

”“一事”为何事?

(48回)

4.徐庶严守破曹的秘密,庞统教徐庶远离战祸的方法(后院起火之计):

庞统让徐庶暗中使人去各寨中散布谣言,说西凉州、谋反,现已杀奔许都。

徐庶自荐请三千兵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

由此,徐庶得以脱离曹操。

(48回)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曹操以为胜券在握,安然地大宴长江,月光下横槊赋诗。

刺史刘馥说此歌不祥,操乘醉用槊将其刺死。

谋士们提醒他要防范吴军火攻,但曹操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需的东南风。

(47回)()

订正:

三、简答题

1.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47回)

(连环计就是让敌人本身牵制本身,然后再去谋取。

用一条计谋使敌人本身牵制本身,再用一计进攻敌人,两条计谋结合起来运用,就可以摧毁势力壮大的敌人。

答:

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火攻破曹。

(1分)正巧曹操又派蒋干来探消息,周瑜设计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

(1分)蒋干向曹操引荐庞统,曹操与庞统同观营寨,又共论兵法,庞统对答如流使曹操敬服。

(1分)庞统乘机提出:

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多生疾病,建议

(1分)曹操闻之大喜,派人连夜打造连环大钉,按庞统建议的做。

这为周瑜火攻曹军提供有利条件。

(1分)

2.谁人最先识破庞统的计谋,为何没有向曹操说破,请简述之。

后来又是谁向曹操提醒,而曹操又为何不担心?

(第48回)

答:

 

《三国演义》第49-50回检测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1.看出黄盖的粮船有诈,曹操省悟。

伴随大风刮起,黄盖带领诈降船只,乘机放起火来,曹军战船顿时一片火海,一直烧到岸上的大营,曹军全面溃败。

曹操被救上小船,得以逃脱。

  

2.毛宗岗评曹操的“哭”时说:

曹操前哭,而后哭,哭虽同而所哭则异,哭之哭,所以感众将士也:

哭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

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

不谓奸雄眼泪既可作纸帛用,又可作梃杖用,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爱!

二、简答题

1、简述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情节。

(第49回)

答:

周瑜见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

(1分)诸葛亮为他看病,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并说可为他借得东风。

(1分)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然后自己上去做法。

(1分)周瑜把各路军马调度停当,等候东风吹起。

(时间)东南风大起,周瑜骇然,派丁奉、徐盛斩杀孔明。

(1分)孔明早有预防,在的接应下回到了夏口,并布置人马待时截击曹操。

(1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