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460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

《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南大学 模电实验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x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七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

实验七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

实验目的:

1.认识运放的基本特性,通过仿真测试了解运放的基本参数,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放

2.了解由运放构成的基本电路,并掌握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

1、仿真实验。

1.运放基本参数

电压传输特性

如图,用DCSweep给出LM358P线性工作区输入电压范围,根据线性区特性估算该运放的直流电压增益Avd0.

DCSweep仿真结果:

Avd0=V(3)/V3=dy/dx=99.599k

将扫描电压范围设为-500μV~500μV,当斜率为99.5987k时,测得线性工作区输入电压范围为-14.369V~12.9402V。

思考:

A.当输入差模电压为0时,输出电压为多少?

若要求输出电压为0,如何施加输入信号?

为什么?

输入差模电压为0时,输出电压为-3.3536V。

若要求输出电压为0,应将输入电压V3置为33.604μV。

B.观察运放输出电压的最高和最低电压,结合LM358P内部原理图所示电路分析该仿真结果的合理性。

最低电压:

-14.369V,最高电压:

12.9402V。

最低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最高电压的绝对值。

IN+可对OUT下边的PNP管射级电流造成影响。

IN+在很小的正电位时,输出为0,这导致了最低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最高电压的绝对值。

输入失调电压

根据下图所示电路,仿真得到LM358P的输入失调电压VIO。

R1=1kΩ,R2=10Ω,进行直流工作点仿真,并完成表1

R1=10kΩ,R2=100Ω,进行直流工作点仿真,并完成表2

R1=100kΩ,R2=1kΩ,进行直流工作点仿真,并完成表3

表1

V3(μV)

V4(μV)

V5(μV)

V5-V4(μV)

-V3/(-R1/R2)(μV)

-3416.60

-33.6312

0

33.6312

-34.16687

表2

V3(μV)

V4(μV)

V5(μV)

V5-V4(μV)

-V3/(-R1/R2)(μV)

-3596.2

-33.6325

0

33.6325

-35.962

表3

V3(μV)

V4(μV)

V5(μV)

V5-V4(μV)

-V3/(-R1/R2)(μV)

-5388.47

-33.6148

0

33.6148

-53.8847

根据上述仿真结果,给出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VIO。

尝试设置V3=VIO,观察输出电压V(3)的变化。

由上表可得,VIO=V+-V-=V5-V4=33.63μV

当V3=33.63V时,得三种情况的输出电压如下:

R1=1kΩ,R2=10Ω

R1=10kΩ,R2=100Ω

R1=100kΩ,R2=1kΩ

-24.0352μV

-203.2571μV

-1.9955mV

可见输出电压很小,可视为满足VIO条件(输出电压为零时在输入端所加的补偿电压)。

思考:

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反馈电阻条件下计算得到的VIO存在较大的差异?

实际测量中,若输入失调电压过小,需要通过测量输出电压并计算得到VIO时,电阻的选取上要注意什么?

失调电压是输入电压为零时,将输出电压除以电压增益,再加上负号,即为折算到输入端的失调电压。

亦即使输出电压为零时在输入端所加的补偿电压。

运放的输入电阻不是无穷大,这导致了失调电压的存在。

因此要尽量选择小电阻,减小分压的影响。

增益带宽积GBP

根据下图进行AC仿真,得到反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标出增益降到最大增益值0.707倍时对应的频率,计算GBP。

相频特性中标记主极点、次主极点的频率。

仿真结果如下:

-3dB的频率为9.85kHz。

主极点频率9.85kHz,次主极点(相移180)频率100MHz。

GBP=99.8986*9.8509k=984.091kHz

思考:

若输入信号频率为100kHz,采用LM358P能得到的最高增益?

当频率为GBP时,器件的增益下降到单位增益。

即此时A=1。

同时说明这个放大器最高可以以GBP的频率工作而不至于使输入信号失真。

因此Avmax=GBP/100k=9.841dB。

④转换速率(压摆率)SR

A.当输入为大信号时,运放限于电容充放电速度出现失真,其输出电压能达到的最大变化速率定义为压摆率。

根据下图进行瞬时分析(TransientAnalysis)得到的结果得到SR。

仿真结果如下:

可见SR=dy/dx=496.74k

 

B.将上图V3改为正弦信号,振幅10V,频率分别为1kHz和10kHz时得到相应的输入输出波形对照图,观察波形变化。

 

1kHz:

10kHz:

其中红线(V(3))为输出电压,绿线(V(4))为输入电压。

可见当信号频率越大,输出电压越滞后于输入电压,失真越明显。

这是因为т=,因此频率越大,т越大,电容充放电时间越长,输出电压滞后越明显。

 

思考:

若本实验中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振幅为10V,直流电压0V,ωVom<=SR,允许的最大输入信号频率?

ω<=SR/Vom=496.74k/10=49.674krad/s

f=ω/2π=7.9kHz

2.运放构成的应用电路。

反向放大电路

按下图参数进行瞬态仿真,用Tektronix示波器观察各节点波形。

CH1----输出端

CH2----负端

CH3----V3

频率

波形

输出峰峰值

10Hz

9.99V

100Hz

9.99

1kHz

9.94

思考:

A.在不同输入信号频率条件下,负端电压(V(4))幅度一样吗?

为什么?

不一样。

且信号频率越大,V(4)幅度越大。

这是因为运放内部有电容,容抗受频率影响,,频率越大容抗越小,输出电压幅度越大。

B.输入信号频率1kHz时,运放的负端相位和输出信号相差约多少度?

为什么?

相差略小于π,这是因为运放的不理想性。

 

电压转换电路

由运放和三极管可以构成电压转换电路。

可将某种直流电压转换为另一种直流电压。

仿真任务:

A.在图中参数条件下,扫描直流电压V1,电压范围4V~15V,补偿0.01V,线性扫描。

提交V(4)随V2变化曲线,并根据仿真结果确定电源电压V2的最低电压(输出电压下降1%的电源电压)。

可见V2的最低电压为5.2218V。

B.扫描负载R3,扫描范围10Ω~1kΩ,步长10Ω,提交V4随V2的变化曲线。

可见在上升过程中,同一V1时,R3越大,输出电压(4)越大;当V1达到约6V时,输出电压不再变化。

思考:

本题电路如何改造后就能实现恒定电流输出?

增加电流镜:

DCsweepI(Q3[c]):

可见实现了恒定电流输出。

整流电路

如图为运放构成的整流电路,运放的高增益使该电路能实现小信号幅度的整流,克服了二极管整流的导通电压问题。

写出输出电压表达式,并画出传输特性。

输入信号频率为1Hz,振幅分别为100mV、10mV、1mV时请通过瞬态仿真得到输出电压波形,与V3同时表示。

 

100mV

 

10mV

 

1mV

可见输入幅度越小,失真越严重。

思考:

小信号输入时,如振幅为1mV,输出波形会严重失真,什么原因?

如何更改参数减小失真?

由于运放的非理想型,输入阻抗不是--〉∞,输入电压过小时,电流过小。

改进方法:

保持R1/R2值不变,减小阻值。

下图为R1=20Ω,R2=10Ω,输入幅度1mV的TransientAnalysis:

可见失真度较R1=20kΩ,R2=10kΩ,输入幅度1mV大大减小。

3、硬件实验。

实验任务:

1.若二极管1N3064的导通电压VD(ON),请写出U2A输出的三角波的正峰值和负峰值电压表达式。

正峰值=VD(ON)R6/R1

负峰值=-VD(ON)R6/R1

2.写出U2A输出三角波的周期表达式

T=4*R2*R6*C1/R1

3.若要求三角波频率100Hz,正负峰值2V,指标误差不超过10%。

在面包板上搭电路,并通过测试确定R2、R6值,C1=100nF。

提交节点8、节点10的示波器截图,测量频率、峰峰值。

R2=8kΩ

R6=177kΩ

测试结果如下:

CH1---节点10

CH2----节点8

可见U2A输出三角波,幅度为2.032V,T=(4480-2320)*5=10.8s

f=1/10.8=92.6Hz

4.给电路施加调制信号V3,提交节点13和节点11波形。

CH1----节点13

CH2-----节点11

5.将调制信号V3的交流幅度设为0,连续更改其直流电压记录LED1和LED2的亮度随该直流电压变化情况,并解释。

直流偏移为负且绝对值增大时,LED2变暗,LED1变亮;直流偏置小于-2000mV时LED2灭。

直流偏移为正且绝对值增大时,LED1变暗,LED2变亮;直流偏置大于2000mV时LED1灭。

V3的交流幅度设为0时U3A为电压比较器,当输入电压大于2V时输出为低电平,LED2亮;当输入电压小于-2V时输出为高电平,LED1亮;输出信号为一周期信号且在同一周期内有正有负,由于信号周期过小,因此LED1和LED2看起来都亮。

思考:

PWM调制对三角波的线性度要求较高,该实验如何提高这种线性度的?

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流不变、电压线性增加来实现三角波的高线性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