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876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docx

博罗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周考试题二

博罗县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周考试题

(二)

试题精粹

04-230921

博罗县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周考试题

(二)

语 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沆瀣一气/巷道     鞭笞/苔藓   行伍/行云流水

B.斐然成章/悱恻     嗔怒/滇池   折本/不折不扣

C.好高骛远/芜杂     淬火/猝发   起哄/哄堂大笑

D.色厉内荏/熟稔     绸缪/荒谬   载体/车载斗量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那位曾经因盗取莫高窟壁画而臭名昭著的兰登o华尔纳在传记里这样写他见到敦煌那些精妙绝伦的艺术形象时受到的震撼,"神佛们是那样地高深莫测,使我第一次意识到为什么我会远涉重洋横越亚美来弄清楚他们的存在。

这非凡的美已让我无法使自己带着批判的眼光从事研究。

我并非佛教徒,但此时却领受了一次神佛的洗礼。

"敦煌就是以这样的魅力让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趋之若鹜,甘愿相守。

A.臭名昭著   B.精妙绝伦   C.高深莫测   D.趋之若鹜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B.在电影的结尾,冯导情理之外却是意料之中的来了一句:

21世纪什么最可贵--和谐!

从而显示出他坚定不移的走主流路线,也标榜出其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

C.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

D.把现实中破败凋敝的骑楼搬到世博会上去做广东馆的主要造型创意,就是由于先进的广东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臣服的原因。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⑤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⑥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③④①⑤⑥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⑥②⑤③④①     D.③④⑤①⑥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2分)

颜真卿,字清臣。

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事亲以孝闻。

命为监察御史。

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

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

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

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

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曰:

"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

"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曰:

"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

"

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

"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上从之,朝廷失色,李勉闻之,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乃密表请留。

又遣逆于路,不及。

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

诸将丛绕慢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

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卿怒曰:

"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

"拂衣而起,希烈惭,亦呵止。

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曰坑颜真卿怡然不介意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兴元元年,王师复振,逆贼乃遣其将辛景臻、安华至真卿所,积柴庭中,沃之以油,且传逆词曰:

"不能屈节,当自烧。

"真卿乃投身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复告希烈。

兴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阉奴与景臻等杀真卿。

先曰:

"有敕"。

真卿拜,奴曰:

"宜赐卿死。

"真卿曰:

"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不知使人何日从长安来?

"奴曰:

"从大梁来。

"真卿骂曰:

"乃逆贼耳,何敕耶!

"遂缢杀之,年七十七。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

5.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不劳师旅      劳:

使……劳顿   B.又遣逆于路        逆:

送别

C.举刃以拟之      拟:

比划         D.沃之以油          沃:

浇淋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郡人呼之为"御史雨"       出为平原太守

B.杨国忠怒其不附己           将食其肉

C.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     乃逆贼耳

D.卢杞专权,忌之             景臻等遽止之

7.唐文宗评价颜真卿是"忠烈之臣",下列能直接体现"忠烈"特点的一项是(3分)

①真卿至,立辩之             ②上从之,朝廷失色

③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       ④不能屈节,当自烧

⑤真卿乃投身赴火             ⑥乃逆贼耳,何敕耶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五原有积久不决的冤案,颜真卿到后马上辨清实际情况。

案件判决后,当地原本大旱,竟然下起雨来。

B.在安禄山还没谋反前,颜真卿以下雨为借口修整城墙疏浚护城河,暗地里做好准备,最后果然发挥了作用。

C.卢杞专权,他与颜真卿不和,趁着李希烈谋反的机会派遣颜真卿前往敌军,故意要害死他,朝廷官员纷纷阻止。

D.李希烈派人去杀死颜真卿,颜真卿发现不是皇帝派遣而来的,临死前还痛骂叛贼,最后英勇就义。

9.断句和翻译(10分)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曰坑颜真卿怡然不介意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

(3分)

译文:

②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

(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虞美人·春愁

陈 亮

东风荡飏轻云楼,时送萧萧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曾多次上书孝宗皇帝陈述恢复方略,均无功而返。

在长期的乡居中,被奸人陷害,屡遭牢狱之灾,几乎被杀。

但他的志向丝毫未改,思为世用。

(1)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题为"春愁",所愁的到底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

(白居易《琵琶行》)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苏轼《赤壁赋》)

(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论宋诗

钱钟书

南宋时,金国的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

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

明代中叶以后的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

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

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

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

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

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

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

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

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

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

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

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毛泽东同志早指出: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

"宋诗就可以证实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

这个危险倾向在宋以前早有迹象,但是在宋诗里才大规模的发展,具备了明确的理论,以至于罩盖着后来的元、明、清诗。

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

嫌孟浩然"无材料"的苏轼有这种倾向,把"古人好对偶用尽"的陆游更有这种倾向;不但西昆体害这个毛病,江西派也害这个毛病,而且反对江西派的"四灵"竟传染着同样的毛病。

他们给这种习气的定义是:

"资书以为诗",后人直率的解释是:

"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

"宋代诗人的现实感虽然没有完全沉没在文山字海里,但是有时也已经像李逵假洑水,探头探脑的挣扎。

从古人各种著作里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孳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和书箱砌成了一座象牙之塔,偶尔向人生现实居高临远的凭栏眺望一番,内容就愈来愈贫薄,形式也愈变愈严密。

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丧失了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

(选自《〈宋诗选注〉序言》,有删节)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从南宋到元、明、清,对宋诗的评价虽然褒贬迥异,但都犯了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批评有失分寸。

B.唐代以后的诗人都会有类似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时候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