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7946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现状与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docx

中小企业对中国的经济超过了半壁江山,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新增就业的3/4,出口的70%,税收的50%,很多人不知道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研究开发是从中小企业来的,应该说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明天。

面对当前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融资困难,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需求下降,近来中小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而华尔街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大的风险,使得我国商品出口目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下降。

这对我国绝大多数加工型贸易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严峻的形式下各国为在这种经济大风暴中掌握主动权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本国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并适时的引导其走向国际市场,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也有其客观必然性。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很快、数量众多、国内条件优越,但其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即大约每天有2740家中小企业消失,每分钟就有2家中小企业灭亡。

6%的中小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企业在10年内消亡,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其生命周期异常短暂。

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同样短暂,且在技术、管理、营销、产品创新、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处于劣势。

在此情形下如果不及时提升企业竞争力,将会对我国企业以后的发展带来毁灭性打击。

如果我国中小企业不主动走向国际市场,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来发展自己,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中小企业很可能会被率先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中小企业所吞并。

因此,及早主动的积蓄自身力量,寻找恰当的时机并以适宜的方式走向国际市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锻炼自己并且不断的创新学习进而占领海外市场是我国中小企业所必须面对和选择的路径。

在此严峻形式下,我国中小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便是一种必然趋势。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如表一所示,2002-2006年五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60%。

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亿美元,是2002年的7.84倍。

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截至2006年末,中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906.3亿美元。

其中:

股本投资372.4亿美元,占41.1%;

利润再投资336.8亿美元,占37.2%;

其他投资197.1亿美元,占21.7%。

2007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1%。

表1:

2002-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

单位:

亿美元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流量

27

28.5

55

122.6

176.3

增长率(%)

5.6

93.0

122.9

43.8

数据来源:

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二、我国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一)技术创新的相对优势

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在技术力量、规模经济、融资结构等方面具有更强的技术优势,但是中小企业在创新效率和创新时间等方面又明显优于大企业,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创新优势。

在美国,中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新产品过程一般只要1年~2年时间,而大企业则需要4年~5年。

据资料介绍,20世纪的61项重大发明中有49项是由中企业研制出来的。

另外,中小企业具有小规模技术优势。

很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市场需求非常有限,而中小企业正好为满足小市场需求而开发的生产技术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从我国来看,近年来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中小企业的小批量制造技术和多功能的机器设备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

(二)有独特的市场占有优势

由于中小企业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一般来讲,大型企业适合于大批量产品的生产,但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缺少特色;

而中小企业适合于生产小批量、品种多样的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消费结构、层次正朝着高级化、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更多的产品转向小批量的生产,因而,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更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多样化产品需求趋势。

另外,中小企业能够满足市场专业化需求,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的民族传统和特色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上中小企业一般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有自身的市场营销优势

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少,企业规模小、经营灵活、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市场适应性较强,具有大型跨国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

这种特点使中小企业得以迅速地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

同时,中小企业可根据国际市场细分、快捷、及时化的要求,设计与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使其产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优势。

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积蓄资本和力量,然后再在国外搞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

这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在对外投资的区域上,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

先把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的重点放在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泰国等。

俄罗斯、东欧、中亚等地区的市场也在迅速恢复,并且这些地区的经济与我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民营企业亦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然后再考虑走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与我国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相适应的一种选择。

如表2所示,行业分布广泛,采矿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投资占比大。

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领域涵盖了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

200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906.3亿美元存量中,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占到了存量的七成。

表2:

200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

金额

占比(%)

主要行业

商务服务业

194.6

21.5

采矿业

179

19.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金融业

156.1

17.2

批发和零售业

129.6

14.3

进出口贸易类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5.7

8.4

水上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

制造业

75.3

8.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房地产业

20.2

2.2

建筑业

15.7

1.7

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

14.5

1.6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1.7

1.3

其他服务业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11.2

1.2

专业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9.2

1

农林牧渔业

8.2

0.9

其他

5.3

0.6

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四、我国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我国已在境外投资设立海外企业6758家。

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领域。

我国出口年增长速度为17.4%,高于全球平均增幅9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

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是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重要方式之一。

据估计,我国香港特区加工业有70%以上已转移到内地,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加工型的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近15万家,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3000多万人,约占城乡工业就业总人数的35.4%,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45.2%上升到72%。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来说,其境外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为58.78万美元,中方独资的平均投资规模仅为9.67万美元。

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260万美元的规模。

根据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情况,我国目前现有的跨国经营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中小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有相当的差距

中国企业资金缺乏,自有资金很少,靠自己的财力去海外直接投资,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是很难的;

中国企业在技术上还缺乏优势,虽然中国企业的技术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说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还较大;

由于长期实行外贸与生产分家的政策,我国缺乏管理跨国公司的人才;

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小,形不成规模优势;

我国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企业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

2、利用比较优势进行的投资较少

我国真正利用比较优势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不多,主要是因为我国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对先进技术尚处于消化吸收阶段。

少数技术小平较高的企业产口打适应症国际市场主要是通过外贸公司,而且获得外贸自营权的时间不长,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

3、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机制还很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

突出表现在大多数企业外贸自主权、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权还不落实、不到位,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受到自身的限制。

除了在硬性指标上的差距,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软件方面,中国企业存在的差距更为明显。

当我们的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眼睛还盯着资金、设备、厂房等硬件生产要素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把目光转移到设计、研究开发、营销、售后服务等软件生产要素上了;

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拼命铺摊子、搞大而全的集团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了;

当我们多数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经营机制转换还没有完成时,美欧等地的跨国公司已经在“触电上网”,或者开创新型的网络企业,或者以网络改造传统企业了;

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设法弄虚作假、蒙骗股东、坑害国家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全面改革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经营,增加企业透明度了;

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强化企业行政管理级别,不断增加管理层次和机构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挑战企业内部官僚主义,减少层级,贴近市场和客户,清除内部边界,形成网络化管理体制了;

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吃大锅饭、专业人才无所作为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吸引我们的人才。

4、与FDI流入量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

如表3所示,截止2006年底,如表3,我国从事跨国经营企业达3万多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733亿美元,但只相当于吸收外资一年的流量多一点。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76.3亿美元,占世界1%,,在全球位居第13位,与外资流入相差悬殊,同期外资流入694.7亿美元,占世界5%;

对外投资额与吸收外资额之比为0.23,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0.46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1.19的平均水平。

对于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讲,与FDI流入量相比,也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

表3:

中国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情况

  单位:

FDI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流入

549

791

781

795

841

865

909

929

流出

18

113

178

260

370

480

650

720

差额

531

670

603

535

471

385

259

209

  数据来源:

ColumbiaProgramonInternationalInvestment,“Worldinvestmentprospectsto2011:

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thechallengeofpoliticalrisk”.

就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而言,从全球平均水平看,如表4所示,从1988年到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外向存量占GDP比重呈显著上升趋势,从7.14%到23.89%;

其中,发达国家从7.85%上升到27.88%,发展中国家从3.70%上升到12.48%,而中国从0.73%上升到2.08%,不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全球平均水平,也大大落后于发展中国家。

表明中国的对外投资水平较低,规模较小,发展严重滞后。

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对外投资增长空间很大。

表4、1988-2005年全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GDP的百分比

  单位:

%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全球

7.14

7.98

8.57

8.97

8.70

9.18

9.81

10.04

10.93

发达国家

7.85

8.85

9.57

9.67

10.48

11.04

11.26

12.41

发展中国家

3.70

4.00

4.09

4.17

4.38

4.86

5.64

5.98

6.29

中国

0.73

0.83

1.16

1.34

1.94

2.29

2.91

2.54

2.44

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库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12.37

15.04

17.48

20.48

22.36

23.60

24.77

25.22

23.89

13.74

16.79

19.12

22.77

25.05

26.56

28.08

28.76

27.88

8.60

9.47

12.00

13.04

13.45

13.39

13.06

13.32

12.48

2.50

2.65

2.71

2.57

2.95

2.93

2.34

2.12

2.08

五、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化经营的对策

(一)中小型企业跨国化经营的自我建设

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型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并迈出了跨过经营的步伐,但要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就必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制定正确的跨过经营发展战略。

1、在对外投资的产业上,先劳动密集型,后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便宜是我国的第一大优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国门也不能离开这个优胜。

产业集中应该集中在小规模的产业中,如纺织业、玩具业、电子业等,这类产业生产规模经济程度低,竞争性强,进入壁垒低。

也不需要大的研发投资以及复杂的技术。

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这类产业中相对于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资本和力量,然后再到国外搞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这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同时在对外投资的区域上,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

先把走出过门,进行跨过经营的重点放在周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东南亚各个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等地区的市场也在迅速恢复,并且这西地区的经济与我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民营企业亦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然后再考虑走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综合实力相适应的一种选择。

2、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

要想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中小型企业必须改变目前产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低的现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优化提升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中小型企业可采取联合、参与、合作等手段,改善投资质量,加强技术创新,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回避国际市场的经营风险。

其次,合资合作不仅可促进技术进步,而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产品质量升级,成本降低,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还应学会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贸易。

通过互联网获得与大企业平等竞争的机会。

利用电子商务,中小型企业可以拥有和大企业一样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增强市场分析、决策支持以及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利用互联网可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利用互联网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中小型企业通过网络采购原材料,可以节省采购成本,缩短采购时间;

通过与供应商的在线沟通,就可减少库存,降低成本;

电子化交易减少了营销人员的数量,减少了营销开支;

客户通过因特网订购产品,即可实现付货之前的电子结算,为企业增加了现金流,缓解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困难;

通过因特网,中小型企业还可以更快地获取竞争对手有价值的信息,使自己处于更有力的地位,做到游刃有余。

3、提高产品质量、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在产品出口上,出口增长不能一味依靠数量上的扩展和价格上的走低,而应向“专、精、新、特、优”方向发展规律,提高中小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档次,增加产品品种,不断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中小型企业本身要积极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开发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构筑优势,以应对各种贸易壁垒,提高竞争能力。

4、创立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

品牌是企业长期投资和诚信经营的结晶,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品牌在市场上的价值和影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品牌产品,利用核心产品创立企业品牌形象,最终提高中小型企业整体形象是许多大公司用来取得竞争优势和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

世界知名企业往往都是把品牌发展看成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先战略。

在世界约8.5万种名牌商品中,90%以上的品牌所有权归属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拥有自己品牌的产品寥寥无几,因此,中小型企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来获取和保卫国际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二)国家对中小企业跨国化经营的支持

树立全球化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中小型企业走向跨过经营的第一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型企业要想国际化经营未必需要庞大的规模,只要在价值链条上某西环节拥有相对的优势,这都可能成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硬件,应逐步培养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维方式,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期盼政府为他们国际化经营创造更好的宏观环境。

在改善中小型企业发展环境,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方面,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积极的政策措施。

但总体而言,我国中小型企业现有的促进政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得便距离,但我们相信通过比较借鉴他过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还需不断的完善促进中小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

1、有效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订立相应法律、法规政策,尽量清除中小企业集群的体制障碍,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集群发展规划;

完善集群内社会化服务体系;

打造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企业集群创新能力;

加强发展流通体系,搞好各类专业市场建设;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强集群内中小企业投融资能力,推动企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

2、改进中小企业政策实施方式,提高政策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