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0534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下学期收心考试试题IWord文件下载.docx

7.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

点为坐标原点,有F1=5N,方向沿x轴的正向;

F2=6

N,沿y轴正向;

F3=4N,沿x轴负向;

F4=8N,沿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8.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的效果与两个共点分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D.合力F的大小随分力F1、F2间夹角的减小而减小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但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现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是物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

 B.F2是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C.F1与水平面给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F2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12345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100.200.300.400.500.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44.062.081.0100.0110.0168.0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加速度公式a=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11.用一个水平力推放在地面上的木箱,但没有推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平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B.木箱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趋势的方向与水平力方向相同

 C.摩擦力与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

 D.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相同

1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

3:

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

之比是1:

2:

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两个小题,第13题6分,第14题6分,共12分.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栏的正确位置的横线上)

1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

  (选“交流”或“直流”)电源;

如图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则C点的瞬时速度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后两个空的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和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OA方向的是 ′ .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3)本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两次操作中将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要平行

D.实验时,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值.

 

三、计算题(本题共有4题,共40分,作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需作图说明时,作图要规范,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

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个装置保持静止.已知圆柱体B重力为G,圆柱体B的圆心

与柱状物A的圆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45°

角.则

(1)画出A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2)求圆柱体B对墙面的压力FN1和对物体A的压力FN2.

16.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

(1)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x=90m的地方有路障,开始紧急刹车,已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汽车刚好在路障前面停下,求汽车原来的速度v0是多少?

(2)若汽车的刹车加速度大小是3m/s2,初速度v0不变,求汽车刹车后12s末的速度和12s内的位移.

17.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1kg的木块,连接在一劲度系数为k=500N/m的弹簧上,用该弹簧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伸长了1cm.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若用更大的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了5cm,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木块的合外力是多少?

(g=10m/s2)

18.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物理试题答案

1.

考点:

滑动摩擦力;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弹力是物体间发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物体的重心除与质量分布有关外,还与形状有关;

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解答:

解:

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决定了物体的重心,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故B正确;

C、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则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不能单独存在,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

考查力的基本知识,知道弹力、重心、摩擦力的方向的分析方法.注意摩擦力要分清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水桶的受力情况,分析平衡条件,求解小娟、小明的手臂受到的拉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由于两人手臂均与竖直方向成θ角,根据对称性可知,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从而根据列式,即可求解.

设甲乙同学手臂提桶的拉力大小为F,由题小娟、小明的手臂夹角成θ角,

根据对称性可知,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

则根据平衡条件得:

2Fcos

=G

解得:

F=

当θ=0°

时,cos

值最大,则F=

当θ为120°

时,F=G,当θ越大时,则F越大;

故C正确,ABD错误;

C.

本题要根据对称性得出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再由竖直方向力平衡即可求出小娟、小明的手臂受到的拉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物块P向右运动,必然受到绳子的拉力F,由于接触面粗糙,P与桌面相互挤压,故一定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A、B、以P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受重力,绳子的拉力,桌面对其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绳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施力物体分别是绳和桌面.所以A错误,B正确.

C、D、题目中问的是水平方向的力,重力在竖直方向,故C错误,D也错误;

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在高一必须

养成一个习惯,每一个力都要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按重力、弹力、

电磁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

4.

质点的认识;

位移与路程.

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与运动路线无关.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A、位移为矢量,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为其大小,故A错误;

B、由于轨迹是曲线,故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B正确;

C、D、计算登山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时,火炬手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故C正确,D错误;

BC.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以及知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5.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当水平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等于拉力;

当水平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因数与正压力的乘积.

对物体A,因为F作用,从而受到物体B给A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的大小,即为1N.方向与F方向相反.

对物体AB,同时有F=1N的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零.故C正确,ABD错误;

学会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和大小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引起它有运动趋势的外力,而滑动摩擦力等于μFN.同时分析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以将A与B作为整体来研究,

因为A与B均处于静止状态.

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由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可知两物体的运动方向,斜率等于加速度,可分析加速度的大小,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知两物体通过的位移关系.

A、由图可知,A、B两个物体均在时间轴上方运动,所以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两物体通过的位移关系可知,开始4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小,故B错误.

C、t=4s时,两图象相交,说明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

D、B图线的斜率大于A图线的斜率,故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故D错误.

对于速度﹣时间图象关键要明确这几点:

(1)每一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

(2)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7.

点:

力的合成.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多个力合成时,可以先合成其中的任意两个力,然后再与第三个力合成,直到全部合成完为止.

F1=5N,方向沿x轴的正向;

故F1与F3的合力F13沿着x轴的正向,为1N;

F2=6N,沿y轴正向;

F4=8N,沿y轴负向;

故F2与F4的合力F24为2N,沿着y轴负方向;

最后再将F13与F24合成,故合力F1234为

N,指向第四象限;

故选D.

本题关键先合成F1与F3,再合成F2与F4,最后得到总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合力时通常采用正交分解法,即先将各个力沿着x、y轴正交分解,求出x方向和y方向的合力,最后得到总的合力.

8.

力的

合成.

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的合力范围是:

|F1﹣F2|≤F合≤F1+F2.

A、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可能比分力小,故A错误;

B、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的合力范围是:

|F1﹣F2|≤F合≤F1+F2;

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比如3N和4N的合力范围是1N≤F合≤7N,故B错误;

C、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是等效替代关系,故C正确;

D、两个分力夹角在0°

到180°

之间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夹角越小,合力越大,故D错误;

解此题关键是要理解合力的大小范围:

大于两力之差,小于两力之和;

分析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既要考虑到两个力同向,也要考虑反向的情况.

9.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F分解为水平

方向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A、F1是F的水平分力,不是物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故A错误.

B、F2是F的竖直分力,不是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

力N=mg﹣F2.故B错误.

C、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1与水平面给物体的静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

D、根据平衡得知,F2与物体的重

力不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是物体的平衡问题,运用正交分解法研究物体平衡问题是常用方法.基础题.

10.

物理学史.

常规题型.

通过题目给出的数据作出速度﹣时间图象,解出其斜率即是小车的加速度.

A、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如果只使用其中两个数据,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最后误差较大;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考虑到误差,不可能是所有点都整齐的排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使那些不能画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图线上会舍弃误差较大的点,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所以误差小;

故A错误.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当纵坐标取不同的标度时,图象的倾角就会不同,所以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α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加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故C正确;

D、方法D也具有方法A相同的缺点,a1=

、a2=

、…a5=

,然后算出平均值a,

求平均值时,a=

,只用了v6和v1两组数据,偶然误差较大,故D错误.

C

在实验中处理数据的方法较多,而图象法往往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解题方法.

11.

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

(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所以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具有与推力方向相同的运动趋势;

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并且方向相反,故BD正确,AC错误.

BD.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12.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

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根据h=

可得,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1s、前2s、前3s的位移之比为1:

4:

9,故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

5,故B正确;

C、根据v=gt,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

3,故C正确;

D、根据h=

可得,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cm、从开始运动起下落9.8cm、从开始运动起下落14

.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故D错误;

故选ABC.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3.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点的速度,即C点的速度等于BD段得平均速度;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是一恒量,△x=aT2,求出加速度.

答: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4V~6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C点速度为:

VC=

=

=0.20m/s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则有:

a=

=0.50m/s2

故答案为:

交流;

0.1s;

0.20;

0.50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

1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

根据本实验的原理:

采用作合力与分力的图示的方法来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分析选择.

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而细线的作用是画出力的方向,弹簧秤能测出力的大小.因此细线的长度没有限制,弹簧秤的示数也没有要求,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但拉弹簧秤时必须保证与木板平面平行.

(1)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

(3)A、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A错误;

B、要保证两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一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橡皮条要沿相同方向伸长量相同,则O点的位置应固定,故B正确;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要平行,故C正确;

D、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两分力的夹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一定需要取90度,故D错误.

BC

(1)F′;

(2)B;

(3)BC

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对于实验题目,只有亲自做过实验,做起来才能心中有数,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背实验而做实验题目效果会很差.

15.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1)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B对A的压力以及F,画出力的示意图;

(2)B受到重力、墙壁对B的压力以及A对B的

支持力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即可求解.

(1)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B对A的压力以及F,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

(2)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B处于静止状态,则有:

N′sin45°

=G,N1=G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圆柱体B对墙面的压力FN1=N1=G,对物体A的压力FN2=N′=

(1)A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如图所示;

(2)求圆柱体B对墙面的压力FN1为G,对物体A的压力FN2为

本题的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画出受力分析图,并能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已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末速度和位移求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直接求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

(1)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加速度a=﹣5m/s2,

由题意知汽车的末速度v、位x移和加速度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有:

v2﹣v02=2a2x

汽车运动的初速度为:

=30m/s

(2)汽车的初速度v0=30m/s,加速度a=3m/s2,由速度公式v=v0﹣at,

可得汽车刹车停止的时间为:

t=

=10s

故汽车刹车后12s末的速度为0,位移则为刹车后10s内的位移,

即:

=150m

(1)汽车原来的速度v0是30m/s

(2)汽车刹车后12s末的速度为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