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73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B)

开课单位

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适用专业

计算机类各专业

学时

56

先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执笔人

陈玉龙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13年5月8日制定

一、前言

1、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依据计算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分析表中的网络基础能力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语言网络和高级网络技术运用与实施的技能与知识内容,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实施情境化教学,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常见的网络基础方法、基本的语法专业知识以及建立初步的网络基础思维逻辑,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学生网络能力的培养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面向计算机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平台课。

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通信的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TCP/IP模型,掌握局域网工作原理和一些流行局域网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掌握各种网络服务的架设,并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组网与网管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2、课程职业面向

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踏实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毕业生可以到各类企事业单位、计算机软件公司从事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编写、技术支持及软件销售的工作。

3、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如下职业能力目标:

适应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管理、应用、维护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主流软件开发相关技术的专门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系统软硬件故障诊断和维护,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系统安装与维护、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开发、软件维护与实施、软件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结构化网络基础的基本思想,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培养严谨务实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并为后续的应用性课程和系统开发课程打好基础。

1、专业能力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骨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后续的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系统规划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获取初级/中级/高级网络管理、网络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2、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实践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语法规范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素养、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具有快速认知和学习的能力;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素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

编号

学习情境(单元)

子情境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相关支撑知识

教学环境及设备/学时

教学说明(内容、方法、手段、步骤、结果)

1

初阶网络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基本知识调试编译运行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2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上机演示,达到教学的效果。

ISO/OSI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网络体系结构的制定

网络体系结构的制定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4

通过网络体系结构,让学生能够的理解并运用顺序网络基础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TCP/IP

体系结构

TCP/IP

体系结构

参考模型的分层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4

通过参考模型的分层的思路加以巩固强化。

ISO/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模型的比较

ISO/OSI参考模型与TCP/IP

模型的比较

ISO/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6

通过“ISO/OSI参考模型与

TCP/IP模型的比较同时分析各种循环问题的思路和算法也要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

物理层设备

主要硬件

网络传输介质;物理层设备;数据链路层设备;网络层设备;主要硬件产品。

2

局域网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标准;常用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标准;常用局域网。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6

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标准;常用局域网。

局域网

802参考模型

局域网802

标准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6

通过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让学生深入的理解网络学习的精髓。

3

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FR;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ATM网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FR;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ATM网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FR;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ATM网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6

项目

网络操作系统与Internet服务

IP地址子网掩码IP地址设置与测试

IP地址子网掩码IP地址设置与测试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8

项目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防火墙(概念功能种类入侵检测技术(2学时)常用入侵手段入侵检测系统(IDS)网络安全预警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8

项目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模式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学习情境的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课件设计通常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的情境开始,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都要紧紧围绕意义构建这个中心而展开。

每学习情境完成后,最后由各小组提交一份各自成果报告。

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可选用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最终将学习的压力传达到学生身上,使教学过程向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转化。

2、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成果展示法。

3、教学建议

建议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所用案例应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并与专业所依托行业相应岗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充分积累课程资源,有效拓展课堂信息量,适当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努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真案真做,实践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对行业及岗位实际的认识。

建议本课程教学与国家、省二级考试紧密结合。

本课程以国家、省二级考试为职业能力鉴定考核,教学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省二级考试大纲要求。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过程性评价建议包括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含实训报告)完成情况、考勤情况、单元测试成绩等,其中平时课堂表现主要是上课的回答问题积极性等方面,约占总评成绩的20%。

结果性评价由期末笔试与实践考核两部分构成。

笔试全面考核本课程所学知识与技能,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并与全国、省计算机二级考试紧密结合,约占总评成绩的50%。

实践考核注重真案真做,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约占总评成绩的30%。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议逐步增加过程性评价和实践考核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

六、教材编写、选用与使用建议

1、教材选用原则

本课程是一门相当成熟的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和其他理工类专业均开设本课程,本课程教材种类繁多,而且不乏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

因此,根据学院教学实际,建议本课程使用已有的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

2、配套教材的编写原则

考虑到学院和专业的特殊性,建议根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本课程内容和要求,结合专业和所依托的行业相应岗位的实际情况,开发教学案例集、习题集和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教辅材料,并逐步充实本课程教学参考书目录。

案例集中案例的选取和编写应当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并与专业所依托行业相应岗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习题集的编写应与国家、省二级考试大纲紧密结合,并适当突出行业特色。

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编写注重真案真做。

3、信息与网络资源的使用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

结合课程实际,分别开发适用于课堂教学、课后自学的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开发本课程网络教学主页,并以此为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共享,尝试开展网络教学。

根据全国、省计算机二级考试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主页中开设二级考试专栏,提供考核相关资料与在线辅导。

七、附录

1、国家职业标准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考试大纲

2、参考书目

⑴《计算机网络技术》作者:

邱建新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⑵《计算机网络技术》作者:

马晓凯周霞郭志伟冶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