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954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docx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概要

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研究

摘要:

商洛,是古代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很多途经此地的文人骚客,面对商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都留下了不少的诗歌来吟咏商山洛水,因此,商洛也成了是商於古道这条诗歌之路的核心地带。

许浑是晚唐重要的一位诗人,他曾两次到过商洛,在这里创作了不少的隐逸诗和闲适诗。

但对于许浑在商洛创作的研究,学术界几乎还是空白。

本文将从许浑的生平与创作、商洛的生活、商洛诗歌创作的特色、创作的影响四个方面来探讨,试图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许浑在商洛的诗歌创作,同时也有助于大家进一步了解商於古道诗人创作群体。

关键词:

许浑;商洛;诗歌创作;隐逸诗

许浑,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一位诗人,擅长律诗,诗中多写雨、水之景,后人将他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他与杜牧、李商隐、温庭筠并称为晚唐四大家。

由于许浑的诗歌创作大家颇有争议,所以几乎所有的文学史著作中,许浑是很少被提及、甚至是被遗忘的一位诗人。

但在晚唐的总体格局中,同时在中国诗歌史上,许浑都占有重要地位。

许浑曾两次到过商洛,并且在商洛留下了自己的诗歌。

研究探讨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能够为以后研究这位伟大的诗人充实参考资料,让大家充分了解许浑,给他一个恰当的评价;同时,商於古道留下了很多古代诗人的足迹,他们在商洛创作了不少诗歌,研究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我们可以以此来分析商洛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诗人创作的影响;除此之外,研究探讨许浑在商洛的生活与创作,可以让大家更了解商洛,了解商洛的诗歌文化。

一、许浑的生平与创作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本籍安州安陆。

许浑的六世祖许绍,“本高阳人也,梁末徙于周,因家于安陆。

”[1]据记载,许浑的五世祖许圉师曾在朝廷做官,官位最高做到宰相,有能力有才干,并且博览群书。

所以说许浑出生在官宦诗礼之家,从小就喜欢诗书,并且学习非常刻苦认真。

《唐才子传》说他“少苦学劳心,有淸羸之疾”[2]。

他虽然有淸羸之疾,体质较弱,但是他仍然喜欢游山玩水,他在商洛创作的诗歌就是最好的见证。

许浑出身书香门第,他也渴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可是他的科举之路走得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虽然许浑苦学劳心,但他多年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达到他预想的结果,最终都是以科举失败而告终。

终于在太和六年,许浑进士及第,这时的许浑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人生的大好时光许浑都用在了科举考试上。

进士及第,许浑正式进入官场,跻身在贾餗的门下,可是到了九年十一月,晚唐朝廷发生“甘露之变”,许浑跻身的座主贾餗被宦官害死。

[3]这一件事情对许浑的影响很大,刚刚进入官场,他就感觉到宦官的专横程度,也深深的感受到他所处的晚唐时代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的满腔热情是无法改变什么的。

于是,许浑离开,到了润州,在润州做了润州司马。

大中二年,许浑又从润州辗转到洛阳,洛阳的崔珙、李珏都是许浑的好友,他们与许浑一起饮酒赋诗,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许浑在晚唐政治上的地位。

大中三年,许浑到长安做了监察御史。

这时的许浑,虽然在官场上稍微有了一些起色,可是多年苦心经营的官场生活让他身心疲惫。

他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归隐的想法,他的思想一直处于极大的矛盾之中,作为朝廷官员要为百姓着想,可他为官几年连自己都自身难保,他也没有实现自己当初经世致用的愿望,这也是他之后一直心理的矛盾所在。

在诗歌创作方面,《全唐诗》共收录许浑诗507首。

许浑的诗歌大部分都是近体,五七律居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家,即所谓“丁卯体”。

因为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说。

许浑诗歌的题材大部分是怀古诗,他最擅长的也是怀古诗,但是,许浑的怀古诗仅限于怀古伤今,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他在商洛创作的隐逸诗中也有不少的怀古诗。

从总体上说,许浑缺少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的性格,追求闲适安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加突出。

虽然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的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颓废,一味感叹岁华变迁,时光流逝,总是给人以灰暗的感觉。

从创作角度来看,他不断地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安逸的生活,诗歌的内容也很单一,虽然他的创作技巧娴熟,但是诗歌意境却容易重复。

另一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婉丽,在晚唐诗歌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开启了晚唐诗歌清新婉丽之风的先河,这也是许浑诗歌创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方面。

二、许浑在商洛的生活

(一)许浑初到商洛:

寻隐访四皓

许浑第一次到商洛,是唐太和六年许浑进士及第,任监察御史及睦、郢二两个州的刺史。

许浑早就听闻前辈们说过,商於古道如何艰险,如何难行,又是如何的山清水秀,人淳地旷。

因为他擅长写近体诗,特别是律诗,其句法圆润工整,并且许浑的诗多是怀古登高之作,所以许浑对前朝的一些诗人多是不屑,对前朝诗人在商於古道留下的诗作也有不少的异议。

[4]许浑是带着质疑、怀着探究之情,第一次踏上商於古道的。

巍峨高大的秦岭、连绵不绝的绿色翠峰,层层叠叠,一望无际,这一切都让许浑惊叹。

许浑第一次到商洛,就是要寻找先贤足迹,领悟商洛的奇山异水。

提到先贤,肯定要提到在商山隐居的四皓先生,关于“商山四皓”的史料,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这里所说商山四皓,是指着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

即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东园公唐秉。

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末,秦始皇暴虐,四位老人避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四老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在当时称为“四皓”,三国大文学家曹植称为“商山四皓”。

秦亡,汉高祖立,高祖刘邦欲易太子刘盈,另立戚姬所出刘如意。

刘盈母吕雉用张良策,卑词安车,请四皓出山。

公元前195年,刘盈即位称汉孝惠帝,而四皓辅汉安刘有功不受赏,仍回商山而终。

而今,闻名的商山四皓碑林园区,就在丹凤县城西7.5千米的商镇新街西段,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巨冢罗列、古柏环绕、碑石林立。

许浑初到商洛,当然要去丹凤拜访商山四皓,祭奠这四位高人,领悟他们功成身退、留名青史的真谛。

许浑在四皓庙前留下一首《题四皓庙》:

桂香松暖庙门开,独泻椒浆奠一杯。

秦法欲兴鸿已去,汉储将废凤还来。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

山下驿尘南窜客,不知冠盖几人回。

[5]6142

许浑写下这首诗来赞颂四位高人乱世而隐、待机而出、功成身退,同时对官场无常、前途险恶,仕进者不能及早抽身隐退发出了感慨[6]。

(二)许浑再到商洛:

庙堂羡草野

“从许浑一生的经历来看,许浑的经世之志,求仕之心,从来没有泯灭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求仕和守官中度过,始终追求着‘戴儒冠’而‘事素王’”。

[7]79可是,由于所处时代、社会状况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的缘由,我们不得不承认,许浑又的确十分憧憬着隐逸田园、恬淡闲适的生活,他极力地试图远离祸患,摆脱烦恼和痛苦。

时序更迭,几度春秋,许浑第二次踏上了商於古道这条道路。

这一次,许浑又来到丹凤商山四皓古庙,想到商山四皓第一次退隐商洛是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政,第二次到商洛是因为明白汉家天子妒忌功臣而隐居于此,不禁赞叹起商山四皓,四皓先生真是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的老高手,不受庙堂的拘束,洒脱自在。

许浑又在此留下《题四老庙二首》:

其一:

峨峨商岭采芝人,雪顶霜髯虎豹茵。

山酒一卮歌一曲,汉家天子忌功臣。

其二:

避秦安汉出蓝关,松桂花荫满旧出。

自是无人有归意,白云常在水潺潺。

[5]6186

离开丹凤四皓庙,许浑直奔商州,来到商州之南的王处士住的地方。

看到王处士居所附近商山丹水,紫门夕阳,柏叶松花,许浑十分欣喜,又十分羡慕着庙堂之外的淡然安逸的草野生活。

许浑两次拜访商山四皓,两次与王处士相聚,感慨良多,自己在朝为官,步步小心,处处留心,岂不知秦岭深处这一方世外挑源才是最好的安身之所。

正如许浑写下的《王隐士居》:

今逢商洛客,知尔往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5]6093

这首诗中,处处洋溢着温馨的农家生活,是身为朝廷官员的许浑所体验不到的快乐,这体现了身在庙堂的许浑对这种悠然自乐、恬淡闲适的草野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三)许浑离开商洛:

商山更寄家

与王处士的那次告别之后,许浑就再也没有到过商洛。

不过,商洛的两次经历,商洛的山山水水,商洛的文化古迹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商山是一个安家的好去处,同时也是归隐的最佳去处。

许浑希望自己能像商山四皓和王处士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也的确隐居过一段时间,退居丹阳算是他的归隐生活正式开始。

许浑晚年退隐丹阳,在丹阳的许浑仍有官职在身,当时许浑担任的是润州司马。

[8]可是,我们都知道,在当时的时代,州司马是一个闲职,就是说只有职位,没有什么实际的政治权利。

在这个时候,他的丁卯别墅也已经慢慢建成了,可是他一直觉得他曾经去过的商洛、那条商於古道才是最好的隐居场所。

从他给朋友写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

其一,《送友人自荆襄归江东》

商洛转江濆,一杯聊共君。

剑愁龙失伴,琴怨鹤离群。

楚驿枕秋水,襄帆凌暮云。

猿声断肠夜,应向雨中闻。

[5]6089

其二,《灞东题司马郊园》

楚翁秦塞住,昔事李轻车。

白社贫思橘,青门老仰瓜。

读书三径草,沽酒一篱花。

更欲寻芝术,商山便寄家。

[5]6092

从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许浑一直对商洛念念不忘。

“更欲寻芝术,商山便寄家”,他认为如果想追求隐逸闲适的生活,商洛是一个可以安家的好地方,他在醉酒之后、在梦中也想在商山安家。

可见,许浑虽然只在商洛来过两次,可这里却成了许浑魂牵梦萦的地方,他希望自己能把家安在商山,与四皓先生为邻。

三、许浑在商洛诗歌创作的特色

(一)许浑在商洛诗歌创作的内容:

隐逸诗和闲适诗

“今人研究学者有的把许浑作为晚唐山林隐逸诗派的代表之一,并认为许浑以隐逸终老。

”[9]许浑喜欢游山玩水,寄情山水之间,他在商洛的两次停留,创作的诗作中大部分是寄情山水、向往田园的隐逸诗和闲适诗。

由于商洛地处秦岭深处,与繁华富庶的长安相比,自然是一片安谧之所。

秦岭怀抱,孕育了商山洛水间独特的自然景观,山川壮美,物华灵秀,民风淳朴,有无限的田园妙趣。

很多人曾到过商洛,白居易曾在七年中三次游商州,晚年寓居洛阳,当回首往事时,仍再三感叹:

“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

”[10]许浑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也是有感而发,写出的作品也是有隐逸之风的,他的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许浑既不完全追求归隐而是希望能够暂时放下公务缠身的内心世界,并且体现了许浑隐逸超脱情怀掩盖下的充满了矛盾和苦恼的精神世界。

寄情山水,向往田园是许浑在商洛创作的隐逸诗和闲适诗最为突出的主题。

下面是在商洛写的一首《南塘王处士隐居》: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看竹已知行处好,望云空得暂时闲。

谁言有策堪经纶,自是无钱可买山。

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

[5]6186

这首诗描写的是王处士隐居处的景色气象,描写的这种隐逸生活,强调了和平宁静、淳朴闲适的一面,并且以这种恬淡自适的的田园生活来反衬官场的纷繁复杂,“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表现了南塘王处士高雅的志趣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美的生命体验。

许浑在这平静淡泊的心境与大自然山光水色的有机融合中,获得暂时的身心解脱。

参禅悟道的仙趣是许浑在商洛创作隐逸诗和闲适诗的又一主题。

“晚唐时代,融佛教义理和老庄精神为一体的禅宗,对当时历史条件下一批对前途丧失信心、宦情淡泊,需要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83许浑也不例外,他在半隐半仕的生活中,有时登临佛寺,参拜禅师,有时参加佛事,静坐听经。

而许浑在商洛创作的的诗歌中,也有栖心禅趣的诗作,如他的《送陆拾遗东归》: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

文章报主非无意,书剑还家素有期。

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扫,莫比商山咏紫芝。

[5]6161

《寻周炼师不遇留赠》

闭门池馆静,云访紫芝翁。

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