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853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

《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x

我们所指的学校文化,是指把书香校园溶于特色学校发展理念,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教师作为第一资源,把科研作为第一动力,将“文”(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师德师风等)春风化雨般地“化”入环境中,“化”入管理细节中,化入师生的每一个角落,组成学校发展的灵魂,凸显学校的个性。

通过构建一整套以书香校园文化为特征、以创造为实质的行之有效的侧重于学校精神文化的学校文化。

书香校园,以教师、学生发展为本,创新学习理念,构筑学习平台,创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环境学习生态系统和共享网络,书香校园的特征体现为学习化管理、研究型教学、研究性课程、书香型环境。

强调通过全员的、持续的、终身的学习,提高团队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

通过营造书香型校园文化氛围,建立书香型管理机制,建构书香型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从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使学校成为不断产生教育知识和教育智慧的场所。

2.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教师“自主自觉自创”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提炼出教师在书香校园中专业成长的一般模式和实施策略;

唤醒师生沉睡的激情,转变教师的价值观念,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学习生活方式。

开发师生最大的潜能,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服务的大教育观,回归教育本真,享受教育幸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通过研究,形成学生多彩的学习文化。

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提炼出各阶段学生阅读目标,一般模式和实施策略;

通过研究使学生有良好的读书习惯,科学的阅读方法,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特别加强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广收博采,“移情化性”“培本正源”,在自我选择中保证个性成长。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研究,由点到面加大学校在书香校园为特征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践行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一般模式,以此加快教育内涵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3.研究重点

(1)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提炼学校精神的目标研究。

书香校园的形成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让师生在读书中共同发展。

通过研究与实践,在师生中大兴读书学习研究之风,在书香校园营造的过程中能够提炼出学校精神的目标研究。

(2)创建书香校园,发展学校文化,提炼学校精神的策略研究。

①培养教师成为读书人、文化人的策略研究。

②培养学生成为爱读书、会读书的策略研究。

③启动书香校园“123”活动课程,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的研究。

④创设书香氛围营造环境文化的策略研究

4.研究策略。

(1)抓住几个点。

生长点在课堂——每学期四个课例的微型研究。

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

因此,我们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究现场,让他们亲历课堂,使他们真切触摸到课题研究的脉搏,每个学期人人要进行4个典型课堂教学的微型研究,自己确定研究目标、编制研究问卷,还要自己邀请相关成员参加研究,做出评价。

动力点在活动——课堂研讨、沙龙、下午茶。

定期举行课题组教师下午茶与沙龙活动。

我们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记录平时教学中遇到的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从中找出开发学生创新学习潜能的有效教学策略;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参与校级以上课堂研讨与大型沙龙活动20多次,小组内的研究活动30多次,还承担了全国校本研修活动的研究现场,组织10多次对外交流活动,组织课题组成员分别到运村、天津、武汉、吉林、深圳、外来工子弟学校等上课、讲学、研究交流。

发展点在文化——形成课间、办公室文化。

为了方便开展活动,我们按照研究的方向与年级段分成了4个研究小组。

可以随时随地地展开研究。

组织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即时点评,有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断点评、总评,经常采用点击式评课,形成浓郁的课间、办公室研究文化。

在教育在线与学校校园论坛课题组成员人人都建立了课题研究的专题帖,天天有反思、天天有研究,积极与特级教师进行对话互动交流。

共享点在于积累——重视资料积累。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研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师生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所获取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对于本人和他人,对于以后的各届学生,都具有宝贵的启示、借鉴作用。

每学期结束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读书笔记、教学随笔与教学反思、学生日记的展评活动与研究开放活动,每次在学校的海报贴出后,许多老师总是自发的参加,两学期来,形成了一种文化。

(2)落实几项考核。

动态考核。

我校修订了《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教科研规程》《课题管理办法》《课题研究奖励制度》等规章,形成教育科研导向、评价、激励机制。

形成以子课题组组长为核心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网络,进行人人考核,题题评估、周周研究、月月观摩,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档案袋考核。

学校为每一个教师备了一份课题研究档案袋。

要求在课题承担者中开展“五个一”活动:

订好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每月填写一份“课题实录卡”,课题组每学期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二节实验课,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总结和论文。

教师研修手册的使用。

我们的研修手册采用积分制的方式,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科研、课堂提倡研究几个方面。

采用研修手册,主要是为了做到五个结合:

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5、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2003年1月—3月,启动阶段。

设计研究规划,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任务。

负责人:

奚亚英庄惠芬吴群英

第二阶段:

2003年4月—8月,理论研究阶段。

黄亚芬朱燕芬吴小江王岚

第三阶段:

2003年9月—2003年12月,理论研究与课题论证阶段。

庄惠芬霍小玲壮亚芬

第四阶段:

2004年1月—2006年2月,实践研究阶段。

黄亚芬吴静龚小鹰何敏汤华燕祁兴芬张丽娟赵维华

第五阶段:

2006年2月—2007年6月。

结题阶段。

庄惠芬朱燕芬吴群英薛博娟孟亦萍王小波

6.研究方法设计

(l)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有关书香校园、学习性组织历史、现状、不足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2)调查研究法:

对影响书香校园形成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调查;

(3)档案袋评价法:

对儿童的发展、教师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评价;

(4)行动研究法: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教学行为,最后得出科学的有价值的结论。

(5)个案分析法。

对研究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人,典型的课,典型的活动进行现象分析,进而发现总结规律。

(6)经验总结研究法。

三、创建书香校园的行动策略

通过研究与实践,在师生中大兴读书学习研究之风,在书香校园营造的过程中能够提炼出学校文化的目标和相应的策略。

(一)营造学校文化环境、读书氛围的策略研究。

营造书香校园,让教师学生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1.处处都有书香味——营造浓郁的学习环境的策略。

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我们创建“三级”校园书香网络,让师生走进开放的书海。

①是阅读中心,构造书香校园。

由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组成的300平方米的“书苑”,整洁、宽敞、优美,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

图书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

每学期奖励学习型教师与小小读书迷。

②是每一楼层都设立级部书吧,级部乐池,打造书香级部。

这个室以年级来组建,是实施课外阅读中“计划性”阅读的主要场所。

阅览室里摆放《新世纪小学生文库》一套,本年级学生必读书和选读书。

级部主任、任课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更新图书。

在快乐的乐池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弹奏喜爱的乐曲,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触摸电脑查阅需要的资料,欣赏名曲名篇名景。

每个办公室每学期都不断充实一些学校的推荐的新书,教师可以随时阅读。

③是班级图书架,营造书香班级。

书由学生自带,存书量不少于100本,相互交流阅读。

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将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

这些开放的书架,看似有形,实则无形,有形的是提供了阅读的场所,阅读的空间,无形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有形的书架,无形的引领,提升了师生的人格,陶冶了师生的情操,提高了师生的素质。

每个教室中开辟“书墙”,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选取那些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的书报,展览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成长册,“书墙”上有学生的新书推荐,也有老师的“经典导读”,让教师默默的墙壁静静地说话,无形中引领学生读书。

在每个教室的走廊上都挂着一些“民人名言”,这些名言的作者都来自一线的老师对于教育的感悟。

教室四周的墙壁、门窗、学校大厅成为了孩子们自己的各种作品(书画、小报、读书卡、伙伴间的评价、老师的鼓励、友情提醒、小饲养等等)的展示台,浓浓的文化气息让师生在教室和办公室时刻感受到“我属于我自己”,让教师乐其教,学生乐其学。

2、人人都有文化味——形成多元人文组织

人文就是与人相关的文化现象,一所学校人文环境的内核是校园的精神文化。

我们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弘扬人文精神,构建书香型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

培育团队精神表现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表现在师生各个领域精神生活的自由发展上,表现在教育活动与学校自然环境以至整个大自然浑然一体上,也表现在学校中和睦相处的人际组织关系上。

(1)学术研究委员会:

一些青年骨干教师自发地组成了学术研究委员会,重在构建各类研究与交流平台,以骨干教师带动教师的自主发展,以专家协作、帮助为辅,以系列性的专题研究、案例研究、团队开发、行动研究为主导方式,做到每月一次“专家论坛”“青年教师论坛”,组织学术研讨、课堂教学的研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层层推进,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基础上普及,构建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智慧型、发展型的教师。

(2)教师下午茶友会:

每天午后,在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俱乐部里,有书香茶香,有欢声有笑语,自由翻阅书刊杂志,有的三三两两促膝谈心,品着香茗、喝着咖啡,或轻声争辩,或进行商榷、或议着时事,说着心事。

没有形式的束缚,没有任务的羁绊。

我们用午后温情为教师打开一扇窗,提供一个话语的空间和一场思维撞击的可能,让教师们为一个事业的理想而放飞思维,拷问灵魂,在开心品味茶、咖啡、思维、书籍大餐的同时,迸发思想的火花。

在这样的对话中,把平日里没有机会一吐为快的思考,委屈说出来,把平日里没有机会说的话——忧虑的、痛心疾首的、无可奈何的、欣喜苦闷的统统说出来,以热爱教育的心去诉说,凭借对教育的爱去寻找,从而提升自我修养,更可以诱发更多的研究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书友俱乐部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我们学校建立了“湖塘桥中心小学书友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教师们互相推荐新书好书,无障碍发表争鸣,零距离交换学术思想,更多的时候发表指导学生读书的良好建议,与孩子一起背经典诵读,独特的读书笔会,大范围的读书沙龙,这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开展心际交流,将读书思考向学校以外的时空延伸,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高业余生活的品质,汇编的《读书私语》洋溢着老师们博览群书的感悟。

《新教育之梦随想录》记下了大家对新教育的憧憬与希翼,每逢学期初,大家收到的礼物便是最新的书籍,因为有书的滋润,课堂上我们更加挥洒自如,因为有书的引导,我们的内涵更加丰富,因为有书的影响,我们的激情更为洋溢,因为有书……“书友俱乐部”成为了我校教师的又一精神家园。

(4)新教育实验共同体。

一位新教育实验的老师曾经说过:

新教育实验是承载理想的小船,让我们有了畅游的海洋,新教育实验是放飞希望的蓝天,使我们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间。

新教育实验把大家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价值观团结到了一起。

在这个共同体中,可以与你梦想中的教育专家、名师顾泠沅、钟启泉、窦桂梅、朱永新、成尚荣、孔企平、黄爱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话;

可以在新教育在线开设自己的帖子,天天有反思,天天有随笔,天天有研讨,天天有进步,伴着名师大家的指点与同伴的关心,我们与新教育共同成长。

新教育成了一种真正的研究,真正的科研。

大家感染着,激动着,行动着。

用明天的梦想激励今天,用今天的努力走向明天。

新教育让我们共同在线,团结一致,发挥出1+1》2的能量。

(二)形成张力,打造书香教师的幸福人生的策略

1、形成教师学习的主杂粮体系

主粮杂粮菜单制。

主粮是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杂粮是指各种领域知识的积累、各行各业成功人士成长模式的借鉴。

我们从文学作品、企业管理、专业书目、教育教学理论、儿童读物五个方面开设了主粮的菜单和杂粮的菜单建议,每年都把本年度本学期的培训菜单公布给教师。

阅读学习规划制。

我们学校的每个教师在每个学期都要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制定学习型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对阅读的刊物、阅读的书目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实的记载,并形成相应的指导管理策略。

校内校外专家网络制。

我们形成了校外专家库。

由吕型伟、钟启泉、朱永新等教育家,也有丁伟民、沈克强、徐惠仁等身边的专家,还组成了校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校内专家,还有各行各业的行业专家。

完成了专家库的建设,形成了专家网络。

每月举行校外专家论坛一次,校内专家讲坛一次。

让我们的师生聆听窗外窗内的声音,让教师开阔视野,感受激情。

让师生们领略更多的精彩,学校才是师生成长的“动感地带”。

2、采用多形式的教师读书策略。

购书经常化:

每年学校都给教师发放购书卡,并引导教师合理用好学校赠送的购书卡,每学期自购教育教学与人文科学方面的著作3—5本,每学期精读2-3本。

构建家庭书屋,倡导藏书。

读书常规化:

把“教师读书”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月度考核之中,把“教师读书”作为每个教师日常工作职责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舍得读书时间的投“资”,每周工作日中,每位教师腾出1-2课时,不用上课批作业,也可以不到班级,专门用于泡图书馆、阅览室读书,使教师的读书时间得到保证。

级部引领化:

各级部目前都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确立了学习型骨干教师,我们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作用,做学习的引领人,做学习的帮助者。

方式多样化:

个体研读。

根据规定篇目与自选篇目,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

集体阅读。

领导与级部组织定期读书学习——擦亮魅力前沿。

青年教师读书沙龙——共享智慧大餐。

3、构建柔性化的评价机制

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

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

那么如何能够促进教师读书、学习的那种持续而长久的学习动力,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看到目标、为实现目标而执着的一步步向前,再向前。

我们根据教师的成长的不同阶段与教师的发展需求,提倡教师人人读书,举行各种阅读教师的分层评比。

我们主要设立了“书香型教师”、“勤学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三个发展阶梯。

同时还形成柔性化的制度文化。

①有形到无形的有机统一

关注有形之制度,更关注制度是否有益于教师的发展。

对有形的学习培训研讨制度通过无形中内化为自己的理念、调节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进行良性的循环。

关注有形的计划,每一学期我们将学校讲座、讲授、讨论、分析等的安排发放到老师的手中,更要关注计划外的自我控制。

诸如每一次的研究活动,课内外自由的民间研讨,如讲台边某个案例的交流、阅览室个性化的学习、办公室某种观点的争论,这些更为重要的教研资源,是无形的。

②共性与个性的共同发展

校本研修在满足不同教师的共同需求基础上,要致力于促进教师个性发展,促进不同教师自身教学风格与特色的形成。

我校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就兼顾了内部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规范与自由的有效结合

规范必不可少,自由也不可缺,规范要有弹性,自由要有约束。

比如我们学校每学期每位老师必须选择3~5本教育教学或者人文方面的专著来为自己充氧,这是一条规范,但规范也给予每位教师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专著就是各人的自由。

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通过深入地进行问题探讨,与教师相互间提问,读书沙龙以检验相互的自我学习效果。

4.构筑多元的校本研修文化策略

努力构筑校本研修文化,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研修机制,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

(1)抓好一个定位原生态研究

学校引导教师到教育改革的现场去研究。

把课题研究的落脚点放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上,形成“人人在研究课堂教学,个个在探索课堂教学规律”的浓厚研究氛围。

对教科研活动进行新的定位,把教科研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

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把“切实点”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

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

(2)抓好一个范式行动研究

把每年四月定为校本研修月,并设立了每周的“周五教科研日”制度。

以专题学习、教学咨询、教学指导、听课评课说课、课改沙龙、校长讲坛、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活动形式,同时通过研究课观摩、课题研究开放周、案例式沙龙交流评选活动等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创造条件。

达到“教学即研究”的境界。

(3)抓好一条主线问题反思。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教育的智慧也是如此吧。

在我们学校,教师坚持写教育随笔、反思日记,这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一种需求一种习惯。

大家用笔用心记载着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记载着教学中无法预约的精彩,记载着自己的感悟心得。

(4)抓好一个智慧共享的网络平台

新教育在线,构筑了一道新的教育航海线,它承载了理想的小船,让我们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畅游的海洋。

在新教育在线,我们可以与名师直接对话在新教育在线可以享受各个论坛中的新课程,新点子,新日记,新反思,新随笔,新故事,我们就感觉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向上的力量被托起,不自觉的就顺着船只前进的方向航行。

(三)内化习惯,形成书香学生的快乐学习文化的策略

我们从小为学生播下爱读书的种子,提倡“人人读好书,班班飘书香”,让他们从小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

1.确立阅读阶梯。

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了小学阶段组要达成的阅读目标。

(1)整个小学阶段课内外阅读总量增至约300万字,各类习作篇数从规定60篇增加到200篇。

(2)学生写读书笔记至少达到6万字以上(每周要求写500-800字,每月搞好一次积累展览)。

(3)学生每人在家庭中建小书房或小书橱一个,平均每人藏书量50本以上,小学阶段计划读中外名著10本,古诗背诵200首以上。

(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的识字量增加至3000字以上。

读书成为每人一日生活之内容,形成自己的读书特色,促进个性发展。

(5)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提前写作,小学阶段达到40分钟能写300字以上且中心合理有内容的习作。

我们从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形成了1-6年级各个年级阅读目标。

 

年级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

阅读积累

一年级

1、创造愉快的课外阅读环境,在教师统一组织下,学生愉快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有阅读兴趣和正确的阅读行为习惯。

2、每次阅读能坚持十五分钟以上。

1.初步掌握看图的方法。

2.学会阅读低、幼拼音读物的方法。

3、加强朗读训练。

1、在教师指导下,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意识和较浅显的阅读能力。

2、借助拼音,读准字、词、句,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理解读物的基本意思。

3、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1、儿童画报类:

10本2、拼音读物类:

10本3、低、幼儿歌:

15首4、背诵浅易优秀诗文30篇(段),全学年阅读6万字,积累1.5千字。

二年级

1、在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下,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正确的阅读行为习惯。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4、每次阅读能坚持十五到二十分钟。

1、懂得看图说文方法。

2、学会较简单的阅读注音儿童读物的方法。

3、初步掌握朗读方法,开始进行默读训练。

4、掌握查字典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2、能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

能正确、清楚地用连贯的语言口述图画主要内容。

3、借助拼音初步理解读物的基本内容。

4、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有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1、拼音读物类:

25本

2、儿歌:

15首

3、背诵优秀诗文30篇,全学年阅读16万字,积累3.5千字。

三年级

1、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兴趣,初步养成阅读习惯。

2、每天能坚持三十分钟左右的课外阅读。

1.学会默读,训练默读速度。

2。

初步学会科学安排阅读时间的方法。

3、学会简单的阅读摘录,能归纳、摘抄好词佳句。

1、 

初步具有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