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6817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光合作用暗反应中消耗[H]是在叶绿体基质,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代谢反应

【名师点睛】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H]和ATP来源、去路的比较

比较项目

来源

去路

[H]

光合作用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作为暗反应阶段的还原剂,用于还原C3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产生

用于第三阶段还原氧气产生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ATP

在光反应阶段合成,其合成所需能量来自色素吸收转化的太阳能

用于暗反应阶段C3还原,其中活跃的化学能以稳定的化学能形式储存有有机物中

第一、二、三阶段均产生,其中第三阶段产生最多,其合成所需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5.某实验小组做植物的无土栽培实验,按标准配制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在培养过程中,将植物的根系一直浸没在培养液中,并即时添加补充培养液。

第一周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全株萎蔫,继而死亡。

下列相关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第一周植物在完全培养液中既吸收无机盐也吸收水分

B.第二周采用通入空气的方法能够缓解缺少无机盐症状

C.第三周萎蔫可能是此时培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

D.植物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是因根细胞缺乏相对应的载体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

6.叶绿体在光下利用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为探究ATP形成的原动力,科学家在黑暗中实行了如下实验。

图中平衡的目的是让类囊体内部的pH和外界溶液相同,下列相关分析准确的是

A.类囊体在pH为4的缓冲液中被破坏

B.在黑暗中实行实验的原因是避免光照产生O2

C.叶绿体中合成ATP需要酸性环境

D.ATP的合成与膜两侧的pH差相关

【解析】根据实验的目的可知,实验需要探究“ATP形成的原动力”,而实验中的自变量为“PH值平衡前或后加入ADP和Pi”,而根据实验结果看出,只有PH值平衡前加入ADP和Pi能够产生ATP,说明叶绿体中ATP形成的原动力来自于类囊体膜两侧的pH值(或类囊体膜内侧pH小于外侧),其他结论都不能得出,所以选D。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抓住自变量分析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

7.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期、S期和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细胞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

10

7

3.5

1.5

22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

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

【考点定位】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注意:

(1)细胞周期=G1期+S期+G2期+M期;

(2)若细胞在加入抑制剂时正处在S期,则停留在S期;

如果细胞在加入抑制剂时处于非S期,细胞最终都停留在DNA抑制剂导致细胞都停留在G1期结束。

8.人体细胞中的某基因活化后,导致细胞癌变。

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A.该基因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B.该基因活化后其细胞周期缩短

C.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数量会明显增多D.癌细胞中DNA聚合酶活性降低

【解析】该基因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该基因活化后成为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故其细胞周期缩短,B准确;

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数量会明显减少,C错误;

癌细胞因为持续分裂,故细胞中DNA聚合酶活性升高,D错误。

【考点定位】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9.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描述,准确的是()。

A.细胞体积大小与其物质运输效率无关B.酶通过供给能量提升代谢速率

C.癌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胎儿手的发育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故物质运输效率越低,A错误;

酶可降低反应活化能,不能够提供能量,B错误;

癌変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因为基因突变而发生改変,C错误;

胎儿手的发育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D准确。

【考点定位】细胞凋亡的含义,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说法中,准确的是()

A.甘蔗组织中含糖量高,且颜色接近于白色,故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B.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使组织细胞尽量分散开,有利于染色

C.利用发菜实行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在滤纸条上第二条色素带(自上而下)呈黄色

D.可通过溴麝香草纷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来检验酵母细菌细胞呼吸时CO2的产生

【考点定位】还原糖的鉴定、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1.家兔睾丸中有的细胞实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实行减数分裂。

下列相关叙述准确的是()。

A.每个细胞分裂前都实行DNA分子的复制

B.每个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实行联会

C.每个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分离

D.每个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

【解析】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次级精母细胞在实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不会发生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

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实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初级精母细胞在实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错误;

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其染色体组成与亲代细胞相同,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这两条性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实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其产生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各含1条性染色体:

X或Y,次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需所形成的精细胞中含有1条性染色体,D准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分裂的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①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存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无交叉互换现象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自由组合

不出现自由组合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不变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

4个精子或

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2个体细胞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基本上)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①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②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丝,都有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现过程;

③都有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现象

联系

原始生殖细胞实行减数分裂前的自身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12.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

B.杂交实验过程使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

矮茎(♂)和矮茎(♀)×

高茎(♂)

C.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既证明了孟德尔的遗传方式又否定了融合遗传

D.实验中使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

【考点定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3.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来说,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有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实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

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为X染色体上;

再由题意“子一代雌果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

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

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有G、g中某个特定基因时致死”,可进一步推测:

雌果蝇中G基因纯合时致死。

综上分析,A准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将“新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水平。

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水平,其关键是围绕“G对g完全显性”、“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实行交配,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受精卵中不存有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这些新信息实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的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知识实行分析、展开联想,即可得出准确的答案。

14.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

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实行一系列杂交实验。

两亲本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

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8

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64

【解析】分析柱状图,图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后代中:

抗病和不抗病的比为50:

50=1:

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型是Bb与bb;

无香味和有香味的比值为75:

25=3:

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型是Aa与Aa;

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B准确;

由题干信息可知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所以香味性状(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准确;

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其后代不可能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C错误;

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

AaBb,子代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分别去自交得到aa的概率为3/8,子代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型为1/2Bb和1/2bb,所以自交得到BB的概率为1/8,所以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3/8×

1/8=3/64,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

①9∶3∶3∶1⇒(3∶1)(3∶1)⇒(Aa×

Aa)(Bb×

Bb);

②1∶1∶1∶1⇒(1∶1)(1∶1)⇒(Aa×

aa)(Bb×

bb);

③3∶3∶1∶1⇒(3∶1)(1∶1)⇒(Aa×

bb)或(Aa×

④3∶1⇒(3∶1)×

1⇒(Aa×

Aa)(BB×

)或(Aa×

Aa)(bb×

bb)或(AA×

)(Bb×

Bb)或(aa×

Bb)。

15.下图为原核生物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①过程DNA分子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以提升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B.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此酶能识别R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C.①②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减少基因中碱基的改变造成的影响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单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能量

都需要

解旋酶、DNA聚合酶

解旋酶、RNA聚合酶

合成酶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或蛋白质)

产物去向

传递到2个子细胞或子代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组成细胞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转录后DNA恢复原状

翻译结束后,mRNA被降解成单体

碱基配对

A—T,T—A,C—G,G—C

A—U,T—A,C—G,G—C

A—U,U—A,C—G,G—C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16.北大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长约30kb的DNA片段实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能够遗传给后代。

该项研究最能说明()

A.该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

B.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

C.动脉硬化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D.鼠血中的甘油三酯都是由这段DNA指导合成的

【考点定位】基因及其表达

17.下列相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但其无子性状可遗传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有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

D.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若几代人中都出现过才是遗传病

【解析】三倍体西瓜是通过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而成,其无子性状是能够遗传的,A准确;

同源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存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转基因技术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才能导入受体细胞内,不能直接导入,C错误;

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的变异、单倍体、人类遗传病、基因工程的原理

18.下列关于人在夏季实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A.产生大量乳酸,血浆pH明显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

C.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

【解析】有氧运动时,机体以有氧呼吸为主,避免了机体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而实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同时也避免了血浆pH明显降低,A准确;

夏季温度高,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机体通过排汗丢失大量的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B、C错误;

快走、慢跑等运动机体耗能增加,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致使血糖浓度降低,进而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

19.下列相关免疫调节的表述,准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D.淋巴因子能特异性消灭抗原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免疫中易错易混点总结:

(1)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球蛋白,与其合成、加工、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乳汁)中。

一种浆细胞只能合成并分泌一种抗体。

(2)淋巴因子种类较多,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也有的是糖蛋白(干扰素);

由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属于信息分子,作用后被灭活。

(3)溶菌酶是由淋巴细胞或其他细胞(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能溶解微生物的细胞壁,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均起作用。

(4)三个唯一:

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5)区分吞噬细胞在不同免疫中的作用:

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针对某一种抗原,故没有特异性。

若吞噬细胞摄取并消化病原体、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若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但却无法消化掉,则会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6)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0.下图表示科学家对水稻实行单侧光照后水稻根的生根情况,下表表示处理后的实验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强光下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比弱光下的多

C.单侧光照越强,向光侧的生长素促动作用越强

D.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点

【名师点睛】能体现生长素两重性作用特点的实例归纳: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

特别注意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两重性。

21.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促动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解析】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甲代表脱落酸,A准确;

丙因为最可能代表生长素,其生理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B准确;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C准确;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外界环境因素无关,D错误。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结合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甲、乙、丙三种激素;

其次应注意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22.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准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名师点睛】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3.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a

5

2

物种b

1

3

物种c

8

6

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持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B.第1~1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重合周期较长相关

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合弱光环境相关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变化与群落的相关知识

24.负反馈调节是机体和生态系统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B.玉米体内合成的赖氨酸过多时,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

C.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

【解析】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该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玉米体内合成的赖氨酸过多时,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导致赖氨酸合成减少,也属于负反馈调节;

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属于负反馈调节;

排污增加,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死亡的鱼类增加了污染源,该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所以选D。

【考点定位】负反馈调节

25.下列相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准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不发生进化

C.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可形成适合对方的特征

D.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小题,满分50分。

26.(12分)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注意避开大动脉),抽出小叶圆片内的气体,并在黑暗处用清水处理使小叶圆片细胞间隙充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