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380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docx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

路基填筑工艺总结

1.编制依据

1.1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相关图纸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的《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3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的《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的《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2.试验段概况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将试验段位置选择在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填方地段HHDK157+268~HHDK157+485.4段路堤,本段长度为217.4m,填土高度3.0~5.0m。

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两种加固方式;路基本体采用C组填料,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

试验段试验日期为2009年7月17日至2009年7月22日

3.试验段填料控制、设备

3.1.路基填料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试验段基床底层采用AB组料填筑,并按照《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要求填筑前对杭州市塘栖镇料场AB组料进行了试验,各项试验数据均满足规范填料要求。

试验报告结果:

该类料属于AB组料,可以用于路基基床底层填筑,检测项目包含以下三点: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颗粒密度试验

填料最佳含水率

3.2机械设备

试验段施工现场投入的试验检测设备

试验检测设备及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仪器精度

单位

数量

状态

1

灌砂筒

φ200mm

1

良好

2

电热恒温烘箱

101A-2

1

良好

3

电子秤

ACS-D21

0.01g

1

良好

4

平板载荷测定仪

K-30

1

良好

5

百分表

0.01mm

2

良好

6

全站仪

DTM532

1″

1

良好

7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

2mm

1

良好

8

Evd

HMPLFG-K

0.01

1

良好

⑵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压路机

20t

1

运转正常

2

推土机

120KW

1

运转正常

3

平地机

PY180

1

运转正常

4

自卸车

15t

10

运转正常

5

装载机

3m3

1

运转正常

6

洒水车

1

运转正常

7

手扶式振动机

ZR88H

1

运转正常

4.基床底层AB料填筑施工工艺

4.1施工测量

依据线路中心位置、横断面尺寸放样两侧边桩,并用石灰撒出边线、中线,并预留0.5m的超填宽度,按照5m×8m网格进行布网,并撒上白灰线,以示醒目。

4.2施工工艺

⑴填筑、摊铺、平整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根据本试验段采用的运土车容积,现场采用5m×8m的方格网进行布料。

布料后,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静压一遍后,人工局部修整,使填料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⑵碾压

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碾压时压路机直线段走行先两边后中间,曲线段先内侧后外侧,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以内。

碾压试验安排要点:

按初压慢速、复压中速、终压快速三个步骤进行。

边角处不适宜大型压路机作业的地方,先用ZR88H手扶式振动机振压,不留死角。

在区段交接的情况下,碾压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大于2米,相邻两行碾压轮迹重叠大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大于3米,保证不漏压。

试验层碾压组合方式按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6遍、静压1遍控制。

自强振第3遍后开始进行试验检测,同时测量人员进行高程测量以确定碾压沉降量,根据试验数据及测量数据调整碾压遍数,至合格为止。

第二层按照第一层指标控制,作为验证。

(3)压实标准及检验方法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及检验方法

项目

压实标准

改良细粒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Mpa)

≥40

≥40

≥40

孔隙率n(﹪)

<28

<28

压实系数K

≥0.95

4.3基床底层填筑试验

4.3.1.松铺厚度确定

采用不同的松铺厚度,采用相同的碾压工艺进行施工以确定最佳松铺厚度。

松铺厚度拟定两种值,厚度分别为32cm、35cm:

本试验段在确定最佳松铺厚度时采用的压实工艺为: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5遍,共碾压7遍。

HHDK157+280~HHDK157+338.05基床底层第一层松铺厚度32cm,碾压7遍后,压实厚度27cm,孔隙率n为24.5%,含水率8.2%,计算出平均松铺系数为1.185;

HHDK157+358.35~HHDK157+475.74基床底层第一层松铺厚度35cm,碾压7遍后,压实厚度30cm,孔隙率n为24%,含水率8.63%,计算出平均松铺系数为1.17;

试验段各段填筑施工现场测量、试验检测数据整理见下表。

HHDK157+280~HHDK157+338.05

桩号及部位

基床底层第一层

填土前

填土后

松铺厚度

碾压五遍后

碾压六遍后

碾压七遍后

HHDK157+290

5.733

6.047

0.314

6.013

6.002

5.998

5.893

6.198

0.305

6.179

6.167

6.161

5.733

6.066

0.333

6.026

6.014

6.009

HHDK157+315

5.693

6.021

0.328

5.989

5.978

5.973

5.853

6.178

0.325

6.132

6.123

6.118

5.693

6.024

0.331

5.991

5.978

5.972

HHDK157+330

5.653

5.976

0.323

5.933

5.921

5.917

5.813

6.121

0.308

6.108

6.097

6.089

5.653

5.966

0.313

5.933

5.921

5.915

压实厚度

 

 

 

0.287

0.276

0.271

松铺系数

 

 

 

 

1.113

1.159

1.183

HHDK157+358.35~HHDK157+475.74

桩号及部位

基床底层第一层

填土前

填土后

松铺厚度

碾压五遍后

碾压六遍后

碾压七遍后

HHDK157+392.144

5.830

6.184

0.354

6.148

6.137

6.131

6.17

6.523

0.353

6.488

6.476

6.472

5.87

6.221

0.351

6.189

6.178

6.169

HHDK157+427.273

5.7

6.051

0.351

6.016

6.004

5.998

6.09

6.436

0.346

6.408

6.396

6.392

5.74

6.087

0.347

6.057

6.045

6.038

HHDK157+457.393

5.57

5.923

0.353

5.885

5.873

5.871

6.025

6.378

0.353

6.342

6.329

6.325

5.62

5.972

0.352

5.938

5.926

5.919

压实厚度

 

 

 

0.317

0.305

0.300

松铺系数

 

 

 

 

1.106

1.150

1.170

 

表1不同松铺厚度下压实效果对照表

检测项目

松铺厚度

K30(Mpa/m)

Evd(Mpa)

孔隙率n%

含水率w%

32cm

24.5

8.2

35cm

24

8.63

4.3.2.碾压遍数确定

HHDK157+280~HHDK157+338.05基床底层第二层(松铺厚度32cm)、HHDK157+358.35~HHDK157+475.74基床底层第二层(松铺厚度35cm)作为确定碾压遍数试验层共碾压9遍,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7遍。

试验数据从碾压第5遍碾压完毕开始采集,分别在试验段不同里程段左中右不同位置进行试验检测。

不同碾压遍数对应试验检测结果如下:

(1)HHDK157+280~HHDK157+338.05基床底层第二层(松铺厚度32cm)压实遍数与孔隙率

碾压试验记录表(松铺厚度32cm)

里程:

HHDK157+290位置:

左日期:

2009-7-18

检测项目

碾压遍数

K30(Mpa/m)

含水量W

孔隙率n%

碾压方式

碾压5遍

8.6

27.2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3遍

碾压6遍

8.2

25.6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4遍

碾压7遍

8.2

24.5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5遍

碾压8遍

7.8

23.7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6遍

碾压9遍

7.7

22.8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7遍

 

碾压试验记录表(松铺厚度32cm)

里程:

HHDK157+290位置:

中日期:

2009-7-18

检测项目

碾压遍数

K30(Mpa/m)

含水量W

孔隙率n%

碾压方式

碾压5遍

8.4

27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3遍

碾压6遍

7.8

25.4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4遍

碾压7遍

8.9

24.3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5遍

碾压8遍

7.4

23.6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6遍

碾压9遍

7.9

22.6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7遍

碾压试验记录表(松铺厚度32cm)

里程:

HHDK157+290位置:

右日期:

2009-7-18

检测项目

碾压遍数

K30(Mpa/m)

含水量W

孔隙率n%

碾压方式

碾压5遍

8.3

26.7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3遍

碾压6遍

8.8

25.2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4遍

碾压7遍

8.4

24.1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5遍

碾压8遍

7.9

23.2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6遍

碾压9遍

7.6

22.9

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7遍

碾压试验记录表(松铺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