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1288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

《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题库九刑法多选Word下载.docx

列中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ABD)。

车。

当乘警询问其所携带的是否危险品时,张某谎称是大米

张某是派出所民警,某日外出时不慎把枪支丢失。

张某

在春运期间,张某携带50只雷管和10公斤炸药上了火

直隐瞒未报告上级。

之后,犯罪分子使用其丢失的枪支抢劫银行,抢走50万元人民币并打死二名银行职员

C、体育裁判张某获准持有运动气枪一支,经常借给他人打猎,所幸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D、张某是银行的保卫人员,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一支,有时

借给他人打猎,所幸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8、

情形中,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有

ABCD)。

犯罪行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犯罪结果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

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9、间接故意能发生在(ABC

)情形中

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的发

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不计后果,放

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10、甲与乙有素怨,甲准备了弹簧刀,欲杀死乙。

某日,甲与乙相遇,甲挥拳打乙,丙系该二人朋友,恰巧从此经过,

此时甲抽出弹簧刀随手刺出,丙上前拉架走至二人中间,甲

将丙刺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甲致丙死亡的结果是故意

甲致丙死亡的结果是过失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11、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下列

AC)情形之一的,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疏忽大意

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轻信能够避免

12、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下

列(BD)情形之一的,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是过

失犯罪。

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13、甲为了防止其果园被偷,就在其果园周围拉了一道电网,也没有采取其他任何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结果导致小学生乙在附近玩耍时触电身亡。

甲的心理态度不能是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14、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

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BCD)

A、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意外事件

15、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下列(AC)原因之一引起的,不是犯罪。

A、不能抗拒B、过于自信C、不能预见D、疏忽大意

16、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危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

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

的,是(BC)。

A、正当防卫

B、不可抗力

D、紧

急避险

17、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

BD

)。

A、强奸罪B、交通肇事罪

C、爆炸罪

D、重大责

任事故罪

18、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BCD)。

A、放火罪B、玩忽职守罪

C、失火罪

D、交通

肇事罪19、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

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

甲的行为(BC)。

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可能属于防卫过当

20、某地野猪出没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不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周围架设裸线电网,为防止无辜人员触电,在裸线通过的路口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点至早6点,村民乙上山采药,于凌晨

5点30分触电身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以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21、司机谢某雨夜行车,从一块塑料布上压了过去,因当地农民经常在公路上晾稻谷,谢某以为塑料布下是当地农民晾的稻谷,故没在意。

天亮后,有人发现塑料布下有一死人,

经查,死者乙系当地一名精神病患者,雨夜睡在塑料布下,

不料被谢某开车压过。

BD)。

谢某对乙死亡结果的发生所持心理态度为疏忽大意的过

乙的死亡是意外事件

谢某对乙的死亡结果应负刑事责任

谢某对乙的死亡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22、张某驾驶摩托车行进中,被12岁小学生王涛乱扔石子

击中面颊。

张某捂脸时致车辆失控,将一骑自行车的人撞成

重伤。

问:

张某和王涛对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CD)

A、张某应承担刑事责任

B、王涛应承担刑事责任

C、张某不承担刑事责任

D、王涛不承担刑事责任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D、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不予处罚

D、对罪行轻微被免予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依法作行政处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已满十四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

B、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已满十三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C、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D、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27、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ABD)罪应当负

刑事责任。

A、放火B、故意杀人C、绑架

D、爆炸

28、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BCD)罪应当负刑

事责任。

A、抢夺B、贩卖毒品

C、强奸

D、抢劫

29、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ABC)罪应当负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B、贩卖毒品C、投放危险物质抢夺罪

30、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CD)。

李某(15周岁)

实施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

王某(13周岁)

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马某(17周岁)

实施盗窃行为

胡某(16周岁)

实施抢劫行为

31、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BCD)

15

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重伤

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32、李某(22岁)伙同其弟(

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

骗取大量财物,则(

BC)。

人构成共同犯罪

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李弟不构成犯罪

李弟构成犯罪

33、王某(男,1982年10月4日生)于1998年9月2日在

某市人民商场见一妇女出手大方,即尾随至商场外存车处,

趁该妇女开自行车之际,将其裤袋中的钱包

(内有现金3800

元)偷走,后被抓获。

王某的行为(BC

构成盗窃罪

不构成犯罪

c、

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34、下列人员不负刑事责任的是(AB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

B、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

C、醉酒的人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

35、某甲为无业人员,

1980年10月16日出生。

1998年

10月16日甲抢劫了下晚班回家的青年女工乙,事后为了灭

口,用匕首连刺十余刀,致乙失血过多而死亡。

甲在潜逃

年后被抓获。

甲构成抢劫罪,罪行极其严重,可以适用死刑

对甲不能适用死刑,且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不能适用死刑

甲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

36、刑法规定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有

(ABD)。

A、又聋又哑的人

B、盲人

C、醉酒的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37、下列情形中,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的有

(BD)。

A、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B、单位犯罪

C、醉酒的人犯罪

D、过失犯罪

38、

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AD)。

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行为人又聋又哑

行为人系醉酒人

行为人患精神病,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

39、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D)。

生理性醉酒的人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不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未成年人都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0、

列情形中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利用职权对乙进行非法拘禁,时间长达3天

B、军警人员甲持枪抢劫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利用职权挪用数额巨大的救济款进行赌博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41、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的是(ABCD)。

A、免除处罚情节

B、从轻处罚情节

C、从重处罚情节

D、减轻处罚情节

42、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ABCD)。

A、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B、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C、目的是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D、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且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43、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不同之处有(ABCD)。

危害的来源不同

行为针对的对象不同

对行为主体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对限度条件的要求不同

44、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相同之处是(

BC)。

都不能针对第三者实施

都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都是对正在进行或正在发生的危害而采取的

都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所采取的

45、

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拣起砖头砸向杀人

犯,将其打成重伤

B、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威胁时,妇女奋力反击,将

强奸犯咬伤

C、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

D、把小偷制服后,将其打成轻伤

46、实施正当防卫,

AB)。

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

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

只能针对暴力犯罪进行

可以在不法侵害结束后进行

47、

列行为中,不成立正当防卫的有(

BCD)。

A、甲用木棒打击乙头部,欲将乙打昏,抢其钱财,在甲实施打击过程中,乙拾起石头向甲掷去,致甲死亡

B、甲与乙因琐事发生争执,甲非常气愤,扬起拳头,乙见

状拾起一根木棒向甲打去,致甲轻伤

C、甲与乙素有仇怨,某日,甲与乙相遇,

甲大肆辱骂乙,

乙气愤难奈,其推搡甲,甲挥拳向乙打去,

致乙轻伤

D、甲与乙素不相识,某日,甲与乙相遇,

甲无故辱骂乙,

并拾起一根木棒欲打乙,乙见状抢下木棒,

向甲打去,致甲

重伤

48、甲和乙素有矛盾,某日该二人在街上相遇,甲对乙破口大骂,并用力推搡乙,乙挥拳打甲,甲拾起一根木棒向乙头部打去,致乙重伤。

甲的行为(BC)。

B、故意伤害

C、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不负刑事责任

49、某日甲在村边拣拾木材,从乙家门口经过,恰巧乙从家中出来,乙告诉甲不能在其家附近拣拾木材,此时甲看见地

有一根木棍,随手拾起,乙抢下木棍,向甲头部打去,致甲重伤。

乙的行为(BC)。

C、应当负刑事责任

50、某村总有小偷盗窃村民温室大菜棚的猴头菇,于是村民自发的组织起来看管村民的大棚,一日,小偷甲正在盗窃的

时候被村民抓住,曾经多次被偷的四个村民对甲就是一阵暴打,结果导致小偷甲当场被打死,该四个村民的行为属于

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C、防卫过当

D、共同犯罪

51、对正在进行(ABD)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A、行凶B、强奸C、抢夺D、杀人52、对正在进行(ACD)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

过当。

A、抢劫B、抢夺C、绑架

D、强奸

53、李某在路上拦截女中学生王某,持匕首对王进行威胁,实施强奸。

王与其搏斗,并抢得匕首。

李见匕首被夺,即挥拳击打王头部,王以匕首相迎,刺中李的胸部,李当场死亡。

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王是正当防卫

B、王是防卫过当

C、王应负刑事责任

D、王不负刑事责任

54、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

B、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C、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

D、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55、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B)处罚。

A、减轻B、免除C、从轻D、从重

56、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

A、熟悉犯罪地形的行为

B、购买作案用的工具

C、为抢劫而盗窃枪支的行为

D、守候被害人的行为

57、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A、为实施杀人行为购置刀具

为盗窃财物而进行

实地考察

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

将毒药投放被害人

饭碗中

58、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从重处罚

59、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

犯罪的情况可能是(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60、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C)处罚。

A、免除

B、从轻

C、减轻

D、从重

61、犯罪未遂具有如下特征(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

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62、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某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

B、某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

C、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

D、某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后逃离现场,由于发

现及时,火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3、下列行为中,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CD)。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

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6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CD)。

A、某甲欲杀害某乙,自感力不从心,就极力要求朋友某丙

起去。

某丙则劝阻某甲不要杀害某乙,某甲不听劝阻。

某丙遂打电话报案。

公安干警火速赶到,将正在赶赴某乙家途中的某甲抓获。

B、周某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李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李某负轻伤。

C、黄某向检察机关投寄诬告信,捏造马某贪污国家财产万元的事实,后来因为惧怕承担法律责任,就在检察机关立案追究前撤回控告。

D、刘某夜间潜入某妇女房内企图实施强奸,他摸索着往妇女床前走时不慎踢响了地上的脸盆。

该妇女惊醒后大呼有贼,

刘某害怕,迅速逃离

65、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甲在盗窃一老人的3000元钱后于第二天又将所盗窃3000元返还被害人家。

B、乙在入户盗窃时被主人发现当场抓获送交公安机关

C、丙总对人说自己会画外币能够以假乱真,但一直也没有什么具体行动。

D、丁欲下毒杀死丙,在丙中毒后悔,就把丙及时送入医院,经过抢救丙脱离危险。

66、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是(ABD)。

A、甲在盗窃某单位的枪支时,突然听到一阵电铃声,以为是自己触发了警报系统而逃走。

B、乙为了报复而欲杀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实施投毒杀人行为。

C、丁在抢劫时发现被害人是其小学教师后逃走。

D、辛某在抢劫时被巡逻的民警当场擒获67、甲欲杀死仇人乙,遂持枪将仇人乙挟持到一僻静丛林中

去,在5米外对准乙的头部连开两枪,因枪法不准,未中

列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若乙害怕跪地求饶,甲看乙可怜,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

,放过了乙。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B、若乙害怕跪地求饶,甲看乙可怜,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

事后查明,甲手枪内的子弹均为不能击发的臭弹。

C、若甲自幼迷信,自思两枪未中,乙必有神助,害怕继续开枪会遭到神的报应,放过了乙。

D、若此时,恰好一辆消防车从丛林外面鸣笛经过,甲误以为是公安局的警车,怀疑自己的罪行已被发现,慌乱中弃乙

而逃。

68、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D)。

A、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B、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处于犯罪过程中

C、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D、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69、下列与犯罪故意和共犯有关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D)

A、甲一开始不知道现住自己家的张三是罪犯而收留,但在知道其是杀人犯后仍然加以隐藏的,可以构成窝藏罪

B、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100万元。

取得贷款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贷款转贷牟利,不构成高利转贷罪

C、丙发现李四挪用公款所取得的款项放在家中,尚未使用,就&

#8220;

借用&

#8221;

李四的公款50万元购买毒品,丙属

于挪用公款罪共犯

D、丁

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田某多次受

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田某时,丁接受

了王五提供的财物,丁构成受贿罪

70、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CD)

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

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

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

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

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

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

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

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

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

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

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

在两人撕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

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

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71、

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BD)。

是三人以上共同犯罪

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可以是过失犯罪

按照他们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72、李、张二人共谋盗窃某商场仓库,某日深夜该二人到该仓库盗窃,张留在仓库外望风。

李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

在离开仓库前,李放了一把火逃出(消防队员及时赶来,仓库避免了一场火灾)。

之后,李、张二人逃离现场。

分赃时,李将放火之事告诉了张。

本案中,李、

张二人的行为如何定罪?

(AC)

A、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B、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

C、李的放火行为属于超出二人共同盗窃故意的行为,应由李一人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D、李、张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构成放火罪,张

构成失火罪

73、

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

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

的刑事责任

D、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