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103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数数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2、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等。

单元课时安排:

约1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

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

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

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胡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课件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课件\数一数课件

1、这是什么地方?

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

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过渡:

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练练点子表示数。

2、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四、总结提升 兴趣的延伸

谈话: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

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刚从学前教育转入正规教育,不适应的环境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上课普遍比较好动,因而教师的着力点应该主抓纪律。

“数一数”教学内容大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重点。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单元教学内容:

第6―――13页(比一比)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 、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

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全册教材开了个好头,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

2、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3、在与他人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活的联系。

单元重、难点:

1、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单元课时安排:

3课时

1、比多少………………………………1课时

2、比长短………………………………1课时

3、比高矮………………………………1课时

第一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具准备:

课件,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教学“同样多”

1.故事:

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

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

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

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

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

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

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

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

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

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

“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

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

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

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

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

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

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

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课件出示)图上有几只小兔?

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课件\比多少.ppt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

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

我们就说:

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

和同样多。

(4)提出要求:

学生模仿说一遍。

(5)提问:

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

(随意比较)

二、指导操作。

(完成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1)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

梨片有几个?

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

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

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

有没有多余的木头?

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

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

多、少。

教师说明:

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随意比较)

四.操作。

(“做一做”第2题)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

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3.运用新知,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

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

(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

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

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

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

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四、总结

教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学反思:

导入新课部分我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通过这一游戏,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能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使学生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要解放老师的思想,还要解放学生的思想。

老师和学生都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即减少生——师之间的一一对话,而增加一个学生和全体学生之间的对话。

第二课时比长短

教学内容:

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

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

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

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

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duǎn

板书:

长、短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