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389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37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docx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

你知道吗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葡萄糖——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种群——生物生存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

植物代谢部分:

酶与ATP、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

2.1酶的分类

如胃蛋白质酶

单纯酶仅含蛋白质

 

蛋白质类酶

(蛋白质本质)

复合酶

蛋白质

辅助因子

唾液淀粉酶含Cl-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

Cu2+

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2+

辅酶

NADP(辅酶Ⅱ)

B族维生素

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

有机物

RNA类酶

(核酸本质)

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

RNA

RNA端粒酶含RNA

自我催化。

对生命起源的研

究有重要意义。

 

 

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

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

酶促反应序列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

酶n

 

意义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

定了代谢的方向。

2.3生物体内ATP的来源

ATP来源

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ADP+Pi+能量——→ATP

化能合成作用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其它高能化合物转化(如磷酸肌酸转化)

C~P(磷酸肌酸)+ADP——→C(肌酸)+ATP

2.4生物体内ATP的去向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细胞分裂

植物矿质元素吸收

新物质合成

ATP

植株的生长酶

——→ADP+Pi+能量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

动物吸收和分泌

合成代谢生物发光

2.5光合作用的色素

(黄色)叶黄素

a

b

a

色素

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

 

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反应场所

叶绿体基粒

叶绿体基质

能量变化

光能——→电能电能——→活跃化学能

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物质变化

H2O——→[H]+O2

NADP++H++2e——→NADPH

ATP+Pi——→ATP

CO2+NADPH+ATP———→

(CH2O)+ADP+Pi+NADP++H2O

反应物

H2O、ADP、Pi、NADP+

CO2、ATP、NADPH

反应产物

O2、ATP、NADPH

(CH2O)、ADP、Pi、NADP+、H2O

反应条件

需光

不需光

反应性质

光化学反应(快)

酶促反应(慢)

反应时间

有光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

2.7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

C3植物

C4植物

光反应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

暗反应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CO2固定

仅有C3途径

C4途径—→C3途径

2.8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

方法

原理

条件和过程

现象和指标

结论

生理学方法

在强光照、干旱、高

温、低CO2时,C4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

用,C3植物不能。

密闭、强光照、干旱、

高温

生长状况:

正常生长

枯萎死亡

正常生长:

C4植物

枯萎死亡:

C3植物

形态学方法

维管束鞘的结构差异

过叶脉横切,装片

①是否有两圈花细胞围成环状结构

②鞘细胞是否含叶绿体

是:

C4植物

否:

C3植物

化学方法

①合成淀粉的场所不同

②酒精溶解叶绿素

③淀粉遇面碘变蓝

叶片脱绿→加碘→过叶脉横切→制片→观察

出现蓝色:

①蓝色出现在维管束鞘细胞

②蓝色出现在叶肉细胞

出现①现象时:

C4植物出现②现象时:

C3植物

2.9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

2.10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C3植物

C4植物

结构原因:

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

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叶绿体。

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效率。

发育良好,花环型,叶绿体大。

暗反应在此进行。

有利于产物运输,光合效率高。

生理原因:

PEP羧化酶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只有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与CO2亲和

力弱,不能利用低CO2。

两种酶均有。

PEP羧化酶与CO2亲和力大,

利用低CO2能力强。

2.11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

概念

光能利用率

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照在该地面的总的光能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

热能损失

光能损失→荧光、磷光

光能→电能→化学能(贮存)

照在地面上的总能

量中被转移的能量

参与光合作用的能

量中被转移的能量

 

控制光照强弱二氧化碳供应必需矿质元素供应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关系

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提高复种指数:

改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

提高光能利用率

控制光照强弱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增加二氧化碳供应

合理密植

套种(不同时播种)、间作(同时播种)

因地制宜:

阳生植物种阳地

光质影响:

蓝紫光照,蛋白质和脂类多

红光照,糖类增多

通风透光,增施农家肥;人工增CO2(温室)

必需矿质元素供应

ATP、NADP+的成分

P:

K:

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Mg:

叶绿素的成分

温度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2.1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

半叶法(遮盖法)

密封法

打孔法(抽气法)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验证(探索)光合作用中物质的转变

分光法

割主叶脉法

验证(探索)光合作用需

CO2并放O2、光强的影响

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2.14.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吸胀吸水

液泡尚未形成或消失

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

水分的吸收

吸水原理

渗透系统

渗透吸水

发生条件

渗透压

植物细胞构

成渗透系统

主要由成熟细胞的中央液泡构成渗透系统

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溶液与纯水达平衡时,溶液一方所承受的外压差。

原生质层

两个系统

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

①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

②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

 

2.14.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扩散作用

渗透作用

物质由相对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

联系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

区别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

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生

 

2.14.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

半透膜

选择透过性膜

概念

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大分子不能透过

水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和颗粒不能通过

性质

半透性(存在微孔,取决于孔的大小)

选择透过性(生物分子组成,取决于脂质、蛋白

质和ATP)

状态

活或死

材料

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

生物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

物质运动方向

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

水和亲脂小分子:

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离子和其它小分子:

膜上载体(蛋白质)决定

功能

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和其它更多的生命活动功能

共同点

水自由通过,大分子和颗粒都不能通过

2.14.4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水分的运输

2.14.5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散失

①根持续吸水的动力②物质运输的载体③降低叶片温度

 

90%

干物质(5-90%)

10%

有机物

2.15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

(1)

植物体

水分(10-95%)

燃烧

挥发部分

灰分元素

C、H、O、N、S形成气体:

CO2、CO、N2、NH3、H2O和氮氧化物等。

少量硫形成H2S、SO2等。

 

1.16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

(2)

概念

非必需元素

除C、H、O外

由根系吸收的元素

(N放在矿质元素中讨论)

B、Zn、

Cl、Ni

Mg

K、

6种)

非必需矿质元素

C、

H、O

Al、Si、Na、I等

 

N2+e+H++ATP————→固氮酶NH3+ADP+Pi(选学)

生物固氮

种类

固氮原因及条件

代谢类型

常见类型

在生态系统

中的作用

同化

异化

共生固氮类

固氮基因(固氮酶)

与豆科植物共生时

异养

需氧

根瘤菌(6种)

(大豆、菜豆、

豌豆、苜蓿、羽

扇豆、三叶草)

消费者

(取食于活的

生物体)

自生固氮类

独立生活

自养

固氮蓝藻

(念珠藻)

生产者

异养

圆褐固氮菌黄色分支杆菌

分解者

(腐生生活)

注意:

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

如蚕豆根瘤菌与蚕豆、

豌豆、豇豆共生;大豆根瘤菌只能与大豆共生。

2.18氮循环

大气固氮

生物固氮

反硝化细菌

N2

工业固氮

氮素化肥

NO3

脲酶

NH3

硝化细菌

NO2-、NO3

脲酶

消费者

遗体

生产者

2.19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

酶-

NH3——→NO2-、NO3

NO2-、NO3

N2

 

动物与微生物代谢部分:

三大类营养代谢、细胞呼吸、代谢基本类型、微生物类群、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发酵工程简介

2.20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2.22细胞的有氧呼吸

C6H12O6

2CH3COCOOH

2CH3COCOOH

6H2O

C6H12O6

4[H]

6CO2

20[H]

ATP(少)

呼吸链

12H2O

ATP(少)

ATP(多)

2.23细胞内的无氧呼吸

细胞膜

2C2H5OH

2CO2

2C2H5OH

2CO2

2CH3COCOOH

4[H]

(葡萄糖)

ATP(少)

2C3H6O3

C6H12O6

C6H12O6

C6H12O6

2C3H6O3+能量

 

2.2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反应场所

真核细胞:

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原核细胞:

细胞基质(含有氧呼吸酶系)

细胞质基质

反应条件

需氧

不需氧

反应产物

终产物(CO2、H2O)、能量

中间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能量

产能多少

多,生成大量ATP

少,生成少量ATP

共同点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25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的利用情况

呼吸类型

被分解的有机物

储存的能量

释放的能量

可利用的能量

能量利用率

有氧呼吸

1mol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