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等学校等比数列教案.docx
《职业中等学校等比数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中等学校等比数列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中等学校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
教案序号:
教学内容:
等比数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性质,并能运用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对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2)
(3)
2,2,2,2,2,2,2(4)
观察、归纳其共同特点:
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2隐含:
任一项
3q=1时,{an}为常数
二、通项公式:
方法二:
叠乘法∵···
∴···q.q·········q=qn-1
(n-1)个
∴
由于n=1时,上式成立,所以
性质:
三、例题讲解
例1、求下列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a1=2,a3=8
解:
2.a1=5,且2an+1=3an
解:
3.a1=5,且
解:
以上各式相乘得:
例2:
一等比数列第三项与第四项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和第2项。
四、课堂练习:
1、等比数列{an}中a1=1,q=3,求a8与an
2、等比数列{an}中,a2=2,a9=32,求q.
五、课后作业:
P1891\2\3\
六、教后感
等比数列
教案序号:
教学内容:
等比数列
教学目的:
巩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性质,并能运用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中项。
二、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等比中项:
如果在a、b中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GP,则G是a、b的等比中项。
(注意两解且同号两项才有等比中项)
例:
2与8的等比中项为G,则G2=16G=±4
1、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
与某一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积等于这一项的平方。
2、若,则。
例一:
1、在等比数列,已知,,求。
解:
∵,∴
2、在等比数列中,,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
解:
∵,∴前七项之积
3、在等比数列中,,,求,
解:
另解:
∵是与的等比中项,∴
∴
练习:
在等比数列中,,求q。
在等比数列中,,求。
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GP的方法:
1、定义法,2、中项法,3、通项公式法
类比等差数列的性质,猜测等比数列的性质,然后引导推证。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猜测
说明: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类比思想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
1、在等比数列{an}中,a5=2,a10=10,求a15
2、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和等于14,它们的积等于64,求这三个数。
分析:
解法一:
按常规思路,设三个数为x,y,z则
x+y+z=14
x.y.z=64
y2=x.z
让学生自己去解,体会一下未知数多的复杂运算,然后引导学生从等比数列定义出发去设数。
解法二:
设三个数为a、aq、aq2
a+aq+aq2=14
则a.aq.aq2=64易得aq=4
从解法二发现中间数aq很快就求出来了,由此启发引导学生。
解法三:
设三数为则
说明:
让学生体会巧设未知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问:
若四个数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正时,怎样设对问题求解比较方便?
(常设为注意这里公比为q2)
3、三数成GP,若将第三数减去32,则成AP,若将该等差数列中项减
去4,又成GP,求原三数。
(2,10,50或)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讲义
七、教后感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序号:
教学内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目的:
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
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
前n项和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首先来回忆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以及性质.
(1)定义:
(n≥2,
(2)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3)性质:
①成等比数列
②若m+n=p+q,则
探讨了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如何求?
引言中提到的问题:
求数列1,2,4,…262,263的各项和。
即求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可表示为:
①
2②
由②—①可得:
一、前n项和公式
设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是
方法一:
(错位相减法)
由
得
当时,①
或 ②
当q=1时,
方法二:
(利用和式的代数特征进行恒等变形)
当q≠1时,
当q=1时,
说明:
当已知,q,n时用公式①;当已知,q,时,用公式②.
(1)求和的推导方式中
第1种方法我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
(要求掌握)
第2种依赖的是借助和式的代数特征进行恒等变形
(2)由Sn,an,q,a1,n知三而可求二(待定系数法)。
二、例题讲解
例1:
求等比数列的前8项和。
例2:
等比数列中:
(1)已知求前10项和
(2)已知,求前k项和
例3、已知等比数列中求
例4、等比数列中,
三、课堂练习:
课本P192练习1、2、3
P1935
四、小结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及推导方法:
错位相减法
五、作业
六、教后感: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序号:
教学内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目的:
巩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
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
前n项和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及推导方法:
错位相减法
二、例题讲解:
例1:
求和:
(y≠0,y≠1)
变式1:
去掉y≠1
变式2:
,其中x≠0,x≠1,y≠1。
例2、求和:
练习:
求前n项的和。
例3、设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它的前项之和为80,前项之和为6560,求此数列公比。
例4、在等比数列中,已知:
,求。
例5、一个等比数列前项的和为前项之和,求。
(63)
等比数列中成等比数列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讲义
七、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