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核心制度七项Word下载.docx
《护理核心制度七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核心制度七项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⑷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⑸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⑹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⑺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求:
⑴入抢救室或监护室,设专人24小时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护生命体征,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⑵制定护理计划,设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做好记录,准备测量并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⑶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⑷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严防并发症,实施安全措施;
⑸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⑹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Ⅰ级护理:
⑴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⑵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⑷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⑴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护理记录:
⑵每小时巡视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⑶根据患者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⑷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⑸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严防并发症,实施安全措施;
⑹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Ⅱ级护理
⑴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⑵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⑶普通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
⑷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⑴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⑵根据患者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⑷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⑸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Ⅲ级护理:
⑴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⑵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⑴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⑷提供护理相关健康指导。
护理交接班制度
1.各科应设昼夜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护士长的安排,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0-15分钟到岗,做好接班前的准备工作。
3.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4.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必须写好护理病历及各项文字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
白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5.交班中发现病情、药品、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
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接班后如因接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6.护理病历应由责任护士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简明扼要,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
如果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填写时,带教护理人员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
7.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要求做到交班时护理病历要写清,口头要讲清,如交待不清不得下班。
8.做到床头交接班,危重病人床头详细交接。
9.交班内容:
⑴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重危、抢救、大手术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均应详细交待。
⑵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
⑶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患者有无压疮,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
⑷常备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使用状态等,交接班者均应签全名。
⑸交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落实的情况。
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要记录处理时间并签全名。
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除抢救病人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如遇抢救病人,必须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经两人核对后方可执行,保留安瓿,抢救结束后核对无误方可弃去。
事后督促医师及时补记医嘱。
3.办公班护士和治疗班护士对当日医嘱要进行查对。
每周全部医嘱要核对两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
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一注意:
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批号、外包装的完整性,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摆药完毕,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
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时,注意配伍禁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及血袋完整性。
2.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3.输血前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及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无误后方可输入。
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4.输血后再次查对以上内容。
5.血袋低温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四)、手术室病人查对制度
1.接手术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部位(左、右)、术前用药、药敏试验结果、配血报告等。
2.手术前再次查对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3.查对无菌包外的消毒信息卡、包内的灭菌指示剂和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必须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纱布块、纱垫、傻(棉)球、器械、缝针及线轴数目;
术毕再清点复核一次。
5.凡手术留取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科别、姓名、部位和标本名称后及时登记送检。
6.用药及输血均按相应查对制度的要求进行查对。
(五)、各种标本采集、送检查对制度
1.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2.标本采集严格按医嘱执行并认真核对申请单。
3.采集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床号及姓名,并向患者说明采集标本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根据申请单所查项目的要求采集相应的标本。
4.如需护理服务队送标本,应认真交代清楚,以防送错。
5.急症化验应及时送检,并与化验人员共同核对清楚,及时询问化验结果。
6.常规化验结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科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以免影响诊治。
7.如标本不能及时采集时,应及时汇报给医生。
消毒隔离制度
1.护理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许穿工作服到非工作区。
2.诊疗、护理、换药前后均应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在两个病人的治疗中间要洗手或快速消毒处理,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无菌器械、容器要定期灭菌;
各种器械用具,使用后均要清洗消毒;
体温计用后先清洗擦干,再放入75%酒精内浸泡待用。
4.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
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并需有明显的标记。
5.病房定期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地面、窗框、床、床头桌、椅每日湿擦,抹布、扫床套要一桌一布、一床一套、一用一消毒,消毒后晾干备用。
6.病人的床单、被套、枕套等,每周至少换洗一次,脏被服应放在固定处,不能随地乱放,不能在室内清点。
7.对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接触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应焚烧。
8.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许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9.住院传染病人应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得串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0.传染病房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特殊感染按要求执行。
11.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
床、桌、椅等应用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12.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
13.治疗室与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桌椅用用消毒液擦洗,每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
14.治疗室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要指定专人管理,护士长一周检查一次。
2.急救物品、药品为抢救危重患者所用,一切抢救设备、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各种抢救物品、设备仪器、器械都应呈良好备用状态,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维修、保养,贵重仪器建立维修、保养记录本,适时进行更新补充,确保使用。
4.抢救药品必须定位存放,抢救车必须保证功能良好,做到“五定一及时”:
定人保管、定量供应、定时清点、定期消毒、定点放置,使用后及时补充。
确保抢救使用。
5.掌握各类物品性能,注意保养,无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
6.器械用后需及时清理、消毒,药品、消耗物品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7.每日检查维护抢救仪器设备,核对药品及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由当事人及时登记发生事件、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
2.发生不良事件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事故、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
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与家属做好思想工作。
3.发生不良事件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护士长在24小时内电话或书面报告护理部;
重大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科主任;
严重事故,应在三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4.发生事故、差错的有关记录、化验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5.不良事件发生后,科室应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必要时由护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6.发生不良事件后,科室应主动上报。
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并视后果加重处罚。
7.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当事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
决定处分时,领导应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帮助目的。
8.每月登记“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件数,便于统计。
需要科室存档的报告表格如下:
⑴护理差错(事故)报告表
⑵患者皮肤压疮报告表
⑶患者跌倒(坠床)报告表
⑷患者管路脱落报告表
⑸患者意外伤害报告表
⑹输血、输液反应登记表
安全输血制度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⑴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⑵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⑶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历(号)、床号、患者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⑷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输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⑸抽血时若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
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
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
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患者的交叉相容实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2)输血前用物查对:
检查血袋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3)输血时,由工作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对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再继续输注另外的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5)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配血报告单)附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