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139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docx

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学案

6.7.1扇形统计图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场景:

(1)班同学正在体育活动,他们做什么?

你知道他们班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吗?

怎样才能知道呢?

仔细观察这个表,从这个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

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1.根据统计表计算出最喜欢的各种体育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可用计算器计算)。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2.思考:

从统计表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3.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组织学生把计算的结果填到图中。

 

4.想一想,你们能说说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它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5.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6

(1)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我的发现: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课堂达标

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从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

约占(),蛋黄的质量约占()。

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

蛋白重()克。

 

2.右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这是()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

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五、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6.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分析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名称

优点

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下列三幅统计表,说一说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思考:

如果用统计图来表示这些信息,根据我们的发现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合适呢?

说说你的理由。

(1)第一个统计表给出了5年中每年的树木数量。

可以选择()。

(2)第二个统计表给出了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

可以选择()。

(3)第三个统计表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

可以选择()。

三、课堂达标

1.想一想,填—填。

①统计图有()、()、()三种。

②()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

③()统计图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能清楚看出部分和整体的数量关系。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①用()统计图②用()统计图③用()统计图

①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②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

打球

听音乐

看小说

其他

人数

80

68

74

56

23

③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身高/cm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五、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7.5节约用水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2.认识水环境的污染的危害,认识到节约用水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生活中你如果看到一个水龙头在不停的滴水,你会怎么想?

你会怎么做?

我的想法:

 

二、自主探究

1.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根据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完成下面填空。

你收集的是哪里的水龙头的滴水现象?

测量时间有多长?

共滴水多少滴?

2.整理数据。

(1)怎样才能表示全班同学调查到的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呢?

(2)根据整理情况,完成教材106页的统计图。

 

3.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和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我发现:

时间不断增加,滴水量也不断()。

4.解决问题。

如果每个水龙头每分钟漏水60ml,每个学校有1个水龙头漏水,全国大约有30万所学校用自来水,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

平均每吨水价为2.5元,一共要多支付多少水费?

如果1个人1年用30吨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

 

5.看到上面的结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达标

1.全国大约有25万个公园,每个公园平均有2个水龙头漏水,算一算全国的公园一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

 

2.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写一篇周记,主要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样的节水措施。

(可课下完成)

 

四、课外拓展

小资料: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在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五、学习评价

 

6.8.1连续奇数数列之和与正方形的关系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

2.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会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比如,1+3,1+3+5……像这样的算式,你能快速算出来吗?

我的妙招:

二、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尝试分析

点拨:

1+3,先拿一个小正方形,再拿三个小正方形发现这些数量的小正方形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通过计算1+3=22,1+3+5=32,你有什想法?

我的猜想:

小结:

只要是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相加,就能排成每行、每列个数是几的大正方形,和也就是几的平方。

2.练习。

(1)1+3+5+7+9=()2;

1+3+5+7+9+11+1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

(2)利用规律,算一算。

1+3+5+7+5+3+1=();

1+3+5+7+9+11+13+11+9+7+5+3+1=()。

三、课堂达标

1.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我的想法:

2.

请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现在我们不画图,算一算,第10个图形下方的那个数是多少?

能算出来吗?

动笔试一试。

3.下图每个图中最外圈各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照这样的规律接着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6.8.2利用图形求等比数列之和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

2.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比一比,算一算。

你知道12+14等于多少吗?

那么12+14+18等于多少呢?

你发现了什么?

+++=(),

++++=(),

+++++=()。

二、自主探究

1.演示+:

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红),再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黄)。

想一想:

正方形中表示+的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和整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

(涂色部分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

2.++=1-。

看到这儿,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小结:

按照这样的规律往下加,不管加到几分之一,只要用1减去这个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3.尝试练习:

三、课堂达标

1.++++……=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反馈。

2.小林、小强、小芳、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人之间都要下一盘。

小林已经下了4盘,小强下了3盘,小芳下了2盘,小兵下了1盘。

请问:

小刚一共下了几盘?

分别和谁下的?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确定起跑线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立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58创新世界纪录和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二、自主探究

1.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2.小组交流:

观察跑道图,说一说下面的问题:

(1)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3)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结论:

①跑道一圈长度=+2.小组交流:

观察跑道图,说一说下面的问题:

(1)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3)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结论:

①跑道一圈长度=+。

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不一样。

3.让学生观察图说说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

4.小组讨论:

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5.列式解决:

 

三、课堂达标

1.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

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

 

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3.小兰和小红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

(1)小兰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2)小红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3)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