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074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docx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

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言

 

  

  近年来,我省苏南地区各级党组织主动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的建设新路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动员组织群众、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基层组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体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与时俱进。

现将张家港市委、江阴市委以及中央党校两位专家在全省农村社区党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摘要刊登,希望能对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与党建工作创新有所启迪。

  切实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在推进城乡和谐发展中体现先进性中共张家港市委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主动适应农村城市化的新形势,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党的建设。

  一、顺时应势,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新动力

  1、统筹布局,科学规划,拉开农村社区建设大框架。

科学制订城乡规划,构筑了各具特色的“一城四片区”城乡格局,并通过大力度调整行政区划,全市建制镇由26个减至8个,行政村从原来的436个减至182个,20XX年城市化率达到了60.2%。

在城区整合组建了27个社区,在农村集镇所在地建立了39个集镇社区,在各行政村建立了182个村级社区,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农村社区大框架。

  2、政策引导,集约整合,推动农民向社区有序集中。

专门编制了《全市镇村布局规划方案》,计划用15年左右的时间,使5023个农村自然村庄逐步调减为380个农村集中居住区,预计可节约宅基地面积8.2万亩。

全市已先后建成了金港元丰小区、中德中南新村、锦丰小区等10多个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有6.3万户农民进入镇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的公寓房或联体房,共计节约宅基地面积达3.2万亩。

  3、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农村社区建设坚实基础。

在农村全面推行了“三大合作”改革(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改革、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合作改革),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已达106家,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

目前,全市村平均年可用财力超过了200万元,其中超千万元的村5个,最多的村达5500万元。

对年可用财力低于50万元的40个经济薄弱村,由市财政补贴4000多万元,扶持建造标准型厂房,增强村级经济的内生功能。

  二、与时俱进,构建农村社区党建新体系,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1、在强化领导上突出超前谋划,落实责任。

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纳入市委工作规划。

市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先后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和现场会等多个专题性会议,对全市城乡社区党的建设进行了总体布局和具体部署。

建立了党员干部包片联系社区制度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进行具体指导。

  2、在管理体制上突出完善网络,营造合力。

在镇级社区全面建立了党组织,去年初又在全市开展了村级党组织设置改革工作,8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由支部“升格”为总支或党委,并在农村社区建立了党支部,基本实现了“一社区一支部”。

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及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联席会。

  3、在队伍建设上突出配优建强,激发活力。

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一批有文化、有活力、有创新意识的年轻同志被推上社区工作岗位,70%以上的社区党支部书记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今年,又从市级机关挑选了30名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

建立了社区工作者考核机制,落实了报酬待遇,先后举办了10多期社区工作者专业培训班。

  三、以人为本,拓展农村社区党建新途径,

  真正让农民得实惠、素质得提高

  1、注重硬件投入,完善设施,让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同样的人居环境。

从20XX年起,市镇两级财政投入42亿元,用5年时间实施农村10项实事工程。

全市公路网全面贯通,所有镇村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或一级公路,农民15分钟可到达中心镇,村村实现了通公交车。

新建小城镇绿地250余万平方米,完成了600多个村庄庭园绿化,形成了“社区在园中、园在社区中”的生态景观。

  2、注重教育引导,提高素质,让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同样的文明熏陶。

深入开展“现代人、现代城市、现代生活”的市民意识大讨论,积极实施以“树正确的就业观念、树健康的生活方式、树文明的行为习惯”为主题的农民教育活动。

各农村社区党组织普遍开展了“千家藏书”、“万人读书”等活动。

培育了4万多“三入户”(科技入户、文化入户、卫生入户)特色家庭。

建成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对农民特别是被征地农民实行免费培训制度和就业扶持政策。

  3、注重优化服务,满足需求,让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同样的生活质量。

一是社会保障网络。

全市形成了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体系,累计参加城镇养老保险22.4万人,参保率99%;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5.8万人,参保率98%,参加新型合作医疗51.45万人,参加率98.5%。

二是求助服务网络。

我们利用110社区求助服务联动体系,开通了“1890”社区求助热线和求助网站,依托街道、城镇和村级社区的服务网点,全方位开展社区求助服务。

目前全市已形成十大系列60多个服务项目。

三是扶持帮困网络。

我们全面实施了农村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制度,近9.9万老年农村居民每月可领取80元的养老补贴。

全市每年要拿出2亿多资金用于弱势群体的各项补贴。

  创新党建模式构建和谐农村中共江阴市委

  近年来,随着沿江开发、“三集中”战略的实施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

我们以创建“社区堡垒党(总)支部”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模式和路子,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一、学习华西,创新理念,把加强社区党建作为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战略举措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

通过大力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突破发展空间瓶颈,坚持城乡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提高,以加快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为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社区服务。

全市行政村由原来的526个撤并成305个,明年将撤并成200个左右,目前的集中居住人口已达63.99万,集中率达到54.69%。

沿江地区和其他部分乡镇将逐步实现“无村镇”。

  二是服务群众的理念。

积极引导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服务意识。

大力整合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努力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农民享受改革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成果。

  三是改革创新的理念。

打破以行政村为主管理的旧模式,建立起以农村社区为主管理的新模式,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社区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覆盖,形成一套适应新形势、贴近新实际、服务新农民的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

  二、落实措施,永葆先进,把加强社区党建作为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1、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网络化体系。

市委成立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全市农村社区工作的协调指导。

结合社区换届选举,将19个农村社区党支部升格为社区党总支,全市社区党组织组建率达100%,形成了以街道(乡镇或开发区办事处)党委为核心,社区党(总)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网络。

抓住社区领导班子建设这一关键,从市、镇机关、街道选派了一批素质好、会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数次面向社会择优招聘社区工作者。

加强对社区干部教育培训。

  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多元化保障。

市、镇两级财政为每个社区年拨工作经费15万元,每个新建社区给予一次性补助开办费10万元。

社区工作者的报酬待遇、社区办公经费等,由市镇两级财政和村居合一的行政村保障支付。

在沿江乡镇和农村“三集中”试点镇,重点解决社区规模、选址、资产处置、人员安置、配套设施等实际问题,确保每个农村社区办公活动用房2000平方米以上。

每新建一个农村社区投入500万至800万元,普遍建立起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求助中心、医疗卫生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

  3、健全规章制度,促进规范化建设。

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江阴市社区党组织工作细则》、《江阴市社区堡垒党支部考核细则》等10个文件。

市级机关73个党组织和232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分别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使社区党建工作资源得以充分整合和利用。

  三、发挥优势,打造特色,把加强社区党建作为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龙头工程

  1、强化社区服务,促进人际和谐。

全市已建有社区服务求助中心(站)、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等各类服务设施600多个。

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都设立了100平方米左右的敞开式服务受理大厅,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水电维修、就业援助、法律咨询、民事调解、组织关系接转等一站式人性化服务,24小时受理服务,服务项目有15个系列130余项。

深入开展“联系千户家庭,帮扶万名群众”、“三走进三服务”、“一助一”结对帮困等活动。

  2、营造社区文化,促进文化和谐。

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楼幢、文明家庭等活动,依托社区市民学校、社区党校、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等阵地,对农民群众开展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举办文化节、学习节、读书节、艺术沙龙、体育比赛等,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3、维护社区稳定,促进利益和谐。

建立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管理制度,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近12万老年农民享受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近2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近94万人参加了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并为农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年老人员发放每月80元的生活保障费。

开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30个村(组)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使农民真正成为资产的所有者和受益者。

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网络,促进社区稳定。

  农村社区实践是党领导建设和谐公民社会的成功范例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长江

  近年来,面对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党组织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等方面,都有很多发展和创新。

有越来越多的探索和创新体现了广大党组织对执政党建设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党建设增添了大量新鲜内容,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江苏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就是其中突出的范例。

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

但实际上,它揭示的是政党如何处理与公民社会的关系这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市场经济激发了人的利益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导致了相对独立于国家的公民社会的形成。

公民社会不再认可国家的无限权力,而要求国家按照大众的意愿来运作。

因此,民主政治就成了和公民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政治形态。

而客观上,政党政治又是现代民主政治最为普遍的形式。

所以,在政党政治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和公民社会的关系,是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我国,这一点之所以更加显而易见,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因为我们只有共产党一个执政党。

在西方国家,一个执政党处理不好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别的对这个问题处理得相对好的党会取代它们。

而在我国,如果我们党不能科学处理这个问题,那就意味着社会和国家要发生矛盾和冲突,意味着两者之间产生了断裂,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就要受到威胁。

二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党和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进行的,发展步子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带来的问题也相对集中。

与公民社会的形成相同步,由地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带来的变化也在人们之间造成了极大的不平衡,社会与国家之间、社会内部各个群体、个人之间的矛盾格外突出。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必然加剧社会冲突。

  毫无疑问,在处理党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