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423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docx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

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设计

7、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3节

  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触电的原因和类型,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

  3.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养成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养成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用电安全原则。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经验事实和动画演示,了解触电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

  学生准备:

观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电路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XX年4月5日,在济南市文化东路,一位工作人员拆修电线的时候不幸触电,燃烧十分钟,把安全带被烧断后尸体才掉下来。

  【诱思导入】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死亡人数近万人,所以“安全用电”非常有必要,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识。

  板书:

§19.3安全用电

  (设计意图:

利用中惨烈的触电伤亡事故,激发学生的安全用电的意识,并感受安全用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此节知识的热情。

  观看,听老师讲述。

  

  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探究过程

  、电压越高越危险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触电的原因

  2、触电的类型

  3、触电急救

  安全用电原则

  (四)注意防雷

  【亲身体验】让一位学生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然后提问这位学生:

你有什么感觉?

你感觉自己触电了吗?

  【乘势追问】谁能说一说,在这位同学身上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

你认为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回答,最后评价总结:

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

  【知识拓展】出示下列资料,让学生观察:

  00—200微安

  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

  毫安左右

  引起麻的感觉

  小于10毫安

  人尚可摆脱电源

  超过30毫安

  感到剧痛,呼吸困难,生命危险

  达到100毫安

  只要很短的时间使人心跳停止

  【电压与触电】电流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

你能用欧姆定律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吗?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然后简评、总结,并作适当的补充:

通常情况下人的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将为103Ω。

  【了解电压】你知道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

动力电路的电压是多少?

对人体而言,安全电压是多少?

  【过渡问题】家庭电路的电压和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已经远远高于安全电压范围,所以,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你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教师简评,总结:

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

当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低压触电】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种情况,会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触电哦?

  第一种情况:

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只手接触零线

  第二种情况:

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并进行补充:

第一种触电类型是双线触电,第二种触电类型是单线触电。

  【过渡问题】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

你知道这些标志的意义吗?

  【高压触电】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回答:

  、

  高压触电分为哪两种类型?

  2、

  什么是高压电弧触电?

为什么?

  3、

  什么是跨步电压触电?

为什么?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形象的认识到出触电的原因和类型,易于学生理解。

  【触电急救】请同学们讨论:

发现有人触电时你该怎么办呢?

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吗?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急救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触电急救知识,增加学生生活常识。

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组织讨论】我们了解了触电的类型,那么,在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发这些触电事故呢?

看谁说的多和全哦!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及时评价,并作适当的补充:

  绝缘层损坏的导体

  电器没有接地

  高压线下放风筝

  插座安装过低

  开关接在零线上

  手接触试电笔前的金属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生活中用电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用电原则】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认为用电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要遵守哪些用电原则呢?

  引导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如下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知识推进】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请将下列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

  强调:

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灯头螺旋顶应接在火线上,接三孔插座应注意“左零右火中接地”。

  【过渡】除了确保家庭用电安全外,在夏天还要注意防雷。

有人说,作孽会遭雷劈,真的那么灵验吗?

  【自主学习】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生活中我们怎样防雷?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

  、

  2、

  2、雷电有什么危害?

  

  3、怎样预防雷电造成的危害?

你在哪里见过避雷针?

  组织、引导学生自学,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同时指出:

作孽会遭雷劈是封建迷信,不科学的。

  【知识拓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雷电灾害及预防”,增加生活常识。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与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知道防雷的相关知识,克服对雷电的畏惧心理,破除迷信思想,树立科学意识。

  结合体会回答:

没有什么触电感觉。

  结合生活经验认真思考,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这是因为电池的电压太低,通过人体的电流太小,所以没有发生触电事故。

  通过观察认识到,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越大。

  

  思考,回答:

根据欧姆定律I=U/R,通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的电阻和电压的高低有关。

当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人就越危险。

  

  阅读教材回答:

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不高于36V是安全电压。

  思考,讨论,组内交流看法,小组代表回答。

  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其余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第一种情况:

人体、导线、电源构成闭合电路,电流流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第二种情况:

导线、人体、大地和电网中的设备构成闭合电路,电流会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

  回答:

电压高危险,不要靠近。

  自学教材后回答:

  、高压触电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两种类型。

  2、高压带电体周围有强大的电场,当人靠的很近时,容易产生电弧触电。

  

  3、如果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当人经过这个区域时,两脚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电压,这时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这样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绝对不能用手直接拉触电者。

  2、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跳开电线。

  3、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4、尽快通知医务人员……

  结合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思考,交流,畅所欲言:

  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湿手按开关

  电视天线接触电线

  在输电线上晾晒湿衣服

  

  结合上面的讨论,先在小组内形成统一看法,然后小组代表回答,全班同学给予补充、纠正和完善。

  

  完成作图:

  听讲,理解内化知识。

  观看视频,被雷电很强的光和声所震撼。

  

  带着好奇心自学教材,然后回答问题:

  雷电是云层和大地之间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了预防雷电造成的危害,可以使用避雷针,在高大建筑物上和高压输电线上经常可以看到。

  

  阅读资料,了解防雷知识,拓宽知识面。

  反馈练习

  出示反馈练习题

  见附件1

  完成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还有什么疑惑?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四、课堂检测

  老师巡视、讲评

  完成检测题

  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

  调查我们身边存在的安全用电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9.3安全用电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家庭电路电压:

220V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二、触电

  .低压触电:

双线触电;单线触电。

  2.高压触电:

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三、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四、注意防雷:

避雷针

  【教学反思】

  一、“亮点”之处

  、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生活用电是学生经常接触和比较熟悉的,我以发生的触电事故创设物理情景导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认识到电压越高越危险、发生触电的原因和类型,并对照家庭中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正确安全用电,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教学中采用了“交流点拨—自主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堂课准备充分,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和生活实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觉探究安全用电常识,把思考和学习的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不足”之处

  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只能通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来认识,有部分学生不理解,课堂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有些不尽人意。

  附件1:

反馈练习

  .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连通造成的,只有

  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和

  2.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B.使用冰箱时,电源插头插在三孔插座上

  c.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来

  3.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在电线上晾晒衣服

  B.电灯的开关装在火线上

  c.不切断总开关就进行电路维修

  D.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使用

  4.在图的各种情况下,人体不会造成触电的是:

  )。

  A

  B

  c

  D

  5.如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部分家庭电路连接完整。

  参考答案:

1.火线

  36V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A

  3.B

  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