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
《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定了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及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何谓“科学素养”
《标准》指出:
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科学素养是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
科学能力是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接下来再说说,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一共有6条。
第一条是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解决的是对象问题。
在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里面,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搞不好的话,我们小学的科学课程在小学里经常会被挤掉了。
哪个语文、数学老师来要课,一要就要到了。
而且很多地方因为条件问题,它就不开这门课,所以很多地方把科学课叫做“精英式”。
科学嘛!
少部分人学的东西。
所以我们特别要强调科学这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不管他的性别、天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及地区方面的差异如何,都应该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反对这种“精英式”的科学教育。
我们很多学校里面那些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实验器材都没有,老师就是在黑板上做实验。
我国的科学教育,怎么谈得上科学教育呢?
第二个理念是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解决的是学生观的问题。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求知欲,问题是我们的老师怎么去呵护它,怎么去发展它。
第三条理念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解决的是学习方式问题。
知识不是给予的,知识是生成的。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点在世界各地的取向是一样的。
强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他们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探究过程中间,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他可以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可以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可能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当然也可以获取科学知识,并且可以领悟科学的本质。
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第四个理念是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解决的是内容选择问题。
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技发展趋势、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内容,并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第五个方面,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解决的是课程资源问题。
这种开放性表现在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与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
最后一点是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解决的是评价问题。
在评价方面,科学课程应该能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评价也应该能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针对科学素养内涵的多样性,我们评价的指标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
以上这是第一个部分,即《标准》的前言部分。
简单介绍了一下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第二个部分是课程目标,分总的目标和分目标以及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总的目标是: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这是总目标,然后分解成三块,一个是科学探究方面,一个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还有一个是科学知识方面。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
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
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也是整个标准中的主体、核心部分,它是总目标进一步的具体化。
内容标准划分为五个方面:
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
这一次标准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不再详细地规定各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什么,而是把3—6年级的科学课程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内容标准上所表述的基本上是小学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
下面我分别简单介绍一下每个标准。
第一个部分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在编排上我们用了很多这样的框图,科学探究这个分目标包括两个子目标。
一个是“认识科学探究”,一个是“过程与方法”。
对“认识科学探究”来说,指的是科学探究包含哪些东西,为什么要有科学探究。
过程与方法又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预测,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过程。
对于“认识科学探究”,我们过于强调了探究的方式、方法,我觉得现在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他应该理解什么是科学探究。
接下来每一部分的内容标准,就是按照这样的框架展开的,就是给教师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感觉,你看“认识科学探究”这个版块中间,包括了一共有八个方面的标准:
第一个是“知道科学探究”,设计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第二个是“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的方法”;
第三个是“体验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第四个是“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
第五个是“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第六个是“知道对其它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第七个是“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第八个是“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经验,新的现象,新的方法,新的技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它分为四个子目标:
一个是对待科学学习的态度,然后是对待科学,再是对待自然,最后是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在对待科学学习方面,提出来要培养的品质是坚持性,重证据;
想知道,爱提问;
大胆想象;
愿意合作与交流。
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提了两条:
一个“科学不迷信权威”,一个是“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对待自然方面,提出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珍爱生命”;
一个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一个叫做“欣赏自然美”。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一个方面叫做“用科学改善生活”,这就是针对我们长期以来科学知识跟生活质量没关系。
另一方面是“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就是说学生学习科学以后,他能对一些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感兴趣。
第三个是“科学对社会的双重作用”,意思是科学既可以给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也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各种始料不及的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污染问题呀,这都是科学技术的双重性的问题,所以整个情感态度价值观分为四个版块。
生命世界分成四个版块:
一个是“多样的生物”,一个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然后是“生物与环境”,最后是“健康生活”。
后面一个版块是针对分类的框架方面来讲,好像它跟“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但课标特别给他一个版块,就是想特别强调学了这些生物知识以后,更重要的是怎么认识自己,怎么去改善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所以叫做“健康生活”。
多样的生物包括“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它生物”。
“生命的共同特征”从“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遗传现象”来阐述。
“生物与环境”这个里面包括“进化现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健康生活”包括生理与健康,就是人的“生理与健康”、“生长与发育”,“良好生活习惯”,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论述。
“物质世界”这一块分成三个方面,“物体的性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物体的性质”从“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利用”这样几个方面从宏观的、有形的,逐步涉及到抽象的物体这个概念,从“物体的特征”到“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然后再往下面更抽象,“物质的变化”然后是“物质的利用”,这一块跟以往相比,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增加了“材料”这个版块。
“运动和力”有三个小的版块,“位置与运动”、“常见的力”还有“简单的机械”。
“能量的表现形式”把过去的“声光电热磁”仍然保留,但是增加了一个“能量的转换”。
“地球和宇宙”分为三个版块,一个版块“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然后是“地球的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然后是“天空中的星体”,前面两个版块主要讲地球的,后面一个是讲太阳、月亮还有其它星球的。
“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就是两个版块,然后“地球的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包括“昼夜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地表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天空中的星体”有“太阳和月亮”、“太阳、银河系以及宇宙空间”,然后还有一个“探索宇宙的历史”。
整个地球和宇宙就是小学阶段孩子们所要掌握的,但我们强调的东西不是学生要掌握这些概念,而是更多的是一些现象。
这是整个第三个大部分,它内容挺多的,就是按这五个方面,一个一个标准,一个一个框图继续展开的。
每一个框图前面都有一段话,这段话是讲这一部分内容在整个内容中间它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它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它的学习方式等。
第四部分整个叫做“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又分成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的编写建议,教师队伍建设,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
在教学建议中第一个教学建议要求我们“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所以在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我们提出来的口号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然后《标准》希望老师用不同行为化动词来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比如说如果是知识方面的目标,你可以用“知道”的教学策略。
举个例子,“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这是知识方面的目标!
要是作为技能方面的目标,你就要换一种表述了,作为技能方面的目标就变成:
“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收集有关的数据”,要是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就变成了:
“体会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的数据是非常有用的”,三个目标分别用“知道”“会用”“体会”,明显地区分了知识、技能、价值观目标。
要学会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来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当你有了这种意识的时候,你才可以意识到要达到不同的目标应该用不同的方法。
所以当老师们意识到知识有知识的教法,技能有技能的教法,态度有态度的教法,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会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第二个方面教学建议就是“要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
认为“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力比高估更可怕”,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再次“要强调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儿童的情趣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地引导儿童自己得出结论,要把握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特点。
第三个教学建议是“要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是教学活动的18种类型。
第四个教学建议是“让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把前面的理念在这一部分具体化。
第五个教学建议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围绕着这一点,课标又提出了几个理念: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要拓展学生的兴趣渠道,广泛地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科学教育标准特别强调两点:
一个是“不要仅仅是教知识点”,还有一个就是“不要把教科书当圣经”,在教科书以外有广泛的课程资源,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
六是“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第七个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个方面是评价建议。
从三个方面来叙述:
(一)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
(二)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
科学探究要求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三)灵活运用评价方法,可采用的评价方法介绍了9种,分别是1、教师观察;
2、与学生谈话;
3、杰出表现记录;
4、测验与考试;
5、活动产品分析;
6、学生成长记录袋;
7、评定量表;
8、作业法;
9、评议法。
第三个方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个大的版块原来是没有的,这次是非常强调,包括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第四方面是在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一)关于内容的选择
(二)关于教材的组织(三)关于教材的呈现方式。
第五个方面的建议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科学教育不被重视,不仅仅是在学校里面,在师范院校培养体系中这一块也是比较薄弱的。
因此第一块就提出了:
要加强科学教师职前与职后培训,在学校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占大多数,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大都是半路改嫁,靠后天教学过程中慢慢习得。
第二块是对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来的,要理解和支持科学教师的工作,我们要为科学教师或者是自然教师在学校中争得他应有的地位:
科学课程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需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活动器材和实验实物材料,自制教、学具,特别是现场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更要事先勘察路线以及场地,教师一般还要负责管理科学教室、科学实验室以及教学仪器,这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议以一定的课程数计入工作总量,因此科学课教师每周上课时数不应超过16节,这样可以保证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教学和辅导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校长,应充分认识科学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不要把科学课当作副科,在排课、进修、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
第六个方面的建议是“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要求每所学校必须开设科学专用教室,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以上小学要按国家仪器配备目录一类标准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二类标准。
学校为老师自制教具和学具提供物力和财力保障,支持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不过这个局面在不断的改善,上级教育部门为每个学校的实验仪器补足补全,要求每个学校必须有一至两个标准化实验室等。
科学教育还是大有希望的。
附:
2个课例。
以上是我对01版科学课标给大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不足之外,请大家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