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715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x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有人问程颐:

“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

”他断然回答:

“绝对不能。

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程颐的观点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大节”面前,人的私欲应该忽视,所谓的大节即“天理”,故选C。

答案:

C

2.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理学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

智、信等美德。

这与题干要求一致,选C。

答案:

C

3.朱熹说:

“……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朱熹认为所谓的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这明显是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论述封建伦理道德,选A。

答案:

A

4.(2010•宿迁模拟)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

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

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

A.民族气节B.宋明理学C.克己复礼D.依法治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娶再婚

老婆的做法是违背这一规范的,理学明确反对寡妇再嫁,认为这不符合“天理”。

答案:

B

5.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

王阳明是(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材料以阳明山的来历为切入点考查王阳明的思想成就,独具特色,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选B。

答案:

B

6.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  )

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②封建制度衰落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同时也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时期,③④明显错误,选C。

答案:

C

7.李贽曾说自己“为县令博士,即与县令、提学触,为太学博士,即与祭酒、司法触”。

主要反映的是李贽(  )

A.博学多才引起了各级官僚的妒忌

B.对正统思想的挑战导致了统治阶级不满

C.从县令博士做到太学博士,仕途辉煌

D.与各级官吏接触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触”即抵触、不和。

这是因为李贽极力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不满,选B。

答案:

B

8.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提出的进步思想的实质是(  )

A.彻底否定儒学

B.对孔孟个人和理学的否定

C.摆脱理学僵化模式的束缚

D.建立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他们批判儒学主要是为了摆脱理学僵化模式,并不是否定儒学。

同时,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不可能建立完整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答案:

C

9.(2010•粤西北九校一模)温家宝总理曾公开一封私人信件(见右图),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黄宗羲(1610~1695)的学术思想“我喜读黄宗羲的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温家宝总理称赞黄宗羲思想具有民主性,其原因之一是黄宗羲(  )

A.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

D.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民主的含义。

民主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与专制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历史概念。

因此,A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A

10.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

“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

人。

乙:

“工、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D.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能力。

甲是王阳明、乙是黄宗羲、丙是董仲舒、丁是顾炎武,选D。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朱熹说: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2: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3:

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

“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阳明答道:

“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朱熹怎样的观点?

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2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

材料3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

王阳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主要相同之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1)问把材料信息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回

答。

(2)问利用材料并联系教材中关于王阳明的内容回答。

第(3)问应主要从内容及实质两方面分析。

答案:

(1)格物致知。

 “穷理”。

(2)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唯心主义观点。

其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都承认“理”的存在,实质都是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12.(2010•泰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人物言论概括其主

要思想主张

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圣训

请回答:

(1)完成上述表格。

(2)据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社会根源。

(4)上述认识对我国经济思想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归纳、理解能力。

(1)问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即可。

(2)问注意三人言论的核心。

第(3)问应考虑商品经济发展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

第(4)问“私欲”、商品经济使人们对工商业有更高的评价。

答案:

(1)李贽: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黄宗羲: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

形成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到实践中寻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都肯定人的私欲。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私有财产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4)肯定人的私欲,使人们对能够使人迅速发财致富的工商业有了更加积极的认识,产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文章来自:

哈哈网()详细出处请参考:

1.明清时期,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技的进步

C.封建制度的衰落   D.君主专制的加强

思路解析:

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获得了缓慢的发展,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就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

答案:

A

2.明确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思路解析:

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

答案:

A

3.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

A.黄宗羲、顾炎武、李贽   B.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

C.黄宗羲、顾炎武、朱熹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对明清思想家的认识。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答案:

D

4.黄宗羲的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他()

A.参加过抗清斗争   B.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进行揭露和批判

C.主张学以致用     D.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

思路解析:

黄宗羲的进步思想是反对专制,符合民主革命的要求。

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5.下列属于明清三大进步思想家共同思想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反对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

思路解析:

此题意在考查明清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是反对专制。

B项是顾炎武的思想,C项是黄宗羲的主张,D项属于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主张。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6.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路解析:

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矗

答案:

D

我综合我发展

7.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最正确的评价是……?

ぃǎ?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进步思想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思路解析: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为一定时期的政治服务的。

这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进步思想。

答案:

B

8.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

"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

专着(著)故自负,亭林亦复推重。

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

"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革命军》

思路解析:

此题属于材料选择题。

梁启超对于他自己写的《变法通议》以及他的后辈邹容写的《革命军》都不会给此评语。

《日知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