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料分析
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社会心理发展
二、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
四、社会影响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人物:
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
●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
提法
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
●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
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
●3、1924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
三、迅速发展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
1、S。
P应该也确实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
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最可靠的方法是实证法;
4、可以建立一套可靠而中立的真理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原则的变化:
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
2、无法在研究领域里找到普遍性规律;
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人思维的工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
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
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大陆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
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
面子问题,中庸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
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强化导向的SP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联结强化模仿
三、社会学习理论:
注意保持复制动作再现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互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收益≥代价关系维持
收益<代价关系破裂
收益≥≥≥代价内心不安
收益<<<代价愤怒
第二节认知导向的SP理论
一、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1957)
(一)基本假设
1、认知因素间的三种关系:
相互无关,一致的认知,不一致的认知
2、假设:
意识到认知间的不协调是令人很不舒服或讨厌的;
因此人们产生了减少失调感的动机
(二)认知失调的条件
1、逻辑的违背;
2、文化价值冲突;
3、观念层次冲突;
4、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认知失调的程度
1、与某一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2、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比例
(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不协调中的一种2、增加协调认知
二、社会同一性理论(Tajfel,etal.,1982,1987)
基本观念:
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
三、自我类化理论(Tajfel,Turner,1982)
1、类化
2、社会类化
3、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
4、自我类化理论—-完成群体的高认同和高凝聚力
第三节角色理论(Mead,1934;
Cooley,1902)
一、基本观点:
●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这一理论的基础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与戏剧比拟来阐发的,故称为角色理论。
●认为人们是按照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
●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二、角色理论的来源
●社会学来源—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
最初是由布鲁默(H.Blumer,1937)在一本由莎密特(E。
P.Schmitt,1937)主编的《人与社会》的著作中提出的,布鲁默在1969年则专门出版了《符号互动论》一书,专门阐述了该理论的原理。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班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的本身之中。
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人类学来源-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functionalism)
认为一个社会系统是由各种社会身份和地位构成的,执行这些社会功能的正是这些身份和地位构成的结构。
这种结构是人们相互之间动力关系的引导体系,并决定人们的行为。
角色则是个人在特定社会身份上的表现,一个人对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社会身份的功能意义决定的。
●心理学来源—角色扮演技术
三、主要概念
角色期望:
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镜象自我:
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角色获得:
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角色间冲突:
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角色内冲突:
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第四节自我价值定向理论(金盛华,2005)
一、基本观点
1、人需要解释世界
2、人需要解释自己
3、自我价值是个人的意义定义体系
4、人寻求自我价值
5、自我价值定向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个人的行为
二、基本概念
1、自我价值2、自我价值定向3、自我价值感
4、自我价值支持5、自我价值保护
思考题:
1、举例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
2、理解认知导向的几种理论,并对其比较
3、利用角色理论分析自身的角色及曾遭遇的角色冲突,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4、运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解释个人的一些社会行为.
第三章SP研究方法
第一节SP研究的方法学路径
一、现象揭示研究
探索描述研究:
x是什么?
描述
二、关系解释研究
相关研究:
xy预测
三、因果联系实证研究
纵向研究:
xy因果关系
第二节具体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二、档案法三、调查法四、现场实验五、实验室研究
一、观察法
优点:
获得第一手资料
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
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缺点:
需要对研究者进行系统的训练(观察表样例)
被动等待现象出现,花费时间精力
观察者效应
无法观察很少发生的现象以及一些微妙的现象
结果处理过于主观
二、档案法
优点:
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心理趋势、特点
不易得到档案,
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
量大、耗时
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分析能力
三、调查法访谈、问卷、测验
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
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
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易受条件限制
四、现场实验
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
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量影响
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
受外部条件的限制
五、实验室研究
把复杂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
可控制环境操纵自变量
可重复实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
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
分离变量,所得实验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
第三节SP实验研究的变量与操作
一、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因素,无关因素
二、操作
自变量:
差异性;
实验条件的作用同等性
因变量:
操作性定义;
同等的被记录性
三、研究的控制与误差
(一)随机分配
(二)误差控制—-研究者影响
——被研究者的影响
误差控制——研究中的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期望效应(对结果、对被试)
避免方法:
双盲法,用录音带播放指导语
2、被试的偏向
(1)实验效应
(2)社会赞许性倾向
避免方法:
要求其尽量自然反应,参与观察法,
隐瞒真实目的
第四节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二、分析与综合原则三、交互作用分析原则
四、宏观与微观统一原则五、伦理性原则
补充:
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表现
1、侵犯隐私的问题
2、哄骗被试的问题
3、心理不安的问题——弱点的发现
4、被试可能遭受实质伤害的问题
(二)哄骗的使用与处理
1、使用
保证研究的可信性
缺点:
引起被试反感与愤怒;
身心伤害
2、处理方法-—活跃的扮演角色
限制:
实验枯燥,被试很难高度介入;
被试在开始前已确定行为方式
3、使用原则
a、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
b、权衡利弊—-结果VS被试的伤害
c、知晓同意
d、实验后的真实告白
1、分析三种研究的方法学路径各自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2、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五种具体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优缺点
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涉及到的伦理道德问题有那些
4、试举例说明哄骗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
第四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理解
一、社会化的内涵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的研究偏向
学者的视角对社会化的理解和解释
社会学的社会化偏重:
社会对人的规范作用;
关注:
社会规范内化、社会角色形成
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化偏重:
文化继承,把社会化看作文化的延续
和传递的过程;
关注:
民族文化模式对其成员人格社会行为
的影响
教育学的社会化偏重:
教育环境对人的社会影响
个体适应社会的引导和
影响个体发展的教育体制设计
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化偏重:
“个体社会化"
,强调个人与社会环境
相互作用
特别关注个人人格、自我形成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
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一)社会教化
内容:
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导行为规范;
培养社会角色;
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分类:
系统、正规的VS非系统、非正规
(二)个体内化
途径: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四、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和类型
(一)基本目标(内容)
1、政治社会化自然人政治人
2、民族社会化自然人民族意识的人
3、法律社会化自然人法律意识的人
4、道德社会化自然人道德意识的人
5、性别角色社会化
6、言语社会化自然人社会人
(二)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1、早期社会化(青少年期)
2、预期社会化(大学期)
3、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青年期)
4、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成年期)
5、再社会化(成年期)
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社会角色引导机制二、社会比较机制三、社会学习机制四、亚社会认同机制
第三节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基因与遗传
二、文化
作用:
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
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本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
3、使个人能够顺利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三、家庭
重要性:
1、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
2、童年期儿童对家庭的依赖最强;
3、家庭是最早的社会关系
四、学校
教师的威信教师的期望成绩的公开评价班级气氛
五、同辈群体
影响社会化的原因:
个人自由选择,有高度心理认同感;
独特的亚文化;
没有强制的性质。
六、媒体
(一)电视
1、获得了社会事件的一般知识,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2、教学节目更有利于学习
1、儿童的理解力和价值观未成熟,易错误理解和模仿2、暴力镜头的增多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二)网络
1、了解社会,开阔视野2、大量的信息收集3、新的交往渠道与平台
1、思想的混乱2、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3、色情、暴力等信息的泛滥
第四节社会化的过程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
二、荣格的“人的后半生”
三、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
四、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
五、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
三水平:
前习俗(4-10岁);
习俗(10—13岁);
后习俗(13岁以后)
第五节社会化的启示
一、生命全程观
注重社会化过程中的质变
二、社会化是一种整体发展
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共同发展;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三、发展意味着变化
四、让儿童拥有童年
1、什么是社会化?
2、社会化有那些途径?
试举例说明这些途径得以实现的因素有那些?
3、社会化的过程都存在那些观点,试对你所赞成的观点进行分析
4、社会化的启示有那些?
第五章态度
第一节态度的实质
一、什么是态度
(一)G。
W。
Allport(1935):
态度是一种心理的或神经的准备状态,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
(二)Krech&Cruthfield(1948):
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三)Freedman: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就是对人、事、观点的评价。
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二、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
事实
信念评价意向
观点情感倾向外显行为
理解情绪偏好
三、态度的特点
1.态度的社会性2。
态度的具体指向性3.态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
态度的主观经验性5。
态度的复杂性与简单性
四、态度的维度
指向——肯定or否定
强度
深度-—卷入水平
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外显度
五、态度的功能
1.实用功能2。
自我保护功能-自我防御机制3.认识功能4。
价值表达功能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Zanna&
Rempel,1988
1并非所有的态度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形成的,
2尽管所有的态度都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
3但一种确定的态度可能更多是来源于某一种经验的。
一、以认知经验为基础的态度
基于对态度对象的相关知识与信念(belief)而形成的。
信念的来源: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父母、朋友、学校,媒体
功效:
区分某一事物的优缺点
二、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
“我不喜欢你,但是我爱你,我好像总是惦念你,你对我很糟糕,我却疯狂地爱着你,你真的已经完全支配了我"
-—SmokeyRobinson(1962)
基于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
两个途径:
简单呈现—-熟悉导致喜欢感
条件反射作用:
—-无关刺激与情绪反应的联结
-—强化
共同特点:
1。
都不是来自于对问题的理性检验
2。
不受逻辑支配
3。
经常与人们的价值观相关联,不易改变
三、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
“在听到自己说的话之前,我怎么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呢?
”
*基于对行为的观察而作出的推断
*Bem的自我觉知理论
发生情境:
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很模糊
当人们的行为没有其他合理解释时
四、态度形成的阶段(Kelman,1958,1961)
(一)依从阶段
(二)认同阶段(三)内化阶段
五、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一)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
(二)知识(三)家庭
(四)参照群体人们在价值取向上认同的群体(五)文化
(六)生物因素:
遗传,药物
第三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可以预测行为吗?
一、态度与行为分离的研究
拉皮埃尔的研究(1934):
p89
威克尔(1969)回顾了30多个相关研究:
态度与行为的相关很少超过。
30,
表明态度能解释的行为变异还不到10%
二、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研究
1、态度与行为测量的兼容性:
一般态度预测一般行为,
具体态度预测具体行为
2、行为的本质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
对行为的态度合理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
意向行为
主观规范
知觉行为控制
3、态度的本质
基于直接体验的态度更能预测行为
态度的可接近性:
某一态度进入意识的难易程度,或某一事物与你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
结论:
态度能够预测行为
当对态度和行为的测量兼容时,
当态度测量和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时,
当态度是高可接近性态度时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
一、自陈量表
(一)瑟斯通量表
每题只作“是否”回答,按题目的审定值记分
(二)李凯特量表
(三)语义差异量表,成对的两级反义词
二、投射法
在测验时,向被试提供一些刺激,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反应,从而不知不觉露出其人格特点.即在没有控制的条件下,个人内在因素通过某些刺激投射出来
1.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
用几十张内容暧昧的图片,让被试看图后自由编故事,但必须有四方面内容:
你看到什么?
促使图片上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以后会有什么结果?
以画中人的体验是什么?
2.造句测验造句测验(SCT):
事先准备好几个有关某一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让被试把句子写完,从中反映被试的态度。
思考:
假设你希望人们能少食油炸食品,而使用更健康的食品,你会如何帮助人们抵制油炸食品的诱惑?
第六章态度改变(说服)
第一节态度改变的过程
一、Hovland的劝导模型
二、Petty&Cacioppo的精加工似然模型
第二节有关说服的理论
一、平衡理论(Heider,1946,1958)
Newcomb的修订
有条件限制的:
1、态度改变的方向遵循最小费力的原则
2、平衡存在强弱区分:
联系肯定下的平衡〉联系否定下的平衡
联系肯定下不平衡的压力>
联系否定时的压力
二、失调理论的相关研究
失调理论相关内容回顾
*基本假设:
意识到认知间的不协调是令人很不舒服或讨厌的;
因此人们产生了减少失调感的动机
*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不协调中的一种2、增加协调认知
(一)经典范例
●1。
自由选择范例:
决策后失调
*人们被要求在两个以上的可选物中做出选择.当人们自由地做出一种选择后,常常就会体验到失调感.
*降低决策后失调的方法:
增加协调认知因素——支持该决定的一些想法。
●2.诱导的服从范例:
与态度相反的行为
*个体被诱导做出与他们私下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如果个体有很好的理由解释他们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那么即使态度没有改变,他们也可以通过增加的协调认知来降低失调感。
*实验:
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1959)
*情境:
诱导失调vsnot
1美分vs20美分的报酬
研究的意义:
它表明了行为会影响态度(而不是平常认为的态度会影响行为);
它揭示报酬的反常效应:
当所得报酬很少时,与态度相反的行为对态度的影响更大
●3。
努力合理化范例:
承受痛苦是爱的表现
*假设:
我们并不喜欢付出多余的努力;
也不喜欢去有所损失。
当个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或者承受了很多的痛苦或者花费了很多的钱财)去达到某一目标,他将会倾向于认为这个目标是很重要而且很值得的
*失调的认知因素是:
“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这个目标是没有意义、不值得的”
(二)失调理论的替代观点
●1、自我觉知理论
当个体行为与原有态度不一致很低,遵循自我觉知理论
当个体行为与原有态度不一致很高,遵循认知失调理论
●2、印象管理理论(Tedeschi,Schlenker&Bonama,1971)
态度改变是由表现一致性所驱动的
公众行为增加了态度改变
●3、自我验证理论(Steele,1988)
人们并不总是很介意他们认知间的一致,而是很介意他们作为优秀的、有能力个人的地位(他们的自我价值)
人们失调感的降低可以通过证明他们价值的任何方式来实现
●4、自我概念理论(艾洛森1968;
1992)
任何对自我概念的威胁都会产生失调感,而不管它是否卷入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我是一个诚实的人"
和“我已经误导了他人”
三、认知反应路径(Bohner&Wanke,2002)
主要假设:
1.某一信息的有效性是由接收者在对说服信息进行预期、接收或反应时产生的想法或者认知反应决定的。
决定某一信息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是否它会导致接收者产生普遍积极的、支持性的想法(称为“有利论证”)或者普遍负性的、批判性的想法(称为“相反论证”)。
测试方法:
想法罗列技术
四、双加工模型
佩蒂和卡斯泊(1981,1986)精加工似然模型
柴肯(1980,1987)系统-启发式模型
加工类型
加工特点
态度改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态度改变的效果
启发/边缘加工
接收者依据外部线索
而不是通过积极思考
信息本身内容
宣传说服者变量:
如可信性
和吸引力;
信息表面特征;
宣传说服次数
态度改变微弱而
短暂,根据态度
较难推测行为
系统/中心加工
接收者对信息本身
内容反应积极并作
内容加工
信息接收者的认知反应;
信息接
收者的逻辑判断;
宣传说服质量
信息的论点
态度改变相对
强烈,较持久,
可由态度预测
其行为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