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答案】B
试题分析:
A项,句式杂揉,应该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或“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C项,不合逻辑。
D项,搭配不当,“实现”与“效果”搭配不当。
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C(“阑珊”:
将尽、衰落之意。
“灯火阑珊”意为灯火稀疏,亦指人烟稀少、冷清之地,与店家经营之意相悖。
4.答案:
D
5.答案:
B
6.C(遇,对待)
7.B(均为表目的的连词。
A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C.副词,就,副词,是;
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8.
(1)很久以后,皇上对李陵没有获得救援的事感到后悔,就派遣使者慰劳赏赐李陵的逃脱回来的剩余部卒。
(2)捉到活口(俘虏),说李陵教单于制造兵器来防备汉军的进攻,所以我没有什么收获。
(3)单于认为李陵雄壮威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并立他为右校王。
9.①李陵有国士之风,殉国家之急;
②李陵兵败投降,是迫不得已;
③李陵未必是真降,必是等待机遇报答汉朝。
答对1点得1分
参考译文:
李陵兵败之处距边塞只有一百余里,边塞将领将此事报告朝廷。
汉武帝本来希望李陵能战死沙场,于是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召来,让相术之人看他们的脸色,没有死丧色。
后来听说李陵投降,皇上大怒,责问陈步乐,不乐自杀而死。
满朝大臣都归罪于李陵,汉武帝文太史令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竭力为李陵分辩说:
“李陵对父母极为孝顺,对将士更讲信义,常常奋不顾身,赴国家急难,他平素所修养的品德,具有闻名全国的贤豪之士的风度。
如今偶然不幸失败,却被那些只知保全自身性命和妻子儿女的大臣们说长道短,捏造构陷,实在是令人痛心。
再说,李陵率领的步卒不够五千,远赴战场,深入充满军马的匈奴腹地,抵挡数万敌军,匈奴被打的连救死扶伤都顾不过来,讲全国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全部调来围攻李陵。
李陵率部转战千里,弓箭用尽,道路受阻,将士们手拿没有箭的空弓,冒着敌人锋利的枪尖刀刃,仍然面向北方拼死力战,能够得到部下这样平四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
李陵虽然兵败被俘,但他对匈奴的打击也足以使他扬名天下了。
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想必是等待机会立下足以抵罪之功报答汉朝。
”皇帝大怒,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很久以后,皇上对李陵没有获得救援的事感到后悔,就派遣使者慰劳赏赐李陵的逃脱回来的剩余部卒。
李陵在匈奴一年多,汉武帝派遣将军公孙敖率军深入匈奴腹地迎接李陵。
公孙敖无功而回,说:
“捉到活口(俘虏),说李陵教单于制造兵器来防备汉军的进攻,所以我没有什么收获。
”
汉武帝听说了此事,于是将李陵家属满门抄斩,李陵的母亲、弟弟、妻子都无一幸免。
陇西的士大夫以李陵不能死节,累及家室为可耻。
后来,汉朝派遣使者出使匈奴,李陵对使者说:
“我为汉朝率步兵五千人横扫匈奴,因为没有救援而遭到失败,我有什么对不起汉朝的却杀我全家?
使者说:
“汉听说李少卿教匈奴制造兵器。
”李陵说:
“那是李绪,不是我。
”李绪本来是汉塞外都尉,驻守奚侯城,匈奴攻打此城,李绪投降,而单于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李绪,李绪常坐李陵的上首。
李陵痛心他的家属因为李绪而被杀,派人刺杀李绪。
单于感到李陵雄壮,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并立他为右校王。
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佐国政,他们过去都和李陵的关系很好,所以特派李陵的旧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前往匈奴劝说李陵回国。
立政等到了匈奴,单于摆设酒宴招待汉朝使者,李陵陪坐。
立政等人见到李陵,没有得到私下交谈的机会,就用眼睛看着李陵,并多次抚摩着自己的刀环,握着自己的脚,暗地里告诉他,说可以回归汉朝了。
后来,李陵拿着牛肉、酒慰劳汉的使者,立政说:
“汉已大赦天下,中国安定快乐,天子年轻,霍光、上官桀管理政事。
”想用这些话稍稍打动李陵的心。
李陵沉默不语,仔细看看自己的衣着并抚摩着自己的头发,回答说:
“我已经身着胡服了!
回去容易啊,恐怕再次受辱,怎么办?
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10.(11分)
(1)(3分)落叶寒月西风(注意审题,是“景物”,答成情境的不给分)
(2)(4分)悲秋怀旧
(3)(4分)①卒章显志,明确词的主旨;
②直抒胸臆,表达“思量”之情。
③“思量”而不详指,使词境浑成,营造词境朦胧美。
11.答案:
(1)何事长向别时圆
(2)肇锡予以嘉名(3)弃掷逦迤(4)轻拢慢捻抹复挑(5)塞上燕脂凝夜紫(6)布衾多年冷似铁(7)切问而近思(8)居安思危
12.①作者在标题中设置了一个悬念,“你可能误解了乡愁”,但开篇并不回答,从算命写起,增强了悬念;
②紧接着没写漂泊流亡的苦难、物是人非的感慨,而是跳出一般人的情感局限从哲学的高度阐明道理;
③水到渠成,彻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传统的故乡的形象,提出了“人们误解了乡愁”的看法。
(每点2分)
13.①社会动荡,人们四处飘泊,才有了乡愁之思;
②丰富了文章内容;
给文章增加了文化气息,有文化韵味,极具启发性。
14.①比喻的手法,把乡愁比喻成古玩;
②我们像收藏古玩一样,纪念它,尊重它,无事可做的时候怀想它,但是乡愁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的生活无需被乡愁占据。
15.①作者认为乡愁是一种常态;
②身处异乡可以很豪迈壮烈;
③怀乡是人们采取反省、忏悔的方式,美化故乡,消除胸中的块垒;
④乡愁无可骄傲,也绝非耻辱;
⑤乡愁迟早要退出生活,成为历史。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6.引出文章话题,(2分)用枯叶蝶的生存(2分)形象说明下文要论述的生物范式(2分)。
17.首先提出将机械范式转化为生物范式的全新见解,(2分)接着具体阐述这种范式转换的内涵,(2分)最后举例说明这种见解已得到广泛关注与接受(2分)。
18.机械范式:
人类建立一种世界秩序(1分),以精致完美的机械(机电)替代人的智能(2分)。
生物范式:
人要开发自身潜能(1分),认同并顺应世界的自然秩序(外部环境)(1分),保存并完善自己(1分)。
19.
高考热身文科加试题答案
20.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断1分,当断而不断、不当断而断的,每出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6分)
21.熟读唐诗三百首(1分)
22.《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每空1分,无书名号不给分)。
(3分)
23.BC(B.第三次原文“两年日子过去了”,这是小说中的第三次端午节,而不是结束之后。
C.出自《女神》第二辑《匪徒颂》。
)(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都对得5分)
24.
(1)林黛玉(2分)。
诗才表现:
元妃省亲,黛玉替宝玉做诗《杏帘在望》,李纨住处因此得名“稻香村”;
芒种饯花,黛玉独自葬花哭作《葬花吟》,听得宝玉痴迷;
海棠结社,众姊妹题咏菊花,黛玉夺魁;
黛玉感慨史书中有才色的五位美女,做成《五美吟》,见解独特,咏史悲己;
诗社中断一年,初春时节黛玉题诗《桃花行》,引起众人诗兴,重建诗社,易名桃花社;
香菱进园子里居住不久,便找到黛玉,求黛玉教诗,黛玉于诗有自负,爽快答应。
(答出一处给2分,两处给4分。
如果有其他合理情节亦可。
(2)①《药》中的夏瑜。
因为其行为不被理解而被人称为“疯了”,这表现了底层百姓的麻木不觉醒,以及革命者奋斗而不能被理解的苦闷。
②《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在科举制度下人格扭曲、精神畸变最后走向毁灭的的底层读书人形象。
其发疯,揭示了旧式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巨大摧残。
25.①都经历了大迁徙的民族苦难(1分);
②都通过自己的信仰中介物产生了大影响(2分);
③都曾经是弱小民族,但是都建立了自己灿烂的文明(2分)。
(5分)
26.①外在造型上体现了希腊艺术风格(2分);
②内在精神上体现了中国式思想与印度精神的融合(2分)。
27.①地理机遇:
鲜卑族从内蒙古草原的东北迁移到阴山草原南部(1分),这个地方处在古丝绸之路上(2分);
②历史机遇:
鲜卑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刚好处在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1分)的高度融合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