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
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
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
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引起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的科学。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
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节省和经济效率,取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区别在于各自研究的重点和论述的方式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
微观经济学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前提,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宏观经济学则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
联系在于:
(1)它们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的微观分析为其理论基础。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如均衡方法、边际方法、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等。
3.如果经济学家讨论的是“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些还是小一点好些”的问题,试问这是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属于规范经济学问题?
答:
属于规范经济学问题,而不属实证经济学问题。
实证经济学说明和问答的问题是,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种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道德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
如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可能有不同的回答。
坚持效率优先的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大一点好,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相反,坚持公平为重的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小一点好,因为这样可以体现收入均等化原则。
可见,这个问题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假如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某种蘑菇会致癌,则这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分析:
错误。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人们减少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因此其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
2.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则该产品的供给将会减少。
正确。
因为当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会在价格下降前尽量多地生产产品,因此该产品的供给会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3.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这与生产者生产成本减少或生产技术改善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一样的。
4.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相同的概念。
二者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
需求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为dP/dQ,而需求的点弹性不仅取决于斜率的倒数值dQ/dP,还取决于P/Q。
5.假如某城市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则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因为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说明运输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富有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因此要增加收入必须降价。
6.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分析:
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会使供给量减少。
但当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减少。
二、选择正确答案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为常数。
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2.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
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
5.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A.不相同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6.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都可能
7.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8.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9.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都可能
10.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11.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12.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A.P=60,Q=10B.P=10,Q=6
C.P=40,Q=6D.P=20,Q=20
14.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D.无法断定正确与否
15.度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移动的弹性是()
A.需求的价格弹性B.需求的收入弹性
C.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D.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
16.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D.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等于20%
17.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正B.负C.OD.1
18.若X和Y两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2.3,则()。
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等品D.X和Y是互补品
19.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
A.销售收益增加B.销售收益不变
C.销售收益下降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20.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
A.大大提高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
2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知
22.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其弹性不能确定
23.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A.负B.正C.0D.1
24.对劣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M是()。
A.eM<
1B.eM=0C.eM<
0D.eM>
25.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A.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B.恒为1
C.为其斜率值D.不可确定
26.如果政府利用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这意味着()。
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
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D.政府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2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28.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
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D.A和C
29.某户今年扩大播种面积并取得丰收,则可预期他的收入必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1.D2.D3.C4.B5.B6.B7.D8.A9.A10.B
11.A12.D13.A14.B15.A16.C17.B18.D19.C20.C
21.C22.A23.A24.C25.B26.C27.C28.A29.D
三、计算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4)利用
(1)、
(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
(1)、
(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
(1)∵Qd=50-5P,Qs=-10+5P,Qd=Qs
∴50-5P=-10+5P得:
Pe=6,Qe=20
(2)∵Qd=60-5P,Qs=-10+5P,Qd=Qs
∴60-5P=-10+5P得:
Pe=7,Qe=25
(3)∵Qd=50-5P,Qs=-5+5P,Qd=Qs
∴50-5P=-5+5P得:
Pe=5.5,Qe=22.5
(4)联系:
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
在
(1)、
(2)、(3)中,所有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即P、Q及其α、β、γ、δ都属于同一个时期,或者,都适用于任何时期。
而且,在分析由外生变量变化所引起的内生变量的变化过程中,也假定这种变量的调整时间为零。
区别:
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如
(1)中,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的外生变量α、β、γ、δ被赋予确定数值后,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而
(2)、(3)中,外生变量α、β、γ、δ被确定为不同的数值,得出的内生变量P和Q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在图2-2
(2)和图2-2(3)中,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表示内生变量的P和Q的数值的均衡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5)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同理,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均衡数量增加。
同理,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2.假定表2-1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表2一1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
400
300
200
100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牲。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1)ed=-(ΔQ/ΔP)×
{[(P1+P2)/2]/[(Q1+Q2)/2]}
=-[(100-300)/(4-2)]×
{[(2+4)/2]/[(300+100)/2]}=3/2
(2)ed=-(dQ/dP)×
(P/Q)=-(-100)×
(2/300)=2/3
3.假定表2-2是供给函数Q3=-3+2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表2-2某商品的供给表
6
供给量
7
9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4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1)es=(ΔQ/ΔP)×
=[(7-3)/(5-3)]×
{[(3+5)/2]/[(3+7)/2]}=8/5
(2)es=(dQ/dP)×
(P/Q)=2×
(4/5)=8/5
4.某君对某消费品的反需求函数为P=100-√Qˉ,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解:
由P=100-√Qˉ,得Q=(100-P)2
∴ed=-(dQ/dP)×
(P/Q)
=-2(100-P)•(-1)•P/(100-P)2=2P/(100-P)。
当价格P=60时,ed=(2•60)/(100-60)=3
当价格P=40时,ed=(2•40)/(100-40)=4/3
5.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的公共汽车票价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1986年8月的乘客为880万人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由题意:
P1=32,P2=40,Q2=880,Q1=880/(1-12%)=1000
ed=-(ΔQ/ΔP)×
=-[(880-1000)/(40-32)]×
{[(32+40)/2]/[(1000+880)/2]}=27/47。
6.假设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em=3.0,计算:
(1)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2)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的影响。
(1)ed=-(ΔQ/Q)/(ΔP/P),而ΔP/P=3%,ed=1.2
∴ΔQ/Q=-ed•(ΔP/P)=-1.2•3%=-3.6%。
即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将导致需求减少3.6%。
(2)em=(ΔQ/Q)/(ΔM/M),而ΔM/M=2%,em=3.0
∴ΔQ/Q=em•(ΔM/M)=3.0•2%=6.0%。
即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将导致需求增加6.0%。
7.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5,其价格现为每加仑1.20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由题意知:
ed=0.15,P=1.20,ΔQ/Q=-10%,
由弹性公式ed=-(ΔQ/Q)/(ΔP/P)可得:
ΔP=-(ΔQ/Q)/ed•P=-(-10%)/0.15•1.20=0.8(美元)
即汽油价格上涨0.8美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8.假设A公司和B公司的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QA=200-0.2PA,QB=400-0.25PB,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和250。
(1)求A、B两公司当前的价格弹性。
(2)假定B公司降价后,使B公司的销售量增加到300,同时又导致A公司的销售量下降到75,问A公司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3)假定B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最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1)由题意知:
QA=200-0.2PA,QB=400-0.25PB,而QA=100,QB=250,则
PA=200/0.2-100/0.2=500,PB=400/0.25-250/0.25=600
∴A公司当前的价格弹性edA=-(dQA/dPA)×
(PA/QA)=-(-0.2)•(500/100)=1
B公司当前的价格弹性edB=-(dQB/dPB)×
(PB/QB)=-(-0.25)•(600/250)=0.6
(2)由题意知:
QB=300,QA=75,
则PB=400/0.25-300/0.25=400,ΔQA=75-100=-25,ΔPB=400-600=-200
∴A公司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eAB=(ΔQA/QA)/(ΔPB/PB)
=(-25/100)/(-200/600)=0.75
(3)由
(1)可知,B公司生产的产品在价格为6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既其需求缺乏弹性。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因此,B公司要使销售收入最大,应该提价而不是降价。
四、分析讨论
1.用图简要地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框架以及核心思想。
见图2-1。
图的左右两个方框分别表示公众和企业。
公众即消费者,企业即厂商。
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索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图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表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
在图的上半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厂商对产品的供给相遇于产品市场,由此决定了每一种产品的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图的下半部,消费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相遇于生产要素市场,由此又决定了每一种生产要素的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由图可看到: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进而所有的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在这样的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中,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每一种产品也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根据各自对生产的贡献都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进一步证明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状态是可以存在的。
福利经济学则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进而论述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这样,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了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
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不相同。
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而需求的变动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都是供给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不相同。
供给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而供给的变动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4.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
它对于制定价格政策有何意义?
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它是由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可以从两种情况来考虑:
(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即供大于需的商品过剩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