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问一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993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天一问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每天一问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每天一问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每天一问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每天一问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每天一问一答.docx

《每天一问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天一问一答.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每天一问一答.docx

每天一问一答

《每天“一问一答”》03

迪泰检测技术编制

中、小、微企业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在地区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微企业超过3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以上,中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地区的60%和40%左右。

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微企业就业。

2015年以来,工业新增产值的70%左右是由中小微企业创造的,在每年的出口总额中,中小微企业的出口值约占60%。

由此可见,中小微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和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是社会投资的重要力量和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小微企业基础薄弱,技术、工艺落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之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得中小微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具体表现在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严重等方面。

如何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管理水平,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的重要容。

    中小微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其生产和风险特点,易采用和实行简单、有效、系统的风险管理方式,从整体上解决中小微企业存在的现实安全问题。

 措施一:

建立和实行职业安全健康计划

    职业安全健康计划是指一套计划好、策划好的行动,用来保障用系统化的方式处理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

    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员工、顾客的安全,同时职业安全健康计划能够使企业遵守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减少由于伤亡和职业病造成的损失。

    可以通过对下列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来判断一个中小型企业是否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是否针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已经建立一个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2.工作岗位的各级员工是否知晓自己的安全健康职责;

    3.是否已经辨识出工作场所中所有的潜在危险和安全健康问题;

    4.是否已经评价出哪种问题是企业中最突出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措施,以此消除或减少这种风险;

    5.是否同工人就安全健康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同意工人对可能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做出自己的决定和意见;

    6.在企业目前所有的工作程序中是否已经包括了安全健康程序;

    7.是否给工人提供了必要的安全健康信息、培训及管理,以使他们能够安全地完成其工作;

    8.所有的生产工具、设备和机械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

    9.企业是否建立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与分析系统;

    10.企业是否保持了与安全活动相关的记录;

    11.企业是否针对生产活动和程序定期开展评审活动,特别当作业场所发生变化时的评审活动,以此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

    针对上述问题,如果企业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表明企业已经建立起了职业安全健康计划,需要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加以维护和提高。

    如果企业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则说明企业尚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职业安全健康计划,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并应着手予以建立和实施。

    

措施二: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的步骤

    为了使中小微企业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管理水平,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重点策划好和做好如下十个步骤的工作:

    步骤一:

明确各方职责

    在《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中已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对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也就是说,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负责找出所有适合本企业的有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规。

据此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一个简明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该方针应该表达出企业管理者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一种愿望,并且指明管理者、监督者和工人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职责。

方针的制定要通过与工人进行商讨,并通过具体的行动计划来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场所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

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时,应考虑如下一些职责要求:

    1.企业负责人职责:

    ①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⑤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⑥给从业人员提供一个符合国家法规标准要求的安全健康工作环境,包括设备、材料和工作系统;

    ⑦提供相关的资源来实施和支持具体的安全工作;

    ⑧给从业人员提供各种方法来参与和交流安全问题;

    ⑨保证安全健康方针和所有的安全健康程序保持最新;

    ⑩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监管人员及班组长职责:

    ①做好日常的安全健康管理工作;

    ②保证新工人获得相关的信息、培训及适宜的监督管理;

    ③保证工人在从事新工作或使用新设备前获得培训;

    ④保证具有相应的安全工作程序;

    ⑤参与调查事故和事件,并维护好与安全健康相关的记录。

    3.从业人员的职责:

    ①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说明,积极主动参加安全健康培训;

    ②使用安全设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健康;

    ③要及时向管理者报告工作当中发生的事件或潜在危害;

    ④主动参与解决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⑤不干扰、移动任何安全警告、安全装置和防护设备;

    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4.承包商和参观者职责:

    要清楚地向承包商和参观者阐明本企业在职业安全健康上对他们的要求。

通常包括要他们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指示,并保证他们的业务或参观活动不要给其他人员带来风险。

    5.评审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要说明对方针的评审频次,如一年一次,以保证方针对变化了的法规或工作的持续符合性。

    步骤二:

发挥工人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就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与工人进行交流与商讨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在工作场所的所有层面上拥有清楚和开放的交流渠道,将会激励每个员工积极地支持并主动参与到安全健康的行动中,员工将更有可能在工作中很好地遵守安全规章和制度。

    1.进行协商或交流可通过如下简单过程进行:

    ①在一项工作开始时召集工人进行讨论;

    ②鼓励员工提出他们可能面临的安全健康问题;

    ③报告对已经辨识出的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④讨论新的危害和可能采取的安全措施。

    2.通过管理会议进行交流:

    有效的安全健康体系依赖于良好的管理,因此安全健康问题应该做为管理会议中的一项重要议程加以讨论,并应确定具体的、适宜的工作方案。

    3.通过工作交接会议进行交流:

    在工作人员开始和完成某项工作进行交接时,应就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说明,这种规定应做为一种例行制度来执行。

    步骤三:

辨识危害

    当进行危害辨识时,应考虑以下情况:

    1.你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如在办公室、实验室、大容器、屋顶、送货车中等不同情况;

    2.你使用的工具、机械适合于当前的工作吗;

    3.使用的设备、机械和工具可能会直接伤害到工作人员吗;

    4.噪音、气味、射线等可能会间接地伤害工作人员吗;

    5.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品和其他材料(包括油漆、溶剂、汽油、塑料、酸、农药、气体、生物样品废弃物等)可能会受到伤害吗;

    6.工作人员是否正确地使用设备和材料;

    7.化学品是否有标签或是否按说明进行储存;

    8.工作环境噪声水平是否过高;

    9.是否有未有安全防护的机械;

    10.工作场所是否有易于移动的设备;

    11.是否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搬运沉重设备或物品;

    12.租用的焊接设备是否具有良好的耐磨绝缘层;

    13.是否在对尖锐物体操作时总是保证佩戴手套;

    14.是否在从事小型的喷雾作业时不佩戴防护呼吸器等等情况。

    在进行危害辨识时,要注意检查本单位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和工伤赔偿的记录,还要注意搜集同类型企业曾经发生的事故类型,同时要经常阅读有关设备手册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单中关于安全的预防措施等容,最后应将辨识出的危害列成清单,以便对照进行分级管理。

    步骤四:

评价风险

    在辨识出工作场所中存在危害后,下一步就要求判断这些危害的危险程度。

    风险是指一种危害实际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

为了确定风险的水平,需要考虑当某人暴露于一种危害之中时可能发生什么和发生的可能性。

    在判断可能发生什么时(后果),应考虑对暴露于辨识出的每一种危害中所造成的后果,通常可考虑如下几种结果:

    伤亡:

造成断指,死亡,长期的腰背损伤,损失一天、一周或一月工作日;

    疾病:

永久肺部损伤,头痛,听力损失,精神压力;

    公众安全:

客户受到的伤害,可能受到危害影响的其他人;

    围:

有多少人可能受到伤害,要考虑到工作场所之外的人群可能受到的伤害。

    在估计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时,可考虑分析如下情况:

    1.从事带有危害性工作的频繁程度;

    2.工作人员接近危险源的频繁程度以及接近到何种程度;

    3.以前在本工作场所或其他场所是否曾发生此类危害,频度有多大;

    4.工人要完成此项工作需要获得何种程度的培训,培训的复杂性;

    在评价风险程度大小时,要注意考虑相关的标准、法规、职业安全健康顾问、职业卫生学家、人机工效学家、工程师提供的信息以及监测和测量的数据信息等。

    在做风险评价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做好如下五方面的容:

    1.无论风险是大还是中等,也无论对风险采取的控制方法是复杂还是容易,应对所有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处理),但管理的程度不同;

    2.风险评价应包括对承包人及公众可能受到危害影响的情况评价;

    3.要特别关注对年轻工人、无经验和丧失劳动力的工人群体的风险评价;

    4.在引进新的工作,新的设备、机械或化学品时,要对原来的评价结果进行评审;

    5.绝对不要凭通常的感觉来判断行为是否安全,需要通过科学分析与评价做为判断的依据。

    利用合理设计的风险评价表来阐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度是一种直观、实用的方法。

    步骤五:

控制风险

    在完成风险评价工作后,随后就应考虑针对这些风险的控制办法,首先从控制高级别的风险开始。

    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可以建立“风险控制方案”,在其中列出所要采取的方法,并明确由谁来负责此项任务,何时开始和完成。

在确定控制方案时,应尽可能采用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或技术,通常可按如下风险控制(解决)顺序建立风险控制方案:

    1.首先考虑尽可能的完全消除某种危害

    控制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将风险完全消除掉。

如将不需要的化学品完全处置掉,将工作场所地面或走廊中存在的绊脚物品完成移走等等;

    2.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水平

    如果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完全消除某一风险,则应尝试尽可能多地通过相关技术或管理手段降低风险水平,使之达到目前可接受的水平。

通常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

    ①用更安全的方法(材料、工艺、设备等)替代原方法。

例如使用低毒化学品替代原高毒化学品以降低中毒危害,将原来人工搬运的大包装货物变成小包装以降低扭伤危险,高处作业使用脚手架代替梯子以降低高处坠落危险等;

    ②隔绝(离)危害。

如使用隔噪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