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马建华版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Word格式.docx
《地理马建华版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马建华版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原始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组成。
微生物出现后,即开始破坏岩石中的含氮化合物,并将氮释放到大气中。
待到绿色植物出现,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对原始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使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甲烷变为水汽和二氧化碳,氨变为水汽和氮。
光合作用持续进行,氧气又从二氧化碳中逐渐分离出来,最终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要成分的现代大气。
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从大气中分化出来的。
早期大气含有大量水汽。
由于温度逐渐降低以及大气中含有大量尘埃微粒,一部分水汽便凝结成液态水降落到地面,然后汇聚在洼地中,形成原始水圈。
彗星的冰物质陨落在地球表面,也成为水的来源之一。
后来,由于水量增加和地表形态变化,原始水圈逐渐演变成为海洋、河流、湖泊、沼泽与冰川形成的水圈。
在原始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造就存在着碳氢化合物。
后来,原始生物出现并逐渐扩展到海洋、陆地和地层大气中,形成了生物圈。
第二章地壳
1、地壳:
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
2、矿物:
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3、岩石:
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几何而成的地质体。
4、岩浆岩:
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冷凝结晶或喷出地面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5、沉积岩:
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6、层理:
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7、成岩过程:
风化、剥蚀与搬运、沉积、成岩。
8、变质作用: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域构造的变化。
9、地质构造:
岩层或岩体经结构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10、褶皱: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
11、断裂:
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断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12、板块构造学说:
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是海底扩张假说的具体引申。
13、地震:
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
14、地质年代:
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地壳的组成、结构、构造及外部形态不免经常发生变化。
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事件可以清晰地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
通常以地质年代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与顺序。
1、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
有什么基本特征?
1)形成过程:
原有沉积物不断被后续沉积物覆盖,而与上层水体隔离,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为低价硫化物,软泥中水的矿化度增加,介质由酸性氧化环境变为碱性还原环境,沉积物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物经压缩、胶结作用固结为岩石。
若埋藏很深,还可产生压熔、交代与重结晶作用,使晶体变粗和岩体进一步压固。
2)基本特征:
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沉积岩具有碎屑结构与非碎屑结构之分。
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沉积岩的原生构造特征。
2、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基本方式。
1)一般特点:
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
2)基本方式:
①水平运动,即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
②垂直运动,即块体的升降运动。
3、简述地质构造的类型。
1)水平构造。
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2)倾斜构造。
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
3)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
4)断裂构造。
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断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4、火山活动和地震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
1)火山的影响:
①火山喷发有时引起地震、山崩和海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②一方面形成火岩浆岩,一方面还使一些元素富集形成矿床。
③熔岩流可阻塞河谷,使河水泛滥、河流改道或形成堰塞湖。
④火山灰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可发展种植业。
⑤火山喷发对气温有明显的影响。
2)地震的影响:
①破坏建筑物,使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改变地表形态,使地面隆起或凹陷,并产生地裂缝,使地面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③在陡峭山区,地震可导致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并阻塞喝到,形成堰塞湖。
④发生在海底的地震可引起海啸,对沿岸产生巨大冲击,加速对海岸的侵蚀过程和对海岸建筑设施的破坏。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1、大气:
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
2、温室效应: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因而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
3、水平温度梯度:
在等温线图上垂直于等温线方向的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
4、辐射逆温:
近地面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逆温层。
5、露点:
湿空气等压降温到饱和的温度。
6、雾:
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
7、霾:
空气中烟尘等微粒较多导致能见度变坏的现象。
8、大气环流:
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10、行星风系: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形式。
11、季风:
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12、焚风:
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
13、天气系统:
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14、气团:
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15、锋: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
16、气旋:
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17、气候:
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18、厄尔尼诺:
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
简述题
1、简述大气的组成。
1)干结空气。
指除水汽和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
2)水汽。
3)固、液体杂质。
指大气中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
4)大气污染物。
指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而进入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2、试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征。
1)对流层。
大气的最底层,空气垂直运动旺盛。
平均高度11km。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对人类和地球生物影响最大。
2)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随高度上升温度不便或微升,大气透明度良好。
3)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85km。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有相当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
4)暖层:
中间层顶到800km。
空气密度很小,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很快增加,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常出现极光。
5)散逸层。
暖层顶以上,上界为3000km左右。
空气极其稀薄,温度随高度升高,地球引力很小,高速运动的分子可挣脱地球引力束缚而逃逸到宇宙空间。
3、简述季风的成因。
季风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
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的相对位置、形状和大小,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南北半球相互作用和大地形,尤其是青藏高原的作用对亚洲季风的形成均起着关键性作用。
4、局地环流主要有哪些类型?
各有何特点?
1)海陆风。
滨海地区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影响范围仅限于沿海,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
2)山谷风。
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底吹向山坡,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
3)焚风。
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形成的相对干热的风。
无论冬夏与昼夜,山区都可出现。
5、简述什么是锋?
有哪几种类型?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
1)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2)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
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
4)锢囚锋。
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6、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哪几个,各有何特点?
影响我国的气团多属变性气团。
包括西伯利亚冷高压(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热带海洋气团)。
冬季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仅影响华南、华东、云南等地。
夏季极地大陆气团退居长城以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我国大部。
这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交绥是形成夏季降水的主要原因。
热带大陆气团影响西南地区,形成酷暑天气。
论述题
1、
试述全球辐射平衡。
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又依据本身的温度向外发射长波辐射,由此形成了整个地—气系统与宇宙空间的能量交换。
在地—气系统内部,地面大气也不断以辐射和热量输送形式交换能量。
从全球长时间角度而言,地—气系统的辐射能收入与支出相等,地—气系统的温度多年基本不变,所以全球是处于辐射平衡的。
2、
何谓三圈环流与行星风系?
图解说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形式成为行星风系。
依据全球气压系统分布状况和风压关系,可以判断盛行风的情况。
全球地面行星风系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
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三圈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由于迟到和两极受热不均,赤道上空的空气流向极地,而低层气流自极地流向赤道,补偿迟到上空流出的空气。
这样,在赤道与极地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南北向的闭合环流。
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生作用。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三圈环流:
信风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极地环流圈。
3、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的?
1)地质时期:
太阳辐射变化使系统热量平衡破坏。
下垫面的变化对也气候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地极移动、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和火山活动影响最大。
2)历史时期:
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日地相对位置的变化。
3)近代:
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口急剧增长使得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环境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增加。
最初,主要表现在改变地表面貌。
工业革命后,由于滥伐森林、盲目垦荒,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化。
大城市迅速涌现且日益增多,城市建筑物的兴建和道路的铺设使大面积地表成为不透水下垫面。
城市排放的大量废气和余热也大大改变了城市的热状况并形成城市气候。
同时,城市作为大气污染源和热污染源,正在影响全球气候。
全世界消耗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烟尘和工业废气大量扩散到大气中,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被已被当做近代气候变化的首要原因。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1、水分循环:
水不断的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返运动过程。
2、水圈:
地球表面和接近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
3、边缘海:
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的海。
4、潮汐:
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
5、波浪:
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6、海洋资源:
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7、水系:
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形成的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8、流域:
河流和水系获得补给的地面。
9、径流模数: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10、湖泊:
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
11、沼泽:
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
12、水的总矿化度:
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
13、硬度:
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
14、冰川:
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15、雪线:
多年季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
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1、径流是怎样形成的?
1)停蓄阶段。
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下渗形成地下水。
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
2)漫流阶段。
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
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即漫流阶段。
3)河槽集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后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增加。
2、简述河流补给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1)降水补给。
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融水补给。
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3)地下水补给。
稳定、均匀。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5)人工补给。
受人类影响。
试从全球水循环的角度谈谈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自然、政治和经济等方面)
第五章地貌
1、地貌:
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2、物理风化:
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空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3、化学风化:
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4、风化壳: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
5、滑坡:
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
6、溯源侵蚀:
沟谷流水与河流向源头的线状侵蚀,使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
7、洪积扇:
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衬衫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8、泥石流:
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9、侵蚀基准面:
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极限平面。
10、河漫滩:
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11、河流劫夺:
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
12、河口三角洲:
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13、喀斯特地貌:
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14、岩溶漏斗:
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的封闭洼地。
15、落水洞:
多分布于较陡的坡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部,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是地表水进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
16、冻土:
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石。
17、风沙作用:
风对地表细粒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18、黄土:
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的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灰黄、棕黄或棕红的土状物质。
1、地貌的成因(自然和人为因素)。
1)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2)气候因素。
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3)岩性因素。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4)生物因素。
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发育。
生物也可以形成化石。
5)人类活动。
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
②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该表地貌发育方向。
2、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
2)化学风化。
3)生物作用。
参与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3、风化壳的主要特征。
1)由于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与风化作用就地残留的条件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上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也很大。
2)组成物质以黏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
3)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
4)
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为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4、图示并简述海岸带的划分。
海岸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三个部分。
1)海岸是岸线以上狭长的陆地部分,以激浪作用达到处为上界。
2)潮间带位于高、低潮间,高潮时淹没,低潮时出露。
3)水下岸坡指低潮线以下知道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5、河漫滩是如何形成的?
弯曲河床的水量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凹岸,使其水位抬高,从而产生横向比降与横向力,形成表流向凹岸而底流向凸岸的横向环流。
凹岸及其岸下河床在环流作用下发生侵蚀并形成深槽,岸坡亦因崩塌而后退。
侵蚀物被底流待到凸岸形成小边滩。
边滩促进环流作用,并随河谷拓宽而不断发展为大边滩。
汛期大量悬移物质堆积于大边滩上。
细粒悬移质即河漫滩相冲击物如粉沙、黏土和亚黏土覆盖于粗粒推移质即河床相冲击物之上,形成二元结构,边滩也发展为河漫滩。
论述题:
1、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山地的屏障作用及迫使湿润气流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发生于迎风坡,而背风坡往往成为雨影区。
3)对生物界产生影响。
海拔和坡向不同常形成不同植被乃至生态系统。
4)对自然界地域分异产生影响。
地貌变化既干扰和破坏全大陆尺度的地带性分异,致使绝大多数自然带不能实现沿纬线方向的“环球分布”,又在地带性区域内部表现非地带性分异。
5)对土地类型分化产生影响。
在全部土地单位中,地貌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要素和致变因素。
地貌形态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地类型的变化。
2、综述外动力地貌作用和主要的地貌表现。
外动力地貌作用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里。
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而寒区则以冰川冰缘作用独占优势。
第六章土壤圈
1、土壤:
发育于陆地表面,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
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土壤剖面:
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是一个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4、土壤质地:
土壤颗粒的组合特征。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黏土等。
5、土壤结构:
土壤颗粒胶结情况。
有团粒结构、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6、原生矿物:
岩石受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均未改变。
7、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8、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土壤固相组成部分。
9、土壤机械组成:
不同粒级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
10、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
11、土壤资源:
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
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划分。
从上至下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2、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包括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土壤结持性、干湿度、孔隙状况、新生体和侵入体等。
3、简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
1)地质大循环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而可溶的物质,被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
这是一个范围极广、时间很长的过程。
2)生物小循环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环释放出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植物的活有机体,植物有机体死亡之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矿质养料。
4、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纲。
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
1、如何认识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2、土壤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带性分布。
①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银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地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致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的规律。
②干湿度带性是因海陆分布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海岸线的带状分布规律。
2)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