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0736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4.(3分)(2015•梅州)粤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发源地分别是()

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

广东省、四川省、湖南省

湖北省、云南省、河南省

河北省、四川省、河南省

5.(3分)(2015•梅州)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3分)(2012•咸宁)如图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结果,从普查结果分析看,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②人口老龄化加重③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④城镇人口比重大于乡村人口比重.

①③

②③

③④

①④

7.(3分)(2015•梅州)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海南岛

台湾岛

崇明岛

香港岛

8.(3分)(2015•梅州)下列地区属于人口密集区的是()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9.(3分)(2010•承德)中国的人口总数居世界()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10.(3分)(2015•梅州)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人口开始减少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长人口在减少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长人口仍然很多

11.(3分)(2015•梅州)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基本内容是()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越少越好

12.(3分)(2011•巢湖)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结果是()

受教育机会增多

住房、交通拥挤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就业机会增加

13.(3分)(2011•怀化)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以下民族节日与所属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泼水节﹣维吾尔族

赛龙舟﹣汉族

芦笙节﹣侗族、苗族

二、非选择题

14.(2012•宁夏)读“中国的疆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北端位于约53°

N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约4°

N南沙群岛的,南北相距5500千米.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带、少部分在热带.

(2)由于我国位于大陆与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使大部分地区一年内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与我国隔南海相望的国家有、等(写出两个).

15.(2011•东莞)2011年4月28日,国务院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结合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表人口增幅=

×

100%

材料2:

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流动人口为2.6亿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这一人数增加1.17亿人,增长81.03%.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

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

(1)从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表中看出,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我国人口总数在不断,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后人口增幅已经明显,原因是.

(2)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流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取整数),主要流向了.大量的人口流动,在春运期间给我国的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

2015年中考广东省梅州市地理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

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

解: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故A错误.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少数地区,故B错误.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C正确.

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故D错误.

故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学生应结合地图牢记我国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

N);

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

E);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

E).

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故选项C描述正确,选项A、B、D是由于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度造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熟记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学生应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提高答题效率.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濒临的海洋,属于基础题.学生应熟记,并结合地图识记.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依据我国各省区的简称解答.

广东省简称粤,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湖南省简称湘,因此粤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发源地分别是广东省、四川省、湖南省.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省区的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区的地理位置,尤其是学生应注意识记这些中国“之最”,提高答题的效率.属于基础题.

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认真读图解答即可.

读图可得:

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变慢一些,人口老龄化加重,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小于乡村人口比重.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情况,读图解答即可.

中国的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

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其中重要的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崇明岛是第三大岛.

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岛屿,属于基础题目.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华北平原在我国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根据题意.

该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学习时结合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人口数量概况.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3.39亿,居世界第一位.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3.39亿,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以上.

此题属于基础题目,较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人口政策.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

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也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一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些国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一些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状态,已引起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结果:

交通阻塞;

就业困难;

居住条件差;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等.由此可得出ACD不符合题意.

此题是考查的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在城市里又会导致哪些后果,多注意搜集材料事实进行知识的积累.

独特的民族风情.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1)“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盛大节日,故A搭配正确;

(2)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每年都举行的重大节日,故B搭配不正确;

(3)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内容,故C搭配正确;

(4)芦笙节是苗族、侗族的盛大节日,故D搭配正确.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N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

(2)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使大部分地区一年内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与我国隔南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菲律宾等(写出两个).

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

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我国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

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冬两季气压差较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影响过的地区,寒冷干燥;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故答案为:

(1)曾母暗沙;

北温;

(2)亚欧;

太平;

(3)韩国;

菲律宾.

考查了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疆域四至点等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属于基础题.

(1)从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表中看出,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我国人口总数在不断上升,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后人口增幅已经明显减弱,原因是实行计划生育.

(2)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流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取整数),主要流向了城市.大量的人口流动,在春运期间给我国的交通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所以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我国人口总数在不断上升,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后人口增幅已经明显减弱.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6.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1.3%,与1990年相比,全国城镇人口增加了3.9亿.在全国人口中,仍有约6.57亿人居住在农村.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大量的人口流动,在春运期间给我国的交通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

(1)上升;

减弱;

实行计划生育;

(2)20;

城市;

交通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