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475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

这些“青筋”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与静脉

2.左心室的心壁比右心室的心壁厚的原因是()

A.左心室比右心室输出的血量多B.主动脉口比肺动脉口小

C.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的长D.右心室比左心室大

3.体内静脉血和动脉血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

A.组织间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

B.肺泡壁毛细血管、组织间毛细血管

C.静脉血管内、动脉管内

D.动脉血管内、静脉血管内

4.你此时正在进行生物期末考试。

大脑要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那么脑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不经过的结构是(  )

A.肺动脉B.上腔静脉C.右心室D.左心房

5.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养料B.二氧化碳C.氧气D.废物

6.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

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B.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7.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

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

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8.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

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肺泡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9.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

这一结构是()

A.晶状体B.视网膜C.睫状体D.玻璃体

10.正常人的眼之所以能看见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随意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变化

11.阳光明媚的春天,从室外走进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这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

A.很暗,瞳孔放大B.明亮,瞳孔放大C.很暗,瞳孔缩小D.明亮,瞳孔缩小

1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中枢神经B.神经纤维C.神经元D.神经

13.完成反射的结构叫(  )

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末梢D.大脑

14.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

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A.先感觉烫后松手B.先松手后感觉烫

C.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D.没有一定的顺序

15.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A.人的膝跳反射B.听英雄人物的事迹报告而感动得流眼泪

C.酸梅入口,分泌唾液D.人手被针刺后会缩回

16.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神经中枢B.语言中枢C.听觉中枢D.躯体感觉中枢

17.下列哪种腺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A.胰腺B.唾液腺C.垂体D.性腺

18.激素通过什么“渠道”输送到全身各处?

(  )

A.消化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系统    D.血液循环系统

19.当前,全球性能源危机、温室效应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

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下列人类活动中,哪一项与此要求不符?

A.各级机关倡导无纸化办公

B.选择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

C.大力发展火电厂,增加发电量,满足用电需求

D.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

20.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指的是

A.水士流失、沙尘暴、水体富营养化B.砍伐森林、田湖造田、水华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D.过多使用农药、使用含磷洗衣粉

二、连线题

21.某人把几种疾病和它们的病因、病历及医生的诊断书弄乱了,请帮助整理。

三、综合题

22.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_________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_________,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________传到[5],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________功能。

(3)“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是与____有关的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23.下面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请根据表格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物质

样品A(g/L)

样品B(g/L)

葡萄糖

无机盐

蛋白质

尿素

血细胞

0

16.0

0

2.0

1.0

7.5

0

0.3

(1)根据左边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__________(填“样品A”或“样品B”),它存在于图中的[]_____中。

是血液流经[]_______后的过滤液。

(2)尿液是原尿经图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_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_______。

(3)若[5]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___________;若________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______的平衡,维持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5)代谢废物中的尿素除了以尿液形式排出外,还可以通过皮肤以________形式排出。

代谢废物中的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_排出体外。

24.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态发育。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

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②低温③玻璃缸密闭④玻璃缸敞口⑤未被污染的河水⑥自来水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5)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发现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________。

为了防治该病,在日常的饮食中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限制》一书,报道了某些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如下图)。

模型以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预测认为:

如果世界各地的各种物理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治理没有重大改变,那么2000年以后:

(1)人口、资源、人均粮食生产将发生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防治________,控制____________的增长,保护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___________列入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26.汶川地震之后,在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021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周6日正式启动。

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南昌市多所中小学校还进行了防灾演习。

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和上述资料分析回答:

[

(1)当警报拉响,正在上课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冲出进教室,仅用了1分多钟,整栋楼里的近2000师生就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

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同学们听到警报的过程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_________产生的。

(3)同学们下楼后感觉心跳加快了,呼吸也变得急促了。

这些生理变化主要是受到______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影响。

(4)师生们一听到警报就迅速下楼的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反射。

(5)巨大的爆炸声往往有可能把人的耳朵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________,所以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避免耳被震聋。

(6)舞蹈班的同学在跳芭蕾时身体协调性好,姿态优美,这与其[]______发达有关。

(7)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1)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2)静脉弹性小、管壁薄,血流速度慢。

   

(3)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特点,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当绑扎人体上臂后,由于静脉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而前臂被绑住了,血液无法从手臂运回心脏,于是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条的“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鼓起的静脉血管。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血流的管道---血管。

理解掌握静脉血管的概念及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解析】

因为体循环的出发点是左心室,肺循环的出发点是右心室,体循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