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Word格式.docx
《上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推进生态环境建设43
九、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科学发展新动力44
(一)完善市场经济改革45
(二)加强城乡统筹改革45
(三)创新行政管理改革46
(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47
《上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我市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重构、提升城市能级,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引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一五”取得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市按照“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总要求,深入实施“五市”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较好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着力争创发展新速度,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新一轮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436亿元、54.1亿元、29.2亿元、198亿元、130.19亿元,部分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总量、提质量,引增量、调存量,竞争力不断增强。
先进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拥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化工、机电、电光源行业有较强话语权。
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建安产值超800亿元,“两区”扩容整合提升,杭州湾工业园区东一区招商基本完成,经济开发区改造提升加快。
服务业比重34.5%,城北金融集聚区建设加快,形成“浙东新商都”、“四季仙果之旅”品牌。
落实“十项惠农政策”、“六大提升行动”,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增长。
社会事业全面加强。
着力发展民生事业,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社会民生水平居全省前列。
实施社保“三项制度”和“五费合征”,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获“浙江文化名城”,成功创建“中国孝德文化之乡”,文化软实力增强。
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网点布局优化,学前教育明显加强,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
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成,成功创建“省双拥模范城”、“省老龄工作先进县市”。
社会治安防控和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获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
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五个强制”措施,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年下降。
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
城乡统筹有效推进。
着力打造城市发展大平台,启动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计划”,成功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生态旅游名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基本形成以曹娥江景观轴为轴线、老城区和城北新区与开发区为东西两翼的城市空间格局。
杭甬运河上虞段建成,嘉绍跨江大桥、杭甬客专、绍诸高速三大通道建设加快,长海公路、浙东引水、新东进闸积极推进,启动上虞新港规划前期。
实施中心镇、村培育工程,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1+4+X”改革试点,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初见成效。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省级生态市创建。
实施“三高一低”项目和设备淘汰改造三年计划,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推进“两区”和道墟化工小区生态化改造,开展重点排污企业控质减排和全民节能行动,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预计均完成“十一五”目标。
改革开放展现活力。
着力改革、开放和创新,体制机制更具活力。
清理和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以上。
深化“两区”管理体制和扩权强镇改革,下放21、22和12项权限分别至中心镇(经济强镇)、杭州湾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
成立中国贸促会上虞支会,五年累计实到外资9.29亿美元,完成境外投资额1.36亿美元。
表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完成情况
2010年目标值
年均增长
2010年
实际值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28.67
380
11
436.25
11.5
2
人均生产总值
美元
3674
6000
8312
3
财政总收入
20.18
40
15
54.13
21.8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5.17
170
12
198
15.8
5
自营出口
亿美元
8.09
16
22.7
22.9
6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0.66
35
34.5
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7008
23800
29931
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796
10400
13534
11.7
9
城市化水平
49.1
60
58.4
10
R&
D经费占GDP比重
1.56
1.95
城乡恩格尔系数
38.06
36.12
高中和职高普及率
96.21
98
99.33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94.1
98以上
96.16
14
人口自然增长率
‰
0.54
≤2
-0.57
城镇登记失业率
3.5
≤4.2
人才总量
万人
6.53
9.33
7.1
11.4
11.8
17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个
45000
52000
18
科教文卫体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40以上
33
19
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10以上
8.1
20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80
81
21
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70
22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
100
94
23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
预计完成“十一五”目标
24
COD排放总量削减率
15.1
25
SO2排放总量削减率
(二)“十二五”面临环境
“十二五”时期上虞进入人均GDP1万美元的新阶段,处于发展机遇期、优势扩张期、实力赶超期,产业趋于高级化,消费趋于多元化,城市趋于提质化,需顺应趋势,抢抓大桥、高铁、运河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搭建大平台、实施大接轨、推进大跨越。
战略规划优势。
长三角区域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上虞被列为国家级优化开发区、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14个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开发区块和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必将给上虞带来更多的规划保障、政策支持、要素倾斜和密集投资,成为全省新一轮发展高地。
交通枢纽优势。
杭甬客专、嘉绍跨江大桥即将开通,上虞迈入大桥经济、高铁时代,交通枢纽型城市地位全面确立,必将对上虞的生产力布局、产业重构、接轨沪杭甬产生积极影响,为借势、借力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城市竞合优势。
坚持城市与产业互动融合,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经济培育壮大,“浙东新商都”品牌日益打响,“三城一区域”全面启动,基本形成现代化大城市雏形,必将提升上虞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和城市对外辐射力。
产业平台优势。
30万亩海涂成为发展黄金地;
杭州湾工业园区扩容到133平方公里,东一区基本建成,东二区加快配套,东三区规划建设,在全省独具资源要素优势,独具大项目大企业落户、新兴产业集聚的平台优势;
经济开发区拓展至31平方公里,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新平台,必将使上虞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热土。
“十二五”上虞将进入发展转型时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
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同城化带来要素流动更为活跃,科技、人才、资本拼抢程度加剧。
产业重构任务艰巨,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高新技术转移缺乏足够优势,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强,服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足以支撑区域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更为紧迫。
资源环境约束突出,用地指标紧张,融资平台控紧,节能减排要求更高,全速发展的要素保障和产能释放的环境制约矛盾凸显。
社会建设难度加大,日益增强的多元化民生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保障尚有差距,管理服务理念、机制和能力亟待创新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二、总体要求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三个新”的总体要求,突出“推进产业重构、提升城市能级”两大主题,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推进城乡一体,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生态文明,率先建成惠及全市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需深入坚持和实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一体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
坚持转型发展。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着力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强化科技、人才、资本支撑,推进产业重构,加快经济转型;
把社会民生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公平正义,加快社会转型;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政府转型,率先成为全省综合转型示范区。
坚持创新发展。
继续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管理、科技、文化创新,激发活力,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加强商务、政务环境建设,营造争先创优、激情创新的良好氛围;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管理创新,创建创新型城市。
坚持一体化发展。
实施中心驱动、滨海带动、区域联动和城乡互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完善、滨海新城建设和中心镇培育,不断提升城市能级;
加强与沪杭甬对接融合,放大同城效应,增强区域竞合优势,加快提升上虞在长三角经济圈和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
坚持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虞南生态屏障、虞北绿化林带和水、气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科技、人才和设施完善,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等资源,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增强上虞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定位
突出城市与产业互动融合,以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东新商都为依托,着力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杭甬间区域性经济中心、宜居创业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努力成为全省区域中心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
响应省政府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加强大桥、高铁、运河、港口等重大工程和滨海、滨江、高铁新城等大平台建设,不断增强要素集聚、产业升级、综合服务功能,丰富繁荣服务经济,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力。
杭甬间区域性经济中心。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定不移打响“浙东新商都”品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务网络重要节点。
宜居创业的现代化新兴城市。
坚持以民为本,以提质提标、普惠共享为目标,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提升宜居环境,培育大气、精致、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着力打造创业乐园、休闲之都、幸福人居。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基本建成全省区域中心城市,率先建成惠及全市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主要目标:
坚持“两高于、三突出”原则,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十一五”时期、高于绍兴平均水平,体现赶超发展;
突出转型、社会、环境指标,促进经济提质扩量、民生保障改善、发展持续协调。
经济发展再创新规模。
继续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GDP年均增长12%;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均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自营出口年均增长15%。
到2015年,GDP总量力争翻一番,人均GDP突破10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
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跻身全省10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实现双翻番。
转型升级再有新突破。
产业重构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增长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取得显著成效,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质量明显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力争3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比1/3以上;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以上;
全社会R&
D投入占GDP比重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0%以上,规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30%。
城市建设再现新形象。
滨海、滨江、高铁新城初步建成,中心城区建成区扩展到42.5平方公里,滨海新城基本形成5平方公里框架,城市化率65%以上;
对外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与沪杭甬绍同城融合深入推进;
现代商贸、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品质人居等现代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民生再上新台阶。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高水平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住房保障力度加大。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15万人次、就业岗位5万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以上。
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规范提升学前教育,推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
建立教学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四个确保”。
公共财政体制更趋健全,社会分配更加公平,新增财力2/3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居民生活品质居全省前列。
生态文明再展新面貌。
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土地、水、能源等利用效率和废物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绿色经济、循环技术加快发展。
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完成上级任务。
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率7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森林覆盖率46.5%,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0%以上,“低碳上虞”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居全省前列。
表2:
“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2015年目标值
年均增长(%)
指标
属性
经
济
发
展
地区生产总值(GDP)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
13以上
工业生产性投资
1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5以上
2.5以上
规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
3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14.8
社
会
民
生
65以上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
Km2
42.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90以上
约束性
5万
五年新增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人数
万人次
≤3.5
态
环
境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
森林覆盖率
46.5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75以上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6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完成下达指标
27
单位生产总值CO2排放下降
28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万元
29
主要污染物排放
氨氮排放总量削减率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率
三、着力推进产业重构,构筑杭甬间区域性经济中心
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产业重构的主攻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年均投资100亿元以上,占工业投资比重60%以上,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0只、20亿元以上10只、50亿元以上项目有突破;
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5-8家,形成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2个500亿级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物流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县域经济转型示范区。
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
大力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从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土地配套、金融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形成政策扶持体系,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创投、股投基金,实施新兴产业“1331”培育计划,三年安排土地1万亩、30亿元资金进行培育,力争完成投资300亿元、新增产出1000亿元,大力度抢滩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重构制高点,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
专栏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
先进装备制造。
扶持发展特(超)高输变电成套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核电通风与空调设备、天然气成套系统集成设备、数控机床及精密测试仪器、数字化医疗设备等,加强相关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形成一批全国行业领先产品和集团。
整车及零部件。
依托绿野汽车、新时代大动力锂电池等重大项目,整合提升汽配、钢材、机械等产业,加强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推进整车与零部件配套协作本地化,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能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汽车产业集群基地。
新能源新材料。
加快光伏设备、材料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开发,加强硅晶体高端提纯设备研制和高纯硅材料生产,加快风电整机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研发,增强新能源跨学科研发与综合利用,成为全国重要的以光伏、风电为重点的综合性新能源基地。
加强新材料研究应用,重点开发功能高分子、纳米、电子信息材料。
节能环保。
重点发展LED高效节能新型光源产业,着力打造包括LED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产品、检测技术和生产设备在内的完整节能新光源产业链。
推进与国内外大型家电企业配套协作,发展民用空调、纯水机、节能冰柜冰箱和清洁器等节能环保家电,创建省级节能机电循环经济试点基地。
积极发展环境治理产业,重点突破水处理、空气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生物医药。
利用医药化工产业优势,突破一批合成、发酵、分离、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型药物研发,做大做强新型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化学原料药,实现向制剂、成药等高附加值终端产品转变,力争成为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基地。
现代物流。
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大桥、运河和港口物流,有序建设省高速公路枢纽港综合物流基地、杭州湾国际物流园、杭甬运河作业区等服务业综合体,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升级做强优势产业。
重点加强机械装备、精细化工、轻工纺织、照明电器、建筑建材等五大优势产业改造。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推动加工制造与生产服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广泛运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移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提升制造业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化、终端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专栏2:
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导向
机械装备。
重点发展压力容器、特种消防器材、高效节能电机、工业民用风机、制冷设备、精密特种轴承等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系统集成、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
精细化工。
依托省级绿色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绿色合成工艺研究,淘汰或替代落后产品、工艺和装备,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和绿色生产水平,成为全国重要的中高端精细化工基地。
轻工纺织。
加大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力度,加快知名品牌培育,推进童装产业专业化设计生产,全面提高手套、袜业、服装、色纺等行业的品牌化、科技化、组织化水平,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
照明电器。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紧凑型小型化系列电光源和水族光源、紫外线光源、日光浴光源等特种电光源以及高压钠灯、陶瓷金卤灯等新型电光源,提高灯具设计水平,鼓励发展高技术化产品,提升照明电器产业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