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284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docx

光伏电站电缆施工作业书

一般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中利腾晖尼勒克县2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致德邻联合工程项目监理机构

现报上中利腾晖尼勒克县2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一般施工方案,请审查。

附件: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承包单位(章):

专业工程师:

项目经理:

日期:

年月日

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月日

建设单位审批意见:

 

建设单位(章):

项目代表:

日期:

年月日

填报说明:

本表一式四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各一份,承包单位二份。

特殊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附验算结果。

 

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中利腾晖尼勒克县2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作业项目名称:

全站电缆施工

编制单位:

伊能电力实业(集团)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日期:

出版日期:

版次:

 

1、概况

2、编制依据

3、主要工作量

4、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

5、主要工器具

6、施工作业前应做的准备与条件

7、作业程序、方法和要求

8、作业活动中的分工、权限和责任

9、技术记录要求

10、安全措施和文明施工要求

11、交底要求及签证表

 

1、概况

伊能电力实业(集团)工程电缆安装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电缆保护管的配制安装;动力、控制电缆的敷设;电缆头制作;电缆的防火封堵。

2、编制依据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92;

2.2、中利腾晖尼勒克县2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图纸。

3、工作量

3.1、电缆千米

4、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

4.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都必须熟悉和掌握施工工艺,了解并弄懂施工设计图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熟悉掌握电缆敷设与电缆头制作工艺及要求。

4.2、明确施工质量要求和标准,严格按规施工。

4.3、参加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三级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5、作业所需的主要工机具、仪器

电缆端接工具1套

力矩扳手1套

弯管机1台

砂轮机2台

电缆号牌机1台

大力钳1把

喷灯4台

6、施工作业前应作的准备和条件

6.1、施工路线经过的途径应清理干净、照明充足;

6.3、施工所需用材料搬运到位;

6.4、施工人员要熟悉图纸、熟悉设备情况、安装位置、现场安装情况;

7、作业程序、方法及质量要求

7.1、电缆管的安装:

7.1.1、电缆保护管的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管壁厚度不应小于2mm。

7.1.1.1、电缆保护管的安装程序:

如图示:

7.1.1.2、准备工作:

a、依照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确定电缆管的位置、路径,统计其品种规格和数量,然后进行备料;

b、实测电缆管的长度、高度、转角位置及其角度等参数;

c、工器具准备,如电动或液动弯管机等。

7.1.1.3、电缆保护管的加工:

a、根据长度需要,合理搭配使用电缆管;

b、弯管:

钢管:

一般采用弯管机冷弯;

电缆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能多于2个。

c、加工好的电缆管管口应磨光,使其光滑无毛刺,无尖锐棱角。

d、电缆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纹,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

e、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及焊接处应涂以环氧富锌漆两度。

7.1.1.4、电缆管的连接:

a、金属管的连接:

一般用短管套接连接,用短管套接时,可采用大一级的短管,其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两端焊牢密封,但不可将管子直接对焊。

7.1.1.5、电缆管的安装:

a、明管的安装:

排列整齐,横平竖直,其水平及垂直偏差一般不宜大于电缆外径的1/2;保护管的敷设路径应符合设计,具体由现场决定,与其它管线的净距必须符合规定;钢管穿入接线盒、盘、柜等设备部时,管口露出的长度应不小于5mm,管子应用管卡固定,各支承点应均匀分布,其间距不宜大于3m。

b、埋管的安装:

敷设时应按设备安装图和有关的土建图纸,确定设备接线部位的座标及标高,尽量使管口与设备进线对准,这些电缆管一般应在浇注混凝土和基础之前预埋,其埋深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埋设前宜用木塞等物堵严管口,以免埋后混凝土和杂物进入管堵塞管孔;

各种保护管与振动设备相连时,应配装具有缓冲作用的金属软管,软管宜于管夹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宜大于1米;

7.1.1.6、电缆管敷设后的检查:

无论明管还是暗管,在安装之后,敷设电缆之前,都必须进行检查,应当着重检查以下几点:

a、电缆管的安装位置和埋深是否符合设计,管口的标高与坐标是否正确。

b、电缆管的弯头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规规定;

c、电缆管的外观应符合要求,对于空气中的普通金属管,表面应涂以防腐漆,镀锌管的锌层剥落处也应补漆;

d、明敷电缆管的排列应整齐美观,横平竖直误差符合要求,固定可靠,固定点布置合理,与设备连接牢固,并且能保持其原有的防水能力;

e、电缆管畅通,无杂物,管口加工符合要求,保护措施可靠;

f、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7.2、电缆的敷设

7.2.1、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7.2.1.1、核对图纸:

电缆清册应采用最新的有效版本,只有认真细致的作好图纸的核对,按图纸施工,电缆敷设才能顺利完成;

7.2.1.2、拟订施工措施:

安排好施工进度,组织人员和确定敷设的程序;

7.2.1.3、施工现场的准备:

a、检查电缆的敷设路径:

检查路径是否畅通,支架有无漏装或错装,明管和埋管是否畅通等;

b、核对电缆规:

检查核对电缆的型号、电压等级、规格、长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缆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c、准备各种电缆卡子和标志牌等器材。

7.2.2、敷设电缆的一般原则:

7.2.2.1、敷设程序:

一般应为先敷设工程急需的电缆,后敷设对工程进度关系不大的电缆;先敷设集中的电缆,后敷设分散的电缆;先敷设电力电缆,后敷设控制电缆;先敷设长的电缆,后敷设短的电缆。

7.2.2.2、电缆的敷设:

电缆盘应用专用的起架工具架起,一般离地面100mm为宜;电缆应从盘的上部引出,电缆不能在地面上或支架上拖放。

7.2.2.3、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和敷设后的最小弯曲半径不能小于规定值,否则会损坏电缆的和绝缘层。

7.2.2.4、电缆敷设:

应力争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片,它们的引出方向、弯度、余度、相互间距等都一致,避免交叉重叠,达到整齐美观。

7.2.2.5、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b、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一般应按顺序分层、自上而下的排列;

7.2.2.6、电缆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

7.2.2.7、电缆应在下列地方加以固定: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的首末两端、接头两端和转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7.2.2.8、电缆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终端、接头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b、标志牌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并联电缆应有顺序号;

c、标志牌规格宜统一,字迹清晰不易脱落,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牢固。

7.2.3、电力电缆的敷设:

7.2.3.1、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7.2.3.2、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规格和型号均应相同;

7.2.3.3、电力电缆在终端头和接头附件宜留有备用长度。

7.2.3.4、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并列敷设时,其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b、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c、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

7.2.3.5、必须严格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规定值;

7.2.4、电缆在支架上的布置:

7.2.4.1、电缆在支架上的布置应符合设计。

7.2.4.2、每敷完一根电缆,应立即从末端开始整理、检查、固定和挂牌,并作出必要的记录。

7.2.4.3、盘、柜电缆在作业前一定要整理固定完毕。

对于动力电缆,做头时可临时松开固定卡子,经试验合格后接至接线端子上时将其恢复。

7.2.5、电缆穿保护管时的敷设:

7.2.5.1、电缆端部要穿管敷设时,应预留出适当长度,待支架上的部分排列检查,固定完毕,且要穿在同一管的所有电缆均敷设完成之后,作为一个整体一次穿过该保护管。

7.2.5.2、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开穿在不同的保护管;

7.2.6、管口封闭:

按防火封堵要求进行。

7.3、电力电缆头的制作

7.3.1、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

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清洁。

7.3.2、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

35kV电力电缆的终端和接头,尚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7.3.3、35kV电缆在剥切线芯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时,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接地点(屏蔽或金属护套端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规要求。

7.3.4、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

对包带石墨屏蔽层,应使用溶剂擦去碳迹;对挤出屏蔽层,剥除时不得损伤绝缘表面,屏蔽端部应平整。

7.3.5、电缆线芯连接时,应除去线芯和连接管壁油污及氧化层。

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

压缩比应符合要求。

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

采用锡焊连接铜芯,应使用中性焊锡膏,不得烧伤绝缘。

7.3.6、电缆头制作的检查:

对电缆头施工制作质量的检查,应按照现行的施工验收规和验评标准以及制造厂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

7.4、电缆敷设施工质量及工艺:

7.4.1、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的2米部分应采用金属保护管保护,沿设备本体或支架敷设的电缆,采用金属软管保护;独芯动力电缆保护管应采用PVC管。

7.4.2、户外裸露的塑料电缆应穿金属软管保护。

7.4.3、土建施工时,电气安装应与土建密切配合,做好预埋件及预留孔工作。

7.4.4、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做好防火、防水、防止小动物进入沟和室的工作。

7.4.5、为便于电缆敷设,施工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在主控楼电缆层出口处设置过渡支架。

7.4.6、对敷设在同一电缆沟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或通信电缆,宜采用防火分隔措施。

7.4.7、强条要求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

7.4.8、光伏板之间的连接插头要连接牢固。

8、作业活动中的分工、权限和责任

8.1组长1人

作业4人

助手2人

8.2组长在施工过程中应熟悉和掌握施工工艺,明确工程质量要求,把好技术质量关,对施工中存在问题应及时向队长汇报,有权指正施工中的错误,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安全负责;

作业在组长的指导下,认真施工,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做好施工记录;助手协助作业搞好施工,并注意安全。

9、技术记录要求

全所电缆施工必须认真作好施工记录,对于分区、分段施工验收,需做好验收记录。

10、安全措施和文明施工要求

10.1、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10.2、进行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施工用料、工具不得抛掷;不准上下同时施工,施工现场要有专人监视,防止他人进入危险区域;

10.3、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