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6305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8文档格式.docx

B.犹豫不决 

C.坚决选择

D.回避任务 

4.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实现策略 

5.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

变通性、独创性和( )。

A.多样性

B.流畅性 

C.速效性

D.拓展性 

6.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需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

A.表达

B.外化 

C.内化

D.反馈 

7.若课堂出现学生双方相互亲近的人际关系,即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属于( )。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8.方老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好几所学校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 )。

A.实验研究

B.个案实验 

C.描述性研究

D.实验室实验 

9.小芳同学在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时,总是要先看同学、老师们怎么看,她才怎么看,其知觉方式属于( )。

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10.李华同学因在班上排名靠后,为了改变自己在班上的排名暗暗地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1.学生在证明几何问题时,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最后完成证明过程。

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

A.反推法

B.算法式 

C.简化法

D.类比法 

12.某教师在上语文课时,非常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

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

A.参与式

B.监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13.被公认为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构建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的是( )。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埃里克森

D.布鲁纳 

14.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 )。

15.学生先学会了“电脑”的概念,然后再学习“笔记本电脑”这一概念,这种学习过程属于( )。

A.总括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组合学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的人。

2.智力技能可分为一般智力技能和__________两大类。

3.自我认知是在自我感觉、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4.社会态度包含认知成分、__________成分和__________成分。

5.“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__________做了最好的诠释。

6.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分别为 

__________、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__________、__________。

7.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9.__________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这一感觉的。

10.“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一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__________。

11.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或__________重叠。

12.下位学习又称为__________,是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慨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即新学习的观念可归属于原有的观念。

13.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而逐渐减弱、衰退__________以致最后消失的结果。

14.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__________,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15.__________是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可能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

2.简述群体凝聚力的培养。

3.简述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

4.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5.简述教师应具有的正确学生观的内容。

6.课堂情境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1.结合实例谈谈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2.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18岁)面临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D[解析]加涅被公认为是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

他运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大量研究,建立起了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3.D[解析]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人在某一行为上的成就动机等于他趋向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

的倾向的强度。

对避免失败者而言,为避免失败,他们会避免比较难的任务,选择容易的任务或非常难的任务。

4.A[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5.B[解析]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

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6.C[解析]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7.A[解析]课堂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人际吸引指交往双方相互亲近的现象,双方通常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8。

C[解析]描述性研究指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描述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实验研究指在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特定的实验处理,并分析处理效果的研究方法,包括个案实验、实验室研究、自然实验。

9.B[解析]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场独立型则倾向于利用自已内部的线索作为参照,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冲动型指尚未搞清问题要求时就对问题进行解答。

沉思型则倾向于深思熟虑。

10.C[解析]认知内驱力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交往内驱力说法不妥。

11.A[解析]反推法指学生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最后倒退到起始状态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如果吻合,则问题解决成功。

12.A[解析]参与式领导方式的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

监督式领导方式的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较为冷淡,他们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并经常监督学生的行为有无越轨。

13.B[解析]维果茨基被公认为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构建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

14.D[解析]最近发展区由维果茨基提出,指学生现有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的差异。

15.C[解析]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

上位学习又叫总括学习,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组合学习指新信息与原有观念之间只可能产生一般的某种组合关系。

二、填空题

1.有心理困惑有心理疾病2.特殊智力技能3.自我表象4.情感意向5.独特性6.经济型权力型社会型

7.自制性坚韧性8.再造想象9.绝对阈限10.集中性11.交叉12.类属学习13.强化14.敏感性15.态度定势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参考答案]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3.[参考答案]

教师较高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敏锐的观察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敏锐的观察力需要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与学生的交往刻意锻炼才能形成。

(2)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师优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言语表达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极大地促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3)灵活的组织教学能力。

教学无定法,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进度灵活掌握。

(4)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而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便成为衡量教师教育素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5)一定的知识创新的能力。

教师应站在知识经济的高度,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创新气氛,并用自己的创新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

4.[参考答案]

感觉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强调的是个别属性。

知觉是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强调直接作用跟整体之间的关系。

它们的关系是,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们同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

5.[参考答案] 

正确的学生观是指对学生有一个科学而客观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正确认识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

既要珍惜学生的向师性,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建立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2)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动性和可塑性。

既不能忽略学生内心的感受和积极探索的欲望,也不能忽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是激励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留给学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的核心内容。

(3)正确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潜力。

要侧重于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待个别差异,从提高基本素质的角度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这是教师树立正确学生观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6.[参考答案]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情境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级规模的控制。

一般而言,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

(2)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它们赋予学生的课堂行为以一定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约束和指导学生课堂行为的功能,从而使课堂行为规范化。

(3)学生座位的分配。

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四、论述题 

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而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该策略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

几种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画线、列提纲等。

群集,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归类,它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

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和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使学习者易手理解与记忆。

摘录、画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

对学习材料中的重点部分进行摘录扣画线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以写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重点。

许多研究发现,用自己的话去概括课文中的重点,比单纯地接受现成的概括语更能促进理解与记忆。

此外,将所学内容列个提纲,逻辑清晰便于记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纲可以将整个内容的核心思想及其有关细节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现出来,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