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1847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熟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3、积累好词佳句。

4、听写测试。

时间:

早读、随堂进行。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教学思路:

围绕“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自读,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地球的魅力和脆弱。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学习导语,明确要求

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

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

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看图引入,初读全文

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

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学生观看地球图片,交流课前搜集有关地球材料。

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结合工具书,处理词句意思。

三、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

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反馈:

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四、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

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

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个别学生发言,其余学生做补充。

五、作业

抄写词语

抄写“词语盘点”中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

教后小记:

第二课时

学习全文,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

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

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

是否高兴了、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

把触动你心灵的词句画下来,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学生概述课文大意。

学生按要求在阅读中勾画触动心灵的语句。

二、板块研读,深究题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记下了你们心灵震动的痕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

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

(2)渺小:

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读课文。

学生总结课文,说出渺小得理由。

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

如果可以把宇宙看成学校,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

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三、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2)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

(“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②品读句子: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③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学生在读中明白:

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学生依据下列问题品读句子: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四、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品读句子:

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

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

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指导朗读。

(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

理解宇航员的感叹: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

(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学生可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知识,引导同学明白,这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

学生根据理解回答。

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

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

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五、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

这时,你一定有话对地球母亲说,对人类说,或者对自己说吧?

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写话举例:

地球妈妈谢谢您,因为您用宽大的胸怀养育了人类,养育了一切生命。

地球妈妈对不起,我们不但没有珍惜您,还无知无情地毁坏您,给您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人类啊,不要乱砍乱伐,不要随意开采、随意毁坏资源了,不要滥用化学品了,再这样下去,世界的最后一滴水会变成人类的眼泪啊!

我想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让水龙头白白流水。

不在房间里时,不要开着电灯、电视,不要把没用完的笔记本扔进垃圾桶。

因为地球妈妈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做不仅是为自己着想,也是为后代着想。

五、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渺小

地球地球资源有限面临枯竭善待地球、保护地球

人类无法移居

14*大瀑布的葬礼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由壮观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其次是透过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初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想想大瀑布以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三读课文,想想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最后回顾全文,总结写法上的特点。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具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板书课题:

大瀑布的葬礼。

学生齐读课题。

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

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总结以前学习的方法。

抓关键词句;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全班交流问题。

三、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3、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

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四、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如果你是菲格雷特,你会说些什么?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结合学习,畅所欲言,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今日将来

无比壮观逐渐枯竭可能消失

保护自然、热爱地球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1、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围绕课题先质疑,自读课文,接着重点探讨“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组织交流,朗读体会。

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最后通过朗读来提升学生的认识。

课前准备

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2课时。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学习课文,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1.课文插图投影;

2.课件

一、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

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革命、崇高的事物。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

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

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学生课前交流资料,介绍文章背景知识。

(重点是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三、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2)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想象。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土地的重要。

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交流朗读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四、投入感情,诵读“神圣”

引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提示语:

学生不必回答,随即引导全班齐读课文前三自然段。

各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同学背诵下来。

把握本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感悟语言蕴含的意义。

一、读“神圣”,回想画面

引读第1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第2、3自然段。

二、悟“神圣”,探究段落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①交流感受。

②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地善待河水?

读第4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①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文章里哪些句子可以体味到这种独特的味道?

③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么样?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

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②重点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

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②说说我们是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③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土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自由读文章第3~7自然段,从文章里找一找相关的语句。

多读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感受和体会。

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空气对生命很重要。

学生读第5自然段。

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有感情地朗读第6、7自然段。

因为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因为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同属于一个家园。

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我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土地。

如果家园受到破坏,我们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

三、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此为了子孙后代,你们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文章第3自然段不是强调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说“大地不属于人类”?

(2)为什么说“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前面不是强调“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吗?

(3)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全文,背诵语段

因为谁也没有拥有大地的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

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

因为大地拥有着各种有利于生命成长的物质,人类的生命才能得以繁衍、成长、延续。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五、巧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人类与大地上的河水、空气、动植物的关系

土地是神圣的希望白人善待河流、善待空气、善待动物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

16青山不老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师可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要求默读课文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

使学生从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课文。

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一、初探课文,认识老人

1、猜字激趣。

课件出示“老”字。

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谁来说说看。

《说文解字》中也是这样解释的:

“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的本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揭题读题。

2、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语。

(2)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预设交流点: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板书:

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

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过世)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81岁)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再也出不来了)

认真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二、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1、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读这段话。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点拨:

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

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2、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

(1)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

(2)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①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3)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满山遍野绿意盎然的画面,预示老人为绿化山沟,改造山林做出的巨大贡献。

保住了黄土,我们才有绿树,有了绿树,我们才有这一片土地。

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三、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2、集体交流。

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老农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这青山会老吗?

(1)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2)交流练笔内容。

(3)总结课文:

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

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

他知道自己还有很事情没有完成,它知道这条山沟离不开他。

需要他不短地种树绿化。

是老人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

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四、积累拓展

1、赏读课文,摘抄自己欣赏的词语、句子、段落。

2、阅读相关文章。

院子外苍翠欲滴

自然条件恶劣

青山不老老农生活条件简朴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

老人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口语交际习作一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