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882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板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顶板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顶板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顶板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顶板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板管理制度.docx

《顶板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板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板管理制度.docx

顶板管理制度

顶板管理制度

、编制目的

 顶板事故的发生对人、财、物的损伤力是极大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事故隐患和紧急情形,并及时采取应急办法,做出应急预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冒顶事故发生和突发性事故发生时造成混乱或由于职责不清造成指挥失灵,延误抢险时刻,结合本矿实际情形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编制依据

一、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主席令65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主席令7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主席令22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

7)《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

8)《安徽省实施<矿山安全法>办法》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本矿山的相关资料,如《地质报告》《开采设计方案》等。

、编制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依托科学,依法规范”的原则。

4、“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

、危险性分析

一、采矿方式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

采矿方式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是致使此类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缺乏有效支护

支护方式不妥、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支撑力和顶板压力不相适应等是造成此类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井巷掘进中,遇有岩石情形变坏,有断层破碎带时,如不及时加以支护,或支护不牢,均易引发冒顶片帮事故。

3、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

在冒顶事故中,大部份属于局部冒落及浮石砸死或砸伤人员的事故。

这些都是由于事前缺乏认真、全面的检查,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的。

冒顶事故一般易发生于爆破后1~2h这段时刻里。

这是由于顶板受到爆炸波的冲击和震动而产生新的裂痕,或使原有断层和裂痕增大,破坏了顶板的稳固性。

这段时刻往往又正好是工人们在顶板下作业的时刻。

4、浮石处置操作不妥

浮石处置操作不妥引发冒顶事故,大多数是因处置前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浮石情形而造成的。

如撬前掉队,撬左落右,撬小落大等。

另外还有处置浮石时站立的位置不妥,检撬工的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原因。

五、地质矿床等自然条件不好

若矿岩为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所破坏,形成压碎带,或由于节理、层理发达,裂痕多,再加上裂隙水的作用,破坏了顶板的稳固性,改变了工作面正常压力状况,则容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六、地压活动

矿山没有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而对采空区进行及时进行处置,因此受到地压活动的危害,频繁引发冒顶事故。

7、其他原因

不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精神不集中,思想麻痹大意,发觉险情不及时处置,工作面作业循环不正规,推动速度慢等,都容易引发冒顶、片帮事故。

、事故特征

在采矿生产活动中,最常发生的事故是冒顶、片帮事故,约占地下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40%以上。

冒顶、片帮是由于岩石不够稳固,当壮大的地压传递到顶板或两帮时,使岩石蒙受破坏而引发的。

随着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的向前推动,工作面空顶面积逐渐增大,顶板和周帮矿岩会由于应力的从头散布而发生某种变形,以致在某些部位出现裂痕,同时岩层的节理也在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大。

在此情形下,顶板岩石的完整性就破坏了。

由于顶板岩石完整性破坏的结果,顶板下沉弯曲,裂痕逐渐扩大,若是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不妥,就可能形成顶板岩矿的冒落。

这种冒落就是常说的冒顶事故,若是冒落的部位处在巷道的两帮就叫做片帮。

冒顶、片帮事故,大多数是由局部冒落及浮石引发的,而大片冒落及片帮事故相对较少,因此,对局部冒落及浮石的预防,必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冒顶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进程中常常发生的。

因此,应查找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并采取踊跃的预防办法。

 、组织机构与职责

 1.6.1应急组织机构

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总预案中人员分工相同。

1.6.2组织机构应急职责

1.负责对冒顶事故进行风险评估。

依照有关规定报请建设单位安全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一路对冒顶、塌方工程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级别鉴定。

2.负责配置和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及时救援发生的意外安全事故。

3.负责对冒顶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组织保障。

4.组织安全检查,按期分析施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办法和方案,催促整改,负责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情形上报。

 5.负责在员工中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技术培训,组织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1.6.3相关人员职责

  详见《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中职责。

 、应急事故识别与预防办法

  1.7.1冒顶事故的识别与预防:

  冒顶现象发生前,顶板一般有异样响声、掉渣、及流水量增大现象,在日常作业中,要仔细观察。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一、选用合理的采矿方式。

选择合理、安全的采选矿方式,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成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作业制度,是避免冒顶片帮事故的重要办法。

二、弄好地质调查工作。

对于工作面推动地带的地质构造要调查清楚,通过危险地带时要采取靠得住的安全办法。

3、增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与支护的保护。

为了避免掘进工作面的顶板冒落,必需使永久支架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M,若是顶板松软,那个距离还应缩短。

在掘进工作面与永久支架之间,必需架设临时支架。

必需增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对所有井巷均要按期检查,如发觉有弯曲、歪斜、腐朽、折断、破裂的支架,必需及时进行改换或维修。

要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

采用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喷联合支护等方式保护采场和巷道的顶板时,支护要及时,不要在空顶下作业。

4、及时处置采空区。

矿山开采应处置好采矿与采空区处置的关系,采用正确的开采顺序,及时充填、支护或崩落采空区。

五、坚持正规循环作业。

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加速工作进度,减少顶板悬露时刻。

六、增强对顶板和浮石的检查与处置。

浮石是采场和掘进工作面爆破后极为常见而普遍存在的,要严格检查和清理,避免浮石掉落造成伤亡事故。

可采用简易方式和仪器对顶板进得检查与观测,常常利用的简易方式有木楔法、标记法、听音判断法、振动法等。

另外,还可采用顶板警报器、机械测力计、钢弦测压议、地音仪等仪器观测顶板及地压活动。

 

、应急处置程序和原则

 1.8.1汇报程序

  一、现场:

一旦由场内人员、操作人员或警卫人员发觉紧急情形,要立刻用电话通知信息管理人员,肯定应急级别,临时担任场内应急指挥,向领导部应急指挥、管理层和监理工程师通报,指挥部接到汇报后,按实施程序启动应急反映组织。

  二、场外:

按照应急类型、发生时刻和严峻程度,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需向外通报。

在应急指挥的指导下,通信联络负责人按应急预案规定行动。

 1)、公共信息:

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员工、公众提供有关活动的信息。

  2)新闻发布和事故报告:

向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紧急事故和任何人员受伤的信息,只有以下人员有权发布:

指挥长、副指挥长。

  3、村队反映:

项目若是发生紧急情形会对村队造成危险,指定的通信负责人应该与本地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或环保部门维持联系。

他们应该取得对紧急情形的简单介绍和任何须要的专门说明。

紧急情形汇报流程图

 

1.8.2、保护办法程序

当事故将危及施工现场人员、财产、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时,由安全科宣布实施保护程序。

一、人员疏散:

由安全科负责人组织应急捍卫组第一对受安全要挟的人

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

二、人员查点:

由安全科负责人指定警卫人员对疏散人员进行查点。

对查点情形向副指挥长汇报,副指挥长向指挥长汇报。

3、财产疏散:

确保无受安全要挟的人员后,再对受安全要挟的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

4、危险区进出管制:

按照现场危险情形,设立警示或警告标示,只能由抢险人员进入,确保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1.8.3、应急响应程序

一、发生冒顶事故后,要当即掌握情形。

不论现场何种局面,必需掌握的情形有:

事故发生时刻与地址;种类、强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形,现场人员是不是已安全撤离;是不是还在进行抢险活动;有无火灾及冒顶伴随;现场的方向、风速;事故危及项目外的可能性。

二、报告与通报。

在掌握事故情形,并判明或已经发觉事故危及项目外时,应当即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报告:

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照事故的严峻程度及情形的紧急程度,按预案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

3、组织抢救与抢险。

制止危害扩散的最有效办法是迅速消除事故源,制止事故扩展。

同时,要熟悉事故设施和设备的性能,知道抢险方式,必需组织及早抢救与抢险。

要迅速集中力量和未受伤的职位职工,投入先期抢险,包括:

抢救受伤害人员和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组织经培训过的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停止设备运转、灭火、隔离危险区等;清点撤出现场人员数量,组织本单位人员撤离危险区;组织力量为前来应急救援的队伍创造条件。

 、现场处置及预防办法

现场处置方案:

一方面按照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增强现场顶板管理。

同时要对采场矿岩情形常常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其转变规律,按照不同情形,采取相应的预防办法。

发觉岩石松软时,应及时支护,尽可能避免在空顶下作业。

采场和周围作业点放炮后,应仔细地检查采场顶帮的岩石和支护。

检查时人要站在安全的地方,由外向里用尖头长钎子或带矛头的长竹竿撬下松动的岩石。

检查处置完毕,再通知其他人员进入采场作业。

另一方面,注意观测顶板冒落预兆,避免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

大多数情形下,顶板冒落之前都会有些预兆,如顶板岩石下沉、支架发出爆裂声、发生折断;顶板岩石发出破裂和撞击声;顶板有岩石碎块掉落,和涌水、淋水量增大等现象。

一旦发觉采场有大面积冒顶的征兆,应当即停止采场作业,马上撤离作业区内的人员。

顶板冒落的观测方式有木楔法、标记法、信号柱法等。

木楔法就是在顶板裂隙中钉入一块小木楔(或小金属楔),若是顶板变形、裂隙增大,小木楔会自动落下或松动,说明顶板有冒落危险。

标记法是将黄泥、油漆、水泥砂浆抹在顶板裂隙上,观察其转变,也能反映出顶板变形情形。

信号柱法是在采场每隔7~10m用毛竹(或木柱)支撑在顶底板之间,若是发觉毛竹(或木柱)压裂,发出响声,说明顶板下沉有冒落危险,应当即将人员撤离采场,然后制定安全办法进行支护。

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应当即将所有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方。

随后需通过一段时刻的观察,若顶板或边帮无明显冒落特征,可安排排险处置。

如有明显位移,经需通过较长时刻的观察后再定处置方案,报矿长批准后方能执行。

要避免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必需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从多方面采取综合预防办法。

一、选用合理的采矿方式

选择合理、安全的采选矿方式,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成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作业制度,是避免冒顶、片帮事故的重要办法。

二、弄好地质调查工作

工作面推动地带的地质构造要调查清楚,通过危险地带时要采取靠得住的安全办法。

3、增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支护和保护

为了避免掘进工作面的顶板冒落,必需使永久支架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m,若是顶板松软,那个距离还应缩短。

在掘进工作面与永久支架之间,必需架设临时支架。

必需增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对所有井巷均要按期检查,如发觉有弯曲、歪斜、腐朽、折断、破裂的支架,必需及时进行改换或维修。

要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

采用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喷联合支护等方式保护采场和巷道的顶板时,支护要及时,不要在空顶下作业。

4、及时处置采空区

矿山开采应处置好采矿与采空区的关系,采用正确的开采顺序,及时充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