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353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docx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精选

1.细菌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E)

A.蛋白质B.多糖C.核酸D.脂类E.都不是

2.细菌的代谢产物不包括(D)

A.热原质B.毒素C.维生素、色素D.纤维素E.抗生素、细菌素

3.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是(C)

A.脂多糖B.外膜C.肽聚糖D.脂蛋白

4.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A)

A.切断肽聚糖中多糖支架β-1,4糖苷键B.竞争合成细胞壁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

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D.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5.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B)

A.切断肽聚糖中聚糖骨架β-1,4糖苷键B.干扰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连接

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D.损伤细胞膜通透性

6.菌细胞膜与真菌细胞膜的不同之处在于细菌细胞膜不含(D)

A.磷脂B.脂肪酸C.甘油D.固醇类物质

7.依靠菌毛突变逃避免疫杀伤的是(B)

 A.肺炎链球菌B.淋病奈瑟菌C.流感嗜血杆菌D.福氏志贺菌E.铜绿假单胞菌

8.在一般中性环境中细菌带负电荷,易与以下何种染料结合(B)

A.中性染料B.碱性染料C.酸性染料D.以上均不对

【解析】:

碱性染料:

电离后显色离子带正电荷,易与带负电荷的被染物结合。

由于细菌的等电点在pH2~5之间,在碱性、中性、弱酸性的环境中细菌均带负电荷,易与带正电荷的染料结合而着色。

常用的染料有碱性复红、结晶紫、美蓝等。

9.细菌革兰染色性不同是在于(C)

A.细胞核结构不同B.细胞膜结构不同C.细胞壁结构不同D.中介体的有无

10.革兰阳性菌的渗透压一般高达(E)

 A.5~6个大气压B.10个大气压C.10~15个大气压

D.15~20个大气压E.20~25个大气压

11.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牛奶,其使用之温度时间为(E)

 A.71.7℃,30minB.62.8℃,30sC.62.8℃,15min

D.71.7℃,30~60sE.71.7℃,15~30s

12.对低温敏感的细菌是(B)

 A.肺炎链球菌B.脑膜炎奈瑟菌C.脆弱类杆菌D.伤寒杆菌E.布氏杆菌

【解析】:

也有些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对低温特别敏感,在冰箱内保存比在室温下保存死亡更快。

13.吲哚试验是检测细菌是否能分解(C)

A.吲哚B.胱氨酸C.色氨酸D.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14.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培养基是(D)

 A.基础培养基B.增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E.厌氧培养基

【注意】:

选择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

15.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代时,多数细菌代时为(B)

A.10~20minB.20~30minC.30~0minD.7~10hE.18~20h

16.毒性噬菌体的溶菌周期不包括(B)

A.吸附与穿入宿主菌B.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上

C.进行噬菌体的生物合成D.装配成完整的成熟的噬菌体颗粒

17.在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D)

 A.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B.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C.在细菌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D.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E.以上都不对

18.下列关于局限性转导错误的是(A)

 A.基因转导发生在裂解期

 B.转导部位是DNA的特定部位

 C.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

 D.转导频率为10-4

 E.也称特异性转导

19.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的核酸是(C)

 A.温和噬菌体B.毒性噬菌体C.前噬菌体D.溶原性细菌E.L型细菌

20.关于内毒素错误的叙述是(A)

 A.对组织器官的毒害效应有选择性

 B.可引起发热

 C.伤寒沙门菌内毒素导致白细胞减少

 D.可导致休克、DIC

 E.可引起微循环障碍

【解析】:

内毒素毒性比外毒素低,抗原性弱,对组织器官没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21.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A)

A.有抗原性,但无毒性B.无抗原性,但有毒性

C.无抗原性,也无毒性D.有抗原性,也有毒性

22.下列哪种细菌易被溶菌酶杀死(C)

A.大肠杆菌B.淋球菌C.葡萄球菌D.沙门菌E.脑膜炎双球菌

23.(2000U1-157)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发生多例剥脱性皮炎患者,为追踪传染源,对从医务人员及病儿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进一步做的试验是(D)

A.血浆凝固酶B.耐热核酸酶C.溶血性D.噬菌体分型E.甘露醇发酵

【解析】:

(P92)“表8-1”(ABCE错)。

(P92)“

(2)根据有无凝固酶分型:

可分为凝固酶阳性菌株和凝固酶阴性菌株两大类。

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可被相应的噬菌体裂解,又分为4个噬菌体群和23个噬菌体型。

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分型在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和研究菌体分型与疾病类型间的关系均有重要作用。

”(D对)。

24.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C)

A.伤寒沙门菌B.结核分枝杆菌

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B)

A.败血症B.菌血症C.毒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

26.下列哪一项可用于区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链球菌(C)

A.胆汁溶菌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B.溶血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C.菊糖发酵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D.溶血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E.溶血试验和血凝试验

27.(2010U3-25)下列哪一项是链球菌感染证据(A)

A.抗“O”大于500UB.血沉加快C.RP阳性

D.扁桃体炎E.白细胞数增高

【考点】:

(P99)“2)链球菌溶素…活动性风湿热病人中的血清SLO抗体显着增高,其效价在1:

400以上,可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A对)。

【解析】:

抗“O”大于500U(A对)是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血沉加快(B错)、RP阳性(C错)、扁桃体炎(D错)、白细胞数增高(E错)均可在其他疾病中出现,不是链球菌感染证据。

28.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A)

 A.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B.衣原体引起的感染

 C.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D.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

29.(2013U1-21)不属于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的是(A)

A.M蛋白B.荚膜C.神经氨酸酶D.肺炎链球菌溶素E.紫癜形成因子

【解析】: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有:

荚膜(B对)、肺炎链球菌溶素O(D对)、脂磷壁酸(LTA)、神经氨酸酶(C对),相关资料有补充紫癜形成因子也是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E对),但八版教材未详细说明。

M蛋白(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是肺炎链球菌菌的菌体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与细菌的毒力无关,产生的抗体无保护作用。

30.(2005U2-114)在粘膜表面粘附时,可产生分解SlgA蛋白酶的细菌是(E)

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淋病奈瑟菌

【解析】:

(P106)“淋病奈瑟菌产生IgA1蛋白酶,能破坏黏膜表面存在的特异性IgA1抗体,使细菌仍能黏附至粘膜表面”(E对)。

3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D)

A.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病——血液传播

B.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破伤风——消化道传播

C.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肠热症——呼吸道传播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猩红热——呼吸道传播

E.脑膜炎球菌感染引起的流脑——接触传播

32.(2007U2-26)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消化道有益菌(B)

A.大肠埃希菌B.双歧杆菌C.肠炎杆菌D.变性杆菌E.肉毒梭菌

【解析】:

双歧杆菌(B对)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具有治疗慢性腹泻、治疗便秘、保护肝脏、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乳糖消化等的作用,属于肠道益生菌。

大肠埃希菌(A错)为机会致病菌,可引起肠道感染。

肠炎杆菌、变型杆菌、肉毒梭菌均为肠道致病菌(CDE错)。

33.大肠埃希菌与血清学分型有关的三种主要抗原是O抗原、H抗原和(B)

A.毒素抗原B.K抗原C.荚膜抗原D.Vi抗原

34.(2009U4-104)男,4岁,高热腹痛腹泻1天,为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反复惊厥,逐渐出现昏睡神志不清,病前吃过未洗黄瓜。

有助于确诊的检査是(C)

A.血培养B.大便常规C.粪便培养D.免疫学检测E.外周血象

【解析】:

对于志贺菌的检测,应该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C对)。

志贺菌一般情况下进入消化道而不进入血液,只释放内毒素入血,因而不采用血培养(A错)。

血常规(外周血象)、大便常规为一般检查(BE错)。

免疫学(D错)检查虽快速,但由于粪便中成分复杂,易出现假阳性。

35.伤寒沙门菌发酵葡萄糖的结果是(C)

A.产酸并产气B.产气不产酸C.产酸不产气D.不产酸不产气E.不能发酵葡萄糖

36.目前筛选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的(D)

A.O抗体B.H抗体C.K抗体D.Vi抗体E.M抗体

37.(2005U1-91)男性,16岁,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体弱。

体检:

体温39.6℃,脉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

外周血白细胞2.6×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4,嗜酸粒细胞0.01,临床上拟诊断伤寒.为确定诊断选用下列哪一种培养最恰当(B)

A.粪便培养B.血培养C.尿培养D.胆汁培养E.玫瑰疹刮取物培养

【解析】:

(P119)“第1周取外周血,第2周起取粪便,第3周起还可取尿液,从第1周至第3周均可去骨髓液”。

(P120)由图9-3可得知,发病后2周内血培养的结果更可靠。

(B对)

38.在平板培养基上呈迁徙生长现象的细菌是(C)

A.志贺菌B.沙门菌C.变形杆菌D.大肠杆菌

39.霍乱弧菌的致病性,下述错误的是(C)

A.致病物质主要为霍乱肠毒素B.菌毛使细菌吸附到小肠粘膜表面

C.细菌可侵入到细胞内繁殖D.主要症状为腹泻

40.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的致病机制是(D)

A.抑制蛋白质合成中的延长因子2B.抑制内毒素脱毒

C.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D.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E.封闭乙酰胆碱的释放

41.对痢疾病人做微生物学检查,下列哪项对诊断的意义不大:

(C)

A.标本采集后应迅速送检培养

B.分离培养细菌作生化鉴定

C.取粪便标本增菌培养

D.取粘液性或脓血便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E.最后进行血清学鉴定

【解析】:

痢疾患者肠道受损,里急后重,有黏液脓血便,粪便带菌率很高,不需要增菌培养。

42.急性菌痢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B)

A.尿B.脓血便C.血液D.胆汁E.骨髓

43.伤寒患者痊愈后可获得对伤寒杆菌的(C)

A.暂时性免疫力B.某种程度的免疫力C.持久性免疫力

D.无免疫力E.以上都不对

44.下列细菌中没有鞭毛的是(B)

A.大肠杆菌B.痢疾杆菌C.伤寒杆菌D.变形杆菌E.霍乱弧菌

45.患者因发烧入院,疑诊为肠热症,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

入院后第4天,TH1∶80,TO1∶80,PA1∶40,PB1∶40;入院后12天TH1:

320,TO1:

320,PA1:

40,PB1:

20;根据此结果可诊断何病: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