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3884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

《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习题资料文档格式.docx

  分析:

民族内迁的意义。

(课外延伸)

  二:

淝水之战

  用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

  学生读书回答:

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如何?

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

  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

  动脑筋:

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

  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

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出示材料(材料一:

见课本提示框。

材料二,见课本P129。

《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全课小结:

  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作业设置:

  1、填空(略)

  2、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3、活动与探究: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

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

典型例题

  1、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答案:

C

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问题,教材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此题起到了一个巩固复习的作用,而且,教材中关于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也没有清晰的点明,此题也有补充作用。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区分以及对历史结论的理解能力。

只有准确的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且分清主次关系才能够回答正确。

就本题而言,关键在于“主要”这两个字,尽管选项B也是原因,但与C项相比明显处于次要地位。

选项A则是错误选项。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背景: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你从这些战役中能够发现什么规律吗?

  活动安排:

  1、搜集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资料,特别是评价这两次战争的研究文章。

  2、小组讨论,对比两次战役,探讨他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3、讨论:

这两次战役具有什么规律?

这些规律在其他领域内是否也存在?

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南朝稻米的产量已经出现超过北方势头是在:

(   )

  A、西晋时期   B、东晋时期   C、刘宋以后   D、南朝后期

  2、东晋南朝时期,冶铁业达到很高水平的地区是(   )

  ①、邯郸    ②、荆州    ③、扬州    ④、会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南朝时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工具有(   )

  A、翻车、水碓  B、水碓、水磨  C、翻车、水排  D、水排、水磨

  二、填空题:

  1、从420年到589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先后经历了宋、   、梁、   四个朝代。

  2、东晋南朝时期,   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江南之为目盛矣。

……地广野丰,民勒本业,一岁或稔,则敷郡忘饥。

……渔盐杞梓之利,充韧八方,丝绵布帛之浇,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何时、何地的何种情况?

  ②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识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图中的瓷器叫什么?

是哪个朝代的?

  ②简单介绍这个朝代瓷器发展的概况。

  

1

2

3

D

B

  1、齐 陈 2、养蚕缫丝  

  ①反映的是南朝时宋初江南的富庶情况。

  ②A、从西晋后期开始,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江南经济发展起来;

B、南宋初期,刘裕比较有作为。

  ①南朝的青瓷莲花尊。

  ②南朝时期,瓷器成为比较普遍的生活用具,瓷器中的青瓷最受人们喜爱。

白瓷的烧制也在南朝开始。

这些都说明制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扩展资料

西晋的开国皇帝 扶不起的阿斗 刘渊与匈奴汉国的兴起 八王之乱 江南经济的发展

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

争太子之位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字安世。

但父亲却不太喜欢他,反而对儿子司马攸备加爱护。

司马昭在把司马攸过继给哥哥司马师后,就很想把他立为世子,即自己晋王王位的继承人。

所以,在和司马攸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拍拍自己的座位对他说:

"

这就是桃符(桃符是司马攸的小名)以后的座位。

  司马炎看到父亲宠爱司马攸,冷落了自己,很不甘心,况且他又是长子,按照历来的规制,王位是要由他来继承的,弟弟没有这个权利。

所以,司马炎便憋着股劲儿和弟弟争夺世子的位置。

  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也不是纨绔子弟,史书中说他为人忠厚仁慈,很喜欢古籍文章,颇具儒者风范。

但和司马炎一比,司马炎的政治家特征还是比他明显得多。

这方面,司马炎很像他的父亲司马昭,有心计,有谋略,脸上却显得很仁慈大度。

  这场争夺世子的斗争最后还是司马炎取得了胜利,这主要归功于大臣们。

很多大臣联合起来劝阻司马昭,要他吸取历来废长立幼的血的教训,司马昭毕竟有些政治头脑,没有再感情用事,最后接受了大臣们的提议,将司马炎立为世子。

  建立西晋

  司马昭掌握了魏的国家大权,魏国皇帝基本上成了傀儡。

后来司马炎接替父亲掌管魏国朝政,到了公元266年,司马炎在洛阳逼魏帝曹奂让出帝位,史书上同样写为"

禅让"

,其实都是一个好听的名字,没有武力威逼,谁肯让出这样至高无上的权位呢?

但司马炎没有杀曹奂,而是封为陈留王。

现在的成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是说的司马昭,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那样,将帝位留给儿子司马炎去做。

现在,司马炎终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夺得了帝位,建立了晋朝。

  仁义治国

  司马炎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并没有开始过高高在上的奢靡生活,而是审时度势地巩固自己的帝位。

他知道父亲司马昭和祖父司马懿对曹氏所进行的残酷杀戮使人们对他也存有戒心,南边的东吴也还没有统一,这都是他的心病。

为了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采取了以仁义治国的方针:

赏赐安乐公刘禅的一个子弟做驸马都尉,安抚人心。

又专门下诏书,准许原是皇帝现为陈留王的曹奂继续用皇帝的仪仗出入,向他上书时也可以不用称臣。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包括自己统治区、西南的原蜀国领地和正走下坡路的东吴。

  无为而治

  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司马炎专门颁布诏书,将无为而治作为治国方针。

当年,他又向地方的郡国颁布了五个诏书,一个是正身,一个是勤百姓,一个抚孤寡,第四个是敦本息末,即鼓励农业这个国家之本,压制商业这种末业。

五是去人事,也就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这种诏书,有些做作的味道,但其中的很多措施确实是当时应该做的,曹操原来实行的利国利民政策到了魏国末期已经被众多剥削民众的苛政所取代,司马炎这时的诏书即使不能全部施行,但毕竟给遭受繁重剥削的百姓带来了一丝希望。

  吴主残暴显颓势

  和西晋相比,这时的吴国却是在走下坡路。

吴主孙皓的荒淫、残暴使吴国丧失了重振旗鼓的机会。

孙皓命令大臣的女儿要先经过他的挑选,漂亮的入后宫供他一人享受,剩下的才能谈婚论嫁,这使他丧失了大臣们的支持,等于是自毁长城,最终成了孤家寡人。

一个对他劝谏的大臣不但没有受到他的表扬,反而被他用烧红的锯条残忍地锯下了舌头。

其残暴程度赶上了纣王。

对其他敢于劝谏的大臣他也是残忍地打死。

为了在杀人的过程中取乐,他先把大臣用酒灌醉,这些喝醉的大臣酒后吐真言之后,孙皓便定罪杀死。

孙皓杀人的方法很多,很残忍,像挖眼、剥脸皮和砍掉双脚等等,末世的皇帝不是无能的昏君就是残忍的暴君。

孙皓的残忍注定了他灭亡的命运。

  孙皓的残暴使手下的将领们也对他丧失了信心,纷纷投降西晋。

西晋的大臣们见吴国国力下降,政局不稳,也纷纷劝说司马炎趁机灭掉吴国。

但司马炎知道吴国并非那么不堪一击,所以几年后才派羊祜到边界镇守,为以后灭吴做准备。

  谋将羊祜

  羊祜到任之后,首先占领了战略要地和物产丰富的地方,然后实行屯田,为以后的军事行动做充分的物质准备。

羊祜在和吴国作战时,不是为了战胜对方,而是用攻心战来得到吴国将士的人心,俘虏的将士和百姓,或者送回,或者热情款待。

时间一长,吴国竟有人称羊祜为羊公。

  但是因为晋朝大臣的阻挠,司马炎总是不能下决心灭吴,羊祜最终遗憾地去世了,没能看到统一江东。

  羊祜最后举荐另一个儒将杜预代替他驻守边镇,在他和其他朝中大臣的共同努力下,司马炎终于决定进兵江东。

在经过长期准备的晋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江东的末日终于到了。

孙皓只得开城投降,在江东割据六十来年的吴国最终被西晋所灭。

  实行占田制发展经济

  吴国一灭,三国鼎立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国主体领域又一次统一。

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司马炎颁布了占田制,废除了原来曹操所实行的屯田制。

每名男子可以占田七十亩,女子占田三十亩。

占田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西晋经济的发展,这从户口数量上可以看出来,灭吴国那一年的户数是二百四十万户,两年后猛增到了三百七十一万户。

  驾羊车游幸后宫

  统一以后,司马炎一下子变了,原来很节俭的他追求起了奢靡的生活,没有了对立的政权,他开始丧失了进取心。

除了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外,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是在后宫的驾羊车游幸。

  在统一吴国的时候,司马炎将原来孙皓的后宫美女五千多人全部弄进了自己的后宫,使总人数猛增到了万人以上。

美女多得让司马炎无所适从,只好想了个办法,用羊拉着辆车,自己坐在车上,任凭羊拉着他在宫中自由地漫游,羊最后喜欢停在哪个宫女的门前,他这晚上便住在谁那儿。

那些一心想讨皇上欢心的宫女们便想出了办法,把竹叶插在门前,然后把盐水洒在门前的地上,以此来诱惑拉着皇帝的羊儿在自己门前停下来。

  卖官肥私也有理

  大臣们见司马炎变得昏庸荒淫,便找机会劝谏。

一次,司马炎和众人去洛阳郊外祭祀,完了他得意地问司隶校尉(当时京城地区的监察官)刘毅:

你说我能与汉朝的哪个皇帝相比?

司马炎觉得他肯定会说高祖刘邦、武帝刘彻以及光武帝刘秀之类有名的皇帝,没想到刘毅却说他只能和桓帝、灵帝相比。

司马炎很不高兴,因为这两个皇帝统治时期是东汉政局最混乱的时候。

司马炎不甘心地问:

我怎么会和他们一样呢?

刘毅直言不讳地说:

当年桓帝时也有卖官的事,但桓帝让人把钱都归入了国库,陛下您现在卖官所得的钱却都进了自己的腰包。

司马炎无法狡辩,只好讪讪地替自己找个台阶说:

爱卿所言极是,不过在桓帝时却没有你这样的直言之臣,但我身边却有,这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好一些啊。

  倡导奢侈之风

  从魏国的明帝时开始,当时的社会逐渐蔓延开一种奢侈腐化的风气。

司马炎在奢侈风气中又起了带头作用。

司马炎在女婿王济家吃饭时,有一道菜时乳猪,非常好吃,司马炎就问王济是怎么做的。

王济偷偷告诉他,乳猪是用人的乳汁喂养大的,做的时候又用人的乳汁烹制,所以很好吃。

司马炎听了不高兴,觉得女婿超过了自己,结果宴席还没有结束他就借故走了。

  斗富风气中最有名的是石宠和王恺。

石宠是渤海南皮(即现在河北南皮)人,官职升到了侍中,后来又出任荆州刺史,他靠搜刮过往的客商致富。

王恺则是司马炎的内弟,也是豪富无比。

石宠的屋子华丽异常,房子上挂满了缎带,饰有翠玉。

王恺不肯认输,用紫丝布做了四十里长的帷帐来炫耀,石宠就做了个五十里的来和他比。

  司马炎常帮女婿王恺来斗富,赏赐给他珊瑚树,高有二尺,世所罕见。

王恺请石宠去看,石宠却用铁如意将珊瑚打碎,王恺很心疼,说石宠嫉妒自己。

石宠却说我马上赔你,然后让手下人都去拿珊瑚树,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个,这次比得王恺脸上很是无光。

  后来,两人斗得离了谱,石宠开始造假来骗王恺:

他的牛车跑得快如飞鸟,原来他故意把车辕弄歪,让牛卡得疼痛难忍,就跑得快了。

造假的目的是占点上风,可见当时这些富豪的生活何等奢侈、无聊。

后来王恺知道了石宠的把戏,便如法炮制,牛车竟跑得比石宠的还快。

石宠知道是有人泄密后,便将泄密的人杀死了。

  在请客人吃饭喝酒时,石宠经常让美女劝酒,如果客人喝不完酒,他就杀掉这个美女。

有次王导和王敦(司马炎的女婿)兄弟俩去他那吃饭喝酒,王敦总不喝完,使石宠连杀三人,一直尽量喝干的王导埋怨王敦不通人情,王敦却说石宠杀自己人,不必着急。

  石宠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就是厕所也建得极为华丽,比过了正式的寝室。

有的大臣去他家做客,去厕所时竟见里边有几个侍女,屋子里也用绫罗绸缎装饰得很豪华,他以为是闯进了人家的闺房,赶忙退出来,给石宠赔礼。

石宠笑着说那就是厕所,不必惊慌。

  为了孙子立痴子

  晚年的司马炎因为荒淫过度,身体状况逐渐下降,他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他立的太子是长子,但却是个痴呆,原来他也犹豫过,觉得这个痴呆的大儿子不太合适,但有一次,傻儿子的小儿子却让司马炎下决心让他继续做太子。

一天晚上宫中着了火,司马炎到城楼上观看火情,这时,傻儿子年仅五岁的儿子却拽着爷爷的衣服说夜里危险,不能让光亮照到皇帝身上。

司马炎听了又感动,又惊讶,如此小的孩子竟有这样的智力。

司马炎从此坚定了让傻儿子做太子的决心,希望孙子以后能有大的成就。

  公元290年的四月,司马炎病逝,他活了五十五岁,不算长寿。

死后葬在了峻阳陵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

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

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袆、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

到蒋琬、费袆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

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郤(音xì

)正和刘通两个人。

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

平时、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

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

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

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

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

“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

“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

“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

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说:

“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刘禅说:

“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郃正说:

“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

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刘禅点点头说:

“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

”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

“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郃正的话,就把郃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

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

“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

“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刘渊与匈奴汉国的兴起

  匈奴刘氏形成后不久,东汉刘氏王朝就于公元220年灭亡;

43年之后也即公元263年,三国蜀汉政权也被魏国灭亡;

2年后司马氏灭曹氏,魏晋鼎革,西晋兴起。

  当刘姓在中原失鹿亡国,沦为庶民的时候,匈奴刘氏却以汉家子孙自居,仍雄居山西,控制着整个南匈奴部族。

而随着匈奴族的进一步汉化,匈奴刘氏更有南下中原,问鼎天下之意,并以复兴汉家天下为己任。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造就了刘渊这样一个杰出人物。

  公元3世纪中叶,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妻呼延氏梦服太阳之精而生下一个神奇的婴儿。

婴儿左手心有一个“渊”字,因而取名叫刘渊,字元海。

(这种现象与当年刘累取名如出一辙,这期间是否有某种强烈的寓意呢!

  刘渊儿时便英慧异常,7岁丧母,竟哀鸣不己。

他小时聪明好学,被刘豹派去跟随上党著名学者崔游学习汉族经典《毛诗》、《京房易》、《马氏尚书》等,尤其好读《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此外对《史记》、《汉书》和诸子百家,也无不博览。

经过多年的学习,刘渊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熟知汉族文化的匈奴贵族子弟。

  后又学习武事,因为他聪明过人,一学就会,不久就成为一个精于骑射战阵,文武双全的杰出青年,深为匈奴贵族和当地汉族名士、豪强所敬重。

  魏咸熙时(公元264-265年),刘渊被匈奴贵族推荐为任子(古代二千石以上官吏可以推荐一个子弟为朝廷郎官,称任子),派往洛阳。

刘渊在洛阳广泛地与名儒和官僚交游往来,并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赏识。

后来,左贤王刘豹去世,刘渊袭父职任匈奴左部帅。

太康(280-289年)末年,刘渊被晋武帝任命为匈奴北部都尉。

  史称刘渊的人"

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

可见,刘渊在当时确实深受当时北方匈奴和汉两族人民的推崇和拥护。

  公元290年晋惠帝继位,杨骏辅政,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并封为汉光乡侯,成为晋朝的北方守将和被晋朝承认的南匈奴最高统帅。

  不久,晋王朝发生内讧--"

八王之乱"

,司马氏互相残杀,中国北方地区陷入长年的兵灾战乱之中。

当此之时,北方各族人民纷纷起义。

以左贤王刘宣为首的匈奴贵族,自认为匈奴刘氏为汉朝子孙,应乘机推翻晋朝,恢复刘氏汉家天下。

而成都王司马颖欲借匈奴部众为援,便任命刘渊为冠军将军,封卢奴伯,不久又任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派他回匈奴。

  晋元熙元年(304年),刘渊回到左国城,被匈奴部众拥立为大单于,建都离石(今山西离石),公开起兵反晋。

不久,刘渊在左国城设坛祭天地,即位称汉王,年号"

元熙"

,追尊三国蜀后刘禅为孝怀皇帝,并祭祀汉家列祖列宗。

  接着,汉王刘渊率兵南下,问鼎中原。

匈奴铁骑出击并州各地,多次打败前来镇压的晋军,赶走了晋并州刺史司马腾,并收服、合并了在东方起义失败的王弥和石勒等部。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在蒲子(今山西陧县)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元"

永凤"

,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并大封匈奴刘氏子弟为王的侯。

  当此之时,匈奴刘氏如日中天,盛极天下。

  刘渊称帝后,派儿子刘聪等统率匈奴数万精锐骑兵,多次进攻晋都洛阳。

因战事失利,后撤兵北归。

晋永嘉四年(310年),汉国皇帝刘渊尚未来得及取代晋朝,一统天下,便在平阳去世。

在位仅6年,被谥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八王之乱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君臣错误地认为曹魏所以灭亡,是因为没有分封诸王,宗室削弱的结果。

于是,晋武帝在即位之初,立即将司马氏家族的子弟都封为王,并且拥有军队,分取赋税。

一些同姓王还担任地方重镇的军政长官或统领中央的军队。

晋武帝的本意是想借此巩固晋室的统治,后来却适得其反,酿成宗王势大,埋下“八王之乱”的祸根。

  晋武帝死后,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皇太后之父杨骏辅政。

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不满杨骏专权,于291年利用楚王司马玮先除掉杨骏,以汝南王司马亮执掌朝政。

接着再矫诏使司马玮杀掉司马亮,随即又以擅杀大臣为罪名杀司马玮,将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后,经过了七八年比较安定的时间。

300年,贾南风除掉太子司马遹,掌握宿卫禁兵的赵王司马伦又起兵杀贾南风。

次年,司马伦废晋惠帝,自立为帝。

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遂联合进攻司马伦。

司马伦被杀,晋惠帝复位。

为了争夺皇位和阻止司马冏独揽大权,司马颙和长沙王司马乂打败并杀死了司马冏。

此后,司马颙和司马颖联合进攻司乂,在洛阳一带发生激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最后司马乂战败被杀。

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将晋惠帝迁回洛阳,先后杀掉了司马颖和司马颙。

此后,司马越毒死晋惠帝,另立司马炽为帝(晋怀帝),大权落入司马越的手中。

  八王之乱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晋的统治,也为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提供了机会。

江南经济的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北方劳动人民不断南迁,既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南北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

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有很大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

三吴地区的农业尤其发达,水利工程的兴修很受重视,如东晋在曲阿(今江苏丹阳)修新丰塘,溉田8百余顷;

在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

在会稽句章(今浙江慈溪西南)修复汉代旧堰,溉田2千余顷。

南朝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2千余顷;

修赤山塘(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上接九源,下通秦淮。

人们在河道建立堰闸以控制水位,旱则开启,引江水灌溉;

涝则关闭,避免泛滥成灾。

又筑堰围湖,开垦出土壤肥沃、产量很高的“湖田”。

因此,三吴成了江南粮食的主要产区,“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宋书·

孔季恭等传》史臣语)。

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作坊如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县)与冶唐(今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