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698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7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docx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方法

摘要

本文采用自顶向下的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方法,阐述了一个功能全面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操作流程及其一些核心的技术。

本文首先进行了项目概述,简单介绍了分析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系统开发的背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系统开发的必要性;接下来是系统规划阶段,通过实际的业务流程调研,具体完成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现行业务流程分析,并通过对现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得出了系统的业务流程;之后是系统分析,具体完成了数据流分析和数据字典;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了功能模块的划分、数据库的设计和系统界面设计。

该阶段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形成了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开发模式;数据库的设计先进行了概念结构设计,之后进行了逻辑结构设计,最后完成了数据库表的设计。

根据前几个阶段的分析和设计,本系统使用C#技术进行基本页面的设计与功能实现,后台数据库选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系统在设计上采用C/S模式。

本系统为图书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化分析C#

TheInformationSystemandManagementofAnShanLibrary

Abstract:

Inthispaper,thetop-downstructuredsystemsanalysismethods,describedthedevelopmentprocessofafull-featuredlibrarymanagementsystem,operationalprocedures,andsomeofitscoretechnology.Thisarticlefirstoverviewoftheproject,abriefbackgroundof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ofthebusiness,projectdevelopment,thesignificanceofthepurposeoftheprojectdevelopmentandprojectdevelopment;followedbythesystemplanningstage,throughtheactualprocessofbusinessresearch,tocompleteabookmanagementsystemsrequirementsanalysis,feasibilityanalysis,analysisofexistingbusinessprocesses,andthroughoptimizationofexistingbusinessprocesses,andobtainedthebusinessprocessesofthesystem;followedbyasystematicanalysisofthespecificdataflowanalysisanddatadictionary;thesystemdesignphasecompletedthedivisionoffunctionalmodules,databasedesignandsysteminterfacedesign.Detaileddesignstageofthefunctionofeachmodule,formingafunctionalblockdiagramofthissystemonthisbasis,selecttheappropriatedevelopmentmodel;databasedesignisthefirstconceptofstructuraldesign,followedbyalogicalstructuredesign,andfinallycompletedthedesignofthedatabasetable.

ThefirstfewstagesofanalysisanddesignofthesystemusingC#basicpagedesignandfunctiontoachievetheback-enddatabaseselectedSQLServer2005database,thesystemdesignusingC/Smode.Thissystemprovidesagoodfoundationforthelibrarymanagement.

 

Keywords:

LibraryManagementsystem,structuredanalysis,C#

 

一、系统调查

(一)鞍山市图书馆背景及组织结构

鞍山市图书馆前身为满铁鞍山图书馆,始建于1919年。

1948年5月5日更名为鞍山市图书馆并正式开馆。

1989年建立新馆,坐落在鞍山市铁东区胜利南路45号,建馆60周年,是国家一级图书馆。

拥有藏书122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11万册、中文报刊10万余册、地方文献、满铁资料、电子文献2万余册、线装古籍2万6千册、CNKI大型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自建数据库12个,数字资源丰富、数字图书馆已经启动。

目前图书馆业务工作建立Interlib集成系统,采取藏、借、阅合一的开放式服务,馆藏文献全部向读者免费开放,实行全年无闭馆日的开馆时间,对外服务窗口有外借部、报刊部、地方文献部、电子阅览室、数字文献服务中心等。

鞍山市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可以实现网上馆藏文献检索、查询、续借服务、网上课题咨询、跟踪服务;网上数字资源的查询、使用,下载服务,网上电子文献资料播放等。

图书馆还以清代政、经、医、文等文献、地方文献、香港李国强文库、日本尼崎文库为馆藏特色,能够提供英文、日文等西文检索。

数字图书馆藏有大型数据库和2万余种地电子图书等,广大读者可以网上资源,可以实现网上阅读、网上检索、网上续借等服务功能。

图书馆还设有图书馆学会、读者协会、谱谍文化研究等群团组织。

常年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报告会、各种展览、培训班60余场、组织读书活动多达40余次,以其知识性和学术性工作服务于社会。

图书馆于1998年晋升为“国家一级馆”,在业务工作方面建立了Interlib集成系统为主体的自动化管理,拥有现代化的多功能电子文献阅览室,外借、报刊、特色、信息咨询等多个服务窗口,提供信息开发、咨询服务,在省内市级馆中首批建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鞍山站,建有鞍山数字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文献利用率大幅提高。

鞍山市图书馆的高层管理有一名馆长、一名副馆长、一名办公室主任组成。

一共分为7个部门,流通部、技术部、办公室、信息咨询部、期刊部、采编部、阅览部,具体的职能如下:

流通部主要职能是负责图书的典藏管理和图书的流通管理还有读者证件的管理。

技术部主要职能是负责局域网管理、网站的维护、业务系统管理、资源系统管理、员工们的技术培训。

办公室主要职能是负责行政管理、业务协调、文献复印管理、书刊的装订。

信息咨询部主要职能是负责科技的查新、馆际间的互借、信息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检索技术辅导。

期刊部主要职能是负责期刊的阅览管理和期刊的编目管理。

采编部主要职能是负责图书的采访和图书的编目,并编辑新书通告。

阅览部主要职能是负责图书的借还处理、图书的摆放及归位管理。

组织结构图如图1.1所示:

(二)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已广泛的应用于信息管理、文字处理、辅助设计、辅助教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图书信息的一系列相关工作的管理,本系统的建立使图书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查询手段更加便捷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前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环境,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高效性,一个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系统将必然诞生。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使计算机成为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应用现代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辅助图书馆管理活动,可以极大地增强管理者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决策。

计算机系统能根据管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将原始数据、资料等进行加工、保存,管理人员可以在解决具体问题需要信息资料时,随时进行检索查询,了解整个图书管理系统的动态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的处理图书的管理工作,实现对图书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提高效率。

图书管理工作面对大量的可模块化处理的信息,是当今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阵地。

我开发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就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代替手工管理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社会,学校乃至广大人民服务。

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是使图书管理模式从手工记录转变成信息管理,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方便条件。

对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之后,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开发出一套新型的管理系统,从中领悟系统开发的思想,掌握系统开发的流程和方法。

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报名的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的管理。

所以,系统开发将围绕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使之能迅速适应需要。

(三)系统开发目标

图书管理系统是面向管理员以及广大读者使用的,要满足管理员和读者的需求。

能够输入图书的综合情况以及对现有图书信息的一系列的操作,能够实现对读者档案进行查询和编辑的管理,能够实现罚款记录及查询功能,能够实现系统维护保密功能。

基于系统需求分析需要满足的功能,系统开发的目标是:

1、由于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普遍偏低,因此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操作流程简易、直接,不需要对操作人员做太多的培训。

2、如果系统的使用对象较多,则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读者在系统内有过记载的,有有效的证件号才能登陆。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密码做更正,能对系统进行及时的保密防范措施。

3、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一目了然。

4、数据计算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这样能够确保数据准确性,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

(四)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简单明显的解决办法,事实上,许多问题不可能在预定的系统规模之内解决。

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那么花费这项开发工程上的任何时间、资源、人力和经费都是无谓的浪费。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

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目标和规模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

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所以从以上的分析原则来看,我所设计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规模不太大的系统,但是目标明确,清晰的描述了对目标系统的一切限制和约束。

本系统几乎在所有的图书馆都能使用,当然它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新。

在使用过程中,要看它能不能带来效益,在现今社会效率是第一位的,如果不适合管理的要求,自然不能被采用。

从现实看,这还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实社会发展飞速,尊重科技势在必行,因此这也是开发本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1世纪是计算机的时代,它必然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高科技的监控系统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发展的趋势。

新系统不仅能利用当前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校园网建设成果,方便读者查询、借阅操作,而且能结合学校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