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22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

《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2年3月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精简版教材(标有考点).doc

河南会计考务中心

说明

根据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要求,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和实务操作部分,且均为上机操作。

本教程是根据财政部指定考试教材《初级会计电算化》,结合考试大纲及以往的考试重点编制而成的,作为应试辅导教材,供广大学员参考使用。

理论部分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和发展;第二章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即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安全;第三章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包括实施要求和相关管理要求;第四章介绍了WindowsXP的基本操作;第五章介绍了Office2003的基本操作。

在每一章节后面都设置了章节练习题,作为强化练习,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点的的作用,由于第五章Office2003出题比较灵活,重难点不易把握,所以,只是结合教材,全部以题的形式展现,以加强对Office2003的理解和认识,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理论考试的题型为单选、多选和判断。

其中单选25道,每道2分;多选10道,每道1分;判断20道,每道2分;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

实务操作以用友ERP-U8.50为财务软件,考试内容分为两大块,“总账和报表”构成第一块,为考试必考内容,分值为60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和工资管理,四个模块系统随机抽取其一构成实务操作的第二块,分值为40分。

这两块内容构成实务操作的满分100分,60为及格。

最后强调理论和实务均过60分方可通过此次考试,所以两部分内容均不能忽视其一。

总的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理论和实务不分开计时,做题不分先后次序,但一般要求以先做实务操作题为宜。

目录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

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三、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四、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第二节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企业资源计划概述…………………………………………………………………......()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结构……………………………………………………………..()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概述……………….………………………………………………………….....()

二、计算机硬件……….………………………………………………………………..…...()

三、计算机软件…………..……………………………………………………………..…..()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第三节Internet的基本知识……………………………………………………………...()

一、Internet的应用.……….………………………………………………………...…...()

二、Internet网址....………………………………………………………………..……()

第四节计算机安全.……….………………………………………………………............()

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一节会计核算软件及其选择.……….………………………………………………...…()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第二节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要求………………………………………...…………..……...()

一、配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环境……………………………………...…………..….()

二、规范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前的会计数据……………………………………………..()

三、重构会计电算化流程..…………………………………………………………………()

四、设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初始..…………………………………………………………()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的岗位管理………………………………………………………………..()

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管理………………………………………………………………..()

三、会计电算化维护管理.………………………………………………………………….()

第四章WindowsXP基本操作………………………………………..…………..…………...()

第一节WindowsXP操作基础…………………………………………………………….()

一、Windows的启动……………………………………………………….………………..()

二、Windows的退出………………………………………………………….………...…...()

三、Windows操作基本知识.……………………………………...….……………………..()

第二节WindowsXP资源管理………………………………………………………………...()

第五章Office2003基本操作精选练习题…………………….............................................()

实务操作步骤……………………………………………………………………………………..()

河南会计考务中心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

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会计信息处理技术:

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加工等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随着经济管理对会计数据处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手工、机械化和电算化等几个数据处理阶段。

手工会计信息处理阶:

纸和笔作为数据存储设备,算盘或计算器作为运算工具。

是人类进行会计信息处理阶段的初级阶段。

机械化会计信息处理阶段:

会计人员借助于穿孔机、验孔机、分类机和编表机等机械设备实现会计信息的记录、计量、分类、汇总和编表工作。

机械方式的使用历史较短,国外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在会计中运用过机械设备,我过几乎没有经历这一阶段。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阶段:

是会计数据处理的高级形式,是广泛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工处理会计数据的阶段。

二、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1981年8月,在吉林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狭义:

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广义:

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基本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资源。

(一),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是会计电算化的主体。

包括会计数据输入人员、审核人员、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

(二),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是指进行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存储、传输和输出的各种电子设备。

输入设备:

键盘、光电自动扫描输入装置、条形码扫描装置等;输出设备:

打印机、显示器;数据处理设备:

主机;存储设备:

磁盘机、光盘机等;传输设备:

交换机、中继器、路由器等。

(三),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系统软件和会计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会计软件是专门用于会计数据处理的应用软件。

在会计电算化中,会计软件是最主要的组成要素,没有会计软件的信息系统不能称其为会计电算化系统。

拥有会计软件是会计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一切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因素。

(四),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会计电算化的保障,包括数据文件和会计规范。

数据文件:

是用来存储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磁性文件,如基础数据文件(会计科目体系、职员档案、存货档案、客户档案、供应档案)、历史数据文件(科目余额及发生额文件、凭证文件)等。

会计规范:

是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控制程序,如软硬件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的运行权限和岗位责任制度、安全保密制度。

三、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集成性、自动性、实时性、复杂性和开放性。

(附注:

无相关性)

四、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效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五,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差异

(一),初始化工作的内容与性质不同

手工:

手工会计初始化工作主要依据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开设账页,登记期初余额等,初始化工作简单、风险小。

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工作量大,且较为复杂,如果初始化错误或者失败,会导致整个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错误或失败,具有较大的系统风险。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不同

手工:

手工会计由于受会计核算工作量的制约,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

电算化:

在会计电算化中,基本采用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只要求用户输入相对应的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输入效率。

(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不同

手工:

手工会计常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其核算形式的本质是采用直线式数据处理流程。

电算化:

在会计电算化中,账务处理程序通常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其核算的形式本质上是采用放射式数据处理流程。

(四),会计账簿形式和簿记规则不同

手工:

手工会计的账簿形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

并且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账簿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